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脂喂养2型糖尿病下肢缺血模型大鼠的构建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晓玲 刘颐轩 +3 位作者 朱旅云 宋光耀 王振全 王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0期6429-6435,共7页
背景:目前普遍采用结扎或切除大鼠后肢股动脉或髂动脉的方法来制备后肢缺血模型,但对于如何建立及评估糖尿病高脂高血糖慢性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缺血状态,尚无一个稳定有效慢性缺血模型及方法。目的:构建及评价高脂喂养2型糖尿病下肢缺血... 背景:目前普遍采用结扎或切除大鼠后肢股动脉或髂动脉的方法来制备后肢缺血模型,但对于如何建立及评估糖尿病高脂高血糖慢性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缺血状态,尚无一个稳定有效慢性缺血模型及方法。目的:构建及评价高脂喂养2型糖尿病下肢缺血模型大鼠。方法:将大鼠20只随机分为2组,糖尿病组10只予以高脂喂养6个月,腹腔注射链硫脲菌素50 mg/kg诱发糖尿病模型,对照组10只予以普食喂养6个月,两组大鼠均结扎股动脉建立右下肢缺血模型。结果与结论:建模后第1天,两组大鼠多普勒血流及CT血管造影均呈显著降低提示缺血造模成功,两组建模后第7,14天行激光多普勒检测发现血流有逐渐恢复趋势,建模后第28天糖尿病组血流恢复较对照组显著迟缓(P<0.05)。CT血管造影检测显示,建模后第28天,糖尿病组右下肢股动脉结扎处近端仅有少量血管代偿性增加,远心端仍无明显血流。病理组织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染色显示,建模后第28天,糖尿病组缺血部位肌肉组织出现结构组织破坏,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密度患侧低于健侧;糖尿病组缺血肌肉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较对照组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果显示,长期高脂喂养糖尿病大鼠,通过股动脉结扎及CT血管造影技术可成功构建糖尿病下肢缺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糖尿病 模型 动物 股动脉 实验动物 心肺及血管损伤动物模型 糖尿病血管病变 高脂饮食 SD大 下肢缺血 激光多普勒灌注成像 CT血管成像 血管新生 股动脉结扎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模型急性下肢缺血的血流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赵玉明 宋可新 +2 位作者 晏晓青 由磊 徐军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73-875,共3页
目的研究建立糖尿病足下肢急性缺血模型的方法。方法30只雄性Wistar鼠腹腔注射STZ(50mg/kg)诱发糖尿病模型,血糖达16.8mmol/L后,再手术结扎股动、静脉及周围血管,造成左下肢急性缺血模型,用激光多普勒(LDPI)测定下肢血流。结... 目的研究建立糖尿病足下肢急性缺血模型的方法。方法30只雄性Wistar鼠腹腔注射STZ(50mg/kg)诱发糖尿病模型,血糖达16.8mmol/L后,再手术结扎股动、静脉及周围血管,造成左下肢急性缺血模型,用激光多普勒(LDPI)测定下肢血流。结果81.5%大鼠(22只)空腹血糖水平达16.8mmol/L,结扎后1—14d下肢显著性缺血(P〈0.05),21d血流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两侧无明显差异性。结论按本方法在3周内可造成Wistar鼠糖尿病足急性下肢缺血模型,为研究其创面愈合机理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下肢缺血 激光多普勒灌注成像
下载PDF
血管变异对糖尿病大鼠急性下肢缺血模型的影响及动脉造影的评估意义
3
作者 王宁 伊力哈木江.依马木 +2 位作者 姜涛 段明军 谢自敬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通过动脉造影法对糖尿病鼠下肢急性缺血模型进行评估,探讨血管变异对糖尿病急性下肢缺血模型构建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Wistar鼠,经高脂喂养后腹腔注射STZ(40 mg/kg)诱发糖尿病模型,血糖达16.8 mmol/L后,再手术结扎股动脉,造成左... 目的通过动脉造影法对糖尿病鼠下肢急性缺血模型进行评估,探讨血管变异对糖尿病急性下肢缺血模型构建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Wistar鼠,经高脂喂养后腹腔注射STZ(40 mg/kg)诱发糖尿病模型,血糖达16.8 mmol/L后,再手术结扎股动脉,造成左下肢急性缺血模型,喂养28 d后用动脉造影法测定下肢血流。结果 83.3%大鼠(25只)空腹血糖水平达16.8 mmol/L,结扎后1~7 d,大体观察下肢显著性缺血(P〈0.05),28d大体观察下肢形态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缺血侧下肢肌肉较对侧略萎缩,但行动自如;动脉造影显示,28 d后来自于髂内动脉的动脉分支明显增粗,其远端血管代偿性增加,供应膝关节及以下区域。结论大鼠下肢有来自于髂内动脉的分支参与供血,此变异对缺血模型的建立有影响;使用动脉造影法可以发现此类变异,并准确评估糖尿病下肢缺血及血管的代偿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造影 糖尿病 下肢缺血
下载PDF
下肢缺血型糖尿病溃疡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文惠 柳国斌 《实用医药杂志》 2019年第5期449-453,共5页
目的构建糖尿病大鼠下肢缺血型溃疡模型,观察评价其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通过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利用股动脉及其分支结扎创造下肢缺血环境,并从整体、组织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观察评价动物模型。结果所构建的可... 目的构建糖尿病大鼠下肢缺血型溃疡模型,观察评价其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通过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利用股动脉及其分支结扎创造下肢缺血环境,并从整体、组织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观察评价动物模型。结果所构建的可以重复的下肢缺血型糖尿病大鼠溃疡模型具有肢体缺血、慢性溃疡等特征。结论利用股动脉结扎及慢性烫伤构建的下肢缺血型糖尿病溃疡大鼠模型,能进一步用于糖尿病溃疡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溃疡 下肢缺血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糖尿病后肢缺血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估 被引量:9
