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有精-甘-天冬氨酸序列的环肽与大鼠肝星状细胞体外结合的特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杜施霖 王吉耀 陆伟跃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62-365,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合成的含有精-甘-天冬氨酸(Arg-Gly-Asp,RGD)序列的环八肽(cRGD) 与大鼠肝星状细胞(HSC)体外的结合特点。方法采用异硫氢酸荧光素(FITC)标记环八肽(FITC- cRGD);流式细胞仪测定其与大鼠HSC体外结合的荧光强度;荧光显微镜观... 目的探讨人工合成的含有精-甘-天冬氨酸(Arg-Gly-Asp,RGD)序列的环八肽(cRGD) 与大鼠肝星状细胞(HSC)体外的结合特点。方法采用异硫氢酸荧光素(FITC)标记环八肽(FITC- cRGD);流式细胞仪测定其与大鼠HSC体外结合的荧光强度;荧光显微镜观察FITC-cRGD在HSC内的定位;用氚标记的cRGD(3H-cRGD)与HSC进行受体的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Scatchard作图法计算二者结合的平衡解离常数(Kd)和每个细胞上的最大结合位点数(Bmax)。同时,FITC标记的环肽(cAGA)作为阴性对照肽。结果FITC-cRGD与活化的大鼠HSC的结合具有可饱和性、浓度与时间依赖性以及未标记的cRGD对FITC-cRGD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FITC-cRGD荧光主要集中在HSC胞浆中,尤其是胞浆近核周区。受体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经Scatchard作图提示Kd为7.05×109mol/L,Bmax约为6.79 ×105。与阴性对照肽相比,RGD序列对识别HSC起重要作用。结论HSC表面具有可供含有RGD序列人工合成环肽结合的位点;制备的含有RGD序列的环肽符台特异性配体的标准;FITC标记不影响环肽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甘-天冬氨酸 序列 环八肽 大鼠 肝星状细胞 RGD 肝纤维化
原文传递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表面修饰多孔钽对软骨细胞黏附、增殖和分泌功能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甘洪全 王茜 +6 位作者 张辉 赵宏坤 王辉 宋会平 毕成 王志强 李琪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0-516,I0005,共8页
目的:研究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多肽表面修饰多孔钽(Ta)对软骨细胞黏附、增殖和分泌功能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RGD/软骨细胞/多孔钽复合物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修复软骨缺损、促进软骨再生的可行性。方法:通过物理吸附的... 目的:研究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多肽表面修饰多孔钽(Ta)对软骨细胞黏附、增殖和分泌功能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RGD/软骨细胞/多孔钽复合物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修复软骨缺损、促进软骨再生的可行性。方法:通过物理吸附的方法将不同浓度RGD肽及Ⅱ型胶原(ColⅡ)吸附于多孔钽表面,分为Ta-RGD组、Ta-ColⅡ组、Ta-RGD/ColⅡ0.2g·L-1组、Ta-RGD/ColⅡ1.0g·L-1组、Ta-RGD/ColⅡ5.0g·L-1组、Ta-RGD/ColⅡ10.0g·L-1组及纯Ta组。分离培养新西兰幼兔关节软骨细胞,取第2代细胞种植于修饰前后多孔钽使其成为RGD/软骨细胞/多孔钽复合物;扫描电镜观察RGD/软骨细胞/多孔钽复合物形貌特征以及软骨细胞生长状态,沉淀法检测多孔钽修饰前后软骨细胞黏附率,MTT法检测多孔钽修饰前后软骨细胞的增殖水平,羟脯氨酸法测定软骨细胞分泌功能。结果:多孔钽经RGD修饰后各组软骨细胞黏附率均高于修饰前(P<0.05),其中黏附效果最好的是4h的Ta-RGD/ColⅡ5.0g·L-1组,同时各组间黏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下各组软骨细胞在修饰后的多孔钽表面生长状态良好,细胞在多孔钽表面及孔隙内生长,分泌细胞外基质覆盖于多孔钽表面;MTT检测,多孔钽经RGD修饰后各组软骨细胞增殖水平均高于修饰前(P<0.05),其中增殖效果最好的是13d的Ta-RGD/ColⅡ1.0g·L-1组;羟脯氨酸检测,Ta-RGD/ColⅡ1.0g·L-1组羟脯氨酸水平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RGD多肽可有效加强软骨细胞在多孔钽表面及孔隙内的黏附及增殖,对软骨细胞的分泌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钽 --多肽 黏附 软骨细胞
下载PDF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对氧化苦参碱脂质体减轻肝纤维化的增强作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柴宁莉 徐世平 +5 位作者 石卉 常青 赵擎 万军 蔡昌豪 吴本俨 《环球中医药》 CAS 2012年第9期645-650,共6页
