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熏洗联合中医护理在糖尿病痹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陈丽丽 杨美玲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4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中医护理应用于糖尿病痹证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德州市中医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痹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中医护理应用于糖尿病痹证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德州市中医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痹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联合中医护理。对比两组的神经传导速度、生活质量、症状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正中神经、腓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感觉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健康调查简表中的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活力、精神健康、总体健康及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中的感觉功能、神经症状、神经反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痹证患者的护理中,采用中药熏洗联合中医护理效果理想,有助于加快神经传导速度,减轻患者症状表现,提高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痹证 中药熏洗 中医护理 满意度
下载PDF
中药熏洗联合中医护理在糖尿病痹证的效果观察及满意度评价
2
作者 黄彬彬 廖丽云 洪银霞 《西藏医药》 2023年第6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中医护理在糖尿病痹证的效果观察及满意度评价。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痹症的患者58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进行分配。观察组(为291)与对照组(292),对照组采用常规中医护理,观...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中医护理在糖尿病痹证的效果观察及满意度评价。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痹症的患者58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进行分配。观察组(为291)与对照组(292),对照组采用常规中医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洗。观察其临床疗效、治疗效果满意度以及治疗后正中神经、腓神经肌电图。结果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79.04%vs70.21%,P<0.05);观察组患者正中神经、腓神经肌电图各项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满意度比较(观察组83.51%vs73.97%,P<0.05)。结论对糖尿病痹证患者采用中药熏洗联合中医护理有利于增加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效果满意度以及神经传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洗 中医护理 糖尿病痹证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渴病痹证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苑娟 《内蒙古中医药》 2015年第5期152-153,共2页
消渴病痹证,现代医学称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它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占糖尿病患者的60%~90%[1]。通常先引起患者感觉异常、减退、缺失,进而导致足部溃疡、坏疽以致截肢,是最主要的致残因素之一。目前西医尚无有效... 消渴病痹证,现代医学称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它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占糖尿病患者的60%~90%[1]。通常先引起患者感觉异常、减退、缺失,进而导致足部溃疡、坏疽以致截肢,是最主要的致残因素之一。目前西医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如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但疗效尚不肯定。我国已开展一系列中西医结合治疗消渴病痹证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如:穴位注射法、穴位按摩法、针灸治疗、熏洗法、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中频药物离子导入治疗、辛红酊配合TDP照射治疗、超低频脉冲治疗、中药封包干热治疗、穴位贴敷治疗等,验证了其有效性,并对治疗消渴病痹证的取穴进行了研究。本文针对其中一些临床治疗的方法及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痹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西药治疗消渴痹证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谭燚 张婷婷 +1 位作者 徐洁 周杨 《内蒙古中医药》 2016年第4期74-76,共3页
目的:对气阴两虚、脉络瘀阻型消渴痹证采取中药穴位敷贴联合依帕司他、甲钴胺治疗,探讨其疗效及机理。方法:52例气阴两虚、脉络瘀阻型消渴痹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26例,治疗组予中药穴位敷贴联合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对... 目的:对气阴两虚、脉络瘀阻型消渴痹证采取中药穴位敷贴联合依帕司他、甲钴胺治疗,探讨其疗效及机理。方法:52例气阴两虚、脉络瘀阻型消渴痹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26例,治疗组予中药穴位敷贴联合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对照组仅予甲钴胺及依帕司他治疗,疗程2周,观察其治疗前后疗效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多伦多临床评分均明显下降、临床症候疗效有效率增加、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中医症候评分,多伦多临床评分、神经传导速度前后差值,临床症候疗效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西药治疗气阴两虚、脉络瘀阻型消渴痹证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整体生活质量,延缓病情发展,且中药穴位敷贴无明显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有其良好的治疗前景及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痹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药穴位敷帖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