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饥饿艺术家”个案分析
1
作者 张翠萍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48-50,共3页
卡夫卡的文学世界是一个寓言性世界。《饥饿艺术家》中那个艺术的殉难者形象其实是一个象征 ,他饿死笼中的深刻寓意是精神上的饥饿。由此 ,卡夫卡揭示了现代社会的异化现象以及人的生存窘境 。
关键词 文学创作 卡夫卡 饥饿艺术家 精神饥饿 寓言 文学评论
下载PDF
孙频《松林夜宴图》中的饥饿书写
2
作者 任素娜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63-70,共8页
饥饿是一个伴随人类生命全过程的生命现象,也是一个频繁出现的文学主题。山西新锐作家孙频以独特的观察视角阐释对饥饿的思考,其作品《松林夜宴图》正是北京宋庄艺术区艺术家们生活现状的真实写照。作品通过对当代艺术家群体饥饿类型的... 饥饿是一个伴随人类生命全过程的生命现象,也是一个频繁出现的文学主题。山西新锐作家孙频以独特的观察视角阐释对饥饿的思考,其作品《松林夜宴图》正是北京宋庄艺术区艺术家们生活现状的真实写照。作品通过对当代艺术家群体饥饿类型的书写,以小见大,着力表现出二十一世纪以来人们的"饥饿现状"。对饥饿的诠释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生理饥饿层面,更是延伸到了精神层面。孙频重提饥饿记忆,回顾历史的同时,更是直面现实,呼吁重建人们的精神世界,为纯粹的艺术发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饥饿 精神饥饿 性欲饥饿 艺术 《松林夜宴图》
下载PDF
小说《极花》的饥饿书写探析
3
作者 陶倩影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7期77-79,共3页
贾平凹的新作《极花》以被拐女孩胡蝶为焦点,展示了在城市现代文明挤压下的农村社会,以及圪梁村人的现实生活图景。作为农村的守望者,贾平凹在《极花》中着力书写了物质饥饿、性欲饥饿以及更深层次的精神饥饿,建构了人格理想,寻求了饥... 贾平凹的新作《极花》以被拐女孩胡蝶为焦点,展示了在城市现代文明挤压下的农村社会,以及圪梁村人的现实生活图景。作为农村的守望者,贾平凹在《极花》中着力书写了物质饥饿、性欲饥饿以及更深层次的精神饥饿,建构了人格理想,寻求了饥饿救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花》 物质饥饿 性欲饥饿 精神饥饿 饥饿救赎
下载PDF
读阿城的《棋王》二题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灿 《当代作家评论》 1986年第6期111-116,共6页
饥饿而不甘沉沦的灵魂我读阿城的《棋王》,如闻空谷足音,欣然而喜。读完一遍,忍不住再读一遍,觉得这样的文字好久没有读到了。《棋王》是以知青生活为题材,写文革动乱岁月的小说。我很欣赏作者的笔触能努力超脱时空的局限,摆落幼稚的感... 饥饿而不甘沉沦的灵魂我读阿城的《棋王》,如闻空谷足音,欣然而喜。读完一遍,忍不住再读一遍,觉得这样的文字好久没有读到了。《棋王》是以知青生活为题材,写文革动乱岁月的小说。我很欣赏作者的笔触能努力超脱时空的局限,摆落幼稚的感伤,而于纵深处、实在处刻画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一生 精神饥饿 传统小说 文字 作者 鲁迅 下棋 知青生活 句法 灵魂
下载PDF
《绿化树》性爱叙事话语解读
5
作者 傅华强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12期5-6,13,共3页
张贤亮的《绿化树》以章永璘的情感经历为核心来展示特定年代知识分子的苦难遭遇,其性爱叙事主要表现“人”对于“食物”的渴望,即“肉身”对于“饥饿”的种种经验,但事实上,附着于这些经验背后的其实是“人”对于“饥饿”本身的深入思... 张贤亮的《绿化树》以章永璘的情感经历为核心来展示特定年代知识分子的苦难遭遇,其性爱叙事主要表现“人”对于“食物”的渴望,即“肉身”对于“饥饿”的种种经验,但事实上,附着于这些经验背后的其实是“人”对于“饥饿”本身的深入思考,“肉身饥饿”的背后更为重要的恰恰是“精神的饥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身饥饿 精神饥饿 性爱叙事
下载PDF
读书的乐趣在哪里
6
