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18种鳞盖蕨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任翔 刘灵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93-1804,共12页
鳞盖蕨属是一个自然类群,由于各类群之间的形态差异以及种内变异比较大,因此其分类一直存在争议。该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鳞盖蕨属18种植物(含3变种)的叶表皮微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并结合形态学、孢粉学和... 鳞盖蕨属是一个自然类群,由于各类群之间的形态差异以及种内变异比较大,因此其分类一直存在争议。该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鳞盖蕨属18种植物(含3变种)的叶表皮微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并结合形态学、孢粉学和分子系统学探讨其系统学意义。结果表明:在光学显微镜下,18种鳞盖蕨属植物叶上、下表皮的脉上均有毛,叶表皮细胞都为不规则形,垂周壁为深波状或波状;气孔都分布在下表皮,气孔器类型主要有极细胞型和腋下细胞型两种,叶表皮微形态特征支持鳞盖蕨属是碗蕨科中的一个单系类群;叶上、下表皮脉间毛的变异特征支持光叶鳞盖蕨、毛叶边缘鳞盖蕨和二回边缘鳞盖蕨处理为边缘鳞盖蕨变种;在扫描电镜下,叶上表皮角质层多为脊状凸起,多数还具丝状纹饰,角质膜特征与叶片回数有一定的相关性;共环极细胞型、聚腋下细胞型、不等细胞型和不规则四细胞型只在少数种出现,气孔外拱盖多数凹陷,光滑或有颗粒;气孔外拱盖内缘平滑、浅波状或齿状;保卫细胞两极大多数有“T”型加厚,不同种间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表现出一定差异。该研究结果为其分类、演化、系统位置等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盖蕨属 叶表皮 微形态 光学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 系统意义
下载PDF
论“道地”的意义系统及其与“地道”的同义竞争
2
作者 张珷斯 王远 《汉字汉语研究》 2023年第4期64-78,127,共16页
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道”和“地”实现了三次复合,形成“修行的境界、方法”“疏通关系、传递信息的中间人”“(某一)区域”三个义项。在“(某一)区域”这一意义基点上引申出“佳好”等义,唐代“道”制对这一过程存在语义影响,但并非... 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道”和“地”实现了三次复合,形成“修行的境界、方法”“疏通关系、传递信息的中间人”“(某一)区域”三个义项。在“(某一)区域”这一意义基点上引申出“佳好”等义,唐代“道”制对这一过程存在语义影响,但并非直接来源。这一义项此后与逆序形式“地道”构成了同义竞争关系,主要表现在:使用频率上存在古代与现代的差异、使用范围上存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这一语用习惯变化是由“道”“地”的语音变化、“道地”构词理据模糊以及社会制度变革共同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地 地道 意义系统 同义竞争 同素逆序
下载PDF
中国杜鹃花属的叶表皮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被引量:41
3
作者 王玉国 李光照 +2 位作者 张文驹 尤佳 陈家宽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0,共20页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国产杜鹃花属Rhododendron6个亚属48种4变种植物的叶表皮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叶表皮的鳞片、腺体、表皮毛的有无和气孔器的类型具有一定的系统学意义。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叶表皮细胞形状为多边形、不规则形...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国产杜鹃花属Rhododendron6个亚属48种4变种植物的叶表皮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叶表皮的鳞片、腺体、表皮毛的有无和气孔器的类型具有一定的系统学意义。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叶表皮细胞形状为多边形、不规则形,垂周壁式样为较平直、浅波状和波状,气孔器普遍存在于下表皮,上表皮未见气孔器分布,其类型均为无规则形。杜鹃亚属subgen.Rhododendron叶表皮具有鳞片,在扫描电镜下可见气孔器散生于指状突起之间,有别于无鳞类杜鹃花。