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9篇文章
< 1 2 1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烟肼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冯彦景 殷智晔 +3 位作者 李艳君 王显雷 侯永华 于丽微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78-382,共5页
目的观察结核药物异烟肼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患者按病例对照研究分组,分为单纯初治非耐药肺结核(simple initial treatment of non drug-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TB)组、... 目的观察结核药物异烟肼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患者按病例对照研究分组,分为单纯初治非耐药肺结核(simple initial treatment of non drug-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TB)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type 2 diabetes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合并初治非耐药肺结核(type 2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combined with initial treatment of non-drug-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DPNTB)组,每组39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患者合适的降糖方案,血糖控制均达标。肺结核病例均为初治继发性非耐药肺结核,均采用一线标准化强化治疗方案HRZE即:异烟肼(Isoniazid,H)0.3 g/次,1次/d;利福平(Rifampicin,R)0.45 g/次,1次/d;吡嗪酰胺(Pyrazinamide,Z)0.5 g/次,3次/d;乙胺丁醇(Ethambutol,E)0.75 g/次,1次/d,均口服,疗程2个月。比较3组治疗前后下肢腓浅神经和腓肠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下肢腓深神经、腓浅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及股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后,TB组和DPNTB组下肢腓浅神经及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慢于治疗前,DPNTB组下肢腓浅神经及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慢于TB组和DN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各组间下肢腓深神经、腓浅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股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烟肼可导致肺结核及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异烟肼使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肺结核患者,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更慢。异烟肼而对下肢运动神经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糖尿病神经 神经传导 异烟肼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β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作用
2
作者 陆春晖 张敬敬 +2 位作者 陶慧文 罗梅 罗荔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19-426,共8页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β(NGFβ)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高糖细胞模型,并分为对照组、OE-NGFβ组、NC-NGFβ组;建立大鼠糖尿病神经病变模型,并分为大鼠对照组、大鼠OE-NGFβ组、大鼠NC-NGFβ组。利用RT-qPCR...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β(NGFβ)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高糖细胞模型,并分为对照组、OE-NGFβ组、NC-NGFβ组;建立大鼠糖尿病神经病变模型,并分为大鼠对照组、大鼠OE-NGFβ组、大鼠NC-NGFβ组。利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和大鼠坐骨神经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自噬相关基因12(ATG12)、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B(LC3B)和P62的表达变化。利用ELISA检测DPN大鼠血液样本中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活性氧(R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OE-NGFβ组中IGF-1、ATG12、LC3B和P62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01),ICAM-1、TNF-α的mRNA和蛋白水平则显著下降(P<0.001)。与对照组比较大鼠OE-NGFβ组的坐骨神经中IGF-1、ATG12、LC3B和P62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01),ICAM-1、TNF-α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01)。此外,与对照组比较大鼠OE-NGFβ组中MDA、NO和ROS的水平显著降低(P<0.001),SOD的水平显著升高(P<0.001)。结论 NGFβ可能通过调节自噬和抗氧化在DPN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提示NGFβ可能是一个DPN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 神经生长因子β 自噬 抗氧化
下载PDF
糖尿病神经病变过程中非编码RNA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涛 何志军 +5 位作者 李金鹏 宋渊 姚兴璋 陈文 李岩 白璧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4-1129,共6页
背景:持续性高血糖症被确认为促进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导致不可逆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神经细胞凋亡增加、氧化应激和炎症。这些协同和单独作用导致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以及造成进行性神经病变。非编码RNAs可能为了解该疾病的病因、发病... 背景:持续性高血糖症被确认为促进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导致不可逆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神经细胞凋亡增加、氧化应激和炎症。这些协同和单独作用导致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以及造成进行性神经病变。非编码RNAs可能为了解该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提供新的策略。目的: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非编码RNAs在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为非编码RNA在糖尿病神经病变预防和诊疗中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方法:检索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所发表的文献,中文关键词“非编码RNA;lncRNA;miRNA;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表达谱”;英文关键词“Noncoding RNA;lncRNA;miRNA;Diabetes peripheral neuropathy;Expression profile”,将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分析,选取61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非编码RNA在调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在研究最广泛的调节性非编码RNA物种中,有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环状RNAs(circRNAs)和微小RNAs(miRNAs)。(2)通过非编码RNA的调节作用,引起相关细胞通路、炎症基因及下游相关细胞因子的激活或抑制,将抑制细胞凋亡,改善炎症水平,从而改变靶基因表达来参与糖尿病神经痛的进程。(3)尽管已发现多种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s参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疾病,但许多非编码RNAs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相同的非编码RNAs可能在不同的模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它们在疾病病因学和病理学中的作用模式,以阐明它们在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然而,尚未建立评估非编码RNA活性的标准,需要进一步研究哪些特定非编码RNA在调节中起主导作用。(4)微小RNAs、长链非编码RNAs及其靶基因能够调节进行性神经病变,有望成为临床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新靶点和预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及其预后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RNA 长链非编码RNAs lncRNA miRNA 糖尿病神经 表达谱
