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8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淀粉样蛋白A、白细胞介素-6及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的表达水平分析
1
作者 邹光美 黄朝任 +1 位作者 杨小兰 吴博文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2期94-96,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及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5月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SLE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SLE活动指数积分表评分分...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及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5月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SLE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SLE活动指数积分表评分分为SLE稳定期组与SLE活动期组,各100例,另选取同期于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不同人群SAA、IL-6及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水平。结果:SLE稳定期组及SLE活动期组CD3%、CD8%、SAA、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LE稳定期组SAA、IL-6水平低于SLE活动期组,SLE稳定期组CD4%高于对照组与SLE活动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稳定期组及SLE活动期组CD3^(+)、CD4^(+)、CD8^(+)均小于对照组,且SLE活动期组CD3^(+)、CD4^(+)、CD8^(+)均小于SLE稳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A、IL-6及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在SLE患者中均有异常改变,SLE患者活动期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低于稳定期患者,对于SLE的临床诊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清淀粉样蛋白A 白细胞介素-6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基于热毒血瘀理论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的中医认识 被引量:2
2
作者 何家颖 刘明岭 +2 位作者 王馨玉 李淑瑶 关彤 《四川中医》 2023年第1期35-39,共5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归属于中医学“阴阳毒”“温毒发斑”等范畴。本研究基于热毒血瘀理论对SLE活动期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中医治疗进行探讨,总结SLE活动期的发病特点为瘀血与热毒相互搏结,基本...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归属于中医学“阴阳毒”“温毒发斑”等范畴。本研究基于热毒血瘀理论对SLE活动期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中医治疗进行探讨,总结SLE活动期的发病特点为瘀血与热毒相互搏结,基本治法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热邪 毒邪 瘀血 活动期
下载PDF
蒿芩清胆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刘维 王慧 +2 位作者 杨晓砚 左芳 陈伏宇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48-450,共3页
目的观察蒿芩清胆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SLE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蒿芩清胆汤和泼尼松,对照组用泼尼松和环磷酰胺,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SLE活动指数(SLEDAI)及各项免疫指标,血尿常规、... 目的观察蒿芩清胆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SLE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蒿芩清胆汤和泼尼松,对照组用泼尼松和环磷酰胺,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SLE活动指数(SLEDAI)及各项免疫指标,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7%(49/60例)、76·67%(46/6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在改善SLEDAI、血沉(ESR)、C3、24h尿蛋白定量、抗dsDNA抗体方面均取得满意效果,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蒿芩清胆汤治疗SLE活动期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蒿芩清胆汤
下载PDF
升麻鳖甲汤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阴虚毒恋证)的疗效及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树岗 贾超 +2 位作者 杨惠琴 高柚柚 宋远瑛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第1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升麻鳖甲汤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阴虚毒恋证)的疗效及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重症SLE活动期(阴虚毒恋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 目的探讨升麻鳖甲汤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阴虚毒恋证)的疗效及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重症SLE活动期(阴虚毒恋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用升麻鳖甲汤。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和治疗前后的SLEDAI-2000、BILAG-2004评分,观察两组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观察组治疗后2周、4周的SLEDAI-2000、BILAG-2004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补体C3、血沉(ESR)、ACTH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抗双链DNA抗体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鳖甲汤治疗重症SLE活动期(阴虚毒恋证)的疗效良好,可缓解病情严重程度,降低疾病活动指数,改善补体C3、ESR、ACTH水平,提高抗双链DNA抗体转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 活动期 升麻鳖甲汤 阴虚毒恋证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下载PDF