5
作者 齐一侠 张超 +5 位作者 崔世军 罗涛 谷涌泉 李建新 张建 汪忠镐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6-590,596,共6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肢体缺血模型的建立方法,为糖尿病下肢缺血和糖尿病足研究提供试验方法。方法取25只Wistar大鼠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模型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诱发糖尿病,血糖达16.8 mmol/L模型成功。糖尿病造模成功... 目的研究糖尿病肢体缺血模型的建立方法,为糖尿病下肢缺血和糖尿病足研究提供试验方法。方法取25只Wistar大鼠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模型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诱发糖尿病,血糖达16.8 mmol/L模型成功。糖尿病造模成功后,手术结扎大鼠左侧股动脉、剪断周围动脉分支,建立左后肢缺血模型。术后激光多普勒监测动态监测双后肢血流,同时观察血糖、体重及尿量变化。术后21 d取后肢腓肠肌行肌肉HE染色,取结扎处股动脉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血管平滑肌增殖情况,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后肢肌肉毛细血管密度。结果在治疗后21 d时,无论是最大膀胱容量、漏尿点压力还是收缩力/肌重比,IGF-1组、电刺激组治疗效果更佳;而IGF-1组与电刺激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成功建立有效、简便易行的糖尿病后肢缺血模型,可用于糖尿病肢体缺血及糖尿病足的药物干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肢体缺血 模型
下载PDF
疏肝活血法对下肢缺血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黄学阳 林鸿国 +5 位作者 王建春 李彦彬 仉玮 刘明 黄羽 蔡炳勤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62-266,共5页
【目的】观察疏肝活血法对下肢缺血模型大鼠外周血管内皮祖细胞(EPC)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20只,模型组20只,假手术组10只。中药组和模型组均采用右下肢股动脉结扎及分支剔除术复制大鼠下肢缺血模型,假手术组... 【目的】观察疏肝活血法对下肢缺血模型大鼠外周血管内皮祖细胞(EPC)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20只,模型组20只,假手术组10只。中药组和模型组均采用右下肢股动脉结扎及分支剔除术复制大鼠下肢缺血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股动脉但不结扎股动脉及其分支。中药组术后按0.5 g.kg-1.d-1剂量灌服柴胡疏肝散合大黄虫丸煎剂,连续7 d。检测各组术前1 d、术后第1、3、7天4个时间点大鼠外周血酶学指标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水平变化及双荧光阳性细胞[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2+)]比例。【结果】术后模型组外周血酶学指标AST、CK、LDH、HBDH水平较假手术组均显著上升,术后第3、7天中药组各项酶学指标水平较模型组及术后第1天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中药组和模型组反映EPC变化的CD34+、VEGFR2+双荧光阳性细胞比例较假手术组均显著升高(P<0.05),且中药组升高较模型组更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疏肝活血法可有效地改善下肢缺血状态,其作用可能与其能增加外周血EPC数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活血法/治疗应用 下肢缺血/中药疗法 血管内皮祖细胞/血液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参乌胶囊对糖尿病复合脑缺血模型大鼠血糖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陈莲珍 李林 +6 位作者 安文林 王育琴 魏海峰 叶翠飞 赵林 张丽 楚晋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0期1912-1913,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脑病病变机制,观察参乌胶囊对糖尿病复合脑缺血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在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60mg/kg)引起糖尿病的基础上,再行双侧颈动脉缺血再灌手术建立糖尿病脑病动物模...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脑病病变机制,观察参乌胶囊对糖尿病复合脑缺血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在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60mg/kg)引起糖尿病的基础上,再行双侧颈动脉缺血再灌手术建立糖尿病脑病动物模型。经参乌胶囊小剂量犤0.45g/(kg·d)犦、中剂量犤0.9g/(kg·d)犦和大剂量犤1.8g/(kg·d)犦灌胃治疗30d后,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对动物行为学进行评价。结果:糖尿病复合脑缺血模型大鼠到达站台游动时间比正常对照组增长63.4%;而参乌胶囊小剂量组较模型组动物缩短61.3%,参乌胶囊中剂量组较模型组动物缩短75.3%,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F=3.71,P<0.01);参乌胶囊小剂量和中剂量组在明显改善认知功能和降低体内血糖水平的同时,也使其体质量明显降低,血糖分别降低为19.2%和15.1%,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13,2.14,P<0.05)。结论:糖尿病复合脑缺血模型大鼠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糖尿病脑病发生机制与体内血糖水平有关;参乌胶囊有改善糖尿病复合脑缺血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和降低体内血糖水平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乌胶囊 糖尿病 缺血 动物模型 血糖 学习记忆功能 药物治疗
