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9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骨硬化蛋白及戊糖素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并发肌少症的关系
1
作者 周敏 杨爱霞 +2 位作者 郭雪娟 刘莉 赵文化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63-568,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骨硬化蛋白(SOST)、戊糖素(PTD)与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并发肌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T2DN患者277例,根据是否并发肌少症分为肌少症组85例和非肌少症组192例。采用... 目的探讨血清骨硬化蛋白(SOST)、戊糖素(PTD)与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并发肌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T2DN患者277例,根据是否并发肌少症分为肌少症组85例和非肌少症组19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OST、PTD水平;Spearman相关性分析T2DN并发肌少症患者血清SOST、PTD水平与肌少症指标[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握力、步速和5次坐起时间]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N患者并发肌少症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OST、PTD水平对T2DN患者并发肌少症的诊断价值。结果肌少症组血清SOST、PTD水平高于非肌少症组(t=7.777、7.854,P均<0.001)。血清SOST、PTD水平与T2DN并发肌少症患者ASMI、握力、步速呈负相关(SOST:r s=-0.734、-0.725、-0.762;PTD:r s=-0.720、-0.732、-0.755,P均<0.001),与5次坐起时间呈正相关(r s=0.722、0.729,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密度增加、ASMI增加、握力增加、步速加快为T2DN患者并发肌少症的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875(0.779~0.982)、0.716(0.598~0.857)、0.509(0.366~0.707)、0.824(0.780~0.870)],5次坐起时间增加、SOST升高、PTD升高为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427(1.159~1.757)、1.056(1.023~1.090)、1.019(1.006~1.031)];血清SOST、PTD及二者联合诊断T2DN患者并发肌少症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3、0.796、0.897,二者联合的AUC大于血清SOST、PTD水平单独诊断的AUC(Z=4.277、3.825,P均<0.001)。结论血清SOST、PTD水平与T2DN并发肌少症密切相关,二者升高是T2DN患者并发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血清SOST、PTD水平对T2DN患者并发肌少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尿病肾病 骨硬化蛋白 糖素 肌少症 相关性
下载PDF
胰高糖素和胰高糖素瘤综合征
2
作者 李桂生 钱淑贞 《临床荟萃》 CAS 1987年第5期214-216,共3页
胰高糖素(glucagon)由胰岛A细胞所分泌,并刺激B细胞及D细胞使之分别分泌胰岛素及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在正常情况下,胰高糖素与胰岛素之间保持一定的动态平衡以维持体内血糖水平。胰岛各种分泌细胞之间通过联结复合体相互联结,此种构... 胰高糖素(glucagon)由胰岛A细胞所分泌,并刺激B细胞及D细胞使之分别分泌胰岛素及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在正常情况下,胰高糖素与胰岛素之间保持一定的动态平衡以维持体内血糖水平。胰岛各种分泌细胞之间通过联结复合体相互联结,此种构造有助于协调彼此间的激素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糖素 胰岛 低血 肝脏 尿病 血浆氨基酸 胰高血糖素 多肽 代谢病 胰高糖素血症 胰高糖素 高血皮炎综合征 综合征 综合病症
下载PDF
血清戊糖素对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的诊断效能研究
3
作者 曹宇艳 张青 +3 位作者 刘娟 邵迪 盛笑 叶新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5-80,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戊糖素作为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血清学标志物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21年3月—2022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及代谢病科住院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RigiScan^(TM)检查结果将其分为... 目的探讨血清戊糖素作为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血清学标志物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21年3月—2022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及代谢病科住院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RigiScan^(TM)检查结果将其分为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组和糖尿病非勃起功能障碍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戊糖素水平、有效勃起次数和有效勃起时长;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戊糖素和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戊糖素对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的诊断效能。结果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组血清戊糖素水平较糖尿病非勃起功能障碍组升高(P<0.05);血清戊糖素水平与UA/CR(r=0.343,P<0.05)呈正相关,与有效勃起次数(r=-0.397,P<0.05)和有效勃起时长(r=-0.403,P<0.05)呈负相关;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的患病率随着血清戊糖素的升高而升高;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785,敏感性为90.91%。结论血清戊糖素有望成为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新的血清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病 勃起功能障碍 血清戊糖素