作者 艾哲思 《时代风采》 2005年第2期51-51,共1页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的进步阶梯"。这当然很对,但似乎离我们老百姓生活远了点。一日有朋友问我,读书到底有什么乐趣?是呀,读了近20年的书,怎么还没有好好想想,今日想想,至少应该有以下几点乐趣吧。首先书可疗愚,我认为,造成贫...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的进步阶梯"。这当然很对,但似乎离我们老百姓生活远了点。一日有朋友问我,读书到底有什么乐趣?是呀,读了近20年的书,怎么还没有好好想想,今日想想,至少应该有以下几点乐趣吧。首先书可疗愚,我认为,造成贫困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最可怕的是愚昧。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鲁迅去东洋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姓生活 高尔基 多因素 近20年 鲁迅 精神饥饿 还没有 东洋 阶梯 朋友
下载PDF
执着追求 拥抱成功——记农场诗人蔡志新
7
作者 郭英 《兵团工运》 2003年第2期34-34,共1页
在农五师八十五团只要你一提起蔡志新这个名字,当地人都会自豪地说:“他是我们农场这块土地上成长并崛起的诗人!” 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饥饿阴影笼罩中的蔡志新,在他的少年时代又遭遇了精神饥饿。在那漫长而又空寂的农场夜晚,就着一盏冒... 在农五师八十五团只要你一提起蔡志新这个名字,当地人都会自豪地说:“他是我们农场这块土地上成长并崛起的诗人!” 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饥饿阴影笼罩中的蔡志新,在他的少年时代又遭遇了精神饥饿。在那漫长而又空寂的农场夜晚,就着一盏冒着黑烟的小油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着追求 农场职工 诗歌 精神饥饿 20世纪 博尔塔拉州 文学创作 农五师 少年时代 农场工作
下载PDF
为帝王画像——访著名作家二月河
8
作者 刘雅鸣 《经济世界》 1996年第2期26-27,共2页
在一间稍嫌凌乱的书房里,宽大的书桌上放着一只香炉,缕缕幽香弥漫着整个房间.就在这袅袅梵香里,二月河燃起一支烟,让自己进入一种境界.
关键词 二月河 南阳作家群 历史小说 帝王系列小说 三代帝王 《红楼梦》研究 画像 艺术真实 精神饥饿 红楼梦研究
下载PDF
一棵桃树的遭遇
9
作者 喻明 《中国计算机用户》 2007年第36期44-44,共1页
一个人能够成功,往往也是因为他心中有一个永恒的信念,从未放弃过,等待机遇和主动捕捉机遇。
关键词 桃树 企业家 饥饿精神 企业管理
下载PDF
历史、情爱与人物的现实主义气质——关于《饥饿的山村》的简短讨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洪承 《南方文坛》 1995年第4期61-63,37,共4页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智量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饥饿的山村》于1994年9月由漓江出版社出版之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文艺报》、《文学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文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智量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饥饿的山村》于1994年9月由漓江出版社出版之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文艺报》、《文学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文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香港《文汇报》马来西亚《星州日报》等30余家报刊社纷纷发表通讯、消息和评论文章,高度评价该书的深刻内涵和文本质量。上海作家协会和漓江出版社于95年元用为该书举办了讨论会,与会专家认为,这是第一部描写60年代初天灾荒祸笼罩的中国农村生活的长篇小说,作品真实描写了李家沟这块土地上人性与兽性的搏斗,作品在表现知识分子与农民的关系上富于新意,小说蕴含着19世纪中叶俄国小说家的文本风格和抒情风格。不少学者认为,“这是一本属于未来的书”,“这本书的出版者对中国当代文学是立了功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李家沟 知识分子形象 长篇小说 新写实小说 精神饥饿 历史文献学 扭曲的人性 女性命运 文本
原文传递
什么是美国悲剧——厄普代克访谈录 被引量:2
11
作者 奥·苏利金 寒青 《外国文学动态》 1997年第5期37-39,共3页
