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东海精致真刺水蚤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谭树华 曹文清 +2 位作者 林元烧 李少菁 郭东晖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33,共5页
 采用等位酶技术分析了黄海中南部、东海陆架区3个站位的精致真刺水蚤(Euchaetaconcinna)的苹果酸脱氢酶(MDH)、苹果酸酶(ME)和山梨醇脱氢酶(SDH)3个酶4个多态位点。生化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分析表明,个站位样品的MDH基因型差异明显, ...  采用等位酶技术分析了黄海中南部、东海陆架区3个站位的精致真刺水蚤(Euchaetaconcinna)的苹果酸脱氢酶(MDH)、苹果酸酶(ME)和山梨醇脱氢酶(SDH)3个酶4个多态位点。生化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分析表明,个站位样品的MDH基因型差异明显, 不同站位间 3精致真刺水蚤平均遗传距离(D)为0.076 8, 平均遗传相似性(I)为0.925 9。 黄海南部(E3站位)和东海陆架区(E7站位)的精致真刺水蚤之间的D为0.079 1;黄海中部(E2站位)与南部(E3站位)之间的D为0.067 1。由此推论栖息于黄海和东海的精致真刺水蚤种群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致真刺水蚤 等位酶 地理种群 黄海 东海 遗传结构
下载PDF
东海精致真刺水蚤(Euchaeta concinna)种群生态特征 被引量:19
2
作者 徐兆礼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7-104,共8页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00′N、118°30′—128°00′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采用聚集强度等生态学方法和回归方差贡献等统计分析方法,对东海浮游桡足类精致真刺水蚤自然种群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与1979—1...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00′N、118°30′—128°00′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采用聚集强度等生态学方法和回归方差贡献等统计分析方法,对东海浮游桡足类精致真刺水蚤自然种群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与1979—1980年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精致真刺水蚤在东海的优势性主要表现在秋季;其丰度和优势度有显著的季节变化,依次为秋季>冬季>夏季>春季;除夏季东海北部近海丛生指标I为1·34外,冬、春和夏3季I均为负值,秋季I值最高,有明显的聚集现象。与20年前结果相比,东海精致真刺水蚤优势度和占浮游桡足类总丰度的比例有所上升,这种现象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相关。底层水环境的变化和暖流势力的强弱是影响东海精致真刺水蚤数量分布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浮游桡足类 精致真刺水蚤 东海
下载PDF
常见桡足类对赤潮生物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的摄食效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雯雯 向舒 沈盎绿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07-718,共12页
为了研究常见桡足类的摄食作用对赤潮生消的影响,采用饵料浓度差减法初步研究了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漳州湾附近海域桡足类优势种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精致真刺水蚤(Euchaeta concinna)和双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bipinnata)对... 为了研究常见桡足类的摄食作用对赤潮生消的影响,采用饵料浓度差减法初步研究了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漳州湾附近海域桡足类优势种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精致真刺水蚤(Euchaeta concinna)和双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bipinnata)对赤潮生物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的摄食效应,探讨了桡足类的摄食作用对赤潮生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下,中华哲水蚤、精致真刺水蚤和双刺唇角水蚤对中肋骨条藻的摄食率分别为6890、2087、30112个·d^(-1),对东海原甲藻的摄食率分别为1914、2342、742个·d^(-1)。在较低的藻类浓度下,中华哲水蚤、精致真刺水蚤的摄食作用能有效控制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的生长;而在较高浓度下,精致真刺水蚤的摄食作用对东海原甲藻生长的抑制效果不明显,双刺唇角水蚤的摄食作用对高浓度下的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抑制效果也不明显。总体而言,在低浓度藻类环境下,常见桡足类的摄食能有效控制目标藻种的生长,而在高浓度藻类环境下,其摄食作用对目标藻种生长的抑制效果不明显。研究结果为了解桡足类对赤潮藻类的摄食效应以及其摄食效应对赤潮的生消影响提供了基础数据,为后期赤潮生物防治提供了更多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哲水蚤 精致真刺水蚤 唇角水蚤 摄食率 赤潮生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