下载PDF
血清戊糖素水平和骨小梁分数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椎体骨折的严重程度 被引量:2
4
作者 钱光 余月明 +2 位作者 董有海 洪洋 王明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6期5870-5874,共5页
背景: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在骨密度正常范围甚至较高的情况下发生骨折,因此,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骨质量比骨密度预测骨折风险的作用更大。目的:评估血清戊糖素水平和骨小梁分数与2型糖尿病患者椎体骨折压缩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 背景: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在骨密度正常范围甚至较高的情况下发生骨折,因此,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骨质量比骨密度预测骨折风险的作用更大。目的:评估血清戊糖素水平和骨小梁分数与2型糖尿病患者椎体骨折压缩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包括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0例非糖尿病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骨代谢生化指标等;采用双能X射线吸收仪检测患者骨密度,根据测量获得的图像使用TBS Insight?软件计算脊柱骨小梁分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患者血清中戊糖素水平;使用Genant半定量分型对所有患者脊柱骨折压缩程度进行分级,分析各种变量因素与椎体骨折压缩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1)糖尿病组患者的血清戊糖素水平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骨小梁分数值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两组腰椎骨密度、髋关节骨密度、严重骨折压缩占比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Spearman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椎体骨折严重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血清戊糖素水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310,0.796,P=0.005,0.000),椎体骨折严重程度与骨小梁分数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915,P=0.000);(3)结果显示,骨小梁分数和血清戊糖素水平可作为一种评价骨质量的方法,两者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尿病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密度 糖素 骨小梁分数
下载PDF
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生长抑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和胰升糖素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5
5
作者 朱惠 马莉敏 +6 位作者 夏芳珍 陈奕 余娇 李影 李艳香 张惠新 陆颖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0-343,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生长抑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胰升糖素的动态变化。方法以早期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n=49)和健康对照者(对照组,n=21)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分别于空腹和糖负荷后2 h,测定血... 目的观察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生长抑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胰升糖素的动态变化。方法以早期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n=49)和健康对照者(对照组,n=21)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分别于空腹和糖负荷后2 h,测定血浆生长抑素、GLP-1和胰升糖素水平,计算上升率并分析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空腹和糖负荷后2 h的血浆生长抑素和GLP-1水平及空腹胰升糖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糖负荷后2 h的测定值均高于空腹值;糖尿病组血浆胰升糖素水平和生长抑素的上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血浆GLP-1水平的上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血浆生长抑素水平的上升率与血浆GLP-1水平的上升率呈正相关(r=0.367,P=0.015)。结论生长抑素对GLP-1抑制减少可能是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种代偿反应;在2型糖尿病早期胰升糖素已有不适当的分泌增多,相比GLP-1,血糖和胰岛素在其中的作用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尿病 生长抑 胰高血糖素样肽1 胰升糖素
