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2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C对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保护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美兰 刘金星 陈美任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0-262,共3页
目的:观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免疫接种小鼠对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保护效果。方法:将白假丝酵母菌孢子、菌丝悬液致敏小鼠DC经小鼠行尾静脉接种3次,后造系统性白念珠感染模型观察小鼠生存期、肾病理切片、眼球取血检测CD4+、CD8+T... 目的:观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免疫接种小鼠对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保护效果。方法:将白假丝酵母菌孢子、菌丝悬液致敏小鼠DC经小鼠行尾静脉接种3次,后造系统性白念珠感染模型观察小鼠生存期、肾病理切片、眼球取血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结果:DC能有效延长小鼠生存期、保护小鼠肾脏、增强小鼠的免疫力。结论:DC能很好地抵抗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这为研究DC作为佐剂对抗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新型联合疫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 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 免疫保护
下载PDF
重组Sap2蛋白与DC联合免疫对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
2
作者 徐美兰 刘金星 +1 位作者 周正锋 陈美任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81-684,694,共5页
目的研究重组白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天冬氨酸蛋白酶2(Sap2)蛋白与致敏树突状细胞(DC)联合免疫对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小鼠的保护效果。方法 PCR克隆白假丝酵母菌Sap2,与pMD19-T-Sap2载体转化至DH5α,阳性质粒与pET32a构建表... 目的研究重组白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天冬氨酸蛋白酶2(Sap2)蛋白与致敏树突状细胞(DC)联合免疫对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小鼠的保护效果。方法 PCR克隆白假丝酵母菌Sap2,与pMD19-T-Sap2载体转化至DH5α,阳性质粒与pET32a构建表达载体,转化至BL21(DE3),诱导目的蛋白表达。将白假丝酵母菌孢子、菌丝混悬液致敏小鼠DC后,3组小鼠分别免疫接种重组蛋白与致敏DC、重组Sap2蛋白、致敏DC,每组接种3次。再造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模型,观察小鼠生存期、肾病理切片、观察保护性。结果成功构建pET32a-Sap2原核表达载体,目的蛋白被诱导表达并收集纯化。DC、重组Sap2蛋白、重组Sap2蛋白与DC均能有效延长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小鼠生存期、保护小鼠肾脏,其中重组蛋白与DC联合免疫较单一的DC或Sap2免疫效果更佳。结论重组Sap2蛋白联合DC是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重组疫苗的较理想免疫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2 DC 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 免疫保护
下载PDF
Sap2蛋白与树突状细胞对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免疫保护性
3
作者 徐美兰 刘金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30-1034,共5页
目的小鼠进行重组蛋白与树突状细胞(DC)联合免疫,观察其对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免疫保护效果。方法原核表达并诱导表达白假丝酵母菌Sap2蛋白;将白假丝酵母菌孢子、菌丝混悬液致敏小鼠DC后,分5组小鼠行3次免疫接种重组蛋白及致敏DC、致敏DC... 目的小鼠进行重组蛋白与树突状细胞(DC)联合免疫,观察其对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免疫保护效果。方法原核表达并诱导表达白假丝酵母菌Sap2蛋白;将白假丝酵母菌孢子、菌丝混悬液致敏小鼠DC后,分5组小鼠行3次免疫接种重组蛋白及致敏DC、致敏DC、DC、Sap2、PBS,再造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模型观察小鼠生存期、肾病理切片、肾负菌量、检测CD4+、CD8+百分率观察保护性。结果成功构建pET32a-Sap2原核表达载体,目的蛋白被诱导表达并收集纯化。重组蛋白与致敏DC、DC、Sap2蛋白均能有效延长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小鼠生存期、保护小鼠肾脏、增强小鼠的免疫力,其中多组分联合免疫效果更佳。结论多组分联合免疫能很好地抵抗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这为研究新型多组分联合疫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冬氨酸蛋酶2 树突状细胞 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 免疫保护
下载PDF
重组白细胞介素23抗小鼠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的研究
4
