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品种糯高粱在酱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应用
1
作者 胡春红 李新涛 +7 位作者 肖冬光 卢君 唐贤星 罗桂花 程明星 杜宇 陈双宇 杨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7,共9页
高粱品种影响酱香型白酒发酵进程以及基酒品质。对贵友(GY)、国台(GT)、致茂(ZM)、颖新(YX)、红穗(HS)、高粱地(GLD)6种糯高粱进行投粮生产试验,从原料、发酵酒醅、基酒理化指标、骨架成分以及感官品评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主... 高粱品种影响酱香型白酒发酵进程以及基酒品质。对贵友(GY)、国台(GT)、致茂(ZM)、颖新(YX)、红穗(HS)、高粱地(GLD)6种糯高粱进行投粮生产试验,从原料、发酵酒醅、基酒理化指标、骨架成分以及感官品评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主成分分析可将6个品种糯高粱样品分为3类,其中淀粉、单宁含量差距并不显著(P>0.05);6种糯高粱在1~6轮次窖内发酵期间理化因子变化规律一致,幅度相差较大;随着轮次的进行,基酒的酒精度从52%vol~57%vol显著降低,GLD、ZM、YX 3种糯高粱在生产基酒时酒精度较高;在基酒品评维度,各类糯高粱具有不同优势贡献;白酒骨架成分中,ZM高粱酿造基酒中酸类、醛类平均含量最高为0.39、0.24 g/L,而HS高粱酿造基酒酯、醇平均含量最高为1.17、0.94 g/L;通过香气活性值分析得出,8种风味物质如乙醛、乙酸乙酯等对基酒香气特征具有重要作用;应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能较好地区分不同品种糯高粱酿造基酒风味区别,确定出变量重要性因子7种,包括异丁醇、乙缩醛、仲丁醇等。该研究阐明了高粱品种对酿造整体的影响,为建立科学原料验收标准,筛选出适合酱香型白酒酿造的原料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高粱品种 发酵酒醅 理化因子 基酒品评 骨架成分
下载PDF
宽窄行结合高密度栽培有效提高糯高粱产量及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转运
2
作者 高杰 李青风 +5 位作者 汪灿 张国兵 周棱波 赵强 邵明波 彭秋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42-2353,共12页
【目的】明确贵州糯高粱干物质、氮素积累转运对种植模式和密度的响应特征,为贵州糯高粱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选用贵州高粱主栽品种‘红缨子’,以种植模式为主区进行裂区试验,种植模式设置等行距模式(行距60 cm+60 cm,MD)... 【目的】明确贵州糯高粱干物质、氮素积累转运对种植模式和密度的响应特征,为贵州糯高粱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选用贵州高粱主栽品种‘红缨子’,以种植模式为主区进行裂区试验,种植模式设置等行距模式(行距60 cm+60 cm,MD)和宽窄行模式(行距40 cm+80 cm,MK);副区为种植密度:8.25、9.75、11.25、12.75、14.25万株/hm^(2),分别用D8.25、D9.75、D11.25、D12.75、D14.25表示。调查了糯高粱花前和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量及产量。【结果】与MD模式相比,MK模式下糯高粱平均单产增加10.01%,花前、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或同化量)分别增加10.63%、12.62%和7.59%、8.78%,干物质和氮素积累总量分别增加了9.70%和10.88%;MK下干物质和氮素转运量显著增加,分别较MD模式增加3.00%和17.37%。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糯高粱的产量、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MD和MK模式下各参数分别在D11.25、D12.75处理达到最大,且MK-D12.75处理的产量较MD-D11.25处理增加了9.40%,花前、花后总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加了12.44%、11.76%,花前、花后氮素积累量分别增加了12.08%、13.44%,干物质和氮素转运量分别增加4.42%和18.90%。对两个模式下的产量与密度进行二次曲线拟合表明,MK模式下达到最大产量的密度为12.18万株/hm^(2),高于MD模式的11.75万株/hm^(2)。【结论】与等行距种植相比,宽窄行种植可采用更高的种植密度促进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和转运,进而显著提高糯高粱产量。当前试验条件下,等行距模式下建议控制密度在11.75万株/hm^(2),宽窄行模式密度可适当提高至12.18万株/hm^(2),以获得更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高粱 种植模式 种植密度 干物质积累转运 氮素积累转运 产量
下载PDF
176份糯高粱品系主要农艺性状综合评价
3
作者 周伟 金广洋 +1 位作者 余忠浩 周亚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28-134,共7页
