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慢传输型便秘与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揭示便秘与抑郁的关系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郭莺 蒋燕萍 +1 位作者 胡慧玲 曹暂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4356-4360,共5页
背景:临床上便秘患者常常伴有抑郁情绪,抑郁患者也常常伴有便秘症状,其机制不清。目的:通过建立动物模型了解便秘和抑郁的关系。方法:将60只SPF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组和慢传输便秘模型组。慢传输便秘模型组大鼠每... 背景:临床上便秘患者常常伴有抑郁情绪,抑郁患者也常常伴有便秘症状,其机制不清。目的:通过建立动物模型了解便秘和抑郁的关系。方法:将60只SPF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组和慢传输便秘模型组。慢传输便秘模型组大鼠每日给予复方地芬诺酯灌胃,给药剂量为8 mg/kg,持续时间120 d。实验第100天开始随机予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组不可预见刺激21 d。正常组大鼠常规饲养。每周记录1次大鼠粪便粒数、粪便干质量及大鼠体质量。建模成功后检测各组大鼠粪便粒数、粪便干质量、首粒黑便排出时间、糖水偏爱百分比、旷场实验行为学得分、强迫游泳时间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组粪便粒数较正常组少(P=0.00)、首粒黑便排出时间较正常组长(P=0.00);粪便粒数较慢传输便秘模型组多(P=0.00),首粒黑便排出时间较慢传输便秘模型组短(P=0.00)。慢传输便秘模型组的液体消耗量、糖水偏爱百分比、旷场实验水平得分和垂直得分、强迫游泳时间均较正常组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均高于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组(P<0.01)。结果证实,实验成功建立的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可表现出便秘现象,而慢传输便秘模型大鼠未能表现出抑郁现象,表明抑郁可以导致便秘,但便秘不一定会导致抑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便秘 抑郁 模型 动物 实验动物 消化系统损伤动物模型 应激 慢传输 慢性应激 大鼠 实验 糖水偏爱实验 强迫游泳时间 旷场实验
下载PDF
不同应激方式引发的抑郁大鼠行为特征比较 被引量:8
2
作者 张丽 朱熊兆 +5 位作者 白玫 张逸 张晟 薛亮 周晟 蚁金瑶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2-215,共4页
目的了解经历不同类型的应激后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差异。方法将新生的SD大鼠随机分为母爱剥夺应激组(27只)、慢性温和应激组(29只)、双重应激组(31只)和正常对照组(30只)。母爱剥夺组大鼠于出生后即接受母爱剥夺应激,慢性温和应... 目的了解经历不同类型的应激后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差异。方法将新生的SD大鼠随机分为母爱剥夺应激组(27只)、慢性温和应激组(29只)、双重应激组(31只)和正常对照组(30只)。母爱剥夺组大鼠于出生后即接受母爱剥夺应激,慢性温和应激组大鼠在成年后接受慢性温和应激,双重应激组大鼠先接受母爱剥夺应激,成年后再接受慢性温和应激,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实验处理。采用强迫游泳实验和糖水偏爱实验作为评估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指标。结果在强迫游泳实验中,母爱剥夺组[(119.30±65.56)s]、慢性温和应激组[(145.00±80.24)S]及双重应激组[(170.03±61.75)S]大鼠静止漂浮时间长于对照组[(81.14±52.40)s,F=11.53,P〈0.01],其中双重应激组长于母爱剥夺应激组(P〈0.01),慢性应激组和双重应激组、母爱剥夺组大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糖水偏爱实验中,慢性温和应激组[(0.43±0.28)]、双重应激组[(0.50±0.26)]和对照组[(0.54±0.28)]大鼠的糖水偏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3,P〉0.01),母爱剥夺组[(0.32±0.22)]的糖水偏爱率低于对照组和双重应激组(均P〈0.05);雌、雄大鼠的静止漂浮时间和糖水偏爱率在不同应激方式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3种应激方式均可导致大鼠表现出某种抑郁样行为。不同应激方式所致的抑郁样行为在不同性别的大鼠间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抑郁样行为 强迫游泳实验 糖水偏爱实验 性别差异
原文传递
苯并[a]芘亚急性染毒后小鼠焦虑样行为及海马神经元的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刚 吴依然 +5 位作者 毛宏晖 马文彦 张林 仇玉兰 牛侨 张文平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48-653,共6页
[目的]观察苯并[a]芘亚急性染毒后小鼠神经行为及海马CA1区神经元树突、树突棘密度的变化。[方法]4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苯并[a]芘染毒共4组,经腹腔注射分别给予植物油溶剂和苯并[a]芘0.8、2.0、5.0mg/kg,隔天... [目的]观察苯并[a]芘亚急性染毒后小鼠神经行为及海马CA1区神经元树突、树突棘密度的变化。[方法]4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苯并[a]芘染毒共4组,经腹腔注射分别给予植物油溶剂和苯并[a]芘0.8、2.0、5.0mg/kg,隔天一次,连续4周。通过糖水偏爱实验、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察苯并[a]芘亚急性染毒后小鼠神经行为学改变;采用高尔基染色观察海马CA1区内神经元树突、树突棘密度的变化。[结果]在糖水偏爱实验中,各组小鼠糖水偏好百分比[(93.71±0.99)%、(89.43±4.10)%、(89.72±1.23)%、(84.04±5.88)%]无差异(P>0.05)。在旷场实验中:高剂量组小鼠在中心区滞留时间[(50.34±12.74)s]短于对照组[(73.94±29.30)s](P<0.05);中、高剂量组小鼠中心区进入次数(15.88±8.84、13.25±7.92)少于对照组(28.00±13.33),周边区运动距离[(9688.23±1382.15)、(9926.83±1477.06)mm]较对照组[(7655.69±2392.45)mm]长(均P<0.05)。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中、高剂量组小鼠开臂进入次数(5.88±1.96、5.63±2.97)、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18.38±5.25)%、(20.90±2.27)%]均小于对照组[11.63±7.25、(39.80±8.37)%](均P<0.05)。高尔基染色结果显示高剂量组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树突总长度[(1295.88±238.26)μm]、树突分支数(16.50±1.38)及树突棘密度(每10μm中的个数)(3.20±0.79)均低于对照组[(1732.81±239.69)μm、22.17±2.56、5.90±1.20]。[结论]苯并[a]芘亚急性暴露可诱发小鼠焦虑样行为,这可能与海马CA1区神经元树突及树突棘可塑性改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糖水偏爱实验 旷场实验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 高尔基染色 树突 树突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