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长抗菌药物使用疗程对肝门胆管癌根治术后感染及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孟健 杜松涛 +1 位作者 李宁 张劲光 《中国医药》 2017年第11期1680-1683,共4页
目的 观察延长抗菌药物使用疗程对肝门胆管癌根治术后感染及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行肝门胆管癌根治术的2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抗菌药物... 目的 观察延长抗菌药物使用疗程对肝门胆管癌根治术后感染及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行肝门胆管癌根治术的2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抗菌药物使用疗程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02例)和观察组(108例)。所有患者围术期均接受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对照组术后按疗程使用抗菌药物5 d,在血象、体温正常,无明显感染症状后立即停用抗菌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延长使用抗菌药物3~7 d。比较2组患者术后停用抗菌药物1周后感染发生情况以及停药后第2、3和5天 SIRS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停用抗菌药物1周后,发生感染共55例,其中发生腹腔内感染34例、切口感染6例,肺部感染5例和多部位感染(腹腔、切口及肺部)10例。观察组感染总发生率和腹腔、多部位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5.7%(17/108)比37.3%(38/102)、9.3%(10/108)比23.5%(24/102)、1.9%(2/108)比7.8%(8/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停药后第2、3、5天SIR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3.0%(14/108)比27.5%(28/102)、8.3%(9/108)比32.4%(33/102)、3.7%(4/108)比25.5%(26/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适当延长抗菌药物使用疗程能够降低肝门胆管癌根治术后感染和SIRS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胆管癌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OPG/RANKL失衡、氧化应激和系统性炎性反应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马晓蓉 张静宜 +2 位作者 宗运之 孙永昌 王勇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70-478,共9页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骨质疏松相关蛋白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骨质疏松相关蛋白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系统、抗氧化应激能力、系统性炎性反应、骨转换标志物的变化,探讨氧化应激、系统性炎性反应与OPG/RANKL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多导睡眠(polysomnography,PSG)监测入选48例男性OSAHS患者,其中轻中度组19例,重度组29例,<50岁组33例,≥50岁组15例,同时选择经PSG监测排除OSAHS的男性对照组20例。受试者填写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问卷;使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定腰椎前后位腰1至腰4、股骨颈面积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T值和Z值。测定外周血以下指标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OPG、RANKL、骨吸收标志物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5b,TRAP-5b)、骨形成标志物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BAP)、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结果OSAHS组骨质疏松风险评估问卷阳性率为79%,对照组为39%。腰椎BMD对照组为(1.03±0.10)g/cm^(2)、OSAHS组为(0.95±0.11)g/cm^(2),股骨颈BMD OSAHS组为(0.84±0.13)g/cm^(2),对照组为(0.96±0.12)g/cm^(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OSAHS组股骨颈和腰椎T值、Z值减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OSAHS组OPG、OPG/RANKL比值、BAP、TAOC水平分别为(31.38±23.00)μg/L、8.16±7.10、(15.62±5.20)μg/L、(6.23±1.30)U/mL;均较对照组下降,TNF-α和IL-6水平分别为53.95(20.08~176.09)ng/L、29.66(17.86~62.28)ng/L,均较对照组升高。OSAHS组TRAP-5b水平为(3.44±1.00)U/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HS轻中度组和重度组股骨颈和腰椎BMD、T值和Z值、RANKL、OPG、OPG/RANKL,TRAP-5b和BAP、TNF-α和IL-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HS患者年龄<50岁组OPG、OPG/RANKL比值、BAP分别为(33.39±21.02)μg/L、11.68±8.69和(15.85±4.71)μg/L,≥50岁组为(26.37±19.90)μg/L、6.56±5.71和(12.13±6.23)μg/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和腰椎BMD及T值、RANKL、TRAP-5b、TNF-α和IL-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HS组血清TAOC和BAP呈正相关(r=0.248,P=0.040),OPG和BAP呈正相关(r=0.267,P=0.030)。结论OSAHS存在骨代谢调节系统OPG/RANKL比例失衡,骨形成标志物水平下降,出现骨代谢异常;氧化应激反应增强使抗氧化能力下降,与OPG/RANKL失衡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骨质疏松 骨保护素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氧化应激 系统性炎性反应
下载PDF
系统性炎性反应是否与胰岛自身免疫相关?  被引量:1