为探究糯高粱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间相互关系,综合评价糯高粱种质资源,为今后糯高粱种质的创新利用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以176份糯高粱品系为研究材料,对其株高、穗粗、穗长和叶倾角等16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并通过... 为探究糯高粱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间相互关系,综合评价糯高粱种质资源,为今后糯高粱种质的创新利用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以176份糯高粱品系为研究材料,对其株高、穗粗、穗长和叶倾角等16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并通过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同异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76份糯高粱品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6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6.67%~47.71%,穗形的最大,为47.71%,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小,为6.67%;其多样性指数值变化幅度为0.5303~2.0150,其中千粒重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0150。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株高、茎粗和生育期均与高粱产量构成因素呈正相关,表明这几个性状是反映糯高粱籽粒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指标。主成分分析将16个主要农艺性状转换为5个综合性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7.676%,包含了大部分的遗传信息;同异分析法联系度变化幅度为0.1940~0.6803,并根据联系度的高低来筛选出优劣顺序排名前10位的综合性状趋于理想的品系;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76份糯高粱品系在欧氏距离5.92~6.33处可分为5类,分别包含166、2、4、3、1份品系。结合同异分析法与主成分综合得分,筛选出5份综合性状优良且趋于理想的品系。通过对176份糯高粱种质资源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初步筛选出5份综合性状优良的高粱品系,可在日后高粱良种选育中提供优异的遗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高粱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同异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糯高粱杂交种九糯5的选育及轻简化栽培技术
4
作者 丁孝营 庞春梅 +4 位作者 刘冰 栾英颖 费泓强 郑士梅 姜硕 《中国种业》 2024年第3期146-148,共3页
为了实现酒企提质增效,提高糯高粱产量和机械化水平,吉林市农业科学院高粱育种团队以不育系598A为母本、恢复系N9316R为父本组配而成糯高粱杂交种九糯5,该品种表现出矮秆、耐密植、抗倒、小粒、后熟快、单宁含量高、适宜机械化作业等特... 为了实现酒企提质增效,提高糯高粱产量和机械化水平,吉林市农业科学院高粱育种团队以不育系598A为母本、恢复系N9316R为父本组配而成糯高粱杂交种九糯5,该品种表现出矮秆、耐密植、抗倒、小粒、后熟快、单宁含量高、适宜机械化作业等特点,产量与对照品种粳高粱持平,适宜酿造优质酱香型白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秆 糯高粱 选育 轻简化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不同土壤质地和播种深度对糯高粱品种顶土能力的影响
5
作者 黄娟 周瑜 +3 位作者 李泽碧 王秋月 吴修林 张亚勤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5期1-8,31,共9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26个糯高粱品种在壤土、砂土、黏土3种质地土壤和3、5、7 cm等3种播种深度下的发芽势、出苗率、中胚轴长的差异,综合评价不同土壤质地和播种深度下糯高粱品种的顶土能力,发掘顶土能力强的糯高粱品种,以期为不同土壤质...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26个糯高粱品种在壤土、砂土、黏土3种质地土壤和3、5、7 cm等3种播种深度下的发芽势、出苗率、中胚轴长的差异,综合评价不同土壤质地和播种深度下糯高粱品种的顶土能力,发掘顶土能力强的糯高粱品种,以期为不同土壤质地下直播糯高粱的品种选择和高效生产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不同土壤质地下,26个糯高粱品种的平均发芽势、出苗率和中胚轴长均表现为壤土最高,分别较砂土处理高9.32%、9.96%、4.04%,较黏土处理高20.75%、20.10%、6.27%;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大,糯高粱的平均发芽势和出苗率均逐渐降低,3 cm播深的平均发芽势、出苗率分别比5 cm播深的高51.87%、184.64%,比7 cm播深的高25.97%、108.84%;平均中胚轴长却呈上升趋势,7 cm播深的分别比3、5 cm播深的高65.14%、35.83%。糯高粱品种间的顶土能力差异明显,根据隶属函数值进行聚类分析,26个糯高粱品种可分为3类,其中宜糯红8号、渝糯粱11号和泸州红1号是强顶土能力品种,耐深播,出苗率高,适宜在多种质地土壤中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高粱 品种 土壤质地 播种深度 顶土能力
下载PDF
高产、优质、多抗酿造用糯高粱杂交种辽糯22选育及栽培技术
6
作者 王艳秋 张飞 +2 位作者 朱凯 王佳旭 邹剑秋 《辽宁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87-89,共3页
