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6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赋能技术促进智力与发展性残疾儿童身体活动和健康的系统综述 被引量:2
1
作者 魏晓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7-504,共8页
目的系统综述数字赋能技术(DET)促进智力与发展性残疾(IDD)儿童身体活动和健康的效益。方法从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PsycINFO和中国知网中,检索2014年至2023年DET在IDD儿童身体活动中的应用相关文献,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 目的系统综述数字赋能技术(DET)促进智力与发展性残疾(IDD)儿童身体活动和健康的效益。方法从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PsycINFO和中国知网中,检索2014年至2023年DET在IDD儿童身体活动中的应用相关文献,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RCT)进行系统综述。结果最终纳入8项RCT,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韩国4个国家,涉及376例儿童,主要来源于智力残疾应用、发展性残疾研究、临床医学等领域期刊。发表时间主要集中在2018年至2023年。研究对象年龄7~18岁,涵盖智力残疾(包括唐氏综合征)、孤独症和其他发展性残疾。采用的技术包括可穿戴技术、移动健康指导和监测的云计算技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以及动感游戏技术,设备包括主动视频游戏、Fitbit智能设备、Wii Fit平衡游戏、Stepmania节奏视频游戏、Xbox Kinect系统、VZFit传感器和CoTras认知康复电脑游戏等,虚拟身体活动包括拳击、田径、保龄球、乒乓球、沙滩排球、足球、棒球、滑雪、网球、高尔夫、飞镖、美式足球、射击、跳跃、慢跑和跳绳等。干预频率为每次20~45 min,每周1~5次,持续4~12周;在家庭、特殊教育学校和康复机构中进行。健康效益主要体现在提高身体活动水平、改善身体功能,以及提高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论将DET应用到身体活动领域,能提高IDD儿童在虚拟环境下、学校、社区以及康复机构中的身体活动参与水平,改善上下肢活动功能、粗大运动功能和肌肉力量,提高静态平衡功能、运动协调和感觉运动功能,减少久坐行为发生,提升认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社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与发展性残疾 儿童 青少年 数字赋能技术 身体活动 系统综述
下载PDF
适应性体育活动对智力与发展性残疾儿童功能、活动和参与效益的系统综述
2
作者 杨家坤 张晓侠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8-777,共10页
目的 分析适应性体育活动(APA)对智力与发展性残疾(IDD)儿童身体功能、运动技能、心理健康和社会参与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Google Scholar、Cochrane Library和PsycINFO等数据库收集2014年1月至2024年5月公开发表的APA对IDD儿童功... 目的 分析适应性体育活动(APA)对智力与发展性残疾(IDD)儿童身体功能、运动技能、心理健康和社会参与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Google Scholar、Cochrane Library和PsycINFO等数据库收集2014年1月至2024年5月公开发表的APA对IDD儿童功能和活动效益的相关文献。采用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进行系统综述。结果 最终纳入9篇英文文献,PEDro量表评分5~8分,质量中等至高。纳入文献来自中国、乌克兰、伊朗、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土耳其等7个国家,涉及327例IDD儿童,主要来源于智力残疾研究、健康、运动与康复、适应性体育等领域期刊。发表时间主要集中在2018年至2022年。研究对象年龄7~18岁,涵盖多种IDD类型,包括智力残疾、孤独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PA干预涉及单一类和综合类,其中综合类包括多种类型的APA、运动行为管理、辅助技术应用等,活动由适应性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基于IDD儿童的兴趣与身体活动需求设计。具体干预方式包括适应性球类运动(足球、体操、篮球、网球、乒乓球等),适应性力量训练(站立举重、胸前传球等),执行功能训练(打鼹鼠、飞盘、击球和投掷等)以及适应性滑雪、步行、平衡训练等,干预频率为每次30~70 min,每周2~3次,干预强度为低~剧烈,干预持续8~36周。不同类型的APA对IDD儿童功能和健康效益体现在4个方面。在身体功能方面,能够提高IDD儿童的心肺耐力(最大摄氧量、心率恢复等),增强肌肉力量与耐力(握力、俯卧撑、仰卧起坐等),提高动作灵活性(动作变化的迅速、准确和协调等)与柔韧性(坐位体前屈、肩关节活动度等),改善平衡与运动协调能力(静态/动态平衡测试、动作协调性评估等)与体成分(体质量指数、体脂率、腰臀比等)。在运动技能与能力方面,能够发展IDD儿童的基本运动技能(如行走、跑步、跳跃、投掷、接球等)以及复杂运动技能(如球类运动、体操、舞蹈等),提高运动能力测试成绩。在心理健康方面,有助于降低IDD儿童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提高自尊水平,改善执行功能。在社会参与方面,有助于提高IDD儿童的身体活动参与度,社交互动频率与质量,提升生活质量。结论 本研究系统综述了APA对IDD儿童功能、活动和参与效益的证据。根据儿童的功能和发展水平设计的多样化APA及其课程,可以提升IDD儿童的身体功能、运动技能、心理健康和社会参与,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与发展性残疾 儿童 适应性体育活动 系统综述
下载PDF
