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基因诱导激酶1与糖尿病难愈创面修复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嘉琪 张培华 黄海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909-1915,共7页
慢性难愈创面已成为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大量研究证实糖尿病创面修复过程中炎性反应、血管形成及基质重塑等事件均与线粒体功能密切相关。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基因诱导激酶1(PINK1)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 慢性难愈创面已成为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大量研究证实糖尿病创面修复过程中炎性反应、血管形成及基质重塑等事件均与线粒体功能密切相关。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基因诱导激酶1(PINK1)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主要定位在线粒体。PINK1参与调控线粒体自噬,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害;另外,其在调控炎性反应、促进脂质代谢等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PINK1基因突变与帕金森综合征发病密切相关。最近的研究显示PINK1可参与调控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进程。本文综述了PINK1参与糖尿病创面修复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通过阐明PINK1调控创面修复的作用机制,发现目前该方面研究尚存的问题。现有研究未能揭示创面修复的不同阶段PINK1参与的分子机制与信号转导过程的时序性和交互作用,且目前仍缺乏PINK1调控糖尿病难愈创面修复的体内研究,期待后期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为糖尿病难愈创面治疗提供更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难愈创面 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基因诱导激酶1 创面修复 综述
下载PDF
糖尿病难愈创面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秦盼月 尚瑾 +2 位作者 杨兴鑫 俞捷 李静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70-675,共6页
糖尿病创面难愈与糖代谢异常关系密切,是临床常见、治疗棘手的并发症。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且未完全明确,临床尚缺乏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本文从皮肤“微环境污染”、过度氧化应激、“隐形损伤”、肠道菌群失衡等角度阐述了该病的发病... 糖尿病创面难愈与糖代谢异常关系密切,是临床常见、治疗棘手的并发症。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且未完全明确,临床尚缺乏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本文从皮肤“微环境污染”、过度氧化应激、“隐形损伤”、肠道菌群失衡等角度阐述了该病的发病机制,综述了细胞因子、高压氧、新材料、新药物应用等治疗研究进展,以期为该领域药物研发及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及思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难愈创面 发病机制 治疗进展
下载PDF
糖尿病难愈创面的中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秦盼月 柯瑾 李静平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第2期90-94,共5页
创面难愈是临床常见、治疗棘手的糖尿病并发症,有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的特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加重其经济负担,如何有效促进创面愈合成为临床治疗糖尿病的一大难题。中医药学长期关注该类病证的诊疗,针对“虚、瘀、毒”... 创面难愈是临床常见、治疗棘手的糖尿病并发症,有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的特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加重其经济负担,如何有效促进创面愈合成为临床治疗糖尿病的一大难题。中医药学长期关注该类病证的诊疗,针对“虚、瘀、毒”等病因病机,总结出“益气养阴,化瘀祛腐,活血通络”等治法,并运用相关方药治疗取得了较佳疗效。笔者在总结近15年的文献报道,就其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做一综述,为该并发症防治的中医临床应用及中药研发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难愈创面 病因病机 中医治疗
下载PDF
基于气血理论探讨补气生血法治疗糖尿病难愈性创面 被引量:2
4
作者 牛少辉 李贝 +5 位作者 曹刚 方毅娜 王唱 程亚清 黄强 曹建春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3年第1期15-18,共4页
气血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治疗疾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气血在人体中的状态决定了创面是否产生、延展和愈合,是疾病产生的关键所在。气血亏虚是糖尿病难愈性创面产生的重要内在因素,也是创面久治难愈、反复... 气血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治疗疾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气血在人体中的状态决定了创面是否产生、延展和愈合,是疾病产生的关键所在。气血亏虚是糖尿病难愈性创面产生的重要内在因素,也是创面久治难愈、反复发作的先决条件。现代药理作用亦证明补气生血法能促进血管新生和创面细胞增殖,从而促使糖尿病难愈性创面愈合。临床上中医中药基于气血理论在糖尿病难愈性创面治疗中发挥着补气生血、敛疮生肌作用。基于此,我们从气血理论探讨补气生血法应用于糖尿病创面的理论内涵和现代医学基础,以期丰富难愈性创面治疗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血理论 补气生血法 糖尿病难愈创面 溃疡 气血两虚 敛疮生肌 糖尿病
下载PDF
益气化瘀方促进糖尿病难愈创面修复愈合的AGEs/RAGE/KCs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杰男 阙华发 +1 位作者 李星子 诸炳骅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74-2078,共5页