常绿杜鹃亚属subgen.Hymenanthes和映山红亚属subgen.Tsutsusi有多种不同叶表皮类型;除了凯里杜鹃R.westlandii和弯蒴杜鹃R.henryi形态较特殊之外,马银花亚属subgen.Azaleastrum的马银花组sect.Azaleastrum和长蕊杜鹃组sect.Choniastrum微形态区别不明显。羊踯躅亚属subgen.Pentanthera的羊踯躅R.molle叶表皮有表皮毛,无腺体,气孔器密生,外拱盖形状不对称,外围有多层波形条纹突起可与其他亚属区分;而叶状苞亚属subgen.Therorhodion的叶状苞杜鹃R.redowskianum保卫细胞有明显的T型加厚,与其他亚属种类明显不同,与分子系统发育研究得到的“叶状苞亚属是杜鹃花属的基部类群”的结果吻合。本研究还依据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讨论了一些近缘种类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花属 微形态特征 叶表皮 系统意义
下载PDF
防己科植物的叶表皮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被引量:37
4
作者 洪亚平 潘开玉 +1 位作者 陈之端 路安民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1年第6期615-623,共9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防己科 2 9属 5 0种 3变种的叶表皮形态。结果表明 :(1)该科植物叶表皮细胞形状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 ,垂周壁式样为平直和波状缘 ;首次发现一些属的表皮细胞排列成玫瑰花环式样 ;在Stephania等属发现其下表皮细胞中...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防己科 2 9属 5 0种 3变种的叶表皮形态。结果表明 :(1)该科植物叶表皮细胞形状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 ,垂周壁式样为平直和波状缘 ;首次发现一些属的表皮细胞排列成玫瑰花环式样 ;在Stephania等属发现其下表皮细胞中央有乳突。 (2 )气孔器为无规则型、环列型、十字型、辐射型和不等细胞型 ,几乎均出现在下表皮 ,在表皮上的分布有散生和岛状聚集两种式样。 (3)在五族中 ,Pachygoneae族和天仙藤族的上、下表皮细胞多为多边形 ,垂周壁平直 ,气孔器多为十字型和辐射型 ;而另外三族的上、下表皮细胞多为无规则形 ,垂周壁波状 ,气孔器则以无规则型为主 ,这些相关性状对于科下族的划分具有重要价值 ,同时也为一些属的系统学关系提供了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己科 叶表皮 系统意义 植物
下载PDF
中国伞形科天胡荽亚科果实解剖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启新 惠红 +1 位作者 潘泽惠 李碧媛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7,共7页
经对中国伞形科天胡荽亚科 (Hydrocotyloideae)中天胡荽属 (HydrocotyleL .)积雪草属 (CentellaL .)和马蹄芹属(DickinsiaFranch .) 10种植物果实解剖结构的观察比较 ,发现 3属的果实横切面以合生面为基准可以分成 2个类型 ,即两侧压扁... 经对中国伞形科天胡荽亚科 (Hydrocotyloideae)中天胡荽属 (HydrocotyleL .)积雪草属 (CentellaL .)和马蹄芹属(DickinsiaFranch .) 10种植物果实解剖结构的观察比较 ,发现 3属的果实横切面以合生面为基准可以分成 2个类型 ,即两侧压扁类型 (天胡荽属和积雪草属 )和背腹压扁类型 (马蹄芹属 )。除此之外 ,中果皮的外侧是否有色素块沉积、内侧是否有木化细胞层或厚壁细胞层以及最内层是否形成晶体细胞层 ,内果皮细胞的层数、排列方向以及有无棱槽油管等性状 ,可以作为区分 3属的重要解剖学特征。在此基础上 ,结合外部形态特征 ,讨论了该亚科及其内部各属的解剖学特征、属间区别及其演化关系。认为马蹄芹属应归属于Mulineae族 ,另外 2个属应归属于天胡荽族(Hydrocotyleae) ;3属中积雪草属原始而马蹄芹属进化 ;天胡荽亚科可能不是自然的类群 ,它的分类系统和演化地位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伞形科 天胡荽亚科 果实 解剖特征 系统意义
下载PDF
甘草属植物叶表皮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被引量:36
6
作者 陆嘉惠 李学禹 +1 位作者 周玲玲 吴玲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5-533,共9页