3
作者 Pietropalo M 海霞(摘) 华波(校) 《国际内科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313-313,共1页
关键词 成人隐匿自身免疫糖尿病 系统性炎性反应 胰岛素分泌细胞 免疫相关 碳水化合物代谢 1型糖尿病 自身免疫疾病 异质疾病
下载PDF
异丙酚对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大鼠免疫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罗艳 于布为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15-618,共4页
目的 探讨免疫因子TNF-α、IL-6、IL-8与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探讨不同剂量异丙酚对内毒素(LPS)诱导的SIRS大鼠血清中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成四组(n=14)。A:对照组;B:模型组,腹腔注射LPS(1... 目的 探讨免疫因子TNF-α、IL-6、IL-8与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探讨不同剂量异丙酚对内毒素(LPS)诱导的SIRS大鼠血清中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成四组(n=14)。A:对照组;B:模型组,腹腔注射LPS(1mg·kg-1);C:B+异丙酚(75μg·kg-1·min-1×4h静脉注射;D:B+异丙酚(150μg·kg-1·min-1×4h静脉注射。分别取实验前、实验1h、2h、3h、4h时相股静脉血,用细胞毒染料染色法或ELISA法测血清中TNF-α、IL-6、IL-8浓度。结果 在内毒素诱导下,循环中的TNF-α、IL-6 、IL-8浓度均显著升高。异丙酚能有效降低上述免疫因子的血清浓度,并可延迟血清TNF-α、IL-8升高的出现时相。结论 异丙酚早期应用可控制免疫因子反应,对SIRS的发生有一定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 二异丙酸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SIRS
原文传递
系统性炎性反应指标对颅脑创伤患者短期疗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恺 王华健 +7 位作者 苗壮壮 李宇 才智 王俊文 韩林 舒凯 牛洪泉 雷霆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30-1234,共5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炎性反应指标对颅脑创伤(TBI)患者短期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4例经手术治疗的TBI患者的临床资料。于TBI后24 h内对患者进行系统性炎性反应指标... 目的探讨系统性炎性反应指标对颅脑创伤(TBI)患者短期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4例经手术治疗的TBI患者的临床资料。于TBI后24 h内对患者进行系统性炎性反应指标[包括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间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d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预后营养指数]检测。术后1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级(GOS)评估患者的短期疗效,并分为疗效良好(GOSⅣ、Ⅴ级)和疗效差(GOSⅠ~Ⅲ级)两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TBI患者短期疗效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以评估系统性炎性反应指标对TB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74例TBI患者中,术后短期疗效良好者55例(74.3%),疗效差者19例(25.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头颅CT显示中线移位≥1 cm、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血糖、低钙血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NLR、dNLR、PLR和MLR均为TBI患者短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BI患者早期出现低钙血症(OR=0.001,95%CI:0~0.376)、白细胞计数≥14.2×109/L(OR=0.005,95%CI:0~0.604)、单核细胞计数≥0.9×109/L(OR=0.012,95%CI:0~0.385)和NLR≥12.8(OR=0.001,95%CI:0~0.603)均为患者短期疗效差的危险因素(均P<0.05)。白细胞+单核细胞的预测能力最强,曲线下面积为0.801(95%CI:0.697~0.905),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2%和72.7%。结论系统性炎性反应指标中,白细胞与单核细胞计数联合分析对TBI患者短期疗效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神经外科手术 系统性炎性反应指标 短期疗效
原文传递
晚期胰腺癌患者系统性炎性反应指数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巩伟 邹益 +1 位作者 王朋 王红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12期1224-1228,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晚期胰腺癌患者系统性炎性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ion response index,SIRI)、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变化,探讨SIRI、FIB与晚期胰腺癌患者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晚期胰腺癌患者110例为胰腺...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晚期胰腺癌患者系统性炎性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ion response index,SIRI)、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变化,探讨SIRI、FIB与晚期胰腺癌患者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晚期胰腺癌患者110例为胰腺癌组,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胰腺癌组采用吉西他滨为基础药物的化疗方案,化疗2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估。