目的探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inine-Glycin-Aspartic acid,RGD)三肽序列对氧化苦参碱脂质体(oxymatrine liposomes,OXYL)治疗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作用的影响。方法建立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HF模型,制备RGD... 目的探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inine-Glycin-Aspartic acid,RGD)三肽序列对氧化苦参碱脂质体(oxymatrine liposomes,OXYL)治疗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作用的影响。方法建立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HF模型,制备RGD-OXYL和OXYL。动物分组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OXYL治疗组;RGD-OXYL治疗组;RGD脂质体组。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LP,利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评价肝脏病理损伤及细胞外基质沉积情况。分离各组大鼠的肝脏组织,利用半定量PCR检测纤维化相关基因(TIMP-1,MMP-2)表达。结果成功合成OX-YL及RGD-OXYL。与肝纤维化组比较,OXYL治疗组大鼠的ALP水平下降(344.47±27.52vs550.69±43.78,P<0.05)、肝损伤减轻、细胞外基质沉积面积显著减少(2.36%±0.09%vs7.70%±0.60%,P<0.05)、纤维化相关基因(TIMP-1,MMP-2)表达下调;与OXYL治疗组大鼠相比,RGD-OX-YL治疗组大鼠ALP水平(272.51±19.55vs344.47±27.52,P<0.05)和肝损伤及细胞外基质沉积面积(0.26%±0.09%vs2.36%±0.09%,P<0.05)及纤维化相关基因(TIMP-1,MMP-2)表达等指标均有均有进一步改善。结论氧化苦参碱脂质体可减轻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抑制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RGD偶联的OXYL治疗效果优于OXY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脂质体 肝纤维化 --
下载PDF
一种非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肽对血小板聚集和ERK1/2磷酸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喜洪 林江 +3 位作者 张粉梅 陈菊 芦慧霞 吴国球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44-446,共3页
目的观察一种非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Arg-Gly-Asp,RGD)肽(P1c,专利公开号:101497656)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磷酸化的作用。方法固相合成法制备P1c;将不同浓度(0~2.6 mmol/L)的P1c加入富血小板血浆... 目的观察一种非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Arg-Gly-Asp,RGD)肽(P1c,专利公开号:101497656)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磷酸化的作用。方法固相合成法制备P1c;将不同浓度(0~2.6 mmol/L)的P1c加入富血小板血浆中,以二磷酸腺苷(ADP)为诱导剂,检测血小板聚集率;用western blot检测小肽干预后对总ERK1/2和p-ERK1/2的表达。结果 P1c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其对总ERK1/2的表达无影响,而显著降低血小板p-ERK1/2的表达(P<0.05)。结论 P1c可能通过抑制ERK1/2的磷酸化而减少血小板的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血小板聚集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
下载PDF
在多孔钛片表面固定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国利 何福明 +3 位作者 赵姗姗 徐英 周庆 赵士芳 《口腔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61-64,74,共5页
目的应用层层静电自组装技术构建一种新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固定方法,并与物理吸附和化学偶联法进行比较。方法55片10mm×10mm×1mmTi-6Al-4V片经喷砂、双重酸和过氧化氢热处理后,30片应用层层静电自组装技术固定RGD... 目的应用层层静电自组装技术构建一种新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固定方法,并与物理吸附和化学偶联法进行比较。方法55片10mm×10mm×1mmTi-6Al-4V片经喷砂、双重酸和过氧化氢热处理后,30片应用层层静电自组装技术固定RGD,并与物理吸附、应用CDI的化学偶联技术固定RGD相比较。场发射扫描电镜(FSEM)观察RGD固定过程中钛片表面形貌情况,荧光显微镜大体观察固定到钛片上的RGD数量。结果FSEM显示物理吸附和新的固定方法不会破坏钛片的表面形貌,而应用CDI的化学偶联则破坏钛片原有的表面形貌,大小不等的多极孔洞被完全破坏。荧光显微镜图片显示物理吸附固定到钛片表面的RGD较少,而应用CDI的化学偶联和新的固定方法固定到钛片表面的RGD较多。结论采用层层静电自组装技术有利于将RGD固定到钛表面且不破坏种植体表面形貌,同时可保证数量和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自组装 物理吸附 化学偶联