作者 许莉 陈宏翔 +3 位作者 俞莺 谭明 李娟 涂亚庭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白介素23在抗小鼠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建立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动物模型,设置对照组(单纯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组)与处理组(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前注射重组白介素23)。用平皿稀释... 目的探讨重组白介素23在抗小鼠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建立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动物模型,设置对照组(单纯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组)与处理组(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前注射重组白介素23)。用平皿稀释法检测肾脏、脾脏组织菌落形成单位(CFU)数目;制作肾、脾脏组织病理学标本,评估其病理学分级;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脾脏干扰素γ分泌水平。结果感染后2、3、7 d,处理组肾脏CFU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处理组脾脏组织CFU值也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组织病理学评分处理组低于对照组,处理组较对照组感染程度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脏组织病理学评分处理组也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检测脾脏干扰素γ分泌水平处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组白介素23在小鼠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中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细胞介素23 干扰素Γ
下载PDF
免疫抑制BALB/c小鼠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生物指标模型的建立
5
作者 李继红 邓洁华 +1 位作者 赵宜乐 王刚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78-883,共6页
目的探讨经腹腔注射白假丝酵母菌建立免疫抑制BALB/c小鼠系统性感染的生物指标模型,为研究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的致病机制和抗真菌药物的药效学提供相关动物模型。方法对免疫抑制组BALB/c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0 mg/kg·d,连续2 d)... 目的探讨经腹腔注射白假丝酵母菌建立免疫抑制BALB/c小鼠系统性感染的生物指标模型,为研究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的致病机制和抗真菌药物的药效学提供相关动物模型。方法对免疫抑制组BALB/c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0 mg/kg·d,连续2 d)经腹腔注射白假丝酵母菌增强毒力株0.25 mL(浓度为1×10^(7 )CFU/mL)建立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模型;取小鼠尾静脉血进行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取小鼠组织进行真菌镜检、培养、病理检查以及(1,3)-β-D-葡聚糖检测。结果免疫抑制组与对照组小鼠用药后第4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平均体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组生存率为30.00%,对照组生存率为100.00%,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注射真菌后第2~14天死亡小鼠以及第14天存活小鼠进行解剖,发现肺、肝、肾组织出现多处脓肿,以肾组织感染最为显著;小鼠组织真菌直接镜检可见大量菌丝体,组织培养均为白假丝酵母菌,组织病理可见大量菌丝体、炎细胞及组织坏死。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组肺、肾组织(1,3)-β-D-葡聚糖均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实验方法可以成功建立免疫抑制BALB/c小鼠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组织真菌学 组织病理学 (1 3)-β-D-葡聚糖 感染
下载PDF
白假丝酵母菌致颅内感染2例分析
6
作者 陈辉珍 俞振飞 +1 位作者 高健婷 杨玮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22期43-45,共3页
颅内真菌感染以隐球菌[1]、曲霉菌[2]、毛霉菌[3]、假丝酵母菌[4]等常见,多为条件致病菌。白假丝酵母菌致颅内感染一般存在于头颅手术后或有血脑屏障破坏的操作后[5],或有鼻窦、鼻旁窦真菌感染的患者[6]。笔者收治白假丝酵母菌致颅内感... 颅内真菌感染以隐球菌[1]、曲霉菌[2]、毛霉菌[3]、假丝酵母菌[4]等常见,多为条件致病菌。白假丝酵母菌致颅内感染一般存在于头颅手术后或有血脑屏障破坏的操作后[5],或有鼻窦、鼻旁窦真菌感染的患者[6]。笔者收治白假丝酵母菌致颅内感染患者2例,现分析其发病、诊治及预后情况,旨在为临床诊治该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颅内感染 基底节出血 腔隙性脑梗死 肝硬化 前列腺增生 脑脊液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清IL-1β、CAR及HBP水平与化疗期间继发肺部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关系
7
作者 宋静静 王缚鲲 +3 位作者 张会峰 刘叶 蒋梦雨 安黎云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0期2456-2460,共5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及肝素结合蛋白(HBP)水平与化疗期间继发肺部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肺癌患者175例,均予以化疗方案,根据其是否继...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及肝素结合蛋白(HBP)水平与化疗期间继发肺部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肺癌患者175例,均予以化疗方案,根据其是否继发肺部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分为感染组(37例)与非感染组(138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血清IL-1β、HBP水平及CAR,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继发肺部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1β、CAR、HBP对化疗期间继发肺部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预测价值,比较不同血清IL-1β、HBP水平及CAR的肺癌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感染组吸烟、病理分期、糖尿病、化疗周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解剖部位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血清IL-1β、HBP水平及CAR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糖尿病、解剖部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理分期、化疗周期及血清IL-1β、HBP、CAR均为