应用叶片离析法和石蜡切片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国产甘草属植物10种1变种共16个代表植物的叶表皮特征.统计并测量叶表皮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及气孔指数.结果表明,该属植物叶表皮细胞形态(表面观)为多边形和不规则形,垂周壁式样为平直... 应用叶片离析法和石蜡切片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国产甘草属植物10种1变种共16个代表植物的叶表皮特征.统计并测量叶表皮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及气孔指数.结果表明,该属植物叶表皮细胞形态(表面观)为多边形和不规则形,垂周壁式样为平直、浅波缘、深波缘;气孔器有6种类型,以无规则型、不等型、短平列型为主,一种植物往往具有2~3种气孔器;毛状体为单毛和鳞片毛两种类型.以上特征在属以下、种以上的分类等级具有一定规律性,有的也表现出种间差异,对甘草属属以下等级的划分有重要价值,同时也为本属一些分类群间的系统关系的探讨提供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属 叶表皮 系统意义
下载PDF
伞形科柴胡属部分物种的果实特征及系统学意义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长宝 马祥光 何兴金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9-408,共10页
对21个代表种果实形态与解剖特征观察发现:(1)中国柴胡属(Bupleurum L.)果实以芹亚科(Apioideae)原始的两侧压扁型为主,在外形上可分为圆柱形、矩圆形和卵形3类;(2)在柴胡属中果皮细胞内没有发现广泛存在于芹亚科基部类群变豆菜亚科(San... 对21个代表种果实形态与解剖特征观察发现:(1)中国柴胡属(Bupleurum L.)果实以芹亚科(Apioideae)原始的两侧压扁型为主,在外形上可分为圆柱形、矩圆形和卵形3类;(2)在柴胡属中果皮细胞内没有发现广泛存在于芹亚科基部类群变豆菜亚科(Saniculoideae)和天胡荽亚科(Hydrocotyloideae)的晶体后含物;(3)从果实的横切面看,可将柴胡属划分为棱槽单油管型和棱槽多油管型两大类。结合前人对伞形科其它类群果实形态解剖特征的研究及近年来分子系统学的证据,认为:(1)中国柴胡属植物的多油管类型为本属较进化类群;(2)柴胡属可能是芹亚科中连接基部类群与其它类群的过渡环节或进化旁支;(3)果实形态与解剖特征可作为探讨国产柴胡属种内和种间关系的辅助性状,并给出了分种检索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属 果实 形态解剖 系统意义
下载PDF
槭树科花粉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被引量:20
8
作者 田欣 金巧军 +2 位作者 李德铢 韦仲新 徐廷志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7-465,T001-T006,共15页
报道了槭树科 (Aceraceae)槭属 2 1组 33种和金钱槭属 2种植物的花粉形态。本科花粉近球形至长球形 ,极面观为三裂圆形。从花粉萌发孔类型看 ,金钱槭属Dipteronia具三孔沟 ,槭属 (Acer)除 4组具三孔沟外 ,其余均为三沟。从花粉外壁纹饰... 报道了槭树科 (Aceraceae)槭属 2 1组 33种和金钱槭属 2种植物的花粉形态。本科花粉近球形至长球形 ,极面观为三裂圆形。从花粉萌发孔类型看 ,金钱槭属Dipteronia具三孔沟 ,槭属 (Acer)除 4组具三孔沟外 ,其余均为三沟。从花粉外壁纹饰看 ,金钱槭属 2个种和槭属的大多数种为条纹状 ,罕为细条纹 -拟网状和皱波状。通过花粉形态分析 ,并结合其它方面的证据 ,我们认为 :(1 )Sect.Palmata ,Sect.Spicata和Sect.Microcarpa可能是槭属中与金钱槭属关系最密切的类群 ;(2 )A .distalum和A .nipponicum代表了近缘的两个单种组 ;(3)A.pseudoplatanus不同于Sect.Acer的其它 4个种而与A .saccharum可能存在更为密切的关系 ;(4)Sect.Carpinifolia (细条纹 -拟网状外壁纹饰 )和Sect.Negundo (皱波状外壁纹饰 )则可能代表了槭属中最特化的类群 ;(5)按槭树科花粉三孔沟到三沟的演化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形态 槭树科 系统意义
下载PDF
鹿药属植物叶表皮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被引量:16
9
作者 唐自慧 逄云莉 +1 位作者 何兴金 刘海艳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50-557,共8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鹿药属12种植物的叶表皮进行了观察,首次报道了12种鹿药属(Sm ilaci-na)植物叶表皮的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气孔器普遍存在于叶的下表皮,少数种的上表皮也有分布,均为不规则形。叶表皮细胞形状为多边形或不...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鹿药属12种植物的叶表皮进行了观察,首次报道了12种鹿药属(Sm ilaci-na)植物叶表皮的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气孔器普遍存在于叶的下表皮,少数种的上表皮也有分布,均为不规则形。叶表皮细胞形状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垂周壁式样可区分为近平直、浅波状和波状。在扫描电镜下,叶表皮气孔器外拱盖内缘为近平滑、浅波状或波状;角质膜条纹状,有的条纹隆起,有的条纹上附有颗粒和晶簇。气孔器的分布、气孔器外拱盖内缘形态以及角质膜等特征对该属部分种的区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药属 叶表皮特征 系统意义