目的从AGEs/RAGE/KCs信号通路探讨益气化瘀方促进糖尿病难愈创面修复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43只雄性SD大鼠除正常对照组外,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化瘀方组、氨基胍组,灌胃相应药物8周后在大鼠背部... 目的从AGEs/RAGE/KCs信号通路探讨益气化瘀方促进糖尿病难愈创面修复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43只雄性SD大鼠除正常对照组外,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化瘀方组、氨基胍组,灌胃相应药物8周后在大鼠背部取全层皮肤组织,观察各组表皮组织的组织学特征及厚度,测定各组表皮角质形成细胞(KCs)贴壁率、细胞周期、迁移能力,观察表皮层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蓄积,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的基因表达和蛋白水平。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鼠表皮层结构欠清晰,部分表皮缺乏复层结构,表皮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表皮厚度明显变薄(P<0.01);益气化瘀组和氨基胍组均较模型组表皮层结构清晰,表皮细胞数量丰富,表皮厚度明显变厚(P<0.01);益气化瘀方组较氨基胍组表皮层结构更清晰,表皮细胞数量更丰富,表皮厚度变厚更为明显(P<0.05)。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48h、72h KCs贴壁率明显下降(P<0.01);益气化瘀方组48h KCs贴壁率较模型组升高(P<0.05),益气化瘀方组、氨基胍组72h KCs贴壁率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P<0.05);益气化瘀方组较氨基胍组72h KCs贴壁率升高更为明显(P<0.05)。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2/M期KCs比例明显下降(P<0.01),KCs迁移能力明显减弱(P<0.01);益气化瘀方组、氨基胍组与模型组比较,G2/M期KCs比例均升高(P<0.05),KCs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0.01);益气化瘀方组较氨基胍组KCs迁移能力增强更明显(P<0.05)。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表皮层AGEs蓄积,RAGE基因表达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上升(P<0.01);益气化瘀方组、氨基胍组与模型组比较,表皮层AGEs蓄积,RAGE基因表达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益气化瘀方组较氨基胍组表皮层AGEs蓄积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益气化瘀方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表皮病理形态学变化及表皮厚度,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表皮层AGEs蓄积及RAGE表达,阻断AGEs与RAGE结合所导致的KCs生物学功能损害,提高KCs贴壁率、增殖及迁移能力,促进创面上皮化。益气化瘀方可以通过AGEs/RAGE/KCs调控机制促进糖尿病难愈创面修复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难愈创面 益气化瘀方 糖基化终末产物 表皮角质形成细胞
原文传递
MEBO联合VSD对糖尿病性难愈创面患者血清IL-6、TNF-α、CR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徐鑫 赵锴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0年第4期240-244,共5页
目的分析探讨湿润烧伤膏(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O)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对糖尿病性难愈创面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 目的分析探讨湿润烧伤膏(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O)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对糖尿病性难愈创面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性难愈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其中研究组患者予以MEBO联合VSD治疗局部创面,对照组患者单独予以VSD治疗局部创面,动态监测对比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第3、7、14、21天,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CRP水平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治疗第3天研究组患者血清IL-6、TNF-α、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4.357、2.219、3.006,P=0.000、0.029、0.003),而治疗第21天研究组患者血清IL-6、TNF-α、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5.291、3.717、3.764,P均=0.000)。结论与VSD单独应用相比,MEBO与VSD联合应用可使创面快速进入炎症反应期,从而促进创面快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烧伤膏 负压封闭引流 糖尿病难愈创面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C-反应蛋白 临床意义
下载PDF
糖尿病难愈性创面大鼠实验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樊炜静 柳国斌 《中医药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76-80,共5页
大鼠是糖尿病难愈性创面的理想实验动物模型,在对糖尿病难愈性创面病理、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糖尿病难愈性创面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建立正确、合理的动物实验模型对于进一步研究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 大鼠是糖尿病难愈性创面的理想实验动物模型,在对糖尿病难愈性创面病理、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糖尿病难愈性创面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建立正确、合理的动物实验模型对于进一步研究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各类糖尿病难愈性创面大鼠实验模型建立方法和思路进行总结,为实验者选择动物模型提供参考,也为建立更合理的糖尿病难愈性创面大鼠实验模型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难愈创面 大鼠模型 动物 慢性创面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难愈性创面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正球 梁自乾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2年第7期683-686,共4页
难愈性创面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治疗上比较困难。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难治性创面有一定效果,现就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糖尿病难愈创面 中医药 治疗机制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对糖尿病大鼠难愈感染创面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9