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继发肺部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IL-1β、CAR、HBP单独预测肺部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9、0.732、0.796,三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31,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6.49%、90.58%;IL-1β、CAR、HBP高水平亚组的肺癌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低水平亚组(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IL-1β、HBP水平及CAR升高与化疗期间继发肺部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有关,检测其水平有助于预测肺部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及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部感染 细胞介素-1Β C反应蛋比值 酵母菌 肝素结合蛋
下载PDF
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路晓钦 黎莉华 +1 位作者 周丽 刘利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19-421,共3页
回顾性分析某院2003—2005年各类临床标本分离的186株白假丝酵母菌分布特点及药敏结果。186株白假丝酵母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占60.75%;其次为中段尿18.28%,分泌物11.83%,血液4.30%,其他4.84%。白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5... 回顾性分析某院2003—2005年各类临床标本分离的186株白假丝酵母菌分布特点及药敏结果。186株白假丝酵母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占60.75%;其次为中段尿18.28%,分泌物11.83%,血液4.30%,其他4.84%。白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5-氟胞嘧啶、氟康唑、咪康唑、酮康唑、益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4.84%、9.68%、41.94%、63.98%、61.83%、67.23%、46.77%、66.67%;3年来,白假丝酵母菌除对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的耐药率显著降低(P<0.01),对益康唑的耐药率没有太大变化(P>0.05)外,对5-氟胞嘧啶、氟康唑、酮康唑、咪康唑的耐药率显著增高(P<0.01或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抗真菌药物 抗药性 微生物
下载PDF
老年患者下呼吸道白色假丝酵母菌医院感染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叶茂林 郑玉龙 +1 位作者 谢玉萍 方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37-1639,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医院内下呼吸道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因素及耐药情况。方法统计2004-2006年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住院患者,痰液检出白色假丝酵母菌1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患者医院内下呼吸道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相关因素多,...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医院内下呼吸道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因素及耐药情况。方法统计2004-2006年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住院患者,痰液检出白色假丝酵母菌1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患者医院内下呼吸道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相关因素多,且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检出率逐年上升,近3年分别为25.2%、36.9%、39.9%;耐药率呈显著上升趋势,近3年分别为20.6%、41.8%、34.2%。结论要降低老年患者下呼吸道白色假丝酵母菌医院感染率,必须有效地控制感染诱发因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老年患者 酵母菌 下呼吸道
下载PDF
白色假丝酵母菌院内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解泽强 辛续丽 杨朵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253-255,共3页
目的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09~2011年分离的白色假丝酵母菌标本来源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该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的白色假丝酵母菌,采用科玛嘉培养基进行菌株鉴定,采用ATB Fungus 3进行药物最... 目的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09~2011年分离的白色假丝酵母菌标本来源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该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的白色假丝酵母菌,采用科玛嘉培养基进行菌株鉴定,采用ATB Fungus 3进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检测。比较3年白色假丝酵母菌标本来源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2009~2011年白色假丝酵母菌标本来源无明显变化,痰液标本均占70%以上,其次为尿液标本约占10%。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敏感度高。对氟康唑耐药率小于1.0%,对伏立康唑耐药率为1.0%,对伊曲康唑耐药率约为3.5%。结论本地区白色假丝酵母菌主要来源为痰液与尿液,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敏感度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控制 酵母菌 抗药性 真菌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院内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胡梅 韩静 马冬媛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82-1283,共2页