计算对照组及胰腺癌组化疗前SIRI,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晚期胰腺癌患者化疗前血浆FIB水平;比较不同病理特征晚期胰腺癌患者SIRI、血浆FIB水平;绘制ROC曲线,以化疗前SIRI、血浆FIB水平预测晚期胰腺癌最佳截断值1.14、3.18 g/L为界,将11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分为高SIRI组(SIRI≥1.14)69例和低SIRI组(SIRI<1.14)41例,高水平FIB组(血浆FIB≥3.18 g/L)79例和低水平FIB组(血浆FIB<3.18 g/L)31例,比较高、低SIRI组及高、低水平FIB组化疗有效率;随访1年,比较晚期胰腺癌患者高、低SIRI组及高、低水平FIB组1年总生存率,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晚期胰腺癌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胰腺癌组化疗前SIRI(1.92±0.20)、血浆FIB水平[(3.62±0.87)g/L]均高于对照组[0.80±0.07、(2.47±0.66)g/L](t=14.428,P<0.001;t=6.657,P=0.011);肿瘤直径≥45 mm[1.81(1.12,2.60)]、临床分期Ⅳ期[1.61(0.96,2.52)]者SIRI分别高于肿瘤直径<45 mm[1.00(0.62,1.72)]、临床分期Ⅲ期[0.89(0.61,1.56)]者(Z=-2.943,P=0.003;Z=-3.580,P<0.001);不同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化疗前糖类抗原19-9水平、化疗前癌胚抗原水平者SIR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45 mm[3.72(3.34,4.22)g/L]、临床分期Ⅳ期[3.80(3.51,4.34)g/L]、化疗前癌胚抗原水平≥5μg/L[3.66(3.31,4.38)g/L]者FIB分别高于肿瘤直径<45 mm[3.41(2.80,3.83)g/L]、临床分期Ⅲ期[2.78(2.53,3.18)g/L]、化疗前癌胚抗原水平<5μg/L者[3.50(3.00,3.87)g/L](Z=-2.503,P=0.012;Z=-7.606,P<0.001;Z=-2.154,P=0.031),不同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化疗前糖类抗原19-9水平者血浆FI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SIRI组化疗总有效率(55.07%)低于低SIRI组(82.93%)(χ^(2)=8.827,P=0.003),高水平FIB组化疗总有效率(59.49%)低于低水平FIB组(80.65%)(χ^(2)=4.405,P=0.036)。随访1年,11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中13例因后续化疗中联合其他方法治疗退出生存分析,余97例中死亡79例,1年总生存率为18.56%(18/97);高SIRI组1年总生存率(8.06%)低于低SIRI组(37.14%)(χ^(2)=12.516,P<0.001);高水平FIB组1年总生存率(14.71%)与低水平FIB组(27.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32,P=0.135)。临床分期Ⅳ期(OR=0.404,95%CI:0.179~0.911,P=0.029)、肿瘤直径≥45 mm(OR=0.551,95%CI:0.338~0.898,P=0.017)、化疗前SIRI≥1.14(OR=0.437,95%CI:0.261~0.731,P=0.002)是晚期胰腺癌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化疗前SIRI≥1.14、血浆FIB≥3.18 g/L的晚期胰腺癌患者采用吉西他滨为基础药物的化疗疗效不佳,1年总生存率降低,二者可反映疾病进展及预后,SIRI≥1.14是晚期胰腺癌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系统性炎性反应指数 纤维蛋白原 预后
原文传递
酮病奶牛中性粒细胞脱颗粒增强与系统性炎性反应 被引量:1
7
作者 姜尚 李心慰 +2 位作者 王哲 刘国文 宋玉祥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30-1035,共6页
酮病是围产期奶牛常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其伴有系统性炎性反应。中性粒细胞嗜天青颗粒(azurophil granules,AGs)含有大量促炎介质,其过度释放可能与系统性炎性反应有关。根据血清中β-羟基丁酸的水平,将30头多产奶牛(产后3周内)分为对照... 酮病是围产期奶牛常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其伴有系统性炎性反应。中性粒细胞嗜天青颗粒(azurophil granules,AGs)含有大量促炎介质,其过度释放可能与系统性炎性反应有关。根据血清中β-羟基丁酸的水平,将30头多产奶牛(产后3周内)分为对照组(Control,n=15,BHB<1.2 mmol/L)和酮病组(Ketosis,n=15,BHB>3 mmol/L)。检测血清炎性介质发现,与对照组奶牛相比,酮病奶牛血清中结合珠蛋白(H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酮病奶牛血清AGs标记蛋白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显著升高,且MPO与上述促炎介质水平呈强正相关性;从酮病奶牛分离的中性粒细胞(PMN)中MPO的蛋白含量显著降低,而血液中CH138A^(+)/CD63^(high)(脱颗粒的PMN)细胞比例升高、胞膜CD63的平均荧光强度增强,进一步证实酮病奶牛AGs的脱颗粒水平升高。总之,本研究发现酮病奶牛AGs脱颗粒水平升高与系统性炎性反应的发生相关,为酮病奶牛系统性炎性反应的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酮病 系统性炎性反应 粒细胞 脱颗粒
原文传递
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营养治疗意义及方法
8
《中国社区医师》 2013年第25期27-28,共2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重,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能降低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率、减少系统性炎性反应的持续时间和降低疾病总体的严重程度,营养支持可以为机体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维护肠黏膜屏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支持患者顺利度过漫长...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重,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能降低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率、减少系统性炎性反应的持续时间和降低疾病总体的严重程度,营养支持可以为机体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维护肠黏膜屏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支持患者顺利度过漫长的病程;同时营养支持的应用使得胰腺炎的治疗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治疗效果明显改善,这也是胰腺炎治疗的一大进步。如果患者能够耐受就应推荐早期肠内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胰腺 临床营养治疗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系统性炎性反应 医源感染 肠黏膜屏障 持续时间 营养物质