下载PDF
杜鹃花族花粉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被引量:32
10
作者 高连明 张长芹 +1 位作者 李德铢 韦仲新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71-482,共12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杜鹃属 (RhododendronL .)和仿杜鹃属 (Menzie siaSmith .) 2 6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研究 ,其中大部分种为首次报道。杜鹃属和仿杜鹃属的花粉均为四合花粉 ,呈正四面体排列。四合体为圆角...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杜鹃属 (RhododendronL .)和仿杜鹃属 (Menzie siaSmith .) 2 6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研究 ,其中大部分种为首次报道。杜鹃属和仿杜鹃属的花粉均为四合花粉 ,呈正四面体排列。四合体为圆角三角形 ,连接紧密。杜鹃属四合体平均直径在 30 2 9~ 6 2 4 5 μm之间 ,仿杜鹃属四合体直径为 2 6 38~ 32 19μm ,单粒花粉为球形或近球形 ,具三沟孔。在四合体上 ,相邻花粉粒上的沟相接 ,有时可见粘丝存在。杜鹃属和仿杜鹃属花粉大小和花粉粒外壁纹饰均不同 ,具有明显的属间差异。在扫描电镜下 ,杜鹃属亚属内组 (或亚组 )之间花粉粒具有不同的外壁纹饰 ,可为分类学研究提供孢粉学方面的证据 ,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花粉分析在杜鹃属内不能作为分亚属的主要特征 ,但可用于某些种的分类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花族 花粉形态 系统意义 杜鹃属 仿杜鹃属 四合花粉
下载PDF
中国蔷薇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被引量:22
11
作者 曾妮 张建茹 常朝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9-185,共17页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30种中国蔷薇属植物叶表皮的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叶表皮细胞一般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垂周壁平直、平直弓状、波状、浅波状和深波状式样;该属植物的叶表皮细胞大小种间差异较大,总体来看上表...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30种中国蔷薇属植物叶表皮的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叶表皮细胞一般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垂周壁平直、平直弓状、波状、浅波状和深波状式样;该属植物的叶表皮细胞大小种间差异较大,总体来看上表皮几乎全为多边形细胞,且上表皮细胞比下表皮细胞略大;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大部分细胞的平周壁下陷,仅部分细胞的平周壁突起;叶表皮角质层纹饰多样、即使同一个种的上下表皮细胞角质层纹饰微形态特征也有差异;大多植物叶片表面具柔毛,均为单毛,有长柔毛和短柔毛,大部分种类的柔毛基部无特化,其基部由普通的表皮细胞围绕着,少部分种类的柔毛基部由几个特化的辐射状细胞围绕着,少数植物无毛;有些植物叶表面或叶脉上还分布有腺毛;除了单叶蔷薇亚属的小蘗叶蔷薇1个种的上下表皮均分布有气孔器外,其余蔷薇亚属的29种植物的气孔器均分布在下表皮,形状为椭圆形、宽椭圆形和长椭圆形三种,气孔器类型有无规则型、不规则四细胞型、对位四细胞型、环列型和辐射型;气孔器外拱盖内缘近平滑或呈深浅不同的波状、气孔器外拱盖纹饰光滑或粗糙,大多植物气孔器的保卫细胞两级T型加厚;另外,只有小蘗叶蔷薇的气孔器具双层外拱盖且仅上表皮被毛等特征也说明了其在演化上的特殊地位,蔷薇属植物叶表皮的这些微形态特征,在属内各组间无明确的规律性,但可为探讨该属种间的分类学及亲缘关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表皮 气孔器 蔷薇属 微形态 系统意义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地区独活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海艳 余岩 +1 位作者 邓贤兰 何兴金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33-1845,共13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中国西南地区独活属16种1变种植物(分隶于中国独活属的全部4个组)的叶表皮微形态进行了观察,测量并统计气孔器大小、密度和气孔指数,并用统计学方法对远轴面气孔器长轴进行显著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无规则...