IL-6、IL-8的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马悦 李晓兰 +1 位作者 都桂珍 徐国莉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497-498,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探讨二者与SLE疾病活动性的关系及临床价值。[方法]将71例SLE患者按病情活动与否分为活动与非活动两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两组及健康对照组...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探讨二者与SLE疾病活动性的关系及临床价值。[方法]将71例SLE患者按病情活动与否分为活动与非活动两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两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IL-6、IL-8水平。[结果]SLE患者血清IL-6、IL-8含量分别为(97.3±41.3)、(104.4±48.7)pg/ml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37.5±8.4)、(31.5±10.5)pg/mL,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SLE活动组患者血清IL-6、IL-8含量分别为(108.4±43.2)、(113.5±46.2)pg/mL,明显高于非活动组的(71.3±38.7)、(77.4±41.3)pg/mL,二者亦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并且与SLE活动性呈正相关(r=0.942;r=0.936)。[结论]SLE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功能异常,造成细胞因子IL-6、IL-8表达异常增高。监测患者血清IL-6、IL-8水平,对了解SLE患者病情活动情况、指导临床治疗及观察疗效、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IL-6 IL-8
下载PDF
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合并贫血临床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谢锐龙 徐伟 +2 位作者 李晓昊 黄远航 习松 《中国中医急症》 2004年第11期736-737,共2页
目的观察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贫血的疗效。方法SLE患者26例给以清瘟败毒饮加减,并予强的松内服。结果26例中除1例并发溶血危象死亡,其余25例炎症指标(ESR、IgG、IgA)及贫血指标(RBC、Hb)治疗后均得到改善。结论... 目的观察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贫血的疗效。方法SLE患者26例给以清瘟败毒饮加减,并予强的松内服。结果26例中除1例并发溶血危象死亡,其余25例炎症指标(ESR、IgG、IgA)及贫血指标(RBC、Hb)治疗后均得到改善。结论清瘟败毒饮加减具有抑制SLE活动性及改善造血微环境,从而改善贫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贫血 清瘟败毒饮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伏气温病理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探讨 被引量:8
7
作者 谢锐龙 徐伟 李晓昊 《中国中医急症》 2004年第6期372-372,共1页
本文应用伏气温病理论,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在阴精亏虚、先天不足、内伏蕴热的基础上复感温邪而发病,因而临证中以气血两燔和湿热内阻论治,疗效满意。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医药疗法 伏气温病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的骨髓象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侯春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686-687,共2页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活动期的骨髓象变化 ,了解其变化的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低倍镜观察 5 8例SLE患者骨髓涂片的增生程度及外周血涂片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形态。结果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10例(17.2 4% ) ,增生活跃 47...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活动期的骨髓象变化 ,了解其变化的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低倍镜观察 5 8例SLE患者骨髓涂片的增生程度及外周血涂片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形态。结果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10例(17.2 4% ) ,增生活跃 47例 (81.0 4% ) ,增生减低 1例 (1.72 % )。结论 SLE患者血细胞减少 ,不是骨髓造血功能受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骨髓象 血常规 活动期 外周血细胞破坏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合并副伤寒1例
9
作者 汤明霞 梁尚清 刘元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42-142,共1页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副伤寒 活动期 抗DSDNA抗体 下肢关节痛 抗SSA抗体 全身皮疹 血小板计数
下载PDF
3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眼底改变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晓玲 吕淑娟 +2 位作者 于春红 缪爱红 梁仲琪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的眼底改变。方法选择35例SLE活动期患者,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前节,用复方托吡卡胺散瞳,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及吲哚氰绿造影(ICGA)检查眼底。结果所有35例活动期SLE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眼底改变,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的眼底改变。方法选择35例SLE活动期患者,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前节,用复方托吡卡胺散瞳,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及吲哚氰绿造影(ICGA)检查眼底。结果所有35例活动期SLE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眼底改变,25例(43只眼)棉絮斑,10例(13只眼)视网膜静脉阻塞,其中中央静脉阻塞7例(9只眼),中央静脉分支阻塞3例(4只眼),2例(2只眼)玻璃体积血合并新生血管青光眼,1例(2只眼)脉络膜炎合并玻璃膜疣。结论眼底改变常能提前或同时反应SLE的发展情况眼底检查对SLE的诊断和治疗有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眼底改变 观察方法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检测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蔡细英 梁寅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614-615,共2页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测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158例SLE患者血清中ANCA、ANA、抗dsDNA。结果 158例患者血清中,40例检测出ANCA阳性,阳性率25.3%,其中39例为p-ANC...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测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158例SLE患者血清中ANCA、ANA、抗dsDNA。结果 158例患者血清中,40例检测出ANCA阳性,阳性率25.3%,其中39例为p-ANCA,1例为c-ANCA。结论 ANCA在SLE患者中有一定的阳性检出率,且与疾病的活动性有明显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活动期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从瘀热论治 被引量:4