下载PDF
酪醇通过提高糖尿病高糖环境下骨骼肌细胞的活力和旁分泌功能促进糖尿病小鼠缺血下肢的血管新生
8
作者 张建琪 Olivia Marcelina +5 位作者 Dyah Ari Nugrahaningrum 徐志玲 刘才平 王贵学 吴寿荣 江启慧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79-79,共1页
目的下肢缺血性疾病(HLI)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治疗的关键是体内血管重构。但由于糖尿病伴随持续的高血糖,机体发生系统性损伤,血管新生能力被严重破坏,所以阻碍了治疗性血管新生促糖尿病血管重构的作用。骨骼肌细胞(SMC)分泌血管... 目的下肢缺血性疾病(HLI)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治疗的关键是体内血管重构。但由于糖尿病伴随持续的高血糖,机体发生系统性损伤,血管新生能力被严重破坏,所以阻碍了治疗性血管新生促糖尿病血管重构的作用。骨骼肌细胞(SMC)分泌血管新生因子,通过细胞间交流在血管重构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HLI的糖尿病病理条件下(高糖、低氧),骨骼肌细胞功能受损,导致SMC的促血管新生作用下降。小分子化合物酪醇(TYR)具有细胞保护和抗氧化的作用,但在高糖环境中,其对SMC的保护和促血管新生作用仍是未知的。方法将骨骼肌细胞分为3组:对照、高糖、高糖+TYR。利用MTIT法、细胞内活性氧(ROS)检测法和流式细胞术细胞凋亡检测法等考察TYR对SMC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ELISA考察TYR对血管新生因子(VEGF-A和PDGF-BB)表达和分泌的作用;EdU和transwell实验观察SMC细胞分泌物对血管内皮细胞(HUVECs)和血管平滑肌细胞(MOVAS)增殖和迁移的影响;体内实验通过构建糖尿病下肢缺血小鼠模型,肌肉注射TYR,应用激光多普勒扫描仪分析糖尿病下肢缺血小鼠下肢血流恢复情况,考察酪醇对糖尿病下肢缺血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1)TYR抑制了高血糖诱导的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降低了细胞凋亡率,提高了SMC细胞活力;(2)TYR促进了高糖环境中SMC细胞VEGF-A和PDGF-BB的表达和分泌;(3)TYR预处理SMC后收集到的条件培养基促进了HUVECs和MOVAS的增值和迁移;(4)TYR改善了糖尿病下肢缺血模型小鼠的血管新生和血流恢复功能。结论用TYR处理SMC可显著提高骨骼肌的细胞活力和旁分泌功能,促进缺血组织中血流恢复和血管新生。研究结果提示对于糖尿病下肢缺血疾病,酪醇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促进血管新生作用的小分子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醇 骨骼肌细胞 细胞保护 治疗性血管新生 糖尿病下肢缺血模型小鼠
下载PDF
下肢缺血大鼠模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曾绩娟 杨博华 +3 位作者 朱凌群 李丽娜 李玉锋 陈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6期9076-9079,共4页
背景:组织缺血初期,机体通过代偿性调节与修复,实现血管的新生,使组织供血得以维持,在此代偿过程中,多种细胞因子,特别是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目的:观察下肢缺血大鼠模型造模后不同时间点缺血组织及血清中血管内皮细... 背景:组织缺血初期,机体通过代偿性调节与修复,实现血管的新生,使组织供血得以维持,在此代偿过程中,多种细胞因子,特别是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目的:观察下肢缺血大鼠模型造模后不同时间点缺血组织及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变化特点及规律。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4/11在东直门医院重点学科实验室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分子生物实验室完成。材料:将4周龄雄性SD大鼠42只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6组:对照组、造模后4h、3d、1周、2周及4周组。方法:将模型组大鼠用100g/L水合氯醛麻醉后行左侧股总动脉结扎离断术制作下肢缺血模型,于造模成功后4h、3d、1周、2周及4周抽取大鼠腹主动脉血5mL,3000r/min离心10min后,取上清;同时分离大鼠左小腿腓肠肌组织。对照组大鼠麻醉后直接取材。主要观察指标:利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缺血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蛋白表达量、ELASA法检测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结果:缺血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缺血后4h即开始增多,3d时达到高峰,3d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量逐渐减少,至缺血2周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量最少,2周后缓慢回升,至缺血4周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量接近正常组织。缺血后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立即下降,缺血后即刻至缺血4h下降幅度最大,缺血4h~1周下降幅度减少;缺血1~4周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少量增加,至缺血4周时仍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含量变化趋势表现为至缺血4h迅速下降,缺血1周降至最低点,1周后缓慢升高的趋势。结论:大鼠后肢缺血后,缺血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呈现先升高-再下降-再上升的趋势,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呈现先下降-再上升趋势,即呈现血清水平低,局部组织水平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缺血 模型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变化规律