关键词 酵母菌感染 耐药分析 临床分布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监测 耐药情况 感染原因 临床医生
下载PDF
呼吸道感染中白假丝酵母菌的致病性与细胞外水解酶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凌 赵亮 陈贻锴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50-53,共4页
将84株呼吸道分离的白假丝酵母菌分为致病组和非致病组,采用卵黄培养基法检测细胞外磷脂酶的活力,用牛血清白蛋白琼脂培养基法检法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的活力,并用RT-PCR的方法检测这2种酶相关基因PLB1和SAP2的表达情况,分析其组间差别... 将84株呼吸道分离的白假丝酵母菌分为致病组和非致病组,采用卵黄培养基法检测细胞外磷脂酶的活力,用牛血清白蛋白琼脂培养基法检法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的活力,并用RT-PCR的方法检测这2种酶相关基因PLB1和SAP2的表达情况,分析其组间差别,结果表明致病组菌株的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的活力要高于非致病组(P=0.034<0.05),细胞外磷脂酶活力二组未见差别,致病组的PLB1和SAP2基因的表达均高于非致病组(P<0.05),PLB1和SAP2的表达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r=0.776,P<0.01),提示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是呼吸道白假丝酵母菌重要的毒力因子,PLB1和SAP2的表达上调可能影响菌株的毒力,这2个基因的表达量有正相关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磷脂酶
下载PDF
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及分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靳颖 刘锦 +1 位作者 张明华 张华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1期987-989,共3页
关键词 酵母菌 感染 基因分型
下载PDF
单用伊曲康唑及联合γ-干扰素对小鼠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廖晓容 高永良 周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9期1092-1095,共4页
目的:研究单用伊曲康唑(Itraconazole)及联合γ-干扰素(IFN-γ)对小鼠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抗菌作用。方法:制备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小鼠模型,单用不同剂量伊曲康唑及联合γ-干扰素治疗感染小鼠。取肝、肾组织培养及组织切片,通过计数... 目的:研究单用伊曲康唑(Itraconazole)及联合γ-干扰素(IFN-γ)对小鼠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抗菌作用。方法:制备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小鼠模型,单用不同剂量伊曲康唑及联合γ-干扰素治疗感染小鼠。取肝、肾组织培养及组织切片,通过计数菌落形成单位(CFU)及组织病理切片情况,判定单用伊曲康唑及联合γ-干扰素抗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的作用。结果:伊曲康唑10mg/kg与105Uγ-干扰素联合应用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有较好的协同作用,而伊曲康唑50mg/kg与105Uγ-干扰素联合应用其协同疗效不显著。50mg/kg伊曲康唑组单用有很好的抗白假丝酵母菌作用。结论:小剂量的伊曲康唑与γ-干扰素联合应用对小鼠系统性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大剂量伊曲康唑单用也有很好的抗菌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伊曲康唑 Γ-干扰素 菌落形成单位
下载PDF
白假丝酵母菌感染与药敏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伟红 张正银 庄文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48-48,50,共2页
为了解白假丝酵母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对分离自临床标本的假丝酵母菌采用显色平板,联合YBC及VITEK-32半自动细菌检测分析仪进行鉴定,并用CANDIFAST真菌药敏试验板做药敏试验。465株假丝酵母菌中白假丝酵母菌占71.83%(334株);以中老年... 为了解白假丝酵母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对分离自临床标本的假丝酵母菌采用显色平板,联合YBC及VITEK-32半自动细菌检测分析仪进行鉴定,并用CANDIFAST真菌药敏试验板做药敏试验。465株假丝酵母菌中白假丝酵母菌占71.83%(334株);以中老年患者分离居多(64.67%),其次为侵入性治疗者(60.78%),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者(16.77%);对两性霉素B具有较高敏感性(91.0%),其次为制霉菌素(87.1%),5-氟胞嘧啶(8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抗真菌药物 真菌病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HIV感染者口腔白假丝酵母菌生长曲线及代时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晓丽 王聪 +3 位作者 王涛 刘奇 郭利军 白丽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4年第4期14-17,共4页
目的:了解HIV感染者口腔白假丝酵母菌的群体生长规律,为口腔念珠菌病的发病机理研究、诊断及防治提供基础。方法:将108株经两次激活的分离自HIV感染者和健康人群口腔的白假丝酵母菌接种于YPD液体培养基37℃培养15 h,每间隔1 h取样采... 目的:了解HIV感染者口腔白假丝酵母菌的群体生长规律,为口腔念珠菌病的发病机理研究、诊断及防治提供基础。方法:将108株经两次激活的分离自HIV感染者和健康人群口腔的白假丝酵母菌接种于YPD液体培养基37℃培养15 h,每间隔1 h取样采用血球计数板活菌计数法计算活菌数,同时用酶标仪测定OD600值,绘制生长曲线并计算代时。结果:绘制了分离自HIV感染者和健康人口腔的白假丝酵母菌的生长曲线,0-3 h为迟缓期,4-10 h为对数生长期,稳定期开始于10 h,两组白假丝酵母菌的生长曲线基本相似。108株白假丝酵母菌的代时为1.568 h,其中HIV感染者白假丝酵母菌代时为1.354 h,健康人群白假丝酵母菌的代时为1.782 h,HIV感染者来源的白假丝酵母菌生长速度比健康人群来源的白假丝酵母菌快0.428 h,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IV感染者和健康人群口腔白假丝酵母菌的生长曲线各个时期基本一致,HIV感染者口腔白假丝酵母菌生长速率较健康人群稍快,在口腔念珠菌病致病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生长曲线 代时 HIV感染