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中国西南地区独活属16种1变种植物(分隶于中国独活属的全部4个组)的叶表皮微形态进行了观察,测量并统计气孔器大小、密度和气孔指数,并用统计学方法对远轴面气孔器长轴进行显著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无规则型气孔器普遍存在于所有研究类群的叶远轴面及个别类群叶近轴面,气孔器的分布和密度具有种间特异性。表皮毛普遍存在于远轴面及大部分类群近轴面,长短和覆盖密度因种而异。近轴面表皮细胞为多边形或者不规则形,垂周壁平直、浅波状或波状;远轴面表皮细胞形态多不规则形,表皮细胞垂周壁浅波状或波状。在扫描电镜下,叶表皮气孔器外拱盖内缘为近平滑、浅波状或波状;角质膜条纹状,有的附有颗粒状、鳞片状蜡质等结构。气孔器外拱盖形态以及蜡质类型是稳定的鉴别特征。研究表明独活属植物叶表皮特征存在较大的种间差异,对独活属的系统分类及进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对叶表皮特征在独活属植物分类处理中的应用及系统进化问题等进行了讨论,并建立了以叶表皮微形态特征为依据的分类检索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活属 叶表皮 系统意义
下载PDF
基于分形方法探讨槭属(Acer Linn.)植物叶片的形态多样性及其系统学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高鹤 刘启新 +3 位作者 宋春凤 吴宝成 周伟 韦苏晏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0,共10页
采用数量性状测量法分析了槭属(Acer Linn.)8种1变种1变型的叶片形态性状差异,并采用分形方法对供试种类局部叶脉和叶片轮廓进行分维值计算;在此基础上,对供试槭属植物叶片的形态多样性进行比较,并讨论了分形理论在叶片形态特征的定量... 采用数量性状测量法分析了槭属(Acer Linn.)8种1变种1变型的叶片形态性状差异,并采用分形方法对供试种类局部叶脉和叶片轮廓进行分维值计算;在此基础上,对供试槭属植物叶片的形态多样性进行比较,并讨论了分形理论在叶片形态特征的定量分析及植物系统学研究中的意义。叶片数量性状的测量结果表明:供试种类叶片的矩形度和叶形系数呈显著正相关,纵横轴比与一级脉角呈显著负相关,这些叶片形态参数的变异程度与叶片的形态多样性有关,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槭属植物的叶形及叶脉结构变化,但难以充分反映叶片的变异细节及本质特征。分维值的计算结果表明:供试种类的叶片轮廓和局部叶脉的分维值呈显著负相关;叶片轮廓分维值在种间及种内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部分种类间局部叶脉分维值差异不显著(P>0.05);鸡爪槭(A.palmatum Thunb.)的叶片轮廓和局部叶脉的分维值变异系数显著高于其他供试种类,表明其种内叶片变异的多样性相对较高。根据叶片轮廓和局部叶脉的分维值,可将供试种类分为4类:鸡爪槭、红枫〔A.palmatum f.atropurpureum(Van Houtte)Schwerim〕和羽裂槭〔A.palmatum var.dissectum(Thunb.)Miq.〕归为一类,锐角槭(A.acutum W.P.Fang)、色木槭(A.mono Maxim.)、茶条槭(A.ginnala Maxim.)、三角槭(A.buergerianum Miq.)和中华槭(A.sinense Pax)归为一类,建始槭(A.henryi Pax)和樟叶槭(A.cinnamomifolium Hayata)各自归为一类。研究结果揭示:通过叶缘和叶脉的分形分析可以定量反映植物叶片的形态多样性,建议将叶片轮廓分维值和局部叶脉分维值分别作为种水平和属水平的分类依据;此外,分形方法也为定量化研究和评价不同叶片类型的演化程度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槭属 叶片形态 分维值 多样性 系统意义
下载PDF
中国无患子科的花粉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被引量:8
14
作者 曹丽敏 夏念和 +1 位作者 曹明 李湘龙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21-833,共13页
利用扫描电镜对国产无患子科(狭义,Sapindaceae)23属30种1变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该科花粉粒多为扁球形,部分为长球形,少数为球形或近球形,极面观多为三角形;从花粉萌发孔类型看,大多数种类具三沟孔,有的形成合沟,少... 利用扫描电镜对国产无患子科(狭义,Sapindaceae)23属30种1变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该科花粉粒多为扁球形,部分为长球形,少数为球形或近球形,极面观多为三角形;从花粉萌发孔类型看,大多数种类具三沟孔,有的形成合沟,少数仅具三孔而无沟;从花粉外壁纹饰看,多数花粉外壁具网状或条纹状雕纹,少数花粉的外壁具刺状或颗粒状纹饰。花粉形态特征支持文冠果亚科(Xanthoceroideae)以及广义鳞花木属(Lepisanthes)概念,并支持仍将茶条木属(Delavaya)置于车桑子亚科(Dodonaeoideae)。观察发现黄梨木(Boniodendron minus)与栾树属(Koelreuteria),龙眼属(Dimocarpus)、荔枝属(Litchi)与韶子属(Nephelium)从花粉形态上表现出较近的亲缘关系。基于花粉形态特征编制了国产无患子科分属检索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形态 无患子科 系统意义