下载PDF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修饰钛材料表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基亮 夏荣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0-194,共5页
钛及其合金因良好的生物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但钛金属是惰性材料,植入后不能直接和骨形成较好的结合,因此对钛及其合金表面进行生物改性一直是生物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作为钛材料表面修饰的候... 钛及其合金因良好的生物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但钛金属是惰性材料,植入后不能直接和骨形成较好的结合,因此对钛及其合金表面进行生物改性一直是生物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作为钛材料表面修饰的候选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纤连蛋白、玻连蛋白和骨涎腺蛋白等多种细胞外基质蛋白中,可调节细胞与血清及细胞外基质的附着,因此,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对RGD修饰钛及其合金表面的主要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生物修饰
下载PDF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肽类似物与新生血管内皮靶向治疗 被引量:1
7
作者 周艳芳 邓宇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3期8111-8116,共6页
背景:血管内皮是缺血、血栓、炎症、水肿、氧化应激等病理损伤中的重要部位,选择特异性的内皮细胞靶点成为药物介入治疗的关键。目的:分析和总结近年来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肽及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类似物作为特异性的内皮细... 背景:血管内皮是缺血、血栓、炎症、水肿、氧化应激等病理损伤中的重要部位,选择特异性的内皮细胞靶点成为药物介入治疗的关键。目的:分析和总结近年来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肽及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类似物作为特异性的内皮细胞靶点的研究。方法:分别以"RGD、整合素、靶向治疗","RGD、integrin、targetedtherapy"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8年1月至2011年12月有关文章。纳入有关血管新生的文献。排除与研究目的无关和内容重复者。保留42篇文献做进一步分析。结果与结论:整合素αvβ3是内皮细胞病理损伤及血管新生时的特异靶点,参与内皮细胞的迁移、增殖、分化过程。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肽及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类似物作为整合素和其配体相互作用的识别位点,能结合肿瘤或者病理损伤时新生血管表达增高的整合素αvβ3,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及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在新生血管显影、靶向药物递送、载体材料修饰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新生血管 整合素 靶向治疗 生物材料
下载PDF
以整合素为作用靶点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模体毒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张艳 王继红 +1 位作者 刘欣 李庆伟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06-411,共6页
整合素为一类αβ异源二聚体膜蛋白,调节细胞外基质与胞内细胞骨架间的相互作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序列为整合素的结合位点,存在于多种重要的细胞外基质蛋白中。整合素与RGD序列结合可调节多种细胞生理活动,RGD模体还存在于... 整合素为一类αβ异源二聚体膜蛋白,调节细胞外基质与胞内细胞骨架间的相互作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序列为整合素的结合位点,存在于多种重要的细胞外基质蛋白中。整合素与RGD序列结合可调节多种细胞生理活动,RGD模体还存在于来自蛇毒和其他物种来源的多种毒素蛋白中,这些RGD模体毒素能够特异性抑制整合素与细胞外基质的结合,从而成为整合素的强效拮抗剂。本文对整合素的结构与功能、去整合素作为整合素拮抗剂的结构特征做一综述,并对整合素和以RGD为模体结构作为潜在药物靶点的应用加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 --模体 毒素 整合素拮抗剂
下载PDF
