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V精英控制者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韩梅 邹静波 陈耀凯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30-1032,F0003,共4页
极少部分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在不进行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其血浆中的病毒核糖核酸能较长时间维持在极低水平,这群人被称为HIV精英控制者(ECs)。他们与长期不进展者(LTNPs)相似。ECs对体内病毒抑制的机制目前仍然不清楚。ECs的艾滋病(AI... 极少部分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在不进行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其血浆中的病毒核糖核酸能较长时间维持在极低水平,这群人被称为HIV精英控制者(ECs)。他们与长期不进展者(LTNPs)相似。ECs对体内病毒抑制的机制目前仍然不清楚。ECs的艾滋病(AIDS)病死率以及AIDS相关疾病的发生率较一般HIV感染者更低。关于是否应该对ECs实施抗病毒治疗一直以来备受争议,其体内极低的病毒复制水平影响了临床医生对是否启动抗病毒治疗的判断,现有的治疗指南对此没有给出明确建议。ECs可作为一种HIV感染者实现自愈的研究模型,ECs体内分离到的中和抗体有助于研发艾滋病治疗性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病毒抑制 精英控制者 长期不进展者
原文传递
无偿献血者中HIV阳性者的病毒载量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赵俊鹏 常乐 +4 位作者 郭飞 张路 姬慧敏 姜心怡 王露楠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17-221,共5页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艾滋病病毒(HIV)阳性标本的病毒载量水平及无偿献血人群HIV的携带状态,为评估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风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2018年国内25家血站HIV筛查反应性(R)的血浆标本683(人)份,根据HIV反应性类型分为ELISA...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艾滋病病毒(HIV)阳性标本的病毒载量水平及无偿献血人群HIV的携带状态,为评估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风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2018年国内25家血站HIV筛查反应性(R)的血浆标本683(人)份,根据HIV反应性类型分为ELISA双试剂反应性组(ELISA R-R)、核酸检测(NAT)反应性组(NAT R),ELISA单试剂反应性组(ELISA R-NR),使用电化学发光试剂法做HIV抗原抗体检测,使用核酸定量试剂做HIV RNA定量检测,核酸定量检测低于检测下限(80 IU/mL)的标本以WB法确认。结果本组无偿献血者筛查R标本中,1)HIV确认阳性率为27.1%(185/683),确认阳性样本ELISA R-R标本占89.2%(165/185),ELISA NR-NR+NAT-R占8.1%(15/185),ELISA R-NR占2.7%(5/185),3(种)组病毒载量(IU/mL)分别集中在10^(4.605±0.047)、10^(3.472±0.328)和10^(5.196±0.655)(P<0.05);HIV窗口期标本病毒载量(IU/mL)>10~5者占20.0%(4/20),其中2例来自ELISA R-NR组,2例来自NAT R组;30.0%(6/20)为10~4者,其中2例来自ELISA R-NR组,2例来自NAT R组;其余50.0%(10/20)为10~1—10~3者,其中1例来自ELISA R-NR组,剩余9例来自NAT R组。2)在HIV确认阳性者中发现3名疑似HIV精英控制者(ECs)。结论我国无偿献血者中HIV ELISA R-R感染者病毒载量较抗原抗体窗口期感染者高;HIV窗口期感染者中多为低载量病毒感染者。疑似HIV ECs的发现揭示我国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态日益复杂多样化,需要加强对血液筛查实验室检测质量的管理,探究更合理的HIV筛查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HIV) 无偿献血者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病毒载量 核酸检测(NAT) HIV精英控制者(ECs)
下载PDF
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前基线病毒载量特征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杜欢纯 魏来 +4 位作者 王辉 孙丽君 陈耀凯 王敏 赵燕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04-109,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医疗机构中新启动治疗的HIV感染者治疗前病毒载量(viral load,VL)的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16—2021年间首次启动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规模超过1000人,且基线VL检测率≥90%的医疗机构共9个...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医疗机构中新启动治疗的HIV感染者治疗前病毒载量(viral load,VL)的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16—2021年间首次启动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规模超过1000人,且基线VL检测率≥90%的医疗机构共9个,并将治疗前有VL检测的HIV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描述研究对象治疗前VL不同水平的分布情况,分析基线精英控制者(VL<50拷贝/mL)及基线高VL者(VL≥105拷贝/mL)的相关因素。结果纳入HIV感染者共36452人,精英控制者占1.31%(476/36452),基线高VL的感染者占41.51%(15131/36452)。