12
作者 官伟星 宋协德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9,共2页
本文论述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活动期与瘀热病理相关,提出凉血解毒、活血通络是关键,且可贯穿于治疗过程之始终。拟制黄鹤仙饮方,顿挫瘀热,调达气血,扶正寓于祛邪之中,用于SLE活动期及其狼疮性肾炎等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 中医药疗法 瘀热
下载PDF
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眼底改变 被引量:1
13
作者 正英 汪志杰 《临床眼科杂志》 1995年第1期18-19,共2页
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眼底改变的发生率为46.66%;以静脉扩张纤曲、视网膜渗出物的发生率较高,视乳头改变和视网膜出血次之,动静脉交叉压迹和黄斑中心光反射消失较低;影响眼底改变的临床因素以浆膜炎、活动性肾损害及大脑狼疮... 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眼底改变的发生率为46.66%;以静脉扩张纤曲、视网膜渗出物的发生率较高,视乳头改变和视网膜出血次之,动静脉交叉压迹和黄斑中心光反射消失较低;影响眼底改变的临床因素以浆膜炎、活动性肾损害及大脑狼疮为突出,血液异常则以高丙球蛋白血症、LE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降低对眼底改变的影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活动期 眼底改变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会宁县4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眼底改变分析
14
作者 邢鸣芳 《当代医学》 2010年第9期55-55,共1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的眼底改变。方法选择我院SLE患者42例,检查眼前节,药物散瞳,血管造影检查眼底。结果42例患者中眼底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眼底改变常能提前或同时反应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展情况,眼底检查对系统性红斑...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的眼底改变。方法选择我院SLE患者42例,检查眼前节,药物散瞳,血管造影检查眼底。结果42例患者中眼底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眼底改变常能提前或同时反应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展情况,眼底检查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和治疗有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眼底变化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患者尿表皮生长因子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爱国 阮诗玮 +5 位作者 郑弘义 王智 孙光 郑京 吴竟 洪江淮 《中医药研究》 1999年第3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活动期中医证型与尿表皮生长因子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量尿表皮生长因子的含量。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患者尿表皮生长因子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热毒炽盛型显著高于阴虚火旺型(...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活动期中医证型与尿表皮生长因子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量尿表皮生长因子的含量。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患者尿表皮生长因子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热毒炽盛型显著高于阴虚火旺型(P<0.01)。结论:提示红斑狼疮活动期尿表皮生长因子可作为区别热毒炽盛、阴虚火旺两型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尿表皮生长因子 中医证型
下载PDF
高原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与稳定期胸部X线观察
16
作者 李蔚林 李东辉 +1 位作者 傅宝文 刘军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3期178-179,共2页
对高原地区30例SLE在活动期与稳定期分别摄后前位胸片,动态观察其心血管5项指标与肺、胸膜改变。结果表明:高原SLE肺动脉高压与心脏扩大的比率明显升高。稳定期绝大多数恢复正常,但部分活动期心脏正常者稳定期却增大,表明心脏损害仍在... 对高原地区30例SLE在活动期与稳定期分别摄后前位胸片,动态观察其心血管5项指标与肺、胸膜改变。结果表明:高原SLE肺动脉高压与心脏扩大的比率明显升高。稳定期绝大多数恢复正常,但部分活动期心脏正常者稳定期却增大,表明心脏损害仍在进展。活动期肺、胸膜损害以肺纹多粗、肺纹模糊、肺部斑片状影与叶间胸膜显示为主,多数随病情稳定而消失,可作为判断病变活动与稳定的肺部X线指标;结节状、条索状阴影发生率低,但吸收缓慢,常是病情慢性迁延的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环境 系统性红斑狼疮 放射诊断学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患者并发感染的回顾性分析
17
作者 刘洋 韩晓芳 巩宇宁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5年第5期540-542,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患者并发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其特点。方法对本院2010年6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33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在诊疗过程中感染发生的部位、病原体种类及感染率进行分析。结果 1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患者并发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其特点。方法对本院2010年6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33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在诊疗过程中感染发生的部位、病原体种类及感染率进行分析。结果 127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37.9%;感染病原体以细菌为主,其次为病毒和真菌;共检出139株病原菌,其中细菌112株占80.6%,真菌27株占19.4%;感染部位以泌尿系统感染率最高,其次为肺部感染。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患者并发感染以细菌为主,应根据其病原学特征采取相应治疗和护理措施,降低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感染 病原菌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低疾病活动度及缓解状况的真实世界研究
18