近红外量子点连接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肽段荧光探针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活体可视化成像 被引量:1
9
作者 白云龙 黄昊 +1 位作者 杨凯 唐洪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8-503,共6页
目的探索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肽段连接的近红外量子点荧光探针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原位可视化成像情况。方法将含有RGD序列的肽段与发射波长为800 nm的近红外量子点(QD800)偶联,制备QD800-RGD荧光探针。将人颊鳞... 目的探索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肽段连接的近红外量子点荧光探针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原位可视化成像情况。方法将含有RGD序列的肽段与发射波长为800 nm的近红外量子点(QD800)偶联,制备QD800-RGD荧光探针。将人颊鳞状细胞癌BcaCD885细胞植入裸鼠颊部皮下建立OSCC模型。用QD800-RGD探针和CD105单克隆抗体对OSCC冰冻切片行直接免疫荧光双重染色,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QD800-RGD探针与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整合素αvβ3的结合情况。将QD800-RGD探针通过尾静脉注射入OSCC模型动物,在不同时间点通过活体成像观察QD800-RGD对OSCC活体原位可视化动态成像情况。在12 h后处死荷瘤鼠取出肿瘤,检测QD800-RGD在体内与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整合素αvβ3的结合情况。结果 QD800-RGD探针在体内和体外均能与OSCC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整合素αvβ3特异性靶向结合。静脉注射QD800-RGD探针后能对体内OSCC进行清楚地可视化成像,在注射QD800-RGD后0.5-6 h内肿瘤成像最完整,信噪比最高,9 h时肿瘤荧光强度显著减低,但在12 h时仍能看到明显的肿瘤成像。结论以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整合素αvβ3为靶点,利用QD800-RGD探针经静脉注射后能对OSCC进行清晰地可视化成像,在OSCC的诊断和个体化治疗等方面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量子点 整合素ΑVΒ3 --肽段 成像
下载PDF
含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酰序列短肽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左斌海 付清泉 +1 位作者 李天全 万昌秀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精氨酰 -甘氨酰 -天冬氨酸 (RGD)是具有生物活性的短肽序列之一。它是大多数细胞表面粘附分子能识别的配体上的最小氨基酸序列 ,在内皮细胞的识别、抗血栓、抑制肿瘤 ,治疗烧伤和皮肤溃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 精氨酰 -甘氨酰 -天冬氨酸 (RGD)是具有生物活性的短肽序列之一。它是大多数细胞表面粘附分子能识别的配体上的最小氨基酸序列 ,在内皮细胞的识别、抗血栓、抑制肿瘤 ,治疗烧伤和皮肤溃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含RGD序列短肽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液相合成 固相合成 酶促合成 生物活性肽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半乳糖与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共修饰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对肝癌的靶向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碧英 王志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11,共4页
目的构建半乳糖(Gal)与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共修饰聚酰胺-胺(PAMAM)纳米粒,研究其肝癌靶向性。方法采用乳化法制备Gal和RGD共修饰纳米粒(Gal/RGD-NPs),考察其形态、粒径、电位等理化性质。通过细胞摄取实验和肝癌肿瘤球穿透实... 目的构建半乳糖(Gal)与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共修饰聚酰胺-胺(PAMAM)纳米粒,研究其肝癌靶向性。方法采用乳化法制备Gal和RGD共修饰纳米粒(Gal/RGD-NPs),考察其形态、粒径、电位等理化性质。通过细胞摄取实验和肝癌肿瘤球穿透实验考察Gal/RGD-NPs与肝癌Hep G2细胞的亲和力和肿瘤组织穿透能力。结果制备的Gal/RGD-NPs粒径为(102.7±17.6)nm,电位为(3.92±1.37)m V。体外细胞摄取实验表明,Hep G2细胞对Gal/RGD-NPs的摄取效率分别是Gal-NPs和RGD-NPs的2.6倍和3.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摄取实验和肿瘤球摄取实验结果表明,Gal/RGD-NPs具有良好的肝癌细胞亲和力。结论 Gal与RGD共修饰纳米粒具有良好的肝癌靶向性,是一种潜在的肝癌靶向给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 -- 聚酰胺-胺纳米粒 肝癌 药物靶向