认知发展视角下学龄前儿童信息查询能力系统综述与循证实践建议
3
作者 朱军华 何东凝 王翩然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44,共13页
文章运用系统综述方法筛选出20篇文献并应用循证图书馆信息实践(EBLIP)方法进行证据评级与整合,以探究学龄前儿童的信息查询能力及认知机制。研究发现:学龄前儿童具有明确的信息需求,并能够将需求转化为提问;注意力与记忆水平显著影响... 文章运用系统综述方法筛选出20篇文献并应用循证图书馆信息实践(EBLIP)方法进行证据评级与整合,以探究学龄前儿童的信息查询能力及认知机制。研究发现:学龄前儿童具有明确的信息需求,并能够将需求转化为提问;注意力与记忆水平显著影响学龄前儿童信息查询行为;学龄前儿童对概念具有初步的理解与分类能力,并能与信息查询系统进行互动。据此提出基于学龄前儿童认知的信息查询系统开发建议,即以学龄前儿童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信息组织,提供视听线索作为学龄前儿童进行信息查询的提示,简化查询过程以匹配学龄前儿童的记忆能力;利用具象方式展示信息查询逻辑,设置3-4层的分类层级体系,并提供浏览式查询方案;提供检索式修改参考,具备对学龄前儿童错误拼写、自然语言查询的兼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图书馆信息实践 EBLIP 学龄前儿童 信息查询 认知发展 系统综述
下载PDF
智力与发展性残疾儿童言语与语言障碍康复的系统综述
4
作者 周静 张晓晓 +3 位作者 丁忠冰 陈建超 魏星星 林姝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4-902,共9页
目的系统评估言语与语言康复和教育干预对智力与发展性残疾(IDD)儿童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PsycINFO、ERIC、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述,检索时限为2018年1月至2024年5月。结果最终纳入8篇英文文献... 目的系统评估言语与语言康复和教育干预对智力与发展性残疾(IDD)儿童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PsycINFO、ERIC、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述,检索时限为2018年1月至2024年5月。结果最终纳入8篇英文文献,来自美国、法国、意大利、挪威、波兰、新西兰6个国家,涉及610例IDD儿童,来源于言语语言病理学、唐氏综合征研究、言语语言听力研究等期刊。发表时间主要集中在2018年至2023年。研究对象年龄2~12岁,主要健康状况包括智力发育迟缓、孤独症、唐氏综合征。干预类型包括传统言语治疗(个体化治疗和小组治疗)、增强与替代沟通(设备辅助和手语及图卡)、家庭参与的语言训练计划(家长培训和家庭互动)、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语言学习软件和远程健康)、基于游戏的干预(互动游戏和结构化游戏)。每次15~150 min,每周1~10次,持续10~144周。康复结局体现在5个方面:增加口语表达中的词汇量;改善语言理解、符号识别和词汇理解能力;表达性语言和接受性语言能力提高;参与的游戏多样性和游戏参与水平改善,沟通率、社会交往和互动能力提高;整体语言和非语言交流能力提高。结论结合个体化治疗、家庭参与、技术辅助和互动游戏等多种方法的康复干预,对IDD儿童口语生成、语言理解、言语生成、社会交往和交流能力等方面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与发展性残疾 儿童 言语与语言康复 系统综述
下载PDF
认知参与型身体活动对发展儿童青少年执行功能的效果:基于ICF的系统综述 被引量:3
5
作者 闻嘉宁 金秋艳 +2 位作者 张琦 李杰 司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3,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认知参与型身体活动(CEPA)对儿童青少年执行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Medline、EBSCO和中国知网等自建库至2023年11月30日的中、英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并对其做质量评... 目的系统评价认知参与型身体活动(CEPA)对儿童青少年执行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Medline、EBSCO和中国知网等自建库至2023年11月30日的中、英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并对其做质量评价后进行系统综述。结果最终纳入15篇文献,发表于2014年至2023年之间,来自8个国家,涉及1806例年龄在4~16岁的研究对象。PEDro量表评分平均为6.6分。纳入分析的CEPA干预运动强度为64%~93%HRmax,单次干预的持续时间10~60 min,干预频率为每周2~5次,干预周期为4~24周。CEPA的具体形式包括结合认知任务的足球、篮球和地板球,结合认知任务的跑、跳、蹲、坐、旋转和保持平衡,以及结合认知任务的体感游戏。纳入的15项研究中有11项在执行功能的至少1种成分上表现出积极效果,但涉及工作记忆的7项研究有6项未能验证积极效应。在12项对比分析CEPA和身体活动或常规体育课的干预效果差异研究中,有9项发现CEPA对执行功能的干预效果更佳。结论CEPA对儿童青少年的认知灵活性有积极影响,对抑制控制的影响有争议,而对工作记忆的影响未得到验证。CEPA的干预类型分为结合认知任务的球类运动、基本动作技能训练和体感游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执行功能 认知参与型身体活动 系统综述
下载PDF
肿瘤多学科协作诊疗有效性评价工具研究系统综述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欣 赵阳 +4 位作者 王贤吉 王盛 戎春宇 陈英耀 周萍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4,共6页
