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55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性硬化症合并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分析及危险因素研究
1
作者 邹松炎 张日伊 +1 位作者 李孝东 穆银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7-741,750,共6页
背景系统性硬化症(SSc)是异质性疾病,常同时合并干燥综合征(SS),SSc患者部分症状与SS相似,临床诊治过程中容易漏诊SS。目的探讨SSc合并SS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及重叠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2023年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 背景系统性硬化症(SSc)是异质性疾病,常同时合并干燥综合征(SS),SSc患者部分症状与SS相似,临床诊治过程中容易漏诊SS。目的探讨SSc合并SS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及重叠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2023年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住院治疗的SS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依据是否合并SS将患者分为SSc组(n=91)和SSc合并SS组(n=36)。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SSc合并SS的危险因素。结果SSc合并SS组患者女性比例、病程、血液受累、局限性皮肤型SSc(lcSSc)、自身免疫性肝病比例高于SSc组,肺部受累比例、环磷酰胺使用比例低于SSc组(P<0.05)。SSc合并SS组患者血小板分布宽度、补体C4、抗硬皮病70抗体检出率低于SSc组,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免疫球蛋白M(IgM)、抗着丝点蛋白B抗体(抗CENP-B抗体)、抗干燥综合征A/Ro52抗体(抗SSA/Ro52抗体)、抗干燥综合征A/Ro60抗体(抗SSA/Ro60抗体)、抗干燥综合征B抗体(抗SSB抗体)、抗线粒体M2抗体(AMA-M2)检出率高于SSc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gM升高(OR=3.796,95%CI=1.021~14.115)、抗SSA/Ro52抗体阳性(OR=15.099,95%CI=1.750~130.264)、抗CENP-B抗体阳性(OR=11.681,95%CI=1.662~82.097)是SSc合并S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SSc合并SS患者同时具备两者的特点,当SSc患者IgM偏高,抗SSA/Ro52抗体、抗CENP-B抗体阳性并出现相应临床症状时,应进行唇腺活检等系统全面的检查,以防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系统性 系统性硬化症 干燥综合征 临床特点 实验室特点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股骨头坏死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2
作者 徐文博 汪利合 +1 位作者 李松伟 史鹏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215-3226,共12页
背景:股骨头坏死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若能早期对其发生风险进行预测与验证,将有助于避免或延缓股骨头坏死的发展。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构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列线图... 背景:股骨头坏死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若能早期对其发生风险进行预测与验证,将有助于避免或延缓股骨头坏死的发展。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构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次就诊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91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股骨头坏死分为发生股骨头坏死组(n=100)和未发生股骨头坏死组(n=814)。采用单因素、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和确定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同时将数据集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并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同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Hosmer-Lemeshow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对列线图的性能进行评估。结果与结论:①股骨头坏死组与未发生股骨头坏死组患者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程、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狼疮性肾炎、呼吸系统受累、胃肠道受累、干燥综合征、骨质疏松、抗核糖核蛋白抗体阳性、补体C3降低、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生物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最大日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采用LASSO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10个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股骨头坏死风险相关的预测变量,将其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程、呼吸系统受累、干燥综合征、骨质疏松、抗核糖核蛋白抗体阳性、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生物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最大日剂量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③训练集中预测发生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02(95%CI=0.742-0.862),测试集预测发生股骨头坏死风险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11(95%CI=0.745-0.876);Hosmer-Lemeshow校准曲线拟合度较好(训练集,P=0.447;验证集,P=0.870);决策曲线显示使用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的风险是有益的;④月经异常为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之一;⑤此次研究结果提示,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是多因素的,同时建立了一个包含9个危险因素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将其用于预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的风险;此外,首次报道了月经异常为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股骨头坏死 危险因素 列线图 预测模型 月经异常 LASSO回归 多因素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青少年男性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一例