作者 兰杰 孔来法 张得意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3-237,共5页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对糖尿病大鼠难愈感染创面的影响并分析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SD雄性大鼠给予高脂高糖饲养+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模型,其中成功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各10只,另取大鼠设对照组和取血组各10...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对糖尿病大鼠难愈感染创面的影响并分析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SD雄性大鼠给予高脂高糖饲养+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模型,其中成功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各10只,另取大鼠设对照组和取血组各10只,取腹主动脉血制备富血小板血浆,其余三组建立皮肤缺损创伤模型,干预14 d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比较随机血糖、创面愈合率,痂下组织菌落数,以及创面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羟脯氨酸(HYP)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同源物3(Smad3)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同时间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治疗组血糖均上升(P<0.05),治疗组治疗第14天血糖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第7、14天,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创面愈合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第3、7、14天创面菌落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各时间创面菌落数均低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创面组织中3种炎性因水平均降低(P<0.05),HYP水平上升(P<0.05),VEGF、TGF-β1、Smad3相对表达量上调(P<0.05)。结论PRP能减少糖尿病大鼠难愈感染创面菌落数,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可能与通过激活TGF-β1/Smad3信号通路,调控VEGF表达,诱导血管再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糖尿病难愈创面 感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羟脯氨酸 转化生长因子-Β1
原文传递
lncRNA治疗糖尿病难愈性创面的研究现状
10
作者 张璟琳 汪虹 《医学信息》 2022年第8期21-24,共4页
糖尿病难愈性创面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创面通常愈合不良,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生理、心理负担。lncRNA是一种长度超过200 nt的非编码RNA分子,其作为调控关键基因表达的因子参与糖尿病创面的愈合过程。已有大量研究表明lncRNA参与创... 糖尿病难愈性创面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创面通常愈合不良,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生理、心理负担。lncRNA是一种长度超过200 nt的非编码RNA分子,其作为调控关键基因表达的因子参与糖尿病创面的愈合过程。已有大量研究表明lncRNA参与创面愈合的过程,多种lncRNA可成为治疗糖尿病创面的治疗靶点。本文就lncRNA参与创面愈合的机制、在糖尿病难愈性创面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糖尿病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提供更好的临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创面愈合 糖尿病难愈创面
下载PDF
维生素C促进高糖环境下人脂肪干细胞的增殖及相关机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江锋 丁世超 +5 位作者 戚亚伟 李瑾 曾国芳 赖巧 刘莉 张培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992-1997,共6页
背景:研究证实,维生素C除了具有抗氧化作用外,还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重要作用,但至今为止,有关维生素C对高糖环境下人脂肪干细胞的增殖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尚不明确。目的:研究维生素C促进高糖环境下人脂肪干细胞增殖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 背景:研究证实,维生素C除了具有抗氧化作用外,还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重要作用,但至今为止,有关维生素C对高糖环境下人脂肪干细胞的增殖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尚不明确。目的:研究维生素C促进高糖环境下人脂肪干细胞增殖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取高塘环境中培养的第3代人脂肪干细胞,分别以0,100,150,200,250,300μmol/L维生素C处理,以低糖环境中培养的细胞为对照,MTT法筛选最佳维生素C干预浓度及处理时间,进行Western Blot检测。EdU检测:将高糖环境中培养的人脂肪干细胞分4组培养,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维生素C组加入最佳浓度维生素C,LY294002组加入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与最佳浓度维生素C,U0126组加入ERK/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U0126与最佳浓度维生素C,以低糖环境中培养的细胞为对照,干预48 h后,检测Ed U标记阳性细胞数。结果与结论:(1)CCK-8法检测:200μmol/L维生素C促进高糖环境下人脂肪干细胞的增殖作用最强,所以此为最佳干预浓度,最佳处理时间为48 h;(2)Western Blot检测:对照组、0μmol/L维生素C处理组、200μmol/L维生素C处理组p-AKT蛋白表达无差异,200μmol/L维生素C处理组p-ERK蛋白表达高于0μmol/L维生素C处理组(P<0.01);(3)Ed U检测:维生素C组、LY294002组、对照组EdU标记阳性细胞数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维生素C组EdU标记阳性细胞数高于U0126组(P<0.01);(4)结果表明:维生素C通过ERK/MAPK信号通路促进高糖环境下人脂肪干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抗坏血酸 细胞增殖 组织工程 脂肪干细胞 维生素C 糖尿病难愈创面 高糖环境 增殖 ERK/MAPK信号通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