目的了解肿瘤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MDT)的有效性评价研究,分析国内外有效性评价工具的发展现状以及差异,为后续肿瘤MDT的总结评价和持续改进、强化MDT监管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4个文献... 目的了解肿瘤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MDT)的有效性评价研究,分析国内外有效性评价工具的发展现状以及差异,为后续肿瘤MDT的总结评价和持续改进、强化MDT监管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4个文献数据库以获取相关研究文献,并进行文献筛选和系统综述。结果最终纳入文献87篇,中文和英文文献分别为26篇和61篇,发表数量最多的年份是2020年,第一作者所属国家主要为英国。国外评价工具侧重于结构和过程的关键要素,国内评价体系侧重于结果层面的指标内容。结论在国内研究中,MDT评价指标选择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有待提升,对MDT结构、过程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尚需加强,现有评价体系的外推性仍待验证。建议强化评价指标选择的证据支持,重视过程环节的评价,促进对肿瘤MDT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进一步鼓励现有评价体系的实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多学科协作诊疗 评价工具 系统综述
下载PDF
不同身体活动对脑性瘫痪儿童青少年健康效益的系统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喜悦 杨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7,共11页
目的 系统综述不同身体活动对脑瘫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效益。方法 采用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检索策略,检索建库至2023年12月在Web of Science、PubMed、EBSCO、Cochrane、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发表的脑瘫儿童青少年参与身体活动干预后健康和... 目的 系统综述不同身体活动对脑瘫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效益。方法 采用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检索策略,检索建库至2023年12月在Web of Science、PubMed、EBSCO、Cochrane、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发表的脑瘫儿童青少年参与身体活动干预后健康和功能结局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进行系统综述。结果 共纳入10项研究,涉及402例参与者(3~24岁),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量表评分6~8分,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巴西和荷兰,主要来源于康复医学、神经科学、残疾研究、物理治疗等领域,发表日期集中在2013年至2020年。身体活动类型包括体适能类(体能体适能、技能体适能)、运动技能类(粗大运动技能、精细运动技能)和适应性身体活动类(移动技能、休闲类)。每次20~60 min,每周1~5次,持续7~26周;干预强度为中等至高强度,干预场所涉及社区和家庭、学校、康复机构。有3种指导和支持模式:运动康复,适应性体育活动,以及运动康复与适应性体育活动相结合。健康效益体现在身体活动相关的健康行为、身体功能、活动和参与以及生活质量4个方面,包括提升身体活动水平,减少久坐行为;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心肺功能,改善心血管功能、体质量、有氧运动能力,提高步行速度、关节活动度、平衡功能和肌肉耐力;改善运动功能(移动能力、运动协调能力、平衡和姿势控制能力、步态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家庭、学校、社会活动参与,增加社交表现行为,改善心理健康(自信心、情绪、自我价值感、自尊)。结论 本研究根系统综述身体活动对脑瘫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效益。身体活动主要包括体适能类、运动技能类和适应性身体活动类。体能体适能类活动有助于改善步态,提高步速,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心血管功能,优化体质量指数;技能体适能类活动能够改善平衡功能。粗大运动技能类活动能改善姿势控制能力,增强肌肉耐力;精细运动技能类活动能增强精细手的使用能力。适应性球类活动有助于提高身体活动水平,增加休闲活动时间,提高有氧能力,促进家庭活动参与和社会活动参与;适应性休闲类活动能提高生活质量与福祉,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升自我价值感,提高生活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儿童 青少年 身体活动 健康效益 系统综述
下载PDF
糖尿病足截肢者临床及康复特征对其预后影响的系统综述
8
作者 张皓媛 田罡 +6 位作者 李雪峰 李鸿江 闵红巍 唐鹏 张睿 顾蕊 刘克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81-1290,共10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截肢者不同临床及康复特征对其预后影响。方法检索建库至2024年8月中国知网、万方、PubMed、Cochrane Library和Google Scholar数据库的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数据,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截肢者不同临床及康复特征对其预后影响。