3
作者 邓诗音 罗雅琪 +3 位作者 刘雅芹 谢映霞 陈留鑫 蔡艳霞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5年第1期55-57,共3页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BSLE)为SLE的一个独特亚型,发病机制与针对Ⅶ型胶原的自身抗体显著相关,多累及20~40岁的年轻女性。本文报道1例青少年男性BSLE,该病例患者对糖皮质激素、JAK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免疫球蛋白治疗均反应不佳,但氨苯...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BSLE)为SLE的一个独特亚型,发病机制与针对Ⅶ型胶原的自身抗体显著相关,多累及20~40岁的年轻女性。本文报道1例青少年男性BSLE,该病例患者对糖皮质激素、JAK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免疫球蛋白治疗均反应不佳,但氨苯砜治疗有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水疱 氨苯砜
下载PDF
基于津液气化理论辨治系统性红斑狼疮汗证
4
作者 曾明梅 张芹 +3 位作者 陈嘉茜 李景涛 曹莹 杨科朋 《亚太传统医药》 2025年第1期62-65,共4页
津液气化理论是对体内精血津液生成、输布、排泄规律的高度概括。津液气化功能失司,津液运化失常,是汗液外泄异常的基本病机之一。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及系统,会导致机体的气化功能失常从而出现相... 津液气化理论是对体内精血津液生成、输布、排泄规律的高度概括。津液气化功能失司,津液运化失常,是汗液外泄异常的基本病机之一。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及系统,会导致机体的气化功能失常从而出现相应的汗证。在津液气化理论基础上,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汗证,以便为临床辨治提供治疗思路,并附上从津液气化理论辨治系统性红斑狼疮汗证患者临床医案一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汗证 津液气化理论 浙派中医
下载PDF
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5
作者 马巾乔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5年第1期43-46,共4页
银行作为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有效测度其风险水平是防范化解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关键。为衡量各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价值,本文以我国14家主要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构建分位数回归的静态CoVaR模型,并分析各银行对银行业风险溢出的重要性。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系统性风险 CoVaR
下载PDF
从剥夺性积累到系统性危机--哈维对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新阐释
6
作者 姜英华 孙涛 《宁夏党校学报》 2024年第6期48-57,共10页
与传统形态的资本主义危机不同,当代资本主义危机呈现出多重领域交织的系统性特征,其中不仅包括整个经济系统的危机,资本主义社会体系内部也突现危机,进而引起经济和社会动荡。针对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新变化,大卫·哈维认为经济问... 与传统形态的资本主义危机不同,当代资本主义危机呈现出多重领域交织的系统性特征,其中不仅包括整个经济系统的危机,资本主义社会体系内部也突现危机,进而引起经济和社会动荡。针对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新变化,大卫·哈维认为经济问题依然是当代资本主义系统性危机的根源,金融资本的运动不仅没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反而为新的危机埋下了种子。针对资本主义的危机何以从经济领域传导到社会其他领域,哈维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因无法解决经济领域的危机,不得已采取剥夺性积累这一手段来侵占普通民众赖以生存的公共空间,由此导致的异化感的回归掀起了普通民众的反抗,进而导致了危机从经济向社会各领域的演化。哈维对当代资本主义系统性危机的阐释具有较强的人本主义色彩,这导致他提出的社会变革方案不可避免地陷入空想,但他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系统性危机的思想对当代中国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仍具有一定的理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卫·哈维 当代资本主义 剥夺性积累 系统性危机 系统性风险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特征、要求与路径 被引量:8
7
作者 张莹 吉治璇 潘家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15,共15页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强调单一目标或有限目标调控的研究范式,对碳中和目标下净零碳转型复杂性的理解存在局限性,难以有效反映与应对多重目标、多重约束下社会经济系统性、全局性深刻变革的影响。理...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强调单一目标或有限目标调控的研究范式,对碳中和目标下净零碳转型复杂性的理解存在局限性,难以有效反映与应对多重目标、多重约束下社会经济系统性、全局性深刻变革的影响。理解与研判“双碳”目标下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的主要特征、具体要求与实现路径,能够提升对“双碳”目标的认识,更好地释放系统性变革带来的红利以及规避所伴随的风险,推动实现“双碳”目标下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并为全球碳中和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系统性变革 净零碳转型 范式转型
下载PDF
气候风险与系统性风险传染——来自中国上市金融机构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7
8
作者 崔婕 蔡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95,共14页
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51家上市金融机构的微观数据,构建了金融机构间系统性风险传染网络,并从微观层面实证研究了气候风险对金融机构间系统性风险传染的影响及传导路径。研究发现,气候风险事件下金融机构间的网络关联度更紧密,彼此... 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51家上市金融机构的微观数据,构建了金融机构间系统性风险传染网络,并从微观层面实证研究了气候风险对金融机构间系统性风险传染的影响及传导路径。研究发现,气候风险事件下金融机构间的网络关联度更紧密,彼此间的系统性风险传染水平显著提升。气候风险主要通过加大投资者恐慌情绪提升金融机构间的系统性风险传染水平。相较于大型金融机构,气候风险冲击下中小型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输出与风险输入水平更高;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提高会进一步加剧气候风险对金融机构的负面冲击;《巴黎协定》的提出会缓解气候物理风险对金融机构间系统性风险传染的负面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气候转型风险对金融机构间系统性风险传染的负面影响。本文为防范气候相关金融风险与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提供了政策启示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风险 金融机构 系统性风险 风险传染网络