下载PDF
CRRT对SIRS患者相关炎性介质的影响和临床意义
9
作者 徐娜娜 邢华苑 王卉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1年第11期55-56,共2页
目的:利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16例SIRS患者行CRRT治疗,分别于治疗1d, 3d和CRRT停止后监测血液中CRP,T细胞亚群水平和APACHEⅡ评分的变... 目的:利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16例SIRS患者行CRRT治疗,分别于治疗1d, 3d和CRRT停止后监测血液中CRP,T细胞亚群水平和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CRRT治疗第1d, 3d和停止后CRP水平明显下降(P<0.01),CD4^(+)、CD8^(+)水平明显升高(P<0.05),APACHEⅡ评分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SIRS患者行CRRT治疗能够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水平,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SIRS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 CRP T细胞亚群 APACHEⅡ
下载PDF
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标与脑挫伤周围水肿程度的相关性
10
作者 徐政昊 陈军 +1 位作者 葛强 肖遥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研究系统性炎症反应标志物对脑挫伤患者脑水肿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科收治的164例非手术治疗脑挫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中有重度脑水肿患者62例,轻中度脑水肿患者102例。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间... 目的研究系统性炎症反应标志物对脑挫伤患者脑水肿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科收治的164例非手术治疗脑挫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中有重度脑水肿患者62例,轻中度脑水肿患者102例。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间入院时收缩压、血糖浓度、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比淋巴细胞比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入院时血糖浓度和中性粒细胞比淋巴细胞比值是影响脑挫伤患者脑水肿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脑损伤 脑水肿 系统性炎性反应指标 血脑屏障
原文传递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SIRS/sepsis合并ARF患者血清PCT、TNF-а、IL-6、IL-10等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孙晨 吴学敏 魏鹍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12期1521-1524,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技术对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sepsis)合并急性肾衰患者体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IL-10等炎性因子的清除作用,同时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技术对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sepsis)合并急性肾衰患者体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IL-10等炎性因子的清除作用,同时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肾功能、血流动力学的治疗作用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ICU行CVVH治疗的患者18例,其中非感染SIRS9例,感染SIRS(脓毒症)9例。于CVVH治疗前及治疗后2、6、12h及CVVH停止后12h,分别检测血清PCT、TNF-α、IL-6、IL-10浓度;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液电解质及肾功能;抽动脉血检测血气分析,记录pH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于上述各时间点记录体温(T)、心率(HR)、呼吸(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结果 sepsis组血清PCT的初始浓度明显高于SIRS组(P<0.05);18例患者血清PCT浓度在CBP治疗后2h开始下降,后又有所回升,均低于CBP前水平,但与CBP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8例患者CBP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在CBP后2、6、12h时均显著低于CBP前(P<005);6h降至最低,停止CBP后12h,血清TNF-α水平轻度回升,但仍低于CBP前(P<0.05);血清IL-6、IL-10水平在CBP后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但较CBP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VVH后BUN、Scr、血清K+均下降(P<0.05),在停止CBP后12h虽然略有所回升,但仍明显低于CVVH前(P<0.05)。结论 CBP能清除SIRS/Sepsis合并ARF患者血清中多种炎性因子。其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平稳,对SIRS/Sepsis合并ARF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血液净化 降钙素原 细胞因子 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 脓毒症 肾功能衰竭