方法检索建库至2024年8月中国知网、万方、PubMed、Cochrane Library和Google Scholar数据库的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数据,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和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推荐的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纳入中等质量以上文献,进行系统综述。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涉及研究对象9239例,其中中文3篇,英文14篇;纳入研究类型为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和横断面研究;主要来源于康复医学、骨科学、运动医学、残疾研究等领域;发表时间在1998年至2023年。糖尿病足截肢者预后相关的临床及康复特征包括截肢水平、社会经济状况(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社会参与等)、心理状况(焦虑、抑郁等)、生理状况(年龄、性别、疼痛、假肢使用及步行能力等)。这些特征会影响糖尿病足截肢者的生活质量,导致再截肢和死亡。结论截肢水平、社会经济状况、心理状况和生理状况均是导致糖尿病足截肢者预后不良的重要临床及康复特征因素,控制上述因素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足截肢者的再截肢率、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其预后,促进其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截肢 预后 生活质量 系统综述
下载PDF
晚期癌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的系统综述
9
作者 傅艺玲 吴茜 +3 位作者 罗晓庆 吴艾泓 夏雪兰 郑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2-493,共12页
目的·系统整合晚期癌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参与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PsycINFO等... 目的·系统整合晚期癌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参与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PsycINFO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12月有关晚期癌症患者ACP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的中英文文献。由2名研究者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内容提取和汇总,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分别提取数据后进行整合,得到晚期癌症患者ACP参与行为的最终影响因素。并借助理论域框架,将其逐级映射至能力、机会、动机-行为(capability,opportunity,motivation-behavior,COM-B)模型。结果·共纳入21项研究,整合归纳出27个影响因素,涉及9个理论域。映射至COMB模型中的因素包括能力因素9个(ACP知识、文化程度、准确了解预后知识、知晓疾病诊断时间、先前经历、主观预期寿命、年龄、肿瘤部位、疾病症状负担)、机会因素13个(性别、婚姻状况、种族/民族、宗教信仰、未成年子女、家庭经济收入、居住地点、房屋居住类型、家庭支持、社会支持、医患关系、文化适应、是否设立临终关怀服务中心)和动机因素5个(ACP态度、ACP信念、ACP动机、焦虑抑郁、死亡态度)。其中,医患关系、宗教信仰、ACP态度、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支持、ACP知识、准确了解预后知识、年龄、居住地点、死亡态度、先前经历、种族/民族是对患者ACP参与行为影响较多的因素。结论·基于COM-B模型可全面归纳总结晚期癌症患者ACP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未来研究可以上述因素为切入点,基于COM-B模型设计连续化、多方面的综合性干预措施,促进晚期癌症患者ACP参与行为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 癌症 晚期 COM-B模型 影响因素 系统综述
下载PDF
脊髓性肌萎缩药物经济学评价的系统综述
10
作者 朱晓红 刘世贤 +4 位作者 李顺平 窦蕾 王瑞雪 宋泽华 陈豪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868-1875,共8页
目的综述脊髓性肌萎缩(SMA)药物经济学评价的研究新进展,以期为相关临床治疗、筛查和医保支付决策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Scopus、Cochrane Library、EBSCOhost、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 目的综述脊髓性肌萎缩(SMA)药物经济学评价的研究新进展,以期为相关临床治疗、筛查和医保支付决策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Scopus、Cochrane Library、EBSCOhost、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等数据库和英国国家健康研究所、国际卫生保健技术评估协会、美国医疗保健研究与质量局等卫生技术评估(HTA)机构的网站,搜集与SMA相关的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由2名研究人员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报告筛选,并使用Excel 2019软件提取所纳入文献/报告的基本信息;采用卫生经济学评价报告标准共识2022评价纳入文献/报告的研究质量。结果最终纳入9篇文献和15篇HTA报告,文献的质量整体较好,但HTA报告的质量较差。SMA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共计24项,治疗方案包括诺西那生钠、索伐瑞韦、利司扑兰和最佳支持治疗等。综述结果显示,诺西那生钠治疗SMA不具有经济性;利司扑兰和索伐瑞韦等治疗方案的经济性尚无一致结论;新生儿/产前筛查联合药物治疗方案具有经济性。结论新生儿/产前筛查联合药物治疗SMA具有经济学优势。建议未来基于我国本土化参数和医保价格继续探讨SMA新型治疗药物与SMA筛查相关的经济性,逐步将SMA筛查纳入新生儿遗传病检测范围,从而缓解患者家庭和卫生体系沉重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性肌萎缩 药物经济学 系统综述 诺西那生钠 索伐瑞韦 利司扑兰 新生儿筛查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脑性瘫痪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和健康中的应用:系统综述的系统综述