下载PDF
实验性慢性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作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磊 朱梅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建立合适的实验性慢性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比较分析影响模型制备成功的因素。方法140只体质量为180~220g的雄性Wister大鼠禁食12h后,于腹腔内一次性注射链脲霉素55mg/kg,普通饮食饲养42~47d,在饲养过程中每7d饮... 目的建立合适的实验性慢性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比较分析影响模型制备成功的因素。方法140只体质量为180~220g的雄性Wister大鼠禁食12h后,于腹腔内一次性注射链脲霉素55mg/kg,普通饮食饲养42~47d,在饲养过程中每7d饮水中给予2次庆大霉素(6.4×104U/只)。选择体质量为240~310g、血糖水平13.5~25.6mmol/L的成模实验性慢性糖尿病大鼠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另选择70只体质量为240~310g的同种雄性大鼠制作单纯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作为对照。采用Longa线栓法制作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及单纯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并用Longa神经功能评分标准,比较两组大鼠模型制备成功率,分析两组大鼠模型制备失败及死亡原因。结果(1)糖尿病模型制备:慢性糖尿病大鼠模型制备成功标准为血糖水平>13.5mmol/L,糖尿病组模型制备成功90只;淘汰50只,其中因衰竭而死亡19只,血糖水平未达标31只。在实验过程中,糖尿病组大鼠的血糖水平升高、体质量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2)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单纯脑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低于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组(P<0.05)。两组模型制备成功大鼠的大体标本与组织病理学变化相近,仅程度略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慢性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 血糖水平 实验性 模型制备 模型 链脲霉素 神经功能评分 单纯
下载PDF
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大鼠下肢动脉缺血的动脉造影改变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宁 张明琛 +2 位作者 姜涛 段明军 谢自敬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内皮祖细胞(EPCs)和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大鼠下肢动脉缺血的动脉变化。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30只诱导成糖尿病模型,其中25只成模,成模鼠结扎左下肢股动脉制造下肢缺血模型,此后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于生理盐水(A组,n... 目的对比观察内皮祖细胞(EPCs)和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大鼠下肢动脉缺血的动脉变化。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30只诱导成糖尿病模型,其中25只成模,成模鼠结扎左下肢股动脉制造下肢缺血模型,此后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于生理盐水(A组,n=7),内皮祖细胞(B组,n=9),骨髓单个核细胞(C组,n=9),沿股动脉走向、多点肌肉注射。继续喂养28 d后行下肢动脉造影检测下肢血流。结果动脉造影结果显示EPCs移植治疗组缺血侧下肢动脉显影血管数多于对照组(P<0.05);EPCs移植治疗组血管数多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EPCs移植治疗对糖尿病大鼠下肢缺血效果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糖尿病 模型 下肢缺血 移植
下载PDF
不同结扎时间对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原 杨旭 +2 位作者 张美君 于文慧 赵钢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502-506,共5页
目的建立大鼠下肢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探索夹闭大鼠股动脉时间对该损伤模型的影响,选取合适的夹闭时间建立模型。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n=8):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夹闭3 h组(IR3)、夹... 目的建立大鼠下肢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探索夹闭大鼠股动脉时间对该损伤模型的影响,选取合适的夹闭时间建立模型。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n=8):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夹闭3 h组(IR3)、夹闭4 h组(1R4)和夹闭5 h组(IR5)。大鼠麻醉后,游离大鼠左后肢股动静脉,微血管夹夹闭股动静脉,缝合线结扎,同时用橡皮带在血管夹下方弹性环扎后肢,将侧支循环阻断,分别夹闭3、4、5 h后,恢复血流灌注2 h;Sham组仅暴露股三角,不结扎动静脉及其分支。每组动物在夹闭结束后的0、2、4、8 h分别取血,灌注结束后,取大鼠腓肠肌备用。结束后分别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检测腓肠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水平结果经检测,大鼠在下肢缺血再灌注后,对血中相关指标MDA、MPO、CK和LDH及肌肉组织相关指标MDA、MP0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结论结扎时间越长,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越严重,并且恢复所需时间会逐渐增加甚至无法恢复,经比较,选取结扎时间为4 h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缺血再灌注模型 结扎时间 模型建立