下载PDF
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多肽层层自组装修饰钛片对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的影响
12
作者 刘菲 张云涛 +2 位作者 马向瑞 张雅杰 王云浩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203-208,共6页
目的研究层层自组装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RGD)多肽修饰钛片对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的影响。方法将纯钛试件随机分为3组:纯钛组(PT组)、NaOH处理钛片组(NT组)、RGD修饰钛片组(RT组)。根据分组对纯钛试件进行相应表面处理,扫描电子... 目的研究层层自组装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RGD)多肽修饰钛片对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的影响。方法将纯钛试件随机分为3组:纯钛组(PT组)、NaOH处理钛片组(NT组)、RGD修饰钛片组(RT组)。根据分组对纯钛试件进行相应表面处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试件表面形貌。将MC3T3-E1细胞在试件表面培养,采用SEM、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细胞的黏附和增殖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成骨细胞骨钙素、骨保护素mRNA的表达。结果 SEM观察到PT组试件表面存在均匀、较清晰的划痕结构,NT组试件表面出现微孔结构,RT组试件表面有类似小凸起结构,似网状。SEM观察到RT组细胞呈多边形且有大量丝状伪足,细胞伸展状态明显好于其余2组;MTT法显示RT组细胞的黏附率最高,无钛片对照组和PT组的细胞黏附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T组细胞黏附率最低;RT组的细胞增殖率均高于其余3组(P<0.05),在1和3 d最为明显;RT-qPCR检测14 d时RT组骨钙素mRNA和骨保护素mRNA均高表达。结论 RGD多肽修饰钛片能促进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的黏附和增殖,并且能够上调骨钙素mRNA和骨保护素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层自组装 --多肽 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
下载PDF
精—甘—天冬—丝氨酸四肽通过下调黏着斑激酶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13
作者 张晓岚 姜慧卿 《胃肠病学》 2002年第B11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四肽 肝星状细胞增殖 纤维粘连蛋白 细胞凋亡
下载PDF
^(99)mTc-c(RGD)_(2) SPECT/CT与^(18)F-FDG PET/CT 显像对肝泡型包虫病浸润带新生血管表达的相关性
14
作者 阿米娜·依布拉音 谢彬 +2 位作者 秦永德 李肖红 李勇超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58-464,共7页
目的探讨^(99)mTc肼基烟酰胺聚乙二醇双环RGD肽[^(99)mTc-c(RGD)2]SPECT/CT与^(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对肝泡型包虫病(HAE)增殖浸润带新生血管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新... 目的探讨^(99)mTc肼基烟酰胺聚乙二醇双环RGD肽[^(99)mTc-c(RGD)2]SPECT/CT与^(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对肝泡型包虫病(HAE)增殖浸润带新生血管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4例HAE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全身18F-FDGPET/CT、腹部^(99)mTc-c(RGD)2 SPECT/CT显像及手术治疗,对34例患者的41个HAE病灶组织行常规HE染色及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边缘带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分析HAE浸润带18F-FDGPET/CT显像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及摄取比值(TBR)、^(99)mTc-c(RGD)2 SPECT/CT显像靶非靶比值(T/NT)分别与MVD计数的相关性;比较HAE浸润带^(99)mTc-c(RGD)2 SPECT/CT显像阳性(T/NT>1)及阴性(T/NT<1)两组间MVD计数的差异。结果41个HAE病灶浸润带^(99)mTc-c(RGD)2 SPECT/CT显像T/NT值与MVD计数两组间呈高度正相关性(r=0.823,P<0.01);^(18)F-FDGPET/CT显像SUVmax值、TBR与MVD计数均无相关性(P>0.05)。