11
作者 王红志 杨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5-512,共8页
目的系统综述虚拟现实(VR)技术在脑瘫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和健康领域的应用模式和健康效益的系统综述的相关研究证据。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CINAHL、SPORTDiscus、Google Scholar、Psyc INFO和中国知网,收集并筛选2020年1月至2024年... 目的系统综述虚拟现实(VR)技术在脑瘫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和健康领域的应用模式和健康效益的系统综述的相关研究证据。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CINAHL、SPORTDiscus、Google Scholar、Psyc INFO和中国知网,收集并筛选2020年1月至2024年3月公开发表的VR技术在脑瘫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和健康中应用的系统综述,根据PRISMA指南,报告VR技术应用于脑瘫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与健康领域的技术模式和效益的相关证据。结果最终纳入8篇英文文献,来自中国、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亚和巴西4个国家,涉及5692例脑瘫儿童青少年,研究类型均为系统综述,主要来源于临床医学、治疗和临床风险管理、游戏和游戏化、身体移动治疗等领域期刊。研究对象年龄为4~18岁,健康状况为脑瘫,主要涉及痉挛性偏瘫和痉挛性双瘫。涉及的VR技术包括沉浸式环境模拟,交互式动感游戏化,虚拟训练和指导,基于人工智能的活动数据追踪与分析、动作捕捉和反馈、生物反馈集成和可穿戴技术应用,以及增强现实集成5种典型的技术应用模式。每次干预15~90 min,每周1~15次,干预强度为中等~剧烈,持续1~24周。VR技术在脑瘫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领域的应用,提升了脑瘫儿童青少年参与身体活动的兴趣,增强了交互式活动的感受,通过与可穿戴技术、生物反馈技术和数据追踪技术的结合,能够实时监测、追踪、分析和反馈活动状况,改善身体功能和活动功能。结论沉浸式环境模拟、交互式动感游戏化等VR技术,可以提升脑瘫儿童青少年参与身体活动的兴趣和身体活动参与水平,改善身体素质和活动,促进行为健康,提高整体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儿童 青少年 虚拟现实技术 身体活动 系统综述
下载PDF
脑性瘫痪儿童便秘治疗的系统综述
12
作者 曾佩 郭津 +4 位作者 俞鑫璐 郝朝丽 吴茜茜 连贝贝 公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74-1079,共6页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瘫的运动障碍常伴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及癫痫和继发性...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瘫的运动障碍常伴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行为障碍 系统综述 发育障碍 运动障碍 中枢性运动 CEREBRAL 活动受限
下载PDF
体动记录仪评估抑郁症昼夜节律:一项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13
作者 孙晨寅 吴百川 +2 位作者 张慧凤 方贻儒 彭代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6-616,共11页
目的·系统评价体动记录仪对于抑郁症患者昼夜节律特征的评估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sycINFO、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ese... 目的·系统评价体动记录仪对于抑郁症患者昼夜节律特征的评估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sycINFO、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CBM),检索文献发表时间为从各数据库建库开始至2023年05月05日,收集使用体动记录仪评估抑郁症患者的昼夜节律并与健康对照进行比较的横断面研究。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采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文献质量评价量表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最后使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抑郁症患者390名,健康对照288名。