下载PDF
活血通络方足浴联合推拿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的研究
4
作者 许志刚 刘润青 《中医研究》 2024年第9期34-38,共5页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方足浴联合推拿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DPN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活血通络方(药物组成:艾叶、炮...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方足浴联合推拿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DPN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活血通络方(药物组成:艾叶、炮姜、制乳香、没药、丹参、吴茱萸、桂枝、宣木瓜、炒桑枝、羌活)足浴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给予依帕司他片口服,50 mg/次,1次/d。两组均连续8周判定疗效。观察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0.00%(18/20);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65.00%(13/2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神经症状、感觉功能检查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疼痛、麻木、针刺觉、震动觉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均无异常改变。结论:活血通络方足浴联合推拿治疗DPN气虚血瘀证有较好疗效,可改善神经病变症状和神经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 活血通络方 中药足浴 推拿 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 炎症因子 安全性
下载PDF
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精油涂擦及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研究
5
作者 张家慧 包彩莲 王艳 《河北中医》 2024年第10期1676-1681,共6页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精油涂擦及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临床疗效。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90例DP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常规管理方案,观察组以常规管理方案为基础增...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精油涂擦及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临床疗效。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90例DP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常规管理方案,观察组以常规管理方案为基础增加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精油涂擦及穴位贴敷。比较2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症状、中医证候、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相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干预前2组的临床各症状得分相比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临床各症状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干预前2组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干预前2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2组全血黏度(BV)、红细胞沉降率(ESR)与血浆黏度(PV)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精油涂擦及穴位贴敷能够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与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神经 穴位贴敷疗法 按摩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RCT证据图分析
6
作者 陈凤 张广德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3期449-456,共8页
目的通过证据图方法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临床RCT现状进行梳理与展示,以期充分挖掘并发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优势,促进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临床和循证医学的共同发展。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 目的通过证据图方法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临床RCT现状进行梳理与展示,以期充分挖掘并发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优势,促进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临床和循证医学的共同发展。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献,并对文献中相关信息进行整理,然后以文字和图表相结合的方式对证据进行分析和展示。结果纳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相关文献125篇,总的来说文献量较少,但整体发文趋势呈逐年增长,但是临床试验规模大多较小。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主要干预措施以中药口服、针灸为主,中药汤药多以益气活血温阳通络为主,关注较多的结局指标包括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指标、总有效率、血糖、中医证候积分,在感觉检查、远期预后、情志心理方面关注较少。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显示相关随机对照研究大多质量不高,同时相关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文献量非常少。结论中医药方法对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具有一定优势,但目前相关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设计大多不够严谨,也没能将中医特色更好地展现出来,从循证医学角度来说高质量证据较少,未来需要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糖尿病痛性神经 临床研究 证据图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
7
作者 王淑倩 惠灿灿 +6 位作者 程雨微 胡秀娟 印小蓉 崔梦捷 黄沁仪 尹杨柳 孙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6-21,共6页