下载PDF
三七对糖尿病大鼠后肢缺血模型CD34^+比例及毛细血管密度的影响
13
作者 赵晋明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7期2005-2006,共2页
近几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1]。长期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会出现全身组织器官衰竭,特别是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2]。三七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消炎止痛功效,是我国较为名贵的中药材[3]。主要适用于高血压... 近几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1]。长期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会出现全身组织器官衰竭,特别是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2]。三七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消炎止痛功效,是我国较为名贵的中药材[3]。主要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免疫力低下、脑供血不足、饮酒过多、各类血症的患者[4]。选取70只雄性SD大鼠,对其后肢缺血模型中血管内皮细胞CD34+的比例和毛细血管密度(MVD)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模型 毛细血管密度 糖尿病 器官衰竭 血管内皮细胞 止痛功效 模型 血症 免疫力低下 高血糖
下载PDF
1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在体模型的时效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介夫 钟曌 +4 位作者 梁赵佳 汪梦霞 李健玲 胡冬华 李雅兰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1-166,共6页
目的:探讨在1型糖尿病(T1 DM)基础上如何有效建立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IR)模型.方法:SPF级SD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N1、N2、N3、T1、T2、T3组),N1、N2、N3组血糖正常,T1、T2、T3组实施尾静脉注射65 mg/kg剂量链脲佐... 目的:探讨在1型糖尿病(T1 DM)基础上如何有效建立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IR)模型.方法:SPF级SD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N1、N2、N3、T1、T2、T3组),N1、N2、N3组血糖正常,T1、T2、T3组实施尾静脉注射65 mg/kg剂量链脲佐菌素(STZ)T1DM造模,N1、T1组IR时间为30/90 min,N2、T2组IR时间为60/90 min, N3、T3组IR时间为60/180 min,每组12只.T1DM造模成功后,与正常血糖大鼠均饲养8 w,麻醉后开胸行心肌缺血再灌注,再灌注结束后经右颈静脉注入伊文思蓝染色,剪下大鼠心脏并洗净置于-80℃,冻结后应用心肌切片模具将心脏切成1 mm厚度薄片,置于含质量分数1%TTC与10%甲醛的磷酸盐缓冲液中染色固定,37℃下避光静置20 min,取出切片拭净残液,数码相机拍照,应用ImageJ图像处理软件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结果:N1、N2、N3、T1、T2、T3组心梗面积分别为(31.08±7.78)%、(39.31±11.89)%、(39.18±8.33)%、(32.16±9.57)%、(44.96±9.07)%、(45.99±12.10)%,N1组与N2、N3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2,P=0.046),T1组与T2、T3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P=0.010),N1组与T1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5),N2组与T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3组与T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在体IR中缺血60 min模型的心梗面积显著大于缺血30 min模型,在T1 DM状态下,最佳心肌缺血时间在30~60 min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糖尿病 心肌缺血再灌注 模型
下载PDF
大鼠下肢缺血性梗死模型的制备
15
作者 吕桂阳 刘志红 +3 位作者 朱玉萍 张雪 吴传洋 赵东海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383-385,共3页
目的以不同方法制备大鼠下肢缺血性梗死模型,比较不同制备方法间的优劣,建立有效的下肢缺血性梗死模型。方法 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直接结扎组、股浅动脉结扎组和股动脉结扎组4组,每组8只。对照组切开皮肤,不做结扎,作为创伤... 目的以不同方法制备大鼠下肢缺血性梗死模型,比较不同制备方法间的优劣,建立有效的下肢缺血性梗死模型。方法 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直接结扎组、股浅动脉结扎组和股动脉结扎组4组,每组8只。对照组切开皮肤,不做结扎,作为创伤对照模型。直接结扎组用手术线直接结扎后肢。股浅动脉结扎组和股动脉结扎组分别分离股浅动脉、股动脉,并用手术线结扎血管。观察下肢皮肤和肌肉变化,术后1周处死大鼠取下肢肌肉组织进行HE染色。结果与对照组和股浅动脉结扎组相比,直接结扎法与股动脉结扎法均可使大鼠后肢出现明显的缺血坏死,但直接结扎法造成损伤面积过大并有严重的炎症反应,股动脉结扎法可造成下肢明显缺血坏死且炎症反应轻微。结论股动脉结扎法是制备大鼠下肢缺血性梗死模型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缺血性梗死 模型