Meta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昼夜节律余弦函数的中值(midline statistic of rhythm,MESOR)(SMD=−0.29,95%CI−0.51~−0.07,P=0.009)小于健康对照;抑郁症患者的入睡时间(sleep onset)(MD=33.06,95%CI 14.90~51.23,P=0.000)和觉醒时间(sleep offset)(MD=53.80,95%CI 22.38~85.23,P=0.000)晚于健康对照;抑郁症患者和健康对照1 d中最活跃的10 h的活动量(activity during the 10 most active hours,M10)(SMD=−0.26,95%CI−0.52~0.01,P=0.060)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抑郁症患者的活动量有小于健康对照的趋势;抑郁症患者和健康对照昼夜节律余弦函数的峰值相位(acrophase)(MD=25.33,95%CI−12.41~63.06,P=0.190)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抑郁症患者和健康对照昼夜节律余弦函数的振幅(amplitude)(SMD=−0.14,95%CI−0.42~0.14,P=0.340)以及1 d中最不活跃的5 h的活动量(activity during the 5 least active hours,L5)(SMD=0.31,95%CI−0.10~0.71,P=0.140)间差异的统计学意义并不明确。结论·体动记录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抑郁症患者的昼夜节律紊乱,但因纳入研究数量有限,研究人群及方法不一致,对分析质量和结果产生了一定影响,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试验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体动记录仪 昼夜节律 META分析 系统综述
下载PDF
失眠老年人正念干预健康效益的系统综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葛可可 范永红 +3 位作者 王航宇 都丽露 李长江 邹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0,共7页
目的系统综述正念干预对失眠老年人的健康效益。方法采用主题词检索法,在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EBSCO、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正念干预影响失眠老年人睡眠质量的相关文献,发表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8月。采用物理... 目的系统综述正念干预对失眠老年人的健康效益。方法采用主题词检索法,在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EBSCO、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正念干预影响失眠老年人睡眠质量的相关文献,发表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8月。采用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量表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运用《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和《国际健康干预分类》对失眠、睡眠功能以及正念干预进行编码,基于PRISMA指南开展系统综述。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来自4个国家,涉及800例被试。研究设计均为随机对照试验。PEDro量表平均得分为7.1分。老年人的睡眠与健康相关问题涉及失眠和失眠并发轻度认知障碍。采用的正念干预方法主要有正念失眠疗法、正念减压疗法、正念认知疗法和正念冥想。干预场所涉及研究机构或健康中心、养老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干预周期6~8周。正念干预的健康效益包括改善睡眠质量以及改善心理和行为健康。结论正念干预可以改善失眠老年人睡眠质量,减轻老年人抑郁、焦虑、压力感知等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失眠 睡眠质量 正念干预 系统综述
下载PDF
长期身体活动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执行功能效果的系统综述
15
作者 钟晓珂 王琦 +1 位作者 昌思琴 蒋长好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5-542,共8页
目的根据《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青少年版)》(ICF-CY)的理论与方法,建立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身体活动的范畴和结构,系统评价长期身体活动对ASD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 目的根据《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青少年版)》(ICF-CY)的理论与方法,建立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身体活动的范畴和结构,系统评价长期身体活动对ASD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和ProQuest等数据库,收集2014年至2023年公开发表的身体活动与ASD儿童执行功能相关的文献,根据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文献,采用PRISMA指南对纳入文献进行系统综述,采用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量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包括9项随机对照试验和1项非随机对照试验,共351例ASD儿童,年龄3~18岁;来自意大利、加拿大、韩国、中国、美国5个国家;发表时间集中在2016年之后。ASD儿童的身体活动主要包括运动项目类活动(如棒球、篮球、乒乓球、马术辅助活动)、技能类活动(如自行车、认知运动训练、运动式游戏)、体能类活动(SPARK),以及格斗类项目(格斗和空手道)。干预频率每次30~70 min,以每次45 min居多;每周1~5次,以每周2次居多;持续2~24周,以12周居多。长期身体活动可以改善ASD儿童的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对工作记忆的改善效果存在不一致现象。结论长期身体活动对ASD儿童执行功能的改善具有选择性影响,可以改善ASD儿童的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对工作记忆的改善还存在一定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儿童 身体活动 执行功能 系统综述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影像学的卒中后皮质下失语康复机制的系统综述