下载PDF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临床应用
12
作者 刘丽敏 《黑龙江医学》 2003年第4期241-244,共4页
关键词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临床应用 血液透析 肾衰多器官功能衰竭 ARF 并发症 脑水肿 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 SIRS 挤压综合征 肝功能衰竭
下载PDF
灾难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13
作者 陈舟 张颖慧 赵学智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04-807,共4页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是指持续性抗磷脂抗体阳性患者出现血管内血栓形成和(或)病态妊娠等一组临床综合征,可单独或与其他免疫性疾病同时出现。1992年,Asherson等首先对灾难性APs(CAPs)进行描述,其特点为多发小血管血栓形成,...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是指持续性抗磷脂抗体阳性患者出现血管内血栓形成和(或)病态妊娠等一组临床综合征,可单独或与其他免疫性疾病同时出现。1992年,Asherson等首先对灾难性APs(CAPs)进行描述,其特点为多发小血管血栓形成,短期内进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坏死组织释放炎性因子引起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CAPS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病死率高,临床上需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灾难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 血管血栓形成 临床综合征 免疫疾病 患者
下载PDF
生物生态制剂对慢性肝病和肝性脑病防治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Stig Bengmark 刘青(翻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0-14,共5页
关键词 亚临床型肝脑病 肝病 生态制剂 生物 系统性炎性反应 防治 疾病 生态学方法
下载PDF
CRRT对SIRS患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的影响和临床意义
15
作者 徐娜娜 邢华苑 米沙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1年第8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16例SIRS患者行CRRT治疗,分别于治疗1d,3d和CRRT停止后监测血液中CRP,PCT和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CRR...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16例SIRS患者行CRRT治疗,分别于治疗1d,3d和CRRT停止后监测血液中CRP,PCT和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CRRT治疗第1d,3d和停止后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浓度均明显下降(P <0.01),APACHEⅡ评分在治疗第1d,3d和治疗停止后均有明显降低(P <0.01)。结论:SIRS患者行CRRT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改善SIRS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 C-反应蛋白 降钙素APACHEⅡ
下载PDF
抑肽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朝辉 徐昆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344-347,共4页
目的体外观察抑肽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活化的影响,探讨其抑制体外循环术后系统性炎性反应的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人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活化组,抑肽酶+TNFα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人脐静脉内... 目的体外观察抑肽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活化的影响,探讨其抑制体外循环术后系统性炎性反应的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人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活化组,抑肽酶+TNFα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用细胞培养小室测定中性粒细胞跨迁单层融合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迁移率。结果抑肽酶可显著抑制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P<0.05),抑肽酶对中性粒细胞跨迁活化的单层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抑肽酶可抑制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活化;抑肽酶可抑制中性粒细胞跨迁人TNFα活化的单层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抑肽酶可能通过抑制内皮细胞的活化来抑制体外循环术后系统性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肽酶 ICAM-1 体外循环 系统性炎性反应
下载PDF
抑肽酶对内皮细胞β-链蛋白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陈朝辉 徐昆 《四川医学》 CAS 2006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体外观察人肿瘤坏因子α(TNFα)对内皮细胞细胞连接蛋白β-链蛋白的影响及抑肽酶的保护作用,探讨抑肽酶抑制体外循环术后系统性炎性反应的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TNFα组,抑肽酶+TNFα组。采用免疫... 目的体外观察人肿瘤坏因子α(TNFα)对内皮细胞细胞连接蛋白β-链蛋白的影响及抑肽酶的保护作用,探讨抑肽酶抑制体外循环术后系统性炎性反应的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TNFα组,抑肽酶+TNFα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连接蛋白β-链蛋白(-βcatenin)的表达。用细胞培养小室测定中性粒细胞跨迁单层融合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迁移率。结果250KIU/ml抑肽酶可显著减少-βcatenin的丢失(P<0.05);250KIU/ml抑肽酶对中性粒细胞跨迁活化的单层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抑肽酶对内皮细胞细胞连接具有保护作用;抑肽酶可能通过保护内皮细胞细胞连接来抑制体外循环术后系统性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肽酶 Β-CATENIN 体外循环 系统性炎性反应