HAE浸润带^(99)mTc-c(RGD)2 SPECT/CT显像阳性组17个与阴性组24个病灶MVD计数分别为89.00±9.87、43.08±18.36个/高倍视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AE^(99)mTc-c(RGD)2 SPECT/CT显像RGD的摄取程度与HAE浸润带新生血管表达呈高度正相关,^(99)mTc-c(RGD)2 SPECT/CT显像可间接反应HAE的侵袭性,可作为评价病灶侵袭性经济、无创的检查手段之一,并且可与18F-FDGPET/CT联合从HAE浸润带的新生血管表达及炎性活性两方面共同评价其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整合素ΑVΒ3 -- 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氟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精-甘-天冬-丝氨酸四肽对肝星状细胞整合素信号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晓岚 姜慧卿 +2 位作者 刘丽 白云 宋梅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479-482,共4页
目的探讨精-甘-天冬-丝氨酸(RGDS)四肽对经纤维连接蛋白刺激的肝星状细胞(HSC)凋亡的影响及整合素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体外HSC培养技术,采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测定HSC增殖;膜联蛋白(Annexin-V)/碘化丙啶(PI)双... 目的探讨精-甘-天冬-丝氨酸(RGDS)四肽对经纤维连接蛋白刺激的肝星状细胞(HSC)凋亡的影响及整合素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体外HSC培养技术,采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测定HSC增殖;膜联蛋白(Annexin-V)/碘化丙啶(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及透射电镜等方法测定HSC凋亡;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方法测定细胞黏附率;分别应用western 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粘着斑激酶(FAK)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 结果 25、50、100μg/ml浓度RGDS四肽剂量、时间依赖性抑制HSC增殖并诱导HSC凋亡,凋亡率分别为9.49%、27.67%、31.59%,坏死率分别为3.47%、5.38%、9.10%,与纤维连接蛋白组(凋亡率3.44%,坏死率2.3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8.02,P<0.05;RGDS四肽25、50、100μg/ml组的黏附抑制率分别是8.82%、29.41%、45.49%,与纤维连接蛋白组比较,RGDS四肽不同浓度组的黏附抑制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F=20.58,P<0.01;RGDS四肽组FAK及其mRNA表达下调. 结论 RGDS四肽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诱导HSC凋亡;RGDS四肽诱导凋亡的效应与其抗黏附作用以及抑制整合素信号通路下游信号分子FAK蛋白、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四肽 肝星状细胞 整合素信号 凋亡 脱噬作用
原文传递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重组蛛丝蛋白/聚乙烯醇支架材料的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宏昕 魏梅红 +1 位作者 薛正翔 李敏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7-750,共4页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毒性实验和细胞与支架材料复合培养实验的研究,评价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重组蛛丝蛋白(pNSR16)/聚乙烯醇(poly vinyl alcohol,PVA)支架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方法通过溶剂浇铸/粒子沥滤的方法制备pNSR16/PVA支架材料及...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毒性实验和细胞与支架材料复合培养实验的研究,评价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重组蛛丝蛋白(pNSR16)/聚乙烯醇(poly vinyl alcohol,PVA)支架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方法通过溶剂浇铸/粒子沥滤的方法制备pNSR16/PVA支架材料及其浸提液。将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细胞)与浸提液培养,采用MTT法检测培养1、3、5d时支架材料的细胞毒性。将NIH-3T3细胞与pNSR16/PVA支架材料复合培养2、4、6d后行扫描电镜、HE染色观察,并于复合培养6d后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观察NIH-3T3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黏附、生长及表达功能情况。结果MTT法检测显示pNSR16/PVA支架材料的细胞毒性为0级。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材料复合培养4d后即可覆盖支架材料表面,细胞呈一定方向排列。HE染色示细胞能在支架表面黏附和生长,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向支架内部迁移。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到NIH-3T3细胞分泌的bFGF,细胞能进行正常分化。结论pNSR16/PVA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有望作为一种较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支架 重组蛛丝蛋白 -- 聚乙烯醇 细胞相容性