多因素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与基线CD4细胞计数<200个/mm3的HIV感染者相比,351~500个/mm3(aOR=1.64,95%CI:1.24~2.17)和>500个/mm3(aOR=4.19,95%CI:3.25~5.40)的感染者是基线精英控制者的可能性显著增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与基线CD4细胞计数>500个/mm3相比,<200个/mm3(aOR=6.20,95%CI:5.68~6.77)、200~350个/mm3(aOR=2.46,95%CI:2.25~2.68)和351~500个/mm3(aOR=1.74,95%CI:1.58~1.91)的感染者更可能有高VL。结论我国初治HIV感染者治疗前基线高VL者较多,基线CD4细胞计数水平越低,感染者越有可能是基线高VL者。治疗前CD4细胞计数较高者中更易出现精英控制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病毒载量 CD4细胞计数 精英控制者 多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河南省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随访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薛秀娟 孙国清 +3 位作者 刘春华 刘佳 田随安 王哲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84-687,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LTNP) HIV相关检测指标的变化特征.方法 招募河南省7个县(区)的HIV感染长期不进展人群,按不同的CD4+T淋巴细胞水平进行分组.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8月随访期间LTNP-1组(CD4+T淋巴细胞≥500个/... 目的 探讨不同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LTNP) HIV相关检测指标的变化特征.方法 招募河南省7个县(区)的HIV感染长期不进展人群,按不同的CD4+T淋巴细胞水平进行分组.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8月随访期间LTNP-1组(CD4+T淋巴细胞≥500个/μl,42例)、LTNP-2组(350个/μl≤CD4+T淋巴细胞<500个/μ1,49例)研究对象的免疫状况及病毒载量(VL)的动态变化特征.对随访期间发现艾滋病精英控制者特征进行描述.结果 共招募91例LTNP进行研究,调查对象年龄为38 ~ 65岁,男性和女性分别占56%(51例)和44%(40例),4年累计随访320人次,期间失访14例,意外死亡2例,抗病毒治疗16例.2010-2013年组内年度纵向分析CD4+T淋巴细胞、VL指标变化显示,LTNP-1组CD4+T淋巴细胞分别为654.0(545.2~809.5)、764.5 (600.5 ~ 890.8)、532.5(431.0 ~669.0)、494.0(341.0~574.7)个/μl,LTNP-2组分别为493.0 (429.5 ~ 770.0)、476.5(324.2 ~610.0)、467.0(375.0 ~601.0)、343.5 (253.0~500.8)个/μl,两组CD4+T淋巴细胞随感染时间逐年下降(x2值分别为50.32、31.03,P值均<0.01).2010-2013年LTNP-1组lg(VL)值依次为3.52(3.15 ~4.27)、3.71(2.70 ~4.55)、3.86(3.59 ~4.55)、3.96(3.25 ~4.36),LTNP-2组lg(VL)值依次为4.35(3.72 ~4.83)、4.35(3.97 ~4.94)、4.71(3.96 ~4.95)、5.04(4.78 ~5.26),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年度组间比较显示,4次随访LTNP-1组CD4+T淋巴细胞高于LTNP-2组(Z值分别为5.23、3.06、2.51、2.47,P值均<0.05),LTNP-2组lg(VL)从2011年的4.35(3.97 ~4.94)上升至2013年的5.04(4.78 ~5.26),均高于同年LTNP-1组VL值(Z值分别为2.28、2.58、2.76,P值均<0.05).91例LTNP中有65例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阳性,LTNP-1组、LTNP-2组HCV抗体阳性率分别是76%(32/42)、67%(33/49).4年随访过程发现,LTNP-1组有6例精英控制者保持CD4+T淋巴细胞≥500个/μl,VL<1 000拷贝/ml.结论 河南省HIV感染LTNP整体健康状况良好,体内病毒复制相对稳定,CD4+T淋巴细胞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合并HCV感染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病毒载量 长期不进展者 精英控制者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从中国恒河猴感染猴免疫缺陷病毒后的不同进展情况看艾滋病的发病机制
5
作者 吴小闲 卢耀增 +9 位作者 陈颂 潘菊华 王阶 黄世敬 赖春辉 郭卫中 孙丽华 徐艳峰 鲍琳琳 卢葳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96-503,共8页
目的中国恒河猴感染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后,根据其病毒载量水平、疾病进程速度等,可分为普通进展型(NP)、快速进展型(RP)以及长期不进展型(LTNP)/精英控制者(Ec)等3类。对属于不同进展类型的动物的各项参数进行比较,有助... 目的中国恒河猴感染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后,根据其病毒载量水平、疾病进程速度等,可分为普通进展型(NP)、快速进展型(RP)以及长期不进展型(LTNP)/精英控制者(Ec)等3类。对属于不同进展类型的动物的各项参数进行比较,有助于进一步理解AIDS的发病机制。方法使用SIVmae239毒株静脉感染中国恒河猴后,定期采血进行血液学、免疫学、病毒学及病理学检查;并对各参数进行比较。结果16只感染动物中,有1例动物(RM449猴)快速进展并死亡于感染后4.5个月(RP型);2例(RM450和RM453)的血浆病毒载量被控制至低于检测水平(Ec型);其余13例属于NP型。与13只NP型的猴相比较,RM449(RP型)病毒载量高,SIV特异IgG低,效应记忆型CD4’T亚群细胞数低,且流式图出现类似“分化阻滞”的现象;外周血B细胞数的降幅大,以组织样B细胞和活化的记忆B细胞为主;淋巴组织耗竭,胸腺消失;具更高的抗淋巴组织的自身抗体的水平。而RM450和RM453猴(EC型)大致与之相反。结论AIDS的形成可能与T、B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化和功能不足有关;而胸腺、淋巴组织等的结构破坏,可能是其病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进展型 一般进展型 精英控制者 猴免疫缺陷病毒 记忆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