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淫羊藿有效单体对活化的肾成纤维细胞株和系膜细胞株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东 张江 +3 位作者 吴同茹 谢婷婷 陈刚 何立群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11期956-959,共4页
目的:观察淫羊藿有效单体对活化的肾成纤维细胞株和系膜细胞株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肾成纤维细胞株和系膜细胞株的方法,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12ng/ml组、TGF-β12ng/ml+中药10-5g/ml组和TGF-β12ng/ml+中药10-6g/ml组。采用... 目的:观察淫羊藿有效单体对活化的肾成纤维细胞株和系膜细胞株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肾成纤维细胞株和系膜细胞株的方法,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12ng/ml组、TGF-β12ng/ml+中药10-5g/ml组和TGF-β12ng/ml+中药10-6g/ml组。采用MTT法观察24h中药单体对两种细胞株的作用以及ELISA法对TGF-β的分泌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加入TGF-β1刺激因子可以促进两种细胞株的活化(P<0.05),以及TGF-β的分泌(P<0.01),中药单体可以抑制活化的细胞株增殖和TGF-β的分泌(P<0.05或P<0.01)。结论:淫羊藿中药单体可以抑制活化的肾成纤维细胞株和系膜细胞株的增殖,有效防治肾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GF-β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株 系膜细胞株 体外培养 淫羊藿 中药单体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健脾清化方有效单体对活化的肾成纤维细胞株和系膜细胞株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王东 何立群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48-951,共4页
目的:观察健脾清化方有效单体对活化的肾成纤维细胞株和系膜细胞株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肾成纤维细胞株和系膜细胞株的方法,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12 ng/mL组、TGF-β1 2 ng/mL+中药10-5 g/mL组和TGF-β12 ng/mL+中药10-6g/m... 目的:观察健脾清化方有效单体对活化的肾成纤维细胞株和系膜细胞株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肾成纤维细胞株和系膜细胞株的方法,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12 ng/mL组、TGF-β1 2 ng/mL+中药10-5 g/mL组和TGF-β12 ng/mL+中药10-6g/mL组。采用MTT法观察24 h中药单体对两种细胞株的作用以及ELISA法对TGF-β的分泌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加入TGF-β1刺激因子可以促进两种细胞株的活化(P<0.05),以及TGF-β的分泌(P<0.01),中药单体可以抑制活化的细胞株增殖和TGF-β的分泌(P<0.05或P<0.01)。结论:健脾清化方中药单体可以抑制活化的肾成纤维细胞株和系膜细胞株的增殖,有效防治肾纤维化,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与其抑制TGF-β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株 系膜细胞株 体外培养 健脾清化方 中药单体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人参有效单体对活化的肾系膜细胞株的影响
3
作者 王东 张江 +1 位作者 陈刚 何立群 《四川中医》 2012年第10期54-57,共4页
目的:观察人参有效单体对活化的肾系膜细胞株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肾系膜细胞株的方法,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12ng/ml组、TGF-β12ng/ml+中药10-5g/ml组和TGF-β12ng/ml+中药10-6g/ml组。采用MTT法观察24h中药单体对系膜细胞... 目的:观察人参有效单体对活化的肾系膜细胞株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肾系膜细胞株的方法,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12ng/ml组、TGF-β12ng/ml+中药10-5g/ml组和TGF-β12ng/ml+中药10-6g/ml组。采用MTT法观察24h中药单体对系膜细胞株的作用以及ELISA法对TGF-β的分泌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加入TGF-β1刺激因子可以促进系膜细胞株的活化(P<0.05),以及TGF-β的分泌(P<0.01),中药单体可以抑制活化的细胞株增殖和TGF-β的分泌(P<0.05或P<0.01)。结论:人参中药单体可以抑制活化的肾系膜细胞株的增殖,有效防治肾纤维化,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与其抑制TGF-β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细胞株 体外培养 人参 中药单体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活血化瘀方有效单体对活化的肾成纤维细胞株和系膜细胞株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王东 张江 何立群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62-767,共6页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方有效单体对活化的肾成纤维细胞株(NRK-49F)和系膜细胞株(HBZY-1)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NRK-49F和HBZY-1的方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TGF-β15 mg/L)、高剂量中药组(TGF-β15 mg/L加中药10 mg/L)和低剂量中药组(...