原文传递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精-甘-天冬-丝氨酸四肽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晓岚 姜慧卿 +4 位作者 路新卿 刘丽 张玉琢 杨成 单保恩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2-166,共5页
目的 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在精 甘 天冬 丝氨酸 (RGDS)四肽诱导肝星状细胞 (HSC)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将培养的HSC细胞分为 6组 :①空白对照组 ,②纤维连接蛋白 (FN)组 ,③FN +RGDS(2 5mg/L)组 ,④FN +RGDs(5 0mg/L)组 ,⑤FN... 目的 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在精 甘 天冬 丝氨酸 (RGDS)四肽诱导肝星状细胞 (HSC)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将培养的HSC细胞分为 6组 :①空白对照组 ,②纤维连接蛋白 (FN)组 ,③FN +RGDS(2 5mg/L)组 ,④FN +RGDs(5 0mg/L)组 ,⑤FN +RGDS(10 0mg/L)组 ,⑥FN +精 甘 谷 丝氨酸 (RGES ,10 0mgL)组。采用3 H 胸腺嘧啶核苷 (3 H TdR)掺入法测定HSC增生 ;透射电镜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方法测定HSC凋亡 ;甲苯胺兰染色法测定细胞粘附率 ;分别应用Western印迹和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测定ERK蛋白及其mRNA表达。结果 ① 2 5、5 0、10 0mg/L浓度的RGDS四肽呈剂量依赖性抑制HSC增生并诱导HSC凋亡 (P <0 .0 5 )。②RGDS四肽作用于HSC 2h ,HSC粘附率下降 (P <0 .0 1)。③在RGDS四肽干预组 ,HSC的ERK及其mRNA表达下调。结论 RGDS四肽可抑制HSCs增生并诱导其凋亡 ;RGDS四肽诱导HSCs凋亡的效应与其抗粘附作用、抑制ERK蛋白和ERK1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四肽 诱导 肝星状细胞 细胞凋亡 肝纤维化
原文传递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肽修饰的脂质体雷公藤甲素靶向抗肿瘤效果 被引量:4
18
作者 熊小丽 陈鹏 赵东赤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5-507,共3页
目的 制备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肽修饰的脂质体雷公藤甲素,探讨RGD肽靶向脂质体雷公藤甲素(RGD-TPL-LPs)纳米药物在小鼠移植性肝癌模型的靶向效果及药效.方法 通过成膜法制备具有靶向作用的脂质体纳米药物(RGD-TPL-LPs),... 目的 制备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肽修饰的脂质体雷公藤甲素,探讨RGD肽靶向脂质体雷公藤甲素(RGD-TPL-LPs)纳米药物在小鼠移植性肝癌模型的靶向效果及药效.方法 通过成膜法制备具有靶向作用的脂质体纳米药物(RGD-TPL-LPs),并观察细胞毒性.建立小鼠移植肝癌肿瘤模型并评价药效.结果 靶向修饰脂质体RGD-TPL-LPs的肿瘤细胞毒性明显强于无靶向脂质体(TPL-LPs).此外,RGD靶向修饰的RGD-TPL-LPs抑瘤率为61.2%,要明显高于无靶向TPL-LPs的45.2%和游离雷公藤甲素的20.0%.结论 RGD靶向修饰的雷公藤甲素脂质体能够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脂质体 雷公藤甲素 肝细胞
原文传递
四氢-β-咔啉-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类肽缀合物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翔 张金文 +5 位作者 池魁 武志峰 张楠 孙欢欢 袁涛 毕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30-1233,共4页