16
作者 王盈巧 张劼 +4 位作者 钟树场 娄菁菁 汤远远 韩程雁 叶祥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24-1729,共6页
失语症是脑梗死的常见症状,占急性脑梗死患者的21%—38%[1]。失语症曾被认为主要是额颞顶叶等部位的皮质病变后出现的一种综合征,然而近年来临床医生和研究者逐渐发现孤立的皮质下病变也可以导致失语症[2—3]。卒中后出现皮质下失语患... 失语症是脑梗死的常见症状,占急性脑梗死患者的21%—38%[1]。失语症曾被认为主要是额颞顶叶等部位的皮质病变后出现的一种综合征,然而近年来临床医生和研究者逐渐发现孤立的皮质下病变也可以导致失语症[2—3]。卒中后出现皮质下失语患者日益增多,根据皮质下回路固有的复杂性,皮质下失语可被分为“丘脑性”和“非丘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 失语症 常见症状 卒中后 临床医生 系统综述 急性脑梗死患者 康复机制
下载PDF
运动干预对不同程度髌腱病患者治疗效果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17
作者 郑伯松 张泽毅 +1 位作者 张泽阳 孙有平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73-473,共1页
目的评估抗阻训练对不同程度髌腱病(PT)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不同程度PT的最有效抗阻训练方式。方法在Pub Med、Elsevier、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和EBSCO 5个数据库中检索截止2024年1月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使用Stata 18.0软... 目的评估抗阻训练对不同程度髌腱病(PT)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不同程度PT的最有效抗阻训练方式。方法在Pub Med、Elsevier、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和EBSCO 5个数据库中检索截止2024年1月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使用Stata 18.0软件进行Meta分析,运用随机效应模型估计效应量(SMD)和95%置信区间(CI)。结果17篇文献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抗阻训练对极轻、轻和中度PT患者的功能改善总SMD=1.52(1.12,1.92),有组间差异;对轻、中度PT患者的疼痛缓解总SMD=-1.57(-2.15,-0.99),无组间差异。亚组分析显示,对功能改善,离向心结合抗阻训练(ECERT)对轻、中度PT患者具有最高SMD=1.57(0.57,2.57)和SMD=2.59(1.21,3.96),仅离心抗阻训练(ERT)对极轻度患者有最高SMD=0.44(-0.28,1.17);对疼痛缓解,ECERT对轻度患者有最高SMD=-2.97(-5.04,-0.89),ERT对中度患者有最高SMD=2.55(-3.58,-1.51)。结论(1)患者的PT程度越重,抗阻训练改善功能的效果越好,但疼痛减缓的效果无显著差异;(2)ECERT对改善轻、中度患者的功能和减缓轻度患者的疼痛最有效。ERT对改善极轻度患者的功能和减缓中度患者的疼痛最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中度患者 患者治疗效果 抗阻训练 运动干预 随机效应模型 亚组分析 系统综述
下载PDF
髋关节强化训练对PFP患者下肢生物力学及痛感影响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18
作者 张泽阳 张泽毅 +1 位作者 郑伯松 孙有平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38-138,共1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髋关节强化训练对PFP患者下肢生物力学的影响,试图分析其作用机制,为PFP患者的康复训练提供较为确切方向。方法截至2024年2月,在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EBSCO、Pub Med等数据库进行检索。纳入分析髋关节强化训...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髋关节强化训练对PFP患者下肢生物力学的影响,试图分析其作用机制,为PFP患者的康复训练提供较为确切方向。方法截至2024年2月,在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EBSCO、Pub Med等数据库进行检索。纳入分析髋关节强化训练对PFP患者影响的随机对照和队列研究实验。运用PEDro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8软件进行Meta分析判断髋关节强化训练对结局指标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0项随机对照实验和2项队列研究(1066名受试者)进行Meta分析,8项研究评估为高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髋关节强化训练可减轻PFP患者疼痛评分(VAS)(SMD=-1.740,95%;CI:-2.212~-1.267,P=0.000),改善活动功能(AKPS)(SMD=1.205,95%;CI:0.968~1.443,P=0.000),增强患者髋关节外展肌力量(SMD=0.848,95%;CI:0.508~1.187,P=0.000)和外旋肌力量(SMD=0.780,95%;CI:0.416~1.145,P=0.000)。结论髋关节强化训练能够有效减轻PFP患者疼痛、改善活动功能。其内在机制是,髋关节强化训练通过增强髋关节外展肌和外旋肌力量,从而改善对股骨的运动控制。本研究结果提示,临床中应着重对PFP患者实施髋关节强化训练,加快PFP患者痛感的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对照实验 META分析 文献质量评价 队列研究 系统综述 结局指标 髋关节 强化训练