下载PDF
脓毒症内皮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余旻 刘先哲 《国外医学情报》 2006年第4期6-9,共4页
脓毒症是危重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与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其病理过程复杂,涉及大量细胞、炎性介质与凝血系统的激活;其中,内皮细胞功能的改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内... 脓毒症是危重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与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其病理过程复杂,涉及大量细胞、炎性介质与凝血系统的激活;其中,内皮细胞功能的改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内皮细胞在脓毒症中的作用、内皮损伤的分子机制和内皮在脓毒症治疗中的潜在价值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功能障碍 脓毒症 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 内皮细胞功能 多器官功能不全 病人死亡 临床特征 病理过程 凝血系统 介质
下载PDF
术前外周血NLR、PLR、LMR和SII对喉鳞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席恺 蔡欣欣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e-to-lymphocyte rate,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与系统性免疫性炎性反应指...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e-to-lymphocyte rate,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与系统性免疫性炎性反应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对喉鳞癌、喉乳头状瘤和声带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20年10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治疗的170例喉鳞癌患者(喉癌组).52例喉乳头状瘤(喉乳头状瘤组)和197例声带息肉(声带息肉组)的临床资料。比较各组患者外周血NLR、PLR、LMR及SII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单项指标在喉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喉癌组与喉乳头状瘤组NLR、PLR、LMR和SII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喉癌组与声带息肉组NLR、PLR、LMR和SII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喉乳头状瘤组与声带息肉组NLR、PLR、LMR和SI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ROC曲线分析显示,NLR、PLR、LMR和SII在鉴别喉鳞癌与喉乳头状瘤及声带息肉时的敏感度分别为72.1%、46.4%、70.0%和62.3%,特异度分别为72.3%、80.4%、72.1%和76.2%。结论NLR、PLR、LMR和SII对喉癌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 系统性免疫反应指数
下载PDF
胡蜂蛰伤患者发生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效能
20
作者 黄鑫 周正武 +1 位作者 韩圣瑾 翁云龙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7期76-79,共4页
目的分析胡蜂蛰伤患者发生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效能。方法78例胡蜂蜇伤患者分为CLS组和非CLS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基础疾病、APACHEⅡ、就诊时间、SOFA评分和蜇伤皮损数)、实验室检查结果(D-二聚体... 目的分析胡蜂蛰伤患者发生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效能。方法78例胡蜂蜇伤患者分为CLS组和非CLS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基础疾病、APACHEⅡ、就诊时间、SOFA评分和蜇伤皮损数)、实验室检查结果(D-二聚体、PT、APTT、Cr、间接胆红素、CK、CRP、WBC、PCT、PLT、ALB、氧合指数、血细胞比容、乳酸、IL-6),并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胡蜂蛰伤患者发生CLS的危险因素。采用ROC评估相关危险因素对胡蜂蛰伤患者发生CLS的预测效能。结果78例胡蜂蜇伤患者中,24例患者发生CLS,总发生率30.77%(24/78)。CLS组与非CLS组就诊时间、蜇伤皮损数、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D-二聚体、Cr、CRP、PCT、ALB、CRP/ALB、氧合指数、IL-6比较,P均<0.05。血清IL-6、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胡蜂蛰伤患者发生CLS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血清D-二聚体、IL-6水平升高预测胡峰蜇伤发生CLS的AUC分别为0.812(95%CI为0.694~0.931)、0.891(95%CI为0.817~0.964),Cut-off值分别为3.250μg/mL、8.500 pg/mL,灵敏度分别为75.0%、91.7%,特异度分别为81.5%、81.5%。结论血清IL-6、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胡蜂蛰伤患者发生CLS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胡蜂蛰伤患者发生CLS有一定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蛰伤并发症 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白细胞介素6 D-二聚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