下载PDF
柃属植物种子微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石祥刚 李凯凯 +1 位作者 宋晓虹 叶创兴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7-115,共9页
利用扫描电镜对35种1变种柃属(Eurya)植物种子的微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采用相对大小(长×宽)RS值和种皮表面纹饰作为种子形态比较的特征参数。结果显示,柃属种子根据相对大小RS值可划分为小型(RS<1.0),中型(1.0<RS<3.0)... 利用扫描电镜对35种1变种柃属(Eurya)植物种子的微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采用相对大小(长×宽)RS值和种皮表面纹饰作为种子形态比较的特征参数。结果显示,柃属种子根据相对大小RS值可划分为小型(RS<1.0),中型(1.0<RS<3.0)和大型(RS>3.0)三个等级,最小的种子相对大小不足0.5,最大的种子相对大小超过10;种皮表面纹饰分为负网纹和网纹两种类型,网纹类型在网眼的方向性、网眼形状、网眼深度、网脊特点等方面呈现出种间多样性,可用于类群的比较和鉴别。文中同时还探讨了种子大小及种皮微形态在属内的系统发育关系,推测了种皮表面纹饰的演化路线,研究结果表明种子的微形态特征对本属植物系统分类及进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属内一些关键种系统位置的分析提供重要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柃属 种皮 微形态特征 系统意义
下载PDF
鹅观草属、披碱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物种的RAMP分析及系统学意义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颖 周永红 +3 位作者 张利 张海琴 杨瑞武 丁春邦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68-375,共8页
对鹅观草属、披碱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4属23个物种进行了RAMP分析.结果表明属间变异极大,多态性极高.31个引物组合产生的286条DNA扩增片段均具有多态性.聚类分析显示鹅观草属、披碱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物种各自聚为一类;Roegneria... 对鹅观草属、披碱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4属23个物种进行了RAMP分析.结果表明属间变异极大,多态性极高.31个引物组合产生的286条DNA扩增片段均具有多态性.聚类分析显示鹅观草属、披碱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物种各自聚为一类;Roegneriaalashanica、R.elytrigioides和R.magnicaespes聚类在一起 猬草属的模式种Hystrixpatula与披碱草属物种聚类在一起,而Hystrixduthiei和H.longearistata单独聚为一类;形态相似、染色体组相同、地理分布一致的物种聚类在一起.本研究结果基本上同形态学和细胞学研究结果相吻合,将鹅观草属、披碱草属和仲彬草属作为属分类等级处理比较恰当,而猬草属的系统地位有待进一步确认.RAMP标记可作为评价多年生小麦族物种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一种分子标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碱草属 仲彬草属 物种 鹅观草属 系统意义 模式种 DNA扩增 多年生 染色体组 小麦族
下载PDF
16种丛藓科(Pottiaceae)植物蒴齿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晓蕊 王立宝 +1 位作者 李敏 赵建成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9-133,共5页