目的观察磁共振成像技术在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PDN)患者脑结构及功能状况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并分为糖尿病(DM)组(n=1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组(n=14)和PDN组(n=14)。分析3组... 目的观察磁共振成像技术在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PDN)患者脑结构及功能状况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并分为糖尿病(DM)组(n=1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组(n=14)和PDN组(n=14)。分析3组一般临床生化指标。分析并比较3组患者的脑结构及脑区功能。结果3组的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游离脂肪酸(FFA)、白蛋白(ALB)、肌酐(Cr)、尿酸(UA)、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胱抑素(Cys-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血钙(C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M组比较,DPN组的左侧角回灰质体积(GMV)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M组比较,PDN组的右侧小脑蚓部低频振幅(ALFF)及左侧内侧额上回低频振幅分数(fALFF)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N患者左侧角回GMV异常,可能与其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较高相关。PDN患者右侧小脑蚓部ALFF及左侧内侧额上回fALFF降低,可能与其疼痛的发病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 糖尿病痛性神经 磁共振成像 灰质体积 低频振幅
下载PDF
糖尿病神经病变与衰弱相关性研究现状
8
作者 宋双益 周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23-0126,共4页
糖尿病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与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高度相关。衰弱也会显著增加老年人跌倒、骨折、生活质量下降、住院和死亡的风险。本文从糖尿病神经病变与衰弱的流行病学、相互作... 糖尿病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与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高度相关。衰弱也会显著增加老年人跌倒、骨折、生活质量下降、住院和死亡的风险。本文从糖尿病神经病变与衰弱的流行病学、相互作用机制、干预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加深对糖尿病神经病变与衰弱相关性的认识,以期为国内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 衰弱 发病机制 干预 综述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与全身免疫炎症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李悦 韩晓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84-0188,共5页
研究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患者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 TCSS)与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SII)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3年1月... 研究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患者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 TCSS)与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SII)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3年1月至2023年8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15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行多伦多临床评分。依据TCSS评分将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不合并DPN组(TCSS评分≤5分,n=58)和2型糖尿病合并DPN组(TCSS评分>5分,n=57)。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及实验室指标,分析SII在T2DM中表达情况与DPN的相关性。结果 T2DM合并DPN组的SII水平高于T2DM不合并DPN组(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SII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证实SII对DPN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AUC(95% CI)=0.854(0.776~0.913) ,P<0.001],最佳截断值为426.95,其对应的灵敏度为93%,特异度为69%。结论 SII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显著的相关性,SII升高对DPN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神经 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
下载PDF
脂质代谢紊乱在糖尿病神经病变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燕忍 魏涛 吴艳青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27-1735,共9页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具有高发病率和致残率等特点。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由多种代谢失衡导致的结果,包括糖代谢和脂质代谢紊乱以及胰岛素缺乏或抵抗引起的胰岛素信号通路异常等。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机制与脂质代谢...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具有高发病率和致残率等特点。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由多种代谢失衡导致的结果,包括糖代谢和脂质代谢紊乱以及胰岛素缺乏或抵抗引起的胰岛素信号通路异常等。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机制与脂质代谢紊乱密切相关,脂质代谢紊乱,特别是脂肪酸,鞘脂和胆固醇等异常变化是导致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重要因素及治疗的新靶点。本文综述了糖尿病环境下的脂质代谢紊乱对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发展的作用及机制,旨在为糖尿病神经病变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代谢 糖尿病神经 脂肪酸 鞘脂 胆固醇
下载PDF
神经调控技术在糖尿病神经病变干预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陆方舟 殷祉洋 胡本慧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35-1744,共10页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当前,传统治疗方法的局限性日益凸显。神经调控技术在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干预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主要体现在血糖控制与症状缓解等方面。本文总结了神经调控技术在糖尿病神经病变干预中的研究进...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当前,传统治疗方法的局限性日益凸显。神经调控技术在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干预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主要体现在血糖控制与症状缓解等方面。本文总结了神经调控技术在糖尿病神经病变干预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糖尿病神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的研究和神经调控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 糖尿病 电刺激 超声疗法 光遗传学
下载PDF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穴位艾灸治疗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
12