下载PDF
术前血小板分布宽度联合系统性炎症指数对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宗旭芳 崔磊 +1 位作者 党胜春 陈金才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3-77,85,共6页
目的研究术前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PDW)联合系统性炎症指数(Systemic inflammation response index,SIRI)对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20年1月-2021年6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就诊并接... 目的研究术前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PDW)联合系统性炎症指数(Systemic inflammation response index,SIRI)对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20年1月-2021年6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就诊并接受根治性切除手术治疗的194例结肠癌患者为结肠癌组,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招募的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术前检测并记录PDW和SIRI,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家族肿瘤史、是否吸烟、酗酒、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肿瘤最大径、TNM分期(Tumor node metastasis,TNM)和分化程度。对患者随访2年,记录结肠癌复发转移情况。采用ROC曲线确定相关变量的临界最佳值,通过AUC(ROC曲线下面积)评价其预后的准确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结肠癌组PDW和SIRI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复发转移患者术前PDW与SIRI高于术后未发生复发转移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Ⅲ~Ⅳ期和中低分化程度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的PDW高于Ⅰ~Ⅱ期患者和高分化程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最大径≥5 cm、TNM分期Ⅲ~Ⅳ期和中低分化程度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的PDW高于肿瘤最大径<5 cm、TNM分期Ⅰ~Ⅱ期和高分化程度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W、SIRI及两者联合预测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61(95%CI:0.691~0.831),0.836(95%CI:0.775~0.897)和0.918(95%CI:0.876~0.960)。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的PDW与SIRI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574,P=0.003)。结论PDW、SIRI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复发转移有关,两者联合预测术后复发转移的效能较好,可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血小板分布宽度 系统性炎症指数 肿瘤复发 肿瘤转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万磊 刘健 黄传兵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80-283,共4页
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方法如分证论治、分期论治、经典方剂、中成药及自拟方等,可明显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该文采用文献检索,归纳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系统病变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方法如分证论治、分期论治、经典方剂、中成药及自拟方等,可明显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该文采用文献检索,归纳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系统病变的研究进展,为中医药更好地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全身病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中医药疗法 补充疗法 综述
下载PDF
HMGB1中和抗体抑制细胞焦亡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肺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鸣远 孟岩 武云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9-44,50,共7页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中和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小鼠肺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30只MRL/lpr小鼠随机分为MRL/lpr组、MRL/lpr+HMGB1中和抗体(anti-HMGB1)组、MRL/...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中和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小鼠肺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30只MRL/lpr小鼠随机分为MRL/lpr组、MRL/lpr+HMGB1中和抗体(anti-HMGB1)组、MRL/lpr+MCC950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野生型C57BL/6小鼠作为对照组,给药4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马松三色(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胶原纤维沉积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荧光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记(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HMGB1及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gasdermin