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了16种国产丛藓科(Pottiaceae)植物蒴齿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丛藓科植物的蒴齿为单齿类,齿条1~3回左旋或直立,多具基膜,并密被疣,这些共同特征说明了丛藓科植物蒴齿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齿条形状和旋转情况及基... 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了16种国产丛藓科(Pottiaceae)植物蒴齿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丛藓科植物的蒴齿为单齿类,齿条1~3回左旋或直立,多具基膜,并密被疣,这些共同特征说明了丛藓科植物蒴齿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齿条形状和旋转情况及基膜特征等方面又有区别,明显分为3种类型,显示了不同属、种间的遗传分化。最后,本文还讨论了蒴齿特征与干旱环境的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藓科 蒴齿 系统意义 遗传分化
下载PDF
华北地区繁缕属种皮微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旭波 于明 刘全儒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6-62,共7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华北地区繁缕属18种2变种以及同亚科5属6种的种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繁缕属种皮细胞均为齿轮状,所研究的类群可大致分为以下2种类型:1)具有蛛丝状或颗粒状附属物,缺少次级纹饰;2)具有蛛丝状或颗粒...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华北地区繁缕属18种2变种以及同亚科5属6种的种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繁缕属种皮细胞均为齿轮状,所研究的类群可大致分为以下2种类型:1)具有蛛丝状或颗粒状附属物,缺少次级纹饰;2)具有蛛丝状或颗粒状附属物的同时,表面具瘤状突起.种皮微形态特征所做的类型划分与传统的属下组的划分并不吻合,因此,不能作为分组的鉴别性状.种皮细胞齿的数目和种皮纹饰等在部分种类中存在明显差异,可作为种类划分和探讨亲缘关系的依据.繁缕亚科其他5属植物的种皮微形态同样出现齿轮状结构,说明齿轮结构可能是这些类群的共有祖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缕属 种皮微形态 华北地区 系统意义
下载PDF
国产润楠属植物的叶表皮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被引量:19
19
作者 钟义 夏念和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9-121,共13页
对45种国产润楠属(Machilus Nees)植物的叶表皮进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其中31种为首次报道。结果表明:润楠属植物叶表皮细胞形状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气孔复合体均为平列型且仅分布在下表皮;上下表皮细胞的垂周壁式样有5种类型:... 对45种国产润楠属(Machilus Nees)植物的叶表皮进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其中31种为首次报道。结果表明:润楠属植物叶表皮细胞形状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气孔复合体均为平列型且仅分布在下表皮;上下表皮细胞的垂周壁式样有5种类型:平直、圆滑、浅波、波状、平直-弓形;下表皮毛被有(稀疏、密集或非常密集)或无;上表皮平周壁纹饰类型有:点状、平滑、条纹(或波浪条纹);下表皮内面平周壁纹饰类型有:不规则、平滑、粗糙网状、微毛状、颗粒状、鳞片状。这些特征在本属种间存在较显著的差异,可作为区分种类的辅助特征和种间亲缘关系,因而对润楠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和亲缘关系的确定有较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楠属 叶表皮 分类 系统意义
下载PDF
4种桫椤初生叶的形态发育及其系统学意义 被引量:7
20
作者 檀龙颜 郭立波 刘保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57-960,共4页
用腐叶土培养海南白桫椤(Sphaeropteris hainanensis)、阴生桫椤(Alsophila latebrosa)、刺桫椤(A.spinu-losa)和滇南桫椤(A.austroyunnanensis)的孢子,获得有性生殖苗.观察并比较了幼孢子体最初4枚叶片形态发生的详细过程,据此讨论了... 用腐叶土培养海南白桫椤(Sphaeropteris hainanensis)、阴生桫椤(Alsophila latebrosa)、刺桫椤(A.spinu-losa)和滇南桫椤(A.austroyunnanensis)的孢子,获得有性生殖苗.观察并比较了幼孢子体最初4枚叶片形态发生的详细过程,据此讨论了其种属划分的合理性及相关的系统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白桫椤 阴生桫椤 刺桫椤 滇南桫椤 幼叶 系统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