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方有效单体对活化的肾成纤维细胞株(NRK-49F)和系膜细胞株(HBZY-1)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NRK-49F和HBZY-1的方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TGF-β15 mg/L)、高剂量中药组(TGF-β15 mg/L加中药10 mg/L)和低剂量中药组(TGF-β15 mg/L加中药1 mg/L)。先用2.5 g/L胰蛋白酶-0.2 g/L乙二胺四乙酸消化NRK-49F和HBZY-1细胞株,制成单个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板中。在细胞生长同步化后,加入TGF-β1生长因子,作用24 h后吸去培养板中的培养液,再加入中药单体,培养24 h后,采用MTT法观察24 h中药单体对2种细胞株的作用以及ELISA法对TGF-β的分泌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加入TGF-β1刺激因子可以促进2种细胞株的活化(P<0.05),以及TGF-β的分泌(P<0.01),加入中药单体后可以抑制活化的细胞株增殖和TGF-β的分泌(P<0.05或P<0.01)。其中,对活化的2种细胞株抑制效果最好的是丹酚酸B,其次是丹酚酸A、大黄酚和大黄酸。结论活血化瘀方中药单体可以抑制活化的肾成纤维细胞株和系膜细胞株的增殖,有效防治肾纤维化,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与其抑制TGF-β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株 系膜细胞株 体外培养 活血化瘀方 中药单体 转化生长因子-Β
原文传递
红景天提取物对肾小球系膜细胞株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智森 高飞 陆付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63-867,共5页
目的:观察红景天提取物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MCs)增殖及分泌纤维连接蛋白(FN)、层黏连蛋白(LN)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探讨红景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 目的:观察红景天提取物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MCs)增殖及分泌纤维连接蛋白(FN)、层黏连蛋白(LN)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探讨红景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用不同浓度的红景天提取物干预高糖培养的系膜细胞株,用4-甲基偶氮四唑蓝(MTT)法观察系膜细胞的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系膜细胞分泌FN、LN和TGF-131的水平。结果:在高糖(30mmol·L-1^)培养24h、48h时段,可观察到刺激系膜细胞刺激性的增殖,在48h时红景天高浓度组系膜细胞增殖水平为(0.819±0.043),与模型组(1.306±0.076)相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红景天提取物在1×1(3-8^-1×10-4mol·L-1^范围内对系膜细胞株具抑制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浓度的升高,其抑制作用增强。正常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可分泌一定量的FN、LN和TGF-81,高糖刺激后以上各成分分泌增加。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FN、LN和TGF-131的分泌增加,而红景天提取物对系膜细胞分泌物的抑制随其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强。结论:高糖可以刺激系膜细胞增殖,红景天提取物能够抑制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株增殖及细胞外基质FN、LN和TGF-/31分泌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提取物 系膜细胞株 糖尿病肾病 增殖 细胞外基质
原文传递
抗纤灵有效单体对活化的肾成纤维细胞株和系膜细胞株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东 张江 +4 位作者 谢婷婷 吴同茹 李志萃 陈刚 何立群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554-2559,共6页
目的:观察抗纤灵有效单体对活化的肾成纤维细胞株和系膜细胞株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肾成纤维细胞株和系膜细胞株的方法,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_1 2ng/mL组、TGF-β_12ng/mL+中药10^(-5)g/mL组和TGF-β_12ng/mL+中药10^(-6)g/m... 目的:观察抗纤灵有效单体对活化的肾成纤维细胞株和系膜细胞株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肾成纤维细胞株和系膜细胞株的方法,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_1 2ng/mL组、TGF-β_12ng/mL+中药10^(-5)g/mL组和TGF-β_12ng/mL+中药10^(-6)g/mL组。采用MTT法观察24h中药单体对两种细胞株的作用以及ELISA法对TGF-β的分泌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加入TGF-β_1刺激因子可以促进两种细胞株的活化(P<0.05),以及TGF-β的分泌(P<0.01),中药单体可以抑制活化的细胞株增殖和TGF-β的分泌(P<0.05,P<0.01)。结论:抗纤灵中药单体可以抑制活化的肾成纤维细胞株和系膜细胞株增殖,有效防治肾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GF-β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株 系膜细胞株 体外培养 抗纤灵 中药单体 转化生长因子-Β