下载PDF
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糖尿病合并脑缺血损伤模型的建立
16
作者 闫淼 王世蕊 +5 位作者 张帆 郭吴 鲁茜 谷淑玲 印晓星 李梅 《神经药理学报》 2013年第6期16-21,共6页
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糖尿病合并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模型,并对有关建模成功的标准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饲养假手术组、正常饲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糖尿病模型组一次性... 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糖尿病合并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模型,并对有关建模成功的标准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饲养假手术组、正常饲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糖尿病模型组一次性腹腔注射(ip)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60 mg·kg-1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在造模1,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体质量和空腹血糖。在ip STZ 4周后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0 min,复灌注24 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测定脑梗死体积并计算梗死体积百分比。结果:腹腔注射STZ 4周后,糖尿病模型组与正常组大鼠相比,体质量显著下降(P<0.001),血糖值显著升高(P<0.001)。缺血复灌注损伤手术后,糖尿病模型组与正常组大鼠相比,再灌注损伤加重,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显著增加(P<0.001)。模型成功率为73%。结论:本实验方法制备的大鼠糖尿病合并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模型成功率较高,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糖尿病 链脲佐菌素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预处理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宁 王护国 +2 位作者 姜涛 段明军 谢自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6749-6752,共4页
背景: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被证明可以促进内皮祖细胞归巢。目的: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预处理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模型鼠下肢缺血的疗效。方法:取雄性Wistar鼠30只,25只成功建立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注入... 背景: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被证明可以促进内皮祖细胞归巢。目的: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预处理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模型鼠下肢缺血的疗效。方法:取雄性Wistar鼠30只,25只成功建立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共培养组注射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共培养的内皮祖细胞,内皮祖细胞组注入未进行共培养的内皮祖细胞。结果与结论:MTT检测结果显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能显著增加内皮祖细胞的增殖能力(P<0.01)。移植后第28天动脉造影显示共培养组缺血侧下肢动脉显影血管数多于内皮祖细胞组和对照组(P<0.05)。提示采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预处理内皮祖细胞,有利于使糖尿病大鼠缺血下肢血供改善,主要来自于新生血管形成和/或原有细小血管的代偿性增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糖尿病 动物模型 下肢缺血 移植
下载PDF
结扎切断法制作大鼠后肢缺血模型的效果 被引量:6
18
作者 梁翠宏 田铧 +3 位作者 徐蕴 李贵宝 田广平 李盛梅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95-797,共3页
下肢缺血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动物后肢缺血模型是下肢缺血性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的基本前提。从制作方法看,除了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暂时阻断动物后肢股动脉的方法之外,多数研究均采用通过结扎并切断动物股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方... 下肢缺血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动物后肢缺血模型是下肢缺血性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的基本前提。从制作方法看,除了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暂时阻断动物后肢股动脉的方法之外,多数研究均采用通过结扎并切断动物股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方法来达到持久阻断后肢供血的目的。