作者 任立敏 赵楚楚 +13 位作者 赵义 周惠琼 张莉芸 王友莲 沈凌汛 范文强 李洋 厉小梅 王吉波 程永静 彭嘉婧 赵晓珍 邵苗 李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278,共6页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的真实世界低疾病活动度和临床缓解率,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国内11家医院1 000例SLE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的真实世界低疾病活动度和临床缓解率,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国内11家医院1 000例SLE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情况等。采用狼疮低疾病活动状态(lupus low disease activity state, LLDAS)和SLE缓解定义(definitions of remission in SLE,DORIS)评价患者低疾病活动度和临床缓解率,进一步分析符合LLDAS或DORIS缓解患者的临床特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LLDAS或DORIS缓解的相关因素。结果:1 000例SLE患者中,207例(20.7%)符合LLDAS标准,104例(10.4%)符合DORIS缓解。与不符合LLDAS或DORIS的患者相比,符合LLDAS或DORIS者高收入比例更高,病程更长,贫血、肌酐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和低白蛋白血症的发生率更低。应用羟氯喹>12个月或免疫抑制剂≥6个月的SLE患者缓解比例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抗双链DNA抗体阳性、低补体血症(C3和C4)、蛋白尿及家庭收入低是不利于达到LLDAS或DORIS缓解的独立相关因素,而应用羟氯喹>12个月为达到LLDAS或DORIS缓解的保护因素。结论:SLE患者达到LLDAS或DORIS缓解状态的比例较低,规范应用羟氯喹和免疫抑制剂有助于患者的病情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缓解 狼疮低疾病活动状态
下载PDF
抗C1q抗体与儿童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活动性狼疮性肾炎的相关性分析
19
作者 李永珍 杨金荣 +6 位作者 张育迪 曹艳 李晓燕 帅兰军 王英 沈田 吴小川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35-839,共5页
目的研究抗C1q抗体与儿童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和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相关性,以及对活动性SLE和活动性L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年1月-2019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医学中... 目的研究抗C1q抗体与儿童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和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相关性,以及对活动性SLE和活动性L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年1月-2019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医学中心住院的SLE患儿90例为SLE组,所有患儿均检测抗C1q抗体。收集同期住院的70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other autoimmune diseases,OAD)患儿为OAD组,比较两组抗C1q抗体水平差异,分析抗C1q抗体与SLE和LN各指标的相关性,评价抗C1q在SLE和LN中的诊断价值。结果SLE组患儿血清抗C1q抗体水平高于OAD组(P<0.05)。SLE疾病活动性指数与抗C1q抗体呈正相关(rs=0.371,P<0.001),与抗双链DNA抗体呈正相关(rs=0.370,P<0.001)。抗C1q抗体诊断活动性SLE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90%和53.90%,曲线下面积为0.720(P<0.05),临界值为5.45 U/mL。抗C1q抗体水平对诊断活动性LN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8.50%和85.00%,曲线下面积为0.675(P<0.05),临界值为22.05 U/mL。结论抗C1q抗体可作为评价儿童SLE疾病活动性或预测LN活动性的无创生物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抗C1Q抗体 活动 儿童
下载PDF
血清ICAM-1、IL-6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度的关系及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
20
作者 杨有国 李小芬 +2 位作者 张炜 曾邕萍 刘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8期1953-1957,共5页
目的 研究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白细胞介素-6(IL-6)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并探讨其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CA)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SLE... 目的 研究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白细胞介素-6(IL-6)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并探讨其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CA)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SLE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SLE组。按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2000将其分为中重度活动(SLEDAI≥10分)组(n=53)与轻度活动(SLEDAI<10分)组(n=45);并按是否合并CA将患者分为CA组(n=29)与非CA组(n=69)。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ICAM-1、IL-6水平,比较CA组与非CA组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高脂血症、SLEDAI评分、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补体(C3、C4)],并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LE并发CA的相关因素;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ICAM-1、IL-6对SLE并发CA的评估能力。结果 SLE组血清ICAM-1、IL-6水平分别为(150.47±46.39)ng/mL、(21.54±5.49) 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5.52±19.46)ng/mL、(9.31±2.35)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活动患者血清ICAM-1、IL-6水平分别为(177.41±42.36) ng/mL、(25.31±4.78) pg/mL,均显著高于轻度活动患者[(118.74±38.21) ng/mL、(17.10±4.23)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组合并高血压比例、SLEDAI评分、血清CRP、ICAM-1和IL-6水平分别为48.28%、(13.96±2.04)分、(4.36±1.42) mg/L、(171.58±38.41) ng/mL、(24.31±4.27) pg/mL,均高于非CA组[17.39%、(7.41±2.13)分、(3.72±1.19) mg/L、(141.60±42.34) ng/mL、(20.38±5.11) pg/mL],而补体C3、C4水平分别为(0.38±0.11)、(0.09±0.02)g/L,均低于非CA组[(0.57±0.16)、(0.14±0.04)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高血压、血清较高ICAM-1水平、较高IL-6水平均是患者并发CA的危险因素(OR=1.110,95%CI:1.016~1.212;OR=1.239,95%CI:1.078~1.424;OR=1.217,95%CI:1.079~1.371;P<0.05)。ROC曲线分析得出,血清ICAM-1、IL-6评估SLE并发C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5、0.722,二者联合的AUC为0.810,相比单项指标显著增大(P<0.05)。结论 SLE患者血清ICAM-1、IL-6水平增高与疾病活动度相关,且对SLE并发CA有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细胞间黏附分子1 白细胞介素-6 颈动脉粥样硬化 疾病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