D(GSDMD)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RL/lpr组小鼠肺组织呈现严重病理损伤症状,胶原纤维沉积面积显著增加(P<0.05),肺泡灌洗液中IL-1β、IL-6、IL-18、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肺组织内NLRP3平均荧光强度显著增加(P<0.05),HMGB1蛋白相对表达量及NLRP3、ASC、Caspase-1、GSDMD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与MRL/lpr组比较,MRL/lpr+anti-HMGB1组和MRL/lpr+MCC950组小鼠肺组织损伤得到明显改善,胶原纤维沉积面积显著减少(P<0.05),肺泡灌洗液中IL-1β、IL-6、IL-18、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肺组织内NLRP3平均荧光强度显著减小(P<0.05),同时,肺组织中HMGB1蛋白相对表达量及NLRP3、ASC、Caspase-1、GSDMD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调(P<0.05)。结论HMGB1中和抗体能够改善SLE模型小鼠肺损伤,该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焦亡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肺损伤 高迁移率族蛋白1 细胞焦亡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用靶向B细胞治疗后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文献病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莉 贾倩 +3 位作者 厉彦山 王莉莉 李红 李尊忠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207-211,共5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经靶向B淋巴细胞生物制剂治疗后发生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截至2023年5月),收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经贝利尤单抗、利妥昔单抗治疗后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病例报...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经靶向B淋巴细胞生物制剂治疗后发生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截至2023年5月),收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经贝利尤单抗、利妥昔单抗治疗后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病例报告类文献,提取患者的基本信息、贝利尤单抗或利妥昔单抗用药情况(用法用量、单用或联用、联用方案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临床治疗及转归等,并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结果检索到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PML)患者14例,发病年龄(50.71±11.45)岁;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患者24例,发病年龄(30.67±14.93)岁。纳入有详细病例报道的患者共7例,7例患者均未合并HIV感染、恶性肿瘤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7例患者均经磁共振检查确诊,均未行脑组织活检。临床表现:癫痫5例,视物模糊或视力丧失3例,构音障碍或失语2例,头痛2例,昏迷1例,血压升高4例。最终7例患者中1例死亡。结论应用靶向B细胞治疗后,SLE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多发生在疾病活动期且合并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时。患者的临床表现容易与神经精神狼疮混淆,导致病情延误,提示在使用靶向B细胞生物制剂治疗时,应评估SLE患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B细胞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 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系统性干预措施对妊娠期疲乏孕产妇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妍 王庆 +2 位作者 郭凌云 王方方 卢丹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4期2230-2233,共4页
目的 探讨孕产妇妊娠期疲乏中应用系统性干预措施的效果及对其自然分娩和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至2023年转卡至我院并分娩的孕妇200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干预措... 目的 探讨孕产妇妊娠期疲乏中应用系统性干预措施的效果及对其自然分娩和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至2023年转卡至我院并分娩的孕妇200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干预措施和系统性干预措施,比较2组的多维度疲乏评价量表(MAF)评分、心理弹性评分、分娩情况、母乳喂养情况、母婴自我照料技能合格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干预后,2组MAF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心理弹性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母乳喂养技巧和知识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为86.00%,高于对照组的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婴自我照料技能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产妇妊娠期疲乏中应用系统性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和改善母乳喂养情况,干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妊娠期疲乏 自然分娩率 系统性干预 心理弹性
下载PDF
2023美国母胎医学会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的咨询建议解读 被引量:1
14
作者 蒲才秀 漆洪波 陈真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9-203,共5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慢性、多系统、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其中最易受累的器官为肾脏、关节和皮肤。SLE患者妊娠后,相关并发症如复发性流产、胚胎停育、早产、先天性心脏传导阻...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慢性、多系统、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其中最易受累的器官为肾脏、关节和皮肤。SLE患者妊娠后,相关并发症如复发性流产、胚胎停育、早产、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congenital heart block,CHB)、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死胎等均显著高于非SLE患者,且与非SLE患者比,SLE孕产妇病死率升高超过20倍[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胎儿生长受限 复发性流产 自身免疫性疾病 胚胎停育 孕产妇病死率 FETAL 相关并发症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度的关联分析