但如此制作的肢体缺血模型效果究竟如何,文献中少有描述。本研究采用结扎并切断大鼠后肢供血动脉的方法制作肢体缺血模型,希望能够就其制作方法的可靠性进行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肢缺血模型 制作 结扎 下肢缺血 暂时阻断 供血动脉 病发病机制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促进自噬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沈佳佳 黄瑛 +2 位作者 祁炜罡 谈晶花 张代富 《中国临床医学》 2015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及其对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选取35只糖尿病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白藜芦醇未手术组、缺血再灌...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及其对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选取35只糖尿病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白藜芦醇未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白藜芦醇治疗组、白藜芦醇+胰岛素联合治疗组,每组各7只。通过结扎-放松左冠状动脉制备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亚甲蓝染色观察心肌梗死面积变化;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自噬泡;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Ⅰ和Ⅱ、自噬相关基因5(autophagy related gene 5,Atg5)、Beclin-1的表达水平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和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的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结果:白藜芦醇治疗组与白藜芦醇+胰岛素联合治疗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小于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P<0.05)。电镜结果显示,白藜芦醇治疗与白藜芦醇+胰岛素联合治疗可促进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的自噬,改善心肌细胞结构。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中LC3-Ⅱ、Atg5、Beclin-1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0.05),而LC3-Ⅰ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藜芦醇治疗组及白藜芦醇+胰岛素联合治疗组Atg5、Beclin-1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且白藜芦醇+胰岛素联合治疗组Beclin-1表达水平高于白藜芦醇治疗组(P<0.05);各组之间mTOR、AMPK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白藜芦醇治疗组及白藜芦醇+胰岛素联合治疗组AMPK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而mTOR磷酸化水平则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激活AMPK、抑制mTOR通路,上调LC3-Ⅱ、Atg5、Beclin-1的表达,促进自噬,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心肌梗死面积,从而保护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糖尿病模型 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自噬
下载PDF
Caveolin-1上调VEGF表达对糖尿病大鼠下肢缺血的影响
20
作者 李明 王婷 +2 位作者 毕国善 刘辉 熊国祚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8期1257-1261,1264,共6页
目的探讨小凹蛋白-1(Caveolin-1)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对糖尿病大鼠下肢缺血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2018年7月将56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手术联合空转染组、手术联合Caveolin-1转染组,每组14只。在糖尿病大鼠模型基础... 目的探讨小凹蛋白-1(Caveolin-1)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对糖尿病大鼠下肢缺血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2018年7月将56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手术联合空转染组、手术联合Caveolin-1转染组,每组14只。在糖尿病大鼠模型基础上构建下肢缺血模型,运用腺病毒载体转染Caveolin-1基因,术后14、21 d取大鼠下肢腓肠肌标本,观察肌细胞形态及检测Caveolin-1和VEGF表达量及血管密度。结果手术联合Caveolin-1转染组大鼠术后14、21 d下肢组织坏死情况、运动功能明显优于手术组、手术联合空转染组;术后14、21 d下肢腓肠肌细胞形态排列基本正常,血管形成及分布逐渐较多;术后14 d下肢腓肠肌Caveolin-1、VEGF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手术组、手术联合空转染组,且术后21 d更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veolin-1能诱导VEGF表达上调,促进血管新生,改善肢体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凹蛋白-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糖尿病 下肢 缺血 增量调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