下载PDF
胰高糖素瘤综合征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6
作者 石晶 滕月娥 +3 位作者 刘云鹏 王妍 张敬东 赵明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78-478,共1页
关键词 胰高糖素瘤综合征 文献复习 血胰高糖素 胰体尾切除术 胰腺肿物 1996年 1999年 体重下降 细胞大小 症状缓解 50岁 乏力 皮疹 影像学 正常值 条索状 不规则 瘤细胞 出现
下载PDF
坏死松解游走性红斑与胰高糖素瘤综合征 被引量:1
7
作者 虞瑞尧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49-650,共2页
1病例资料 病史:患者男,42岁.全身反复出现红斑、水疱、糜烂、结痂和瘙痒8个月,诊断为多形红斑,于1990年5月22日入院治疗.1989年10月患者在无任何诱因下双小腿出现红斑、糜烂、渗出和结痂,伴瘙痒,在当地医院服用中药及外用氟轻松(肤轻松... 1病例资料 病史:患者男,42岁.全身反复出现红斑、水疱、糜烂、结痂和瘙痒8个月,诊断为多形红斑,于1990年5月22日入院治疗.1989年10月患者在无任何诱因下双小腿出现红斑、糜烂、渗出和结痂,伴瘙痒,在当地医院服用中药及外用氟轻松(肤轻松)治疗,皮损曾一度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松解游走性红斑 胰高糖素瘤综合征 胰高糖素
下载PDF
胰高糖素拮抗剂在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1
8
作者 任伟 张素华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7年第6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胰高糖素 拮抗剂 临床应用 尿病 胰高血糖素 降低血 胰岛 葡萄
下载PDF
胰高糖素瘤综合征一例的诊治及文献复习
9
作者 沈山梅 朱大龙 +1 位作者 黄洪 田成功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8年第10期1773-1776,共4页
【目的】结合文献复习,提出胰高糖素瘤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了本院1例具有典型坏死松解游走性红斑、糖尿病、舌炎、消瘦、贫血等表现的胰高糖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反复好发于臀部、腹股沟、会阴、下肢... 【目的】结合文献复习,提出胰高糖素瘤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了本院1例具有典型坏死松解游走性红斑、糖尿病、舌炎、消瘦、贫血等表现的胰高糖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反复好发于臀部、腹股沟、会阴、下肢、口角等处的皮肤坏死溶解性迁徙性红斑是胰高糖素瘤最具特征的临床表现,放射免疫法测定血胰高糖素显著升高。手术切除后,并以生长抑素(善宁)治疗两周,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皮疹在术后10d基本消退。【结论】依据其最具特征的临床表现及糖尿病症状,结合血胰高糖素的测定和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胰高糖素瘤的诊断。对于没有胰外浸润及转移的胰高糖素瘤手术切除为首选,并应尽早发现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升糖素瘤/诊断 胰升糖素瘤/治疗
下载PDF
危重病儿胃肠功能衰竭胃泌素、胰高糖素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钟纪茵 董晖 +2 位作者 李文仲 李永康 赵青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胃肠功能衰竭 危重病 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 胰高糖素 胰高血糖素 胃泌 多肽
全文增补中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胰高糖素、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61
11
作者 丁学屏 陆灏 +1 位作者 虞芳华 张明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18-20,共3页
临床观察150 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 患者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胰高糖素分泌异常的关系。观察结果表明:1 . 气阴两虚型是NIDDM 的常见证型,湿热内蕴型、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与阴阳两虚型均存在胰岛素... 临床观察150 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 患者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胰高糖素分泌异常的关系。观察结果表明:1 . 气阴两虚型是NIDDM 的常见证型,湿热内蕴型、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与阴阳两虚型均存在胰岛素抵抗和胰高糖素分泌异常,但湿热内蕴型和阴虚热盛型的胰高糖素分泌异常较为严重,而胰岛素抵抗则以阴阳两虚型和湿热内蕴型最明显。2. 气阴两虚兼湿热偏盛型患者其胰岛素抵抗、胰高糖素分泌异常均较气阴两虚非湿热偏盛型更为明显,提示湿热偏盛可加重气阴两虚型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胰高糖素分泌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病 辨证分型 胰岛抵抗 胰高糖素
下载PDF
馒头餐试验和胰升糖素C肽刺激试验评价胰岛B细胞功能的比较 被引量:9
12
作者 严励 刘顺莲 +2 位作者 程桦 李焱 傅祖植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01-202,共2页
目的探讨馒头餐试验是否可代替胰升糖素C肽刺激试验以评价胰岛B细胞功能。方法112例糖尿病病人连续2天分别进行馒头餐试验和胰升糖素C肽刺激试验。结果馒头餐后1、2、3小时血C肽与胰升精素试验6分钟C肽水平呈明显正相关(2型糖尿病组的... 目的探讨馒头餐试验是否可代替胰升糖素C肽刺激试验以评价胰岛B细胞功能。方法112例糖尿病病人连续2天分别进行馒头餐试验和胰升糖素C肽刺激试验。结果馒头餐后1、2、3小时血C肽与胰升精素试验6分钟C肽水平呈明显正相关(2型糖尿病组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18、0.710、0.758,P均<O.001;1型糖尿病组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0.93、0.89,P<0.001)。结论对进行胰升糖素C肽刺激试验有禁忌证的病人,可用馒头餐试验来了解胰岛B细胞储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馒头餐试验 胰升糖素C肽 刺激试验