什么是美国悲剧?美国悲剧就是'精神饥饿'!这是兔子系列的作者、美国著名作家厄普代克去年底接受一名文学记者采访时对美国悲剧归纳的四个大字。记者名叫奥列格·苏利金,是俄罗斯一家资深报刊《文学报》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 什么是美国悲剧?美国悲剧就是'精神饥饿'!这是兔子系列的作者、美国著名作家厄普代克去年底接受一名文学记者采访时对美国悲剧归纳的四个大字。记者名叫奥列格·苏利金,是俄罗斯一家资深报刊《文学报》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为了采访厄普代克,他不远万里来到美国。高级宾馆是住不起的,于是下榻于美国东部小城曼彻斯特的一位友人佩吉·科尔曼夫人家里。离厄普代克居住的小城贝弗利只有几十公里之遥。小人物采访大作家似乎并不容易,他一连给厄普代克去了三封信。第一封泥牛入海,音信杳然。第二封厄普代克礼貌地回了一张带田园风光的明信片:'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答记者问占去作家的许多时间,并且闯入他的个人世界,而最终他除了感到说了许多废话,什么也没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普代克 俄罗斯 长篇小说 美国作家 经典作家 科尔曼 曼彻斯特 作品 精神饥饿 记者
原文传递
思想者的诗
12
作者 彭燕郊 《诗探索》 1999年第4期117-128,共12页
罗丹的“思想者”给我的最初印象是强烈的震慑,惊奇于思想的强力同时模糊地感到那里面必定有深远的启示,但到现在还没能参透它。随着岁月钓推移,随着对于高坐于地狱之门上方的思考着的巨人的不知多少次的顶礼膜拜,我逐渐体味到这被罗丹... 罗丹的“思想者”给我的最初印象是强烈的震慑,惊奇于思想的强力同时模糊地感到那里面必定有深远的启示,但到现在还没能参透它。随着岁月钓推移,随着对于高坐于地狱之门上方的思考着的巨人的不知多少次的顶礼膜拜,我逐渐体味到这被罗丹物化了的可视的人类高贵的精神活动的无比丰富内涵,思想者是用全部循环系统滚热的血液、全部绷得紧紧的神经系,全部在活跃地生又活跃地死去的往复中忙碌着的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者 精神饥饿 诗人们 现代诗人 寻找方向 中国新诗 语言 罗丹 岁月 墓场
原文传递
占书为王
13
作者 古远清 《文学自由谈》 2022年第3期117-124,共8页
我的书房在名不见经传的竹苑社区,一度静卧在蛇山南麓,长江黄鹤楼西岸。它是我魂牵梦萦的心灵之乡,是锻造学术“砖”著的“工厂”。说来不怕人笑话,我进书房就像进餐厅,因为我常常有精神饥饿之感。可有些人进自己的书房如入博物馆,你看... 我的书房在名不见经传的竹苑社区,一度静卧在蛇山南麓,长江黄鹤楼西岸。它是我魂牵梦萦的心灵之乡,是锻造学术“砖”著的“工厂”。说来不怕人笑话,我进书房就像进餐厅,因为我常常有精神饥饿之感。可有些人进自己的书房如入博物馆,你看某些企业家的书房,那一排排的书很像等待检阅的军队,人人戎装笔挺地立正。这酒柜——不,是书柜的主人,很可能缺乏精神饥饿的感觉。他买书多半是为了炫富或装点门面,而我是为了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为了写论文和著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饥饿 装点门面 黄鹤楼 书房 博物馆 笑话
原文传递
黄皮书 灰皮书
14
《新世纪周刊》 2008年第19期130-130,共1页
黄皮书、灰皮书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在精神饥饿的年代里,他们是人们珍贵的高级点心。这些在特殊的政治背景下,以特殊形式翻译出版发行的"内部图书",给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和年轻人打开了一扇窗户,新鲜空气扑面而来,带来了新... 黄皮书、灰皮书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在精神饥饿的年代里,他们是人们珍贵的高级点心。这些在特殊的政治背景下,以特殊形式翻译出版发行的"内部图书",给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和年轻人打开了一扇窗户,新鲜空气扑面而来,带来了新知。这些当年以反面教材供批判用的灰皮、黄皮书,曾经在近20年的时间里,在高层干部、知识青年的圈子里隐秘流传,启蒙了一代知识青年,直接催生了朦胧诗派和星星画展等文艺流派的出现。如今,这些"内部发行"的图书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很多当年有幸读过的人,都对那段经历留有美好的回忆,对这些打开他们人生另一扇窗口的书籍心存感激。时至今日,很多人心中还存有一个疑问:在那个特殊时代里,这些"修正主义"、"资本主义"甚至反动的书是怎样被选出来,被翻译、出版、流通的?让我们重拾这段历史,听当年参与翻译、选编的老人们,讲讲他们感性的回忆,和理性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书 翻译 知识青年 图书 时代 集体记忆 特殊形式 精神饥饿 回忆 知识分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