作者 葛菁 程伟荣 刘明娟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3期112-114,共3页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穴位艾灸改善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控制血糖基础上,对照组口服泮托拉唑肠溶片,每次40mg,2次/d;治疗组应用香砂...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穴位艾灸改善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控制血糖基础上,对照组口服泮托拉唑肠溶片,每次40mg,2次/d;治疗组应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神阙、双足三里等穴位进行艾灸。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厌食、胃脘部饱胀不适、腹泻便秘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与穴位艾灸相结合,用于治疗糖尿病性胃肠神经病变,能够有效地促进胃肠神经功能的恢复。该疗法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具有显著的疗效,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该治疗方式未见不良反应,显示出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砂六君子汤 穴位艾灸治疗 糖尿病胃肠神经
下载PDF
光生物调节疗法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张媛媛 王晓琳 +1 位作者 涂晶晶 盛彩玲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探讨光生物调节疗法(PBMT)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2例DPN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51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组采... 目的:探讨光生物调节疗法(PBMT)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2例DPN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51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组采用PBMT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2组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神经细胞功能[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传导速度(SCV)]、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营养因子3(NT-3)、神经生长因子(NGF)]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SOD、GSH-Px水平分别为(85.15±10.31)U/L、(145.25±20.61)U/mL,均高于常规组的(80.33±10.45)U/L、(131.24±20.61)U/mL,MDA水平为(5.26±1.71)nmolo/L,低于常规组的(7.11±2.24)nmol/L,CRP、TNF-α、IL-1β水平分别为(5.21±1.46)mg/L、(20.25±5.41)mg/L、(123.36±20.33)pg/mL,均低于常规组的(7.44±2.02)mg/L、(23.44±5.31)mg/L、(135.35±20.3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MCV[(52.33±10.41)m/s]、SCV[(52.18±10.32)m/s]、NT-3[(170.33±20.41)pg/mL]、NGF[(40.24±5.74)pg/mL]水平均高于常规组[(46.33±10.25)m/s、(46.28±10.31)m/s、(156.44±20.28)pg/mL、(37.44±5.3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DPN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9.80%,低于常规组的2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MT联合常规药物治疗DPN可有效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对促进患者神经细胞功能恢复、调节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 光生物调节疗法 神经细胞 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电生理检查在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诊断中的意义
14
作者 宋新光 赵志刚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充分的排除诊断是前提,其诊断单纯靠临床症状和体征只能满足临床诊断这一层面,要进行适当的电生理学检查,才能确诊,以下就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电生理学检查的一般特征加以叙述。一、神经传导检查糖...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充分的排除诊断是前提,其诊断单纯靠临床症状和体征只能满足临床诊断这一层面,要进行适当的电生理学检查,才能确诊,以下就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电生理学检查的一般特征加以叙述。一、神经传导检查糖尿病中有不少是完全无症状的潜在性神经病变(asymptomatic neuropathy),此种神经病变用感觉神经传导检查可以灵敏地检测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 电生理检查 排除诊断 神经传导检查 电生理学检查 临床诊断 临床症状和体征
下载PDF
雷火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15
作者 李硕苗 邵建国 +3 位作者 陈琳 达坤林 韩玥 张玉 《山西中医》 2024年第6期37-38,共2页
目的:观察雷火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寒凝血瘀型糖尿病神经病变伴有疼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降糖药加甲钴胺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火灸治疗。... 目的:观察雷火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寒凝血瘀型糖尿病神经病变伴有疼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降糖药加甲钴胺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火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表(VAS)、多伦多评分表(TCSS)、中医证候积分及糖化白蛋白(GA)、空腹血糖、C肽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TC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GA水平均降低,C肽水平均升高,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在改善寒凝血瘀型糖尿病神经病变疼痛症状方面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性糖尿病神经 寒凝血瘀 痛性 雷火灸 针灸疗法
下载PDF
西医联合针灸理疗治疗糖尿病神经周围病变效果观察
16
作者 陶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61-0064,共4页
本研究旨在评估西医治疗与中医针灸理疗相结合对糖尿病神经周围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通过观察,旨在确定这种综合治疗方法在实际医疗实践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改善患者的治疗结果。方法 将荔浦市人民医院202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0名糖尿... 本研究旨在评估西医治疗与中医针灸理疗相结合对糖尿病神经周围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通过观察,旨在确定这种综合治疗方法在实际医疗实践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改善患者的治疗结果。方法 将荔浦市人民医院202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0名糖尿病神经周围病变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西医组(40名,常规西药治疗)与联合组(40名,联合针灸理疗治疗)。观察两组的中医证候评分、血糖指标水平、生活质量。结果 与西医组相比,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以及各项血糖指标水平更低,生活质量评分越高(P<0.05)。结论 结合西医和中医针灸理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医 联合 针灸理疗 糖尿病神经 效果观察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检查及尿流率测定在糖尿病神经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17