15
作者 沈枫 杨一帆 +3 位作者 白茹 李姝 刘爽 徐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45-49,共5页
目的通过评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ory index,SII)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的疾病活动度之间的关系,探索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简便评估的新方法;方法收集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 目的通过评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ory index,SII)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的疾病活动度之间的关系,探索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简便评估的新方法;方法收集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SLE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LEDAI)分组,比较、分析SII水平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绘制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SII对SLE疾病活动度的预测价值。结果SLE患者疾病轻度活动组的SII水平显著低于重度活动组(经Bonferroni校正,P<0.05/3=0.017),SII水平与SLEDAI评分存在相关性(r=0.130,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581(P<0.05)。结论SII可作为反映SLE疾病活动度的一种简便、快速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
下载PDF
从五体痹和五脏痹分层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慧萍 陈薇薇 +1 位作者 朱博玉 刘智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6期935-938,共4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中医药治疗具有一定优势。本文从五体痹、五脏痹病因、症状角度出发,分层论治SLE各种系统表现。皮肤红斑(皮痹)当以养阴清热为先,血管炎表现(脉痹)重在活血化瘀,筋挛节痛(筋痹)治以祛邪柔肝;肌肉...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中医药治疗具有一定优势。本文从五体痹、五脏痹病因、症状角度出发,分层论治SLE各种系统表现。皮肤红斑(皮痹)当以养阴清热为先,血管炎表现(脉痹)重在活血化瘀,筋挛节痛(筋痹)治以祛邪柔肝;肌肉麻木、痿软不利(肌痹)应健脾固本;关节表现(骨痹)重视平补肝肾;肝脏受累(肝痹)需辨虚实,实则疏肝,虚则养肝;心脏受累(心痹)养心同时不忘疏肝;消化系统受累(脾痹)全程注意固护后天之本;肺脏受累(肺痹)应根据不同阶段及临床表现,分别施以祛风散寒、清热化痰、宣肺止咳、养阴润肺之法;肾脏受累(肾痹)注意分期辨治,早期清肾益肾,后期补肾填精兼祛痰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体痹 五脏痹 分层论治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血清补体C3、C4及抗C1q抗体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军辉 夏飞飞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3、C4及抗C1q抗体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05例SLE患者纳入病例组,并选择65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补体C3、C4和抗C1q抗体及肾功能指标;采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3、C4及抗C1q抗体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05例SLE患者纳入病例组,并选择65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补体C3、C4和抗C1q抗体及肾功能指标;采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估患者的病情活动度,比较不同疾病活动度患者血清补体C3、C4和C1q抗体水平;分析血清补体C3、C4和抗C1q抗体与肾功能及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SLE患者病情变化的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血清肌酐(Scr)(83.61±10.71)μmol/L、尿素氮(BUN)(6.45±1.47)mmol/L、β_(2)-微球蛋白(β_(2)-MG)(6.23±1.42)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06±7.39)μmol/L、(3.02±1.25)mmol/L、(1.65±0.58)mg/L,肾小球滤过率(eGFR)(80.56±14.28)ml/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8.19±15.34)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血清补体C3、C4水平分别为(0.56±0.17)、(0.16±0.04)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3±0.31)、(0.30±0.12)g/L,抗C1q抗体水平(46.65±11.48)U/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4±0.63)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活动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分别为(0.89±0.23)、(0.25±0.07)g/L均明显高于中重度活动患者的(0.31±0.08)、(0.08±0.02)g/L,抗C1q抗体水平(31.47±6.28)U/ml明显低于中重度活动患者的(59.76±8.73)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补体C3、C4与Scr、BUN、β_(2)-MG、SLEDAI积分呈负相关(P<0.05),与eGFR呈正相关(P<0.05);抗C1q抗体与Scr、BUN、β_(2)-MG、SLEDAI积分呈正相关(P<0.05),与eGFR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补体C3、C4、抗C1q抗体是影响SLE病情的独立危险因素(OR=3.54、2.14、5.68,P<0.05)。结论SLE患者存在血清补体C3、C4明显下降,抗C1q抗体水平明显升高现象,多预示患者病情加重,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补体C3 补体C4 抗C1Q抗体 病情活动度
下载PDF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与关爱服务的系统性优化研究——以需要为本的社会政策为视角 被引量:3