糯高粱杂交种辽糯22(LA34×LNR8)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于2018年以自选不育系LA34为母本,自选恢复系LNR8为父本,于2018年春季在海南组配而成LA34×LNR8杂交组合。2018~2019年连续2年在所内进行了产量和抗性鉴定,表现优异... 糯高粱杂交种辽糯22(LA34×LNR8)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于2018年以自选不育系LA34为母本,自选恢复系LNR8为父本,于2018年春季在海南组配而成LA34×LNR8杂交组合。2018~2019年连续2年在所内进行了产量和抗性鉴定,表现优异,2020~2021年参加全国高粱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87.8 kg/667m^(2)。2023年12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熟期适中、农艺性状好、糯性遗传稳定,是一个高产、优质、多抗的酿造用糯高粱杂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 优质 多抗 糯高粱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糯高粱杂交种九糯4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7
作者 刘冰 郑士梅 +3 位作者 丁孝营 栾英颖 费泓强 邢永祎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10期167-170,共4页
九糯4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于2016年以自选糯质不育系597A为母本,以自选糯质恢复系N201R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支链淀粉为98.7%的糯高粱杂交种。2019-2020年连续2年参加高粱春播早熟区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590.3 kg/亩,比对照吉杂210增... 九糯4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于2016年以自选糯质不育系597A为母本,以自选糯质恢复系N201R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支链淀粉为98.7%的糯高粱杂交种。2019-2020年连续2年参加高粱春播早熟区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590.3 kg/亩,比对照吉杂210增产3.45%。2022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该杂交种具有糯质、矮秆、耐密植、抗倒伏、抗丝黑穗病、适于机械化收获等特点,适宜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及内蒙古赤峰和通辽等区域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高粱 4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高配合力宜机收糯高粱不育系54A的选育 被引量:2
8
作者 孙远涛 龙文靖 +6 位作者 李元 刘天朋 丁国祥 赵甘霖 向箭宇 黄磊 倪先林 《中国种业》 2024年第2期121-125,共5页
54A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利用自育糯质保持系0967B与外引糯质保持系1037B杂交,再与0967A通过杂交、回交等选育出的优质、矮秆糯高粱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配合力高、植株矮、株型紧凑、抗性强等特点。利用该不育系已组配出... 54A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利用自育糯质保持系0967B与外引糯质保持系1037B杂交,再与0967A通过杂交、回交等选育出的优质、矮秆糯高粱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配合力高、植株矮、株型紧凑、抗性强等特点。利用该不育系已组配出机糯粱1号、金皮糯1号等4个宜机械化生产酿酒高粱品种,为更好地推动54A所配品种的高效推广与利用,根据54A的生长特性,总结了其高产高效繁殖制种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高粱 不育系54A 机械化 繁殖制种
下载PDF
酒用糯高粱萌发期抗旱性鉴定及评价
9
作者 王睿 李魁印 +7 位作者 董俐利 张燕 周光怡 曾桂萍 陈松树 何方 徐如宏 任明见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3-150,共8页
为鉴定糯高粱种质资源的抗旱性,建立抗旱评价体系、筛选抗旱指标,首先以4份糯高粱种质为材料,利用6个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测定其发芽率和出苗率,确定糯高粱萌发期模拟干旱胁迫的最适浓度。然后在150 g/L PEG-600... 为鉴定糯高粱种质资源的抗旱性,建立抗旱评价体系、筛选抗旱指标,首先以4份糯高粱种质为材料,利用6个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测定其发芽率和出苗率,确定糯高粱萌发期模拟干旱胁迫的最适浓度。然后在150 g/L PEG-6000溶液干旱胁迫条件下,以根长、芽长、芽鲜重、芽干重、根干重、发芽指标、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指数、出苗率等9个指标为鉴定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频数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对64份糯高粱材料进行综合评价和抗旱等级划分,并对其抗旱指标进行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糯高粱萌发期各指标有极显著影响,对出苗率、芽鲜重和根长的影响较大,而发芽势、发芽率和萌发指数受干旱胁迫的影响较小。通过各指标的综合评价,以D值为主要评价方法,筛选得到高抗旱型材料2份、抗旱型17份、中间型材料21份、敏感型材料16份、极敏感型8份。其中,抗旱性较强的材料分别为R16和R20,可作为糯高粱抗旱育种的基础材料。芽干重、发芽率、萌发指数、出苗率可作为糯高粱萌发期简单、有效的抗旱性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高粱 萌发期 抗旱性 抗旱指标 综合评价
下载PDF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糯高粱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10