下载PDF
宫腔白假丝酵母菌感染诊治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泓 濮德敏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0-460,共1页
1病例报告 患者,67岁,绝经10年,G4P2。因阴道分泌物带血丝1周,于2009年8月20日来我院就诊。1周前因阴道分泌物带血丝于当地医院就诊,超声检查示:宫腔底部可见0.6cm×0.3cm液性暗区,当地医院初步诊断:子宫内膜癌可能,故患者遂来... 1病例报告 患者,67岁,绝经10年,G4P2。因阴道分泌物带血丝1周,于2009年8月20日来我院就诊。1周前因阴道分泌物带血丝于当地医院就诊,超声检查示:宫腔底部可见0.6cm×0.3cm液性暗区,当地医院初步诊断:子宫内膜癌可能,故患者遂来我院就诊。门诊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型,阴道内可见暗褐色血迹,宫颈尚光滑,子宫前位,稍小,质软,双侧附件触诊未及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尿隐血(+);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感染 宫腔 阴道分泌物 子宫内膜癌 医院就诊 诊治 超声检查 2009年
下载PDF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枢神经系统假丝酵母菌感染诊断 被引量:2
18
作者 毛健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07-809,共3页
全身播散性假丝酵母菌感染已成为极低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晚发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而其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神经病理学的多样性使得脑脊液微生物学和常规细胞学分析不能除外特殊的损伤类型,特别是微小脑脓肿。... 全身播散性假丝酵母菌感染已成为极低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晚发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而其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神经病理学的多样性使得脑脊液微生物学和常规细胞学分析不能除外特殊的损伤类型,特别是微小脑脓肿。因此中枢神经系统假丝酵母菌感染的诊断必须结合脑脊液和影像学检查,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可能成为早期诊断微小脓肿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酵母菌感染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诊断
下载PDF
口腔上皮细胞感染白假丝酵母菌后HBD-2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
19
作者 樊瑞斌 张虹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第12期1160-1163,F0002,共5页
目的检测人β防御素2(Human beta defensin-2,HBD-2)在口腔上皮细胞中的表达以及白假丝酵母菌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以孢子相、菌丝相以及灭活的白假丝酵母菌与KB细胞共同培养6、12、24h后,采用ELISA技术检测各组KB细胞培养液中HBD-... 目的检测人β防御素2(Human beta defensin-2,HBD-2)在口腔上皮细胞中的表达以及白假丝酵母菌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以孢子相、菌丝相以及灭活的白假丝酵母菌与KB细胞共同培养6、12、24h后,采用ELISA技术检测各组KB细胞培养液中HBD-2蛋白的表达情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KB细胞有HBD-2蛋白的基础表达,感染6h后,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12h后,孢子组(93.974±6.426)、菌丝组(72.287±2.839)显著高于对照组(37.380±5.663),P<0.01;感染24h后,各实验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和12h时的表达相比,孢子组(80.851±7.860)、菌丝组(63.932±8.070)出现了下降趋势(P<0.05)。结论 HBD-2在口腔上皮细胞中有基础表达,白假丝酵母菌能诱导其表达上调;白假丝酵母菌对HBD-2的诱导表达只发生在感染的特定时期内,当菌丝进一步侵袭后,HBD-2的表达会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上皮细胞 酵母菌 人Β防御素2
下载PDF
1例胃间质瘤合并椎体白假丝酵母感染患者抗真菌治疗的药学监护
20
作者 俞俊如 陈晨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9期884-888,共5页
目的:分析医院1例胃间质瘤合并椎体白假丝酵母感染患者抗真菌治疗的药学监护过程,为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和伊马替尼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该患者(男,64岁)因“腰疼”入院,当前因胃间质瘤而长期使用伊马替尼;门诊胸腰段MR检查... 目的:分析医院1例胃间质瘤合并椎体白假丝酵母感染患者抗真菌治疗的药学监护过程,为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和伊马替尼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该患者(男,64岁)因“腰疼”入院,当前因胃间质瘤而长期使用伊马替尼;门诊胸腰段MR检查提示可能存在椎体感染性病变,遂经验性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入院第5天,胸椎穿刺液检查回报白假丝酵母,遂改用卡泊芬净治疗;3 d后,根据药敏结果,将卡泊芬净调整为氟康唑;但又3 d后,患者腰背部疼痛加重,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再次升高,医生与药师讨论后,又调整为卡泊芬净;入院第30天,行胸椎病灶刮除术;入院第46天,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感染指标明显下降,药师会诊后,考虑与伊马替尼的药物相互作用,建议换用氟康唑口服序贯治疗。结论:对于病因不明的感染患者,临床药师应协助医生及早明确病原菌,以开展针对性治疗,并根据抗感染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还应关注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酵母感染 抗真菌治疗 胃间质瘤 药学监护 氟康唑 伊马替尼 合理用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