目的探讨四氢-β-咔啉-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类肽缀合物(THBCB-RGD)的自由基清除和抗血栓形成特性,并通过建立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影响。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THBCB—RGD的稳定性;应... 目的探讨四氢-β-咔啉-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类肽缀合物(THBCB-RGD)的自由基清除和抗血栓形成特性,并通过建立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影响。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THBCB—RGD的稳定性;应用PC12细胞存活实验和乙酰胆碱诱发内皮细胞介导血管舒张实验评估THBCB—RGD自南基清除能力;应用体外抗血小板聚集实验评价THBCB—RGD抗血小板聚集活性;通过体内实验评价THBCB—RGD抗血栓活性;构建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THBCB—RGD干预对心肌氧化应激和心肌梗死的影响。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显示我们所合成的THBCB—RGD自身稳定性较高(目标峰的消失时间分别为240、180、240min,平均220min,远高于文献所报道的四氢-β-咔啉前体的30min。P=0.005)。同时它们具有很强的清除NO、H2O2和·OH的能力(与前体比较P=0.004、0.000),亦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血小板的聚集率和血栓湿重合血栓千重差异均达到P=0.003或P=0.000);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前给予THBCB—RGD预处理可降低心肌中MDA含量并减少心肌梗死面积。结论THBCB—RGD表现出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血栓形成活性,并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和减少心肌梗死面积,从而在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β-咔啉---类肽缀合物 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 心肌梗死
原文传递
采用^99Tcm标记的新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序列显示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血管翳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达古拉 李鸿斌 王勇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61-666,I0002,共7页
目的观察放射性^99Tcm标记的新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序列(^99Tcm-3P4-RGD2)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体内的分布与显像,探索单光子放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下^99Tcm-3P4-RGD2成为RA治疗前后监测滑膜血管翳新生血... 目的观察放射性^99Tcm标记的新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序列(^99Tcm-3P4-RGD2)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体内的分布与显像,探索单光子放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下^99Tcm-3P4-RGD2成为RA治疗前后监测滑膜血管翳新生血管新标记物的可能性。方法建立Ⅱ型胶原诱导性鼠关节炎模型,分别设贝伐单抗(bevacizumab,商品名Avastin)治疗组、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3组大鼠足垫厚度变化,评估关节炎指数积分和^99Tcm-3P4-RGD2体内分布情况,计算四肢放射性核素平均计数率靶区摄取计数/纵隔摄取计数(T/N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步检测不同治疗组CIA大鼠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治疗完毕后将大鼠处死行后足远端趾间关节病理切片,分别做苏木素-伊红(HE)、番红O染色并评价关节炎病理损伤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组大鼠滑膜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半定量积分法评价VEGF染色结果。统计方法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3组造模成功CIA大鼠四肢关节部位可出现异常放射性浓聚,其值分别为1.40±0.17,1.32±0.20,1.30±0.08,经过贝伐单抗和rhTNFR:Fc治疗后删T值均下降,分别为0.43±0.14,0.4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710,16.812,P〈0.05)。随着贝伐单抗和rhTNFR:Fc治疗后,滑膜血管翳新生血管减少,大鼠足垫厚度变化、关节炎指数积分和血清VEGF表达水平均随之下降,其T/NT值与上述指标呈正相关(贝伐单抗治疗组r=0.753,0.800,0.892,P〈0.01;rhTNFR:Fc治疗组r=0.701,0.502,0.481,P=0.001,0.024,0.032)。结论CIA大鼠尾静脉注射99Tcm-3P4-RGD2后,可较好地显示大鼠四肢关节病变部位,99Tcm-3P4-RGD2有可能会成为新型的RA治疗前后监测滑膜血管翳新生血管的显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关节炎 实验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贝伐单抗 --多肽序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