作者 王睿 马前 +3 位作者 李魁印 章洁琼 周光怡 任明见 《作物研究》 2024年第3期163-172,共10页
为了明确干旱胁迫下糯高粱幼苗的抗旱性及其对干旱的生理响应机制,并筛选出抗旱性较强的品种,以22个糯高粱品种为材料,利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干旱胁迫下不同品种糯高粱幼苗的生长情况、抗旱性进行比较,并分析相关生理... 为了明确干旱胁迫下糯高粱幼苗的抗旱性及其对干旱的生理响应机制,并筛选出抗旱性较强的品种,以22个糯高粱品种为材料,利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干旱胁迫下不同品种糯高粱幼苗的生长情况、抗旱性进行比较,并分析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下糯高粱幼苗的株高、根长、苗鲜质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均不同程度降低。根据抗旱性综合度量值(D值)对糯高粱苗期抗旱性进行评价,将22个糯高粱品种分为3类,其中抗旱型品种8个,中间型品种11个,干旱敏感型品种3个。干旱胁迫下糯高粱幼苗的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较对照有所提高,抗旱能力较强的糯高粱品种脯氨酸积累量较高、丙二醛的增加量较低,而SOD和POD均保持较高的水平。综合分析,M13抗旱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高粱 苗期 干旱胁迫 生理特性 抗旱性评价
下载PDF
伊犁河谷不同生态区酿酒专用糯高粱品种筛选与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燕 韩云 +3 位作者 赵东方 夏徽 周水龙 韩培玉 《中国种业》 2024年第1期72-76,共5页
为了满足新疆伊犁地区酿酒企业对优质酿酒专用糯高粱品种的需求,筛选了4个试种表现较好的糯高粱品种,在伊犁河谷2个不同生态区进行适应性比较试验。试验表明:4个糯高粱品种在2个区域种植均可正常成熟,且所有品种在积温偏低的河谷东部片... 为了满足新疆伊犁地区酿酒企业对优质酿酒专用糯高粱品种的需求,筛选了4个试种表现较好的糯高粱品种,在伊犁河谷2个不同生态区进行适应性比较试验。试验表明:4个糯高粱品种在2个区域种植均可正常成熟,且所有品种在积温偏低的河谷东部片区种植生育期均比河谷中心片区长4~5d;在产量方面,综合2个不同地区各糯高粱的产量表现,产量均比对照晋杂22高,排名由高到低分别为齐杂106、辽粘3号、齐糯115、辽糯10号、晋杂22;在酿酒品质方面,4个参试糯高粱品种的粗淀粉含量介于73.72%~76.60%,支链淀粉含量介于95.88%~98.80%,粗蛋白含量介于8.54%~10.40%,粗脂肪含量介于3.06%~3.91%,单宁含量介于0.77~1.15%,均符合本地伊力特酒厂对高粱原料的品质需求。综合品种产量及品质特性,推荐齐杂106、辽粘3号在伊犁河谷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高粱 新品种 适应性 新疆伊犁
下载PDF
糯高粱米黏豆包抗老化剂配方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新志 王和飞 +1 位作者 魏登 王英臣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8期29-32,共4页
以植物乳杆菌纯种发酵糯高粱米粉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定量抗老化剂对黏豆包进行老化控制。以硬度和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抗老化剂最适添加量,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抗老化剂配方,得到的糯高粱米黏豆包抗老化剂配方为醋酸酯淀粉... 以植物乳杆菌纯种发酵糯高粱米粉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定量抗老化剂对黏豆包进行老化控制。以硬度和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抗老化剂最适添加量,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抗老化剂配方,得到的糯高粱米黏豆包抗老化剂配方为醋酸酯淀粉添加量10%,瓜尔豆胶添加量0.08%,聚丙烯酸钠添加量0.40%。利用该抗老化剂配方制作的黏豆包表皮富有光泽,具有浓郁的香气,其硬度为189.3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高粱米粉 抗老化剂 优化试验 硬度 感官评价
下载PDF
粳高粱和糯高粱酿造的川法小曲白酒风味物质差异分析
13
作者 刘霄 邓杰 +4 位作者 吴玲 任志强 谢军 卫春会 黄治国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20-27,共8页
目的解析粳高粱和糯高粱酿造的川法小曲白酒风味物质差异。方法对发酵过程酒醅理化指标和出酒率进行了检测分析,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 目的解析粳高粱和糯高粱酿造的川法小曲白酒风味物质差异。方法对发酵过程酒醅理化指标和出酒率进行了检测分析,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氢火焰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GC-FID)、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结合感官评定分析了基酒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糯高粱原料出酒率极显著高于粳高粱(P<0.01);HS-SPME-GC-MS共检测出39种物质,主要为酯类和醇类物质;粳高粱发酵基酒中异丁醇、异戊醇和乙醛含量显著高于糯高粱发酵基酒(P<0.05,P<0.01),糯高粱发酵基酒中乙酸乙酯和乙酸含量显著高于粳高粱发酵基酒(P<0.05,P<0.01)。结论出酒率和主要风味物质的差异都表明糯高粱酿造的小曲酒优于粳高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糯高粱 川法小曲白酒 发酵特性 风味物质
下载PDF
酿酒用糯高粱根内生溶磷菌的筛选及其促生性能研究
14