下载PDF
寡聚糖素诱导植物抗病性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3
作者 林晓蓉 白雪芳 杜昱光 《生物工程进展》 CSCD 1998年第5期26-31,共6页
阐述了寡聚糖素作为诱导植物抗病性反应的重要信息分子,它们的来源、活体生成机制及可能的信息传递机理。评述了结构与诱导活性的相关性以及将寡聚糖素推广应用于植物病害防治的可能性。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及可能解决的途径。
关键词 寡聚糖素 诱导物 抗病性反应 信息传递 植物
下载PDF
胰高糖素瘤综合症1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飞红 李晓军 +1 位作者 张惠芳 王玮蓁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53-254,共2页
报告1 例胰高糖素瘤综合征,女性,43 岁。临床特征: 反复、成批发生片状、表浅坏死性结痂性红斑, 伴体重减轻, 中度贫血, 糖耐量降低。影像学检查:胰尾4cm ×3cm 肿块, 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胰岛细胞瘤。
关键词 胰高糖素 综合征 胰岛细胞瘤 皮肤损害
下载PDF
胰升糖素与高脂血清对动脉平滑肌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铨之 陈家伟 +6 位作者 沈捷 蒋须勤 张忠邦 程宝庚 薛婉芬 邵亚男 黄曼倩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94-97,共4页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研究胰升糖素浓度为100、1000以及10000ng/L,在伴和不伴高脂血清条件下,各组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之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动力学变化。结果表明:①胰升糖素浓度为100ng/L时,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动力...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研究胰升糖素浓度为100、1000以及10000ng/L,在伴和不伴高脂血清条件下,各组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之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动力学变化。结果表明:①胰升糖素浓度为100ng/L时,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动力学均无明显变化。②胰升糖素浓度在1000和10000ng/L时,细胞轻度蜕变,DNA增殖率呈抑制趋势;部分细胞内出现脂滴,后者有利于泡沫细胞形成。③高脂血清与胰升糖素之间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正的协同作用。本文结果提示:降低糖尿病患者胰升糖素和血脂水平,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升糖素 高脂血清 平滑肌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胰高糖素负荷的血c-AMP及血糖反应性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邦富 林丽莉 胡品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9期3-5,共3页
目的 :观察肝硬化患者对胰高糖素负荷后的血c -AMP及血糖反应能力。方法 :38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 -Pugh肝功能分级 ,分为A级 (10例 ) ,B级 (14例 ) ,C级 (14例 )三个亚组。 11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清晨空腹静卧 ,套管针肘静脉穿刺并固定 1... 目的 :观察肝硬化患者对胰高糖素负荷后的血c -AMP及血糖反应能力。方法 :38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 -Pugh肝功能分级 ,分为A级 (10例 ) ,B级 (14例 ) ,C级 (14例 )三个亚组。 11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清晨空腹静卧 ,套管针肘静脉穿刺并固定 15min后采集基础血c -AMP和血糖标本 ,即刻以每公斤体重 2 .5 μg胰高糖素快速静脉注射 (30s内 ) ,分别于注射后 5 ,15 ,30及 45min采集血c -AMP和血糖标本。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c -AMP浓度。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浓度。结果 :肝硬化各组与对照组比较 ,基础血浆c-AMP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基础血糖无显著差异。胰高糖素负荷后 5min血浆c -AMP浓度即明显增高 ,于 10~ 15min达高峰 ,多数达峰时间在 10min ;血糖于 5min开始升高 ,15~ 30min达高峰 ,多数达峰时间在30min ,肝硬化各组的血c-AMP及血糖反应曲线均低于对照组 ,且肝硬化严重程度愈重 ,血c -AMP及血糖反应曲线愈低 ,峰值血浆c -AMP及峰值血糖浓度 ,肝硬化总体 (12 2 .0 8± 84.39pmol/ml,5 .71± 0 .75mmol/LA级 (148.0 7± 85 .0 8pmol/ml,6 .2 5± 0 .48mmol/L)、B级 (12 0 .47± 173 .34pmol/ml,5 .84± 0 .6 0mmol/L)及C级 (83 .0 4± 5 0 .96 pmol/ml,5 .11± 0 .6 7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2 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胰高糖素 C-AMP
下载PDF