下载PDF
身体活动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睡眠功能的系统综述
19
作者 杨同念 任杰 +1 位作者 肖辉 范小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33-1139,共7页
目的系统评估身体活动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和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睡眠功能的效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PsycINFO、Web of Science和SPORTDiscus数据库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述,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8月。结... 目的系统评估身体活动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和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睡眠功能的效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PsycINFO、Web of Science和SPORTDiscus数据库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述,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8月。结果最终纳入8篇文献,来自中国、德国、土耳其和美国,涉及311例参与者,研究设计均为随机对照试验,来源于心理学、医学和运动科学等领域期刊。研究对象年龄4~12岁,主要健康状况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混合型等。纳入研究PEDro量表评分5~8分,整体研究质量中等~良好。干预类型主要包括体育课程、适应性身体活动和运动康复。干预时间每次30~60 min,每周1~3次,持续2~12周,干预强度为中等~高。身体活动能改善ADHD和ASD儿童睡眠质量、缩短睡眠潜伏期和提高睡眠效率。定期参与体育课程或团体体育活动能改善儿童睡眠质量和效率,同时改善社交能力和情绪调节。适应性身体活动能有效改善ASD儿童睡眠行为,并有助于调节情绪和缓解焦虑。运动康复能改善ADHD儿童睡眠质量,减少夜间觉醒次数。结论身体活动能改善ADHD和ASD儿童睡眠质量,提高睡眠效率,缩短睡眠潜伏期,提升儿童整体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儿童 身体活动 睡眠功能 系统综述
下载PDF
智力与发展性残疾儿童青少年音乐干预的功能、健康和发展效益:系统综述的系统综述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佳洺 张青 武爱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3-553,共11页
目的系统综述有关音乐干预对智力与发展性残疾(IDD)儿童青少年功能、健康和发展的积极影响的系统综述中的相关证据。方法检索PubMed、EBSCO、PsycINFO、Embase、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2014年1月至2024年3月公开发表的有关IDD儿童青... 目的系统综述有关音乐干预对智力与发展性残疾(IDD)儿童青少年功能、健康和发展的积极影响的系统综述中的相关证据。方法检索PubMed、EBSCO、PsycINFO、Embase、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2014年1月至2024年3月公开发表的有关IDD儿童青少年音乐干预(包括治疗和音乐教育)的功能、健康和发展效益的高质量的系统综述,并分析其证据。结果最终纳入8篇英文系统综述,涉及5308例IDD儿童青少年,来自中国、法国、西班牙、加拿大、美国、英国6个国家。纳入文献主要来源于音乐治疗、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教育心理学、智力残疾、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健康心理学等领域期刊,发表时间主要集中在2018年至2023年。音乐治疗干预类型主要有音乐教育干预、即兴音乐疗法(创作和表现)、互动音乐疗法(音乐与运动)、混合音乐疗法(包括唱歌,跳舞和戏剧)、听觉运动映射训练、家庭音乐疗法以及基于旋律的交流疗法;包括基础乐理学习、音乐手势和语言训练、音乐欣赏、即兴演奏、音乐合奏、音乐合作游戏等,每次10~90 min,每周1~5次,持续1~32周。在认知发展方面,音乐教育干预有益于IDD儿童青少年注意力的改善。在心理语言技能方面,音乐治疗能够显著改善ASD儿童青少年的发音能力和言语能力,尤其是语音记忆、单词和句子理解能力,提升IDD儿童青少年的语言与沟通技能,并增强口头表达能力。音乐也有助于改善行为障碍,包括提升身体协调能力、减少重复行为、控制多动行为等。在音乐教育成绩方面,接受音乐疗法能提高IDD儿童青少年对歌曲节奏和旋律的熟悉度、音素的辨别能力,掌握歌曲和歌词,增强音乐节奏感知能力。音乐治疗还能促进社会和情感发展,改善亲社会行为和社交技能,有助于减轻焦虑,增强情绪控制能力,提高社交能力和自尊心,增加积极情绪,并加强与同伴和老师的交流合作。结论音乐干预对IDD儿童青少年的功能、健康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体现在认知发展、心理语言技能、动作技能、音乐教育成绩以及儿童青少年的社会和情感发展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与发展性残疾 儿童 青少年 音乐干预 音乐教育 系统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