作者 王新叶 李雷 +10 位作者 胡亚华 何欢 李红霞 李琼 赵亮 章刚容 潘琪 汤瑄 张埔涤 居文静 杨正烁 《生物技术进展》 2024年第5期832-838,共7页
酿酒用糯高粱生长过程需要大量的磷元素,缺磷会造成糯高粱的减产,但是化肥的大量施用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为开发促进糯高粱生长的溶磷菌剂,使用溶磷圈法从糯高粱根内筛选具有溶磷功能的菌株,对获得的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并将该菌株制成菌... 酿酒用糯高粱生长过程需要大量的磷元素,缺磷会造成糯高粱的减产,但是化肥的大量施用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为开发促进糯高粱生长的溶磷菌剂,使用溶磷圈法从糯高粱根内筛选具有溶磷功能的菌株,对获得的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并将该菌株制成菌悬液接种到糯高粱根部,测定糯高粱的生长指标,评估该菌株对糯高粱的促生长性能。从糯高粱根中筛选得到了6株溶磷菌,其中溶磷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最大的是菌株GP4-1,为2.2。基于菌株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GP4-1属于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sp.)。将GP4-1菌悬液接种到高粱幼苗根部30 d后,高粱幼苗的株高增加了4.46%,鲜重增加了19.69%,干重增加了100%,植株全磷含量增加了2.65%。糯高粱根内生菌GP4-1通过促进糯高粱植株对磷元素的吸收促进高粱的生长,为针对糯高粱的溶磷菌剂的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高粱 溶磷菌 促植物生长
下载PDF
糯高粱高产栽培技术及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
15
作者 王毅 张光喜 刘海军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10期88-89,共2页
糯高粱具有耐贫瘠、抗旱等特征,适用于多地区栽培,可与大豆、花生等多种农作物套种或单独种植。糯高粱栽培管理技术与普通高粱种植技术对比,差异性不大,但是在病虫草害防治方面需要注重化学药剂及除草剂的使用安全,避免影响糯高粱品质... 糯高粱具有耐贫瘠、抗旱等特征,适用于多地区栽培,可与大豆、花生等多种农作物套种或单独种植。糯高粱栽培管理技术与普通高粱种植技术对比,差异性不大,但是在病虫草害防治方面需要注重化学药剂及除草剂的使用安全,避免影响糯高粱品质和发生药害。该文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对糯高粱的高产栽培技术及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分析,以供相关研究进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高粱 高产 栽培管理 病虫害 防治技术
下载PDF
基于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的湖北省糯高粱区域试验综合评价
16
作者 江良才 张硕 +6 位作者 李同洪 杨晓龙 喻霞 张世宏 肖江蓉 高广金 徐延浩 《中国种业》 2024年第11期98-104,共7页
为了评价糯高粱材料在湖北不同生态区域的适应性和稳定性,筛选出高产稳产糯高粱材料和理想的种植点,对16个糯性高粱品种(系)在湖北省5个不同生态区域的产量进行了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基因型×环境互作以及基... 为了评价糯高粱材料在湖北不同生态区域的适应性和稳定性,筛选出高产稳产糯高粱材料和理想的种植点,对16个糯性高粱品种(系)在湖北省5个不同生态区域的产量进行了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基因型×环境互作以及基因型对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其中环境变异占主导地位(57.04%),其次为基因型×环境互作(31.27%);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综合分析表明,试点荆州(E1)被认为是理想试点,川糯粱2号(G1)和金皮糯1号(G8)具有较高的丰产性与稳定性。上述研究结果将为筛选适宜湖北省种植推广的糯高粱品种以及适宜种植区域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高粱 产量 稳定性 适应性 AMMI模型 GGE双标图
下载PDF
双牌县杂交糯高粱品种都糯201号的高产制种技术
17
作者 陈娟 唐炳章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7期151-153,共3页
都糯201号是湖南都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湖南农业科学院育成的酿酒专用型两系杂交糯高粱品种,具有生育期短、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于2015年通过湖南省审定(登记)。双牌县是个山区县,独特的地理位置、气... 都糯201号是湖南都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湖南农业科学院育成的酿酒专用型两系杂交糯高粱品种,具有生育期短、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于2015年通过湖南省审定(登记)。双牌县是个山区县,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非常适合两系高粱种子生产,为推广该品种,湖南都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23年在双牌县建立了高粱制种基地,开展了都糯201号的繁育示范工作。本文作者介绍了都糯201号杂交制种中主要环节的技术要点,以期为今后糯高粱制种高产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高粱 201号 制种技术 双牌县
下载PDF
糯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18