18
作者 林闽钢 《残疾人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5-10,共6页
我国残疾人社会政策进入优化发展新阶段,将系统思维贯彻至残疾人社会政策优化是现实所需。文章提出残疾人社会政策以需要为本的目标导向,聚焦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的目标集成、政策集成,推动残疾人兜底型和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效果集... 我国残疾人社会政策进入优化发展新阶段,将系统思维贯彻至残疾人社会政策优化是现实所需。文章提出残疾人社会政策以需要为本的目标导向,聚焦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的目标集成、政策集成,推动残疾人兜底型和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效果集成,进一步提出建立健全残疾人家庭需求的多维识别和综合研判机制、持续追踪和动态预警机制,并围绕残疾人家庭的能力提升、残疾人关爱共同体建设这两个重点,来促进残疾人社会政策的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要为本 残疾人社会政策 社会保障 关爱服务 系统性优化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及其主要功能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19
作者 颜云霞 张卓亚 +1 位作者 黄赛赛 耿林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8-93,共6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及其主要功能亚群γδT1、γδT17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1例SLE患者(SLE组)、16例健康对照患者(HC组)外周血γδT细胞、γδT1细胞、γδT17细胞的比例及...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及其主要功能亚群γδT1、γδT17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1例SLE患者(SLE组)、16例健康对照患者(HC组)外周血γδT细胞、γδT1细胞、γδT17细胞的比例及绝对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外周血γδT细胞、γδT1细胞、γδT17细胞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SLE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率为(2.30±1.10)%,低于HC组的(3.30±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γδT1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率为(0.93±0.67)%,低于HC组的(2.09±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γδT17细胞占淋巴细胞比率为(1.53±2.82)‰,与HC组的(0.18±0.12)‰比较有增多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绝对数为(2.88±2.18)×10^(4)/mL,低于HC组的(7.96±3.96)×10^(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SLE患者外周血γδT1细胞绝对数为(1.20±1.17)×10^(4)/mL,低于HC组的(5.05±3.04)×10^(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SLE患者外周血γδT17细胞绝对数为(1.03±1.08)×103/mL,高于HC组的(0.40±0.24)×10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外周血中γδT17细胞比例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r=0.59,P<0.01)、红细胞沉降率(r=0.65,P<0.01)呈正相关,γδT17细胞绝对数与SLEDAI(r=0.59,P<0.01)呈正相关,与补体C3水平(r=-0.53,P<0.05)呈负相关。结论SLE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数量显著下降主要由其γδT1细胞亚群减少所致,γδT17细胞在SLE发病及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ΓΔT细胞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17A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
下载PDF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3和卵泡抑素样蛋白1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无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丽 蒋芙蓉 +1 位作者 赵丽英 方先英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254-1258,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3(TRAF3)和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水平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无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45... 目的:分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3(TRAF3)和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水平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无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45例)和无效组(13例)。检测血清TRAF3、FSTL1水平,分析TRAF3、FSTL1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效果的关系,以及血清TRAF3、FSTL1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无效的预测价值。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经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后,血清TRAF3、FSTL1水平降低(均P<0.05)。与无效组比较,有效组血清TRAF3、FSTL1水平降低(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RAF3、FSTL1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TRAF3、FSTL1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无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更高(均P<0.05)。结论:血清TRAF3、FSTL1高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无效相关,两者联合检测能提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无效风险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3 卵泡抑素样蛋白1 吗替麦考酚酯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