胰高糖素瘤的诊治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展 杨志英 +1 位作者 唐伟松 钟守先 《消化外科》 CSCD 2005年第5期329-332,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国内文献报告的胰高糖素瘤病例,总结其在我国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定性定位诊断及治疗。方法应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光盘(1981.1-2004.5),检索出20年国内报道的胰高糖素瘤文... 目的回顾性分析国内文献报告的胰高糖素瘤病例,总结其在我国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定性定位诊断及治疗。方法应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光盘(1981.1-2004.5),检索出20年国内报道的胰高糖素瘤文献,依据纳入标准,得到有效文献28篇,共34例,按肿瘤大小、部位、良恶性、胰外转移、临床表现、影象学检查、治疗方法、术式、转归等项目进行分析。结果34例中,男22例,女12例,平均年龄47.6岁,肿瘤单发33例,多发1例,30例位于胰体尾部,4例位于胰头颈部,平均直径5.23cm,恶性占82.8%,良性占17.2%,23例伴胰外转移,坏死性游走性红斑、糖尿病、口角炎、贫血、消瘦是最常见的症状,血浆氨基酸谱分析有助于诊断,B超、CT等影像学检查阳性率较高,手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本组治愈率为56%。结论胰高糖素瘤是罕见疾病,恶性居多,临床表现易与湿疹、糖尿病等混淆,致长期误诊,仔细分析配合理化检查可以定性诊断;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作到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可望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糖素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胰高糖素瘤综合征1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魏志平 张兴洪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25-326,共2页
患者女,28岁,临床表现类似湿疹样皮炎,伴糖尿病,糖耐量异常,血清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消瘦,口炎。B超、CT检查示胰腺肿瘤。术后病理诊断为胰岛恶性肿瘤。
关键词 胰高糖素 综合征 胰岛肿瘤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前列环素I_2与胰高糖素在肝纤维化大鼠发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莉娟 王小众 +1 位作者 黄月红 陈治新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227-229,共3页
目的 探讨前列环素I2 (PGI2 )和胰高糖素 (GG)在大鼠肝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及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白介素 (IL 10 )对二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SD大鼠 81只 ,随机分为 3组。对照组 2 1只 (N组 ) ;肝纤维化组 30只 (C组 ) ;干预组 30只 (E组 ... 目的 探讨前列环素I2 (PGI2 )和胰高糖素 (GG)在大鼠肝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及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白介素 (IL 10 )对二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SD大鼠 81只 ,随机分为 3组。对照组 2 1只 (N组 ) ;肝纤维化组 30只 (C组 ) ;干预组 30只 (E组 )。于第5 ,7和 9周分别随机选取C组、E组动物各 10只 ,N组动物 7只 ,颈总动脉插管取血分离血浆 ,后留取肝脏 ,HE染色。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血浆 6 酮 前列腺素F1α( 6 K PGF1α)和GG水平。结果 C组血浆 6 K PGF1α和GG水平显著高于N组和E组 ,经IL 10干预后 ,二者水平下降 ,与N组差异无显著性。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 ,大鼠血浆 6 K PGF1α及GG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 前列环素和胰高糖素参与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 ,白介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环-I2 胰高糖素 白介10 肝纤维化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胰高糖素样多肽-1及受其体激动剂对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韩蕊 石志平 +1 位作者 王涛 周亚茹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年第3期23-26,共4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2型糖尿病(T2DM)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因糖尿病并发症而死亡的人数也逐年增多,其中,心血管并发症是T2DM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作为治疗T2DM的新药——胰高糖素样多肽-1(GLP-1)及其受体激动剂最近备受关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2型糖尿病(T2DM)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因糖尿病并发症而死亡的人数也逐年增多,其中,心血管并发症是T2DM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作为治疗T2DM的新药——胰高糖素样多肽-1(GLP-1)及其受体激动剂最近备受关注。研究表明,GLP-1受体激动剂不仅能够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减少肝糖输出,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延缓胃排空,抑制食欲及摄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糖素 受体激动剂 胰岛分泌 心血管病变 拉鲁 外周组织 心血管并发症 氧化应激 心肌细胞 死亡原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