作者 牛春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52-0055,共4页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明确神经电生理检查以及尿流测定在糖尿病神经病变早期诊断方面是否能够达到较好的诊断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以对比研究为主要方法,本文根据患者是否患有DPN进行了分组,对比实验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了神经电生理检查以及...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明确神经电生理检查以及尿流测定在糖尿病神经病变早期诊断方面是否能够达到较好的诊断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以对比研究为主要方法,本文根据患者是否患有DPN进行了分组,对比实验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了神经电生理检查以及尿流率测定,根据检查结果分析患者是否可能患有DPN,并参照实际情况判断检查的准确率以及有效率。结果 对比的结果显示,通过本文所述方法能够对患者是否患有DPN进行准确检查,能够获得准确的检查效果。结论 神经电生理检查与尿流率测定结合的检查方法,在糖尿病神经病变早期诊断方面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能够稳定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尿流率 糖尿病神经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特点分析
18
作者 张婷婷 王萌 吴学毅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4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分析与探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特点。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就诊于贵航贵阳医院内分泌科的2型糖尿病合并DPN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收集30例无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性别不限,年龄50... 目的分析与探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特点。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就诊于贵航贵阳医院内分泌科的2型糖尿病合并DPN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收集30例无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性别不限,年龄50~80岁,糖尿病病程2~15年。对所有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总神经进行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感觉传导速度(SCV)检测。观察两组患者各神经MCV和SCV,并对比观察空腹血糖低于7 mmol/L的患者和空腹血糖≥7 mmol/L的患者以及病程在5年及以上和病程在5年以下者的各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观察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MCV和SCV均低于对照组(P<0.001)。空腹血糖<7 mmol/L与≥7 mmol/L组比较,各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5年组糖尿病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MCV和SCV均低于病程<5年组(P<0.001)。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异常率均低于感觉传导异常率(P<0.05)。结论DPN患者运动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降低,病程越长越明显,且感觉神经传导异常率高于运动传导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神经 神经传导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电生理指标变化及其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
19
作者 范艳斌 林坚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4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指标变化状况及其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宁德市闽东医院收治的97例DPN患者,纳入DPN组,以同期97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 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指标变化状况及其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宁德市闽东医院收治的97例DPN患者,纳入DPN组,以同期97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包括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波幅,上下肢体感诱发电位(SEP)及皮肤交感反应(SSR)。使用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将97例DPN患者分为重度DPN组和轻中度DPN组,比较两组的神经电生理指标,分析神经电生理指标变化状况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DPN组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波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PN组上肢SEP异常、下肢SEP异常、SSR异常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01)。重度DPN患者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波幅低于轻中度DPN患者(P<0.001)。重度DPN患者与轻中度DPN患者上肢SEP异常、下肢SEP异常、SSR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波幅与DPN病情程度呈负相关(r=-0.415、-0.547,P均<0.05)。上肢SEP异常、下肢SEP异常、SSR异常与DPN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691、717、0.897,P均<0.05)。结论神经电生理指标可提高DPN的诊断率,并能反映患者的病情程度,有助于DPN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 电生理学 病情分级
下载PDF
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Toll样受体3的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廖永锋 朋立超 《中国临床医学》 2011年第3期284-286,共3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Toll样受体3(TLR3)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采用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模型。取造模成功的大鼠10只作为糖尿病组(D组),取10只同月龄腹腔注射0.9%氯化... 目的:观察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Toll样受体3(TLR3)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采用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模型。取造模成功的大鼠10只作为糖尿病组(D组),取10只同月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液大鼠为对照组(C组)。观测2组大鼠的血糖水平和行为学评分,并应用免疫荧光双标记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比较各组脊髓背角TLR3的变化。结果:与C组比,D组血糖在注射STZ2d后显著升高;在注射STZ后14~28d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降低;注射STZ后28d,D组TLR3表达显著上调并且主要与小胶质细胞共标。结论:小胶质细胞TLR3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变 神经 脊髓 小胶质细胞 TOLL样受体3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