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PDA法同时测定糖止丸中6种成分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喜香 王雪梅 +2 位作者 邱连利 史晓伟 李翔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501-2504,共4页
目的建立HPLC-PDA法同时测定糖止丸中绿原酸、芍药苷、盐酸黄连碱、盐酸小檗碱、巴马汀、橙皮苷的含量。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aters Symmetry ShieLd-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含0.15%磷酸),梯... 目的建立HPLC-PDA法同时测定糖止丸中绿原酸、芍药苷、盐酸黄连碱、盐酸小檗碱、巴马汀、橙皮苷的含量。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aters Symmetry ShieLd-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含0.15%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30、325 nm。结果6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99.64%~101.73%,RSD 0.56%~2.33%。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糖止丸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止丸 绿原酸 芍药苷 盐酸黄连碱 盐酸小檗碱 巴马汀 橙皮苷 HPLC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学探讨糖止丸调控PI3K/Akt改善T2DM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的效应机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钦 梁永林 +2 位作者 史晓伟 刘轩 朱向东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9-109,共11页
目的:探讨糖止丸基于差异基因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改善2型糖尿病(T2DM)肝脏胰岛素抵抗(IR)的效应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高脂(HFD)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方法制备T2DM大鼠模型。实验... 目的:探讨糖止丸基于差异基因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改善2型糖尿病(T2DM)肝脏胰岛素抵抗(IR)的效应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高脂(HFD)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方法制备T2DM大鼠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组(0.18 g·kg^(-1))、糖止丸高(1.08 g·kg^(-1))、中(0.54 g·kg^(-1))、低(0.27 g·kg^(-1))剂量组。收集大鼠血清、肝脏和胰腺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肝脏、胰腺病理组织观察;检测空腹血糖值(FBG),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实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GHb)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指数(HOMA-IR)、β细胞功能稳态指数(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生化法测定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转录组学获得肝脏组织差异表达mRNA并富集差异表达通路。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肝脏组织环腺苷酸应答元件结合蛋白3样蛋白2抗体(CREB3l2)、B细胞淋巴瘤-2(Bcl-2)、Toll样受体2(TLR2)、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A(CDNK1A)、DNA损伤诱导转录因子4样蛋白(DDIT4)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p)-PI3K、p-Akt、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胰岛素受体(INSR)、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蛋白表达。结果:药效学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糖止丸各剂量组不同程度修复肝脏和胰腺组织;降低血糖(P<0.01);促使血清FINS、GHb水平和HOMA-IR降低(P<0.05,P<0.01),HOMA-β、ISI升高(P<0.05,P<0.01);TC、TG、LDL-C水平降低(P<0.05,P<0.01),HDL-C水平升高(P<0.05,P<0.01)。转录组学实验结果确证PI3K/Akt信号通路在空白组与模型组及糖止丸高剂量组与模型组中均显著表达;CDNK1A、DDIT4、CREB3l2、Bcl-2、TLR2是糖止丸干预T2DM的显著差异表达mRNA。与模型比较,糖止丸各剂量组p-PI3K、p-Akt、GLUT4、INSR、IRS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CREB3l2、Bcl-2、TLR2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CDNK1A、DDIT4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糖止丸可能是基于CREB3l2、Bcl-2、TLR2、CDNK1A、DDIT4差异mRNA表达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改善T2DM肝脏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止丸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 2型尿病(T2DM) 差异基因 胰岛素抵抗 转录组学
原文传递
糖止丸的急性与亚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喜香 豆金彦 +2 位作者 邱连利 史晓伟 韩胜男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698-1702,共5页
目的通过糖止丸的急性毒性、最大耐受量以及亚急性毒性试验,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急性毒性试验中设定3个剂量组,首次给药1次,连续观察7 d,记录糖止丸对小鼠体质量及进食量的影响;最大耐受量试验中将糖止丸按照最大溶解度配置成2... 目的通过糖止丸的急性毒性、最大耐受量以及亚急性毒性试验,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急性毒性试验中设定3个剂量组,首次给药1次,连续观察7 d,记录糖止丸对小鼠体质量及进食量的影响;最大耐受量试验中将糖止丸按照最大溶解度配置成225 mg·mL^(−1)溶液,按小鼠最大给药体积40 mL·kg^(−1)灌胃给药,观察和记录中毒症状及死亡情况;亚急性毒性试验中将糖止丸分别按2.25,1.50,1.00 g·kg^(−1)配置成高、中、低3个剂量组溶液,10 mL·kg^(−1)灌胃,观察大鼠的亚急性毒性反应。结果糖止丸急性毒性试验单次给药后观察7 d未见小鼠死亡,无法测出其LD_(50)。按照毒理学评价标准,LD_(50)>1 g·kg^(−1)属无毒性物质,最大耐受量试验中给药剂量增加到9 g·kg^(−1)仍未出现毒性,表明糖止丸对小鼠安全无毒。亚急性毒性试验,在高、中、低3个剂量连续用药30 d后,大鼠体征和各生理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止丸安全性良好,可进一步用于治疗糖尿病的新药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止丸 急性毒性 亚急性毒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