作者 李秋云 《农村科技》 2024年第2期18-20,共3页
糯高粱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等营养成分,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糯高粱淀粉含量高,出酒率也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71团具备生产优质糯高粱的自然环境条件,本文结合多年实践经验,从地块选择、播前准备、品种选择、播种... 糯高粱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等营养成分,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糯高粱淀粉含量高,出酒率也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71团具备生产优质糯高粱的自然环境条件,本文结合多年实践经验,从地块选择、播前准备、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总结糯高粱栽培管理技术,为糯高粱栽培及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高粱 高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磷酸二氢钾对糯高粱产量的影响
19
作者 郑莉敏 黄龙武 +3 位作者 陈光莉 章洁琼 吴刚 田松林 《耕作与栽培》 2024年第4期87-90,共4页
为了探索糯高粱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的适宜浓度和用量,2023年,本试验在糯高粱抽穗初期叶面喷施浓度为0.2%、0.3%、0.4%、0.5%、0.6%的磷酸二氢钾和不喷施(对照)6个处理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不同浓度下糯高粱的经济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在... 为了探索糯高粱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的适宜浓度和用量,2023年,本试验在糯高粱抽穗初期叶面喷施浓度为0.2%、0.3%、0.4%、0.5%、0.6%的磷酸二氢钾和不喷施(对照)6个处理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不同浓度下糯高粱的经济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影响糯高粱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进而影响产量;糯高粱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浓度为0.2%、0.3%时可分别增产9.35%、11.15%;磷酸二氢钾最佳用量为0.257 9 kg/667 m~2时可获得最佳产量(376.992 kg/667 m~2)。为此,实际生产中,糯高粱在抽穗初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浓度以0.2%~0.3%为好,连续喷施磷酸二氢钾两次,磷酸二氢钾总用量为257.9 g/667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高粱 磷酸二氢钾 叶面喷施
下载PDF
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糯高粱黔高7号光合特性、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20
作者 周棱波 汪灿 +4 位作者 陆秀娟 张国兵 徐燕 吴兰英 邵明波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4-648,共5页
【目的】探讨酱香型白酒专用糯高粱品种黔高7号在贵州地区种植时的最佳施肥量和种植密度,为科学制定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复合肥施用量(A1:150 kg/ha、A2:225 kg/ha、A3:300 kg/ha)为主处... 【目的】探讨酱香型白酒专用糯高粱品种黔高7号在贵州地区种植时的最佳施肥量和种植密度,为科学制定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复合肥施用量(A1:150 kg/ha、A2:225 kg/ha、A3:300 kg/ha)为主处理,以种植密度(B1:1.0×10~5株/ha、B2:1.5×10~5株/ha、B3:2.0×10~5株/ha)为副处理。抽穗期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籽粒80%~90%成熟时每小区单独收获计产,并于收获前3 d在每小区随机选取5株代表性植株测定其株高、茎粗、穗长和千粒重。【结果】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黔高7号的光合特性、农艺性状指标及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下同);随施肥量和种植密度的增加,其株高、茎粗、穗长、千粒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产量均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胞间CO_2浓度则先减小后增大;施肥量和种植密度的交互作用表明,A2B2处理组合的农艺性状最优,光合性能最佳,产量最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株高、茎粗、穗长、千粒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_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在贵州地区种植糯高粱黔高7号时,复合肥施用量以225 kg/ha、种植密度以1.5×10~5株/ha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高粱 黔高7号 施肥量 种植密度 光合特性 农艺性状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