原文传递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对HBZY-1系膜细胞株表达NF-κB和MCP-1的调控 被引量:2
7
作者 魏倩萍 邓华聪 赵劼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8-311,共4页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与NF—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之间的关系,从而研究p38MAPK和NF—κB、MCP-1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与NF—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之间的关系,从而研究p38MAPK和NF—κB、MCP-1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以高葡萄糖、高胰岛素、H2O2和糖基化终产物孵育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BZY-1;先以p38MAPK特异抑制剂SB203580预处理细胞株HBZY-1,再给予上述4种因素孵育细胞株HBZY-1,观察其p38MAPK和NF—κB、MCP-1的表达。结果高葡萄糖、高胰岛素、H2O2和糖基化终产物均可独立激活p38MAPK,使其磷酸化表达量增加,NF—κB、MCP-1表达也明显增加;SB203580预处理后,NF—κB、MCP-1表达被显著抑制。结论p38MAPK可能通过激活NF—κB、MCP-1而诱导糖尿病时肾脏的损害,p38MAPK和NF—κB、MCP-1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NF—κB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糖尿病肾病 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BZY-1
原文传递
1,25-二羟基维生素D_3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3
8
作者 聂晴晴 唐玉玲 +2 位作者 赵丹 张春江 杨晓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9期12-15,共4页
目的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_3(1,25-(OH)_2D_3)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株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对数生长期人肾小球系膜株细胞分为A、B、C、D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8)mol/L的1,25(OH)_2D_3+含5%FBS的L-DMEM培... 目的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_3(1,25-(OH)_2D_3)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株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对数生长期人肾小球系膜株细胞分为A、B、C、D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8)mol/L的1,25(OH)_2D_3+含5%FBS的L-DMEM培养基、5 mg/L雷帕霉素+含5%FBS的L-DMEM培养基、5 mg/L雷帕霉素+终浓度为10^(-8)mol/L 1,25(OH)_2D_3+含5%FBS的L-DMEM培养基。给药48 h时观测各组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分布,检测各组细胞真核细胞翻译起始抑制因子4E结合蛋白(4E-BP1)、磷酸化4E-BP1蛋白。结果给药48h时A、B、C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8.02%、55.62%、99.23%,组间比较,P均<0.05。给药48 h时,A、B、C组G_1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D组(P均<0.05),S、G_2/M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低于D组(P均<0.05);B、C组G_1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A组(P均<0.05),S、G_2/M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低于D组(P均<0.05);C组G_1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B组(P均<0.05),S、G_2/M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低于B组(P均<0.05)。A、B、C组细胞4EBP1、磷酸化4E-BP1蛋白相对表达量及磷酸化4E-BP1/4E-BP1均低于D组(P均<0.05);B、C组细胞4E-BP1、磷酸化4E-BP1蛋白相对表达量及磷酸化4E-BP1/4E-BP1均低于A组(P均<0.05);C组细胞4E-BP1、磷酸化4EBP1蛋白相对表达量及磷酸化4E-BP1/4E-BP1均低于B组(P均<0.05)。结论 1,25(OH)_2D_3可抑制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株的增殖,阻滞细胞周期于G_1期,其机制可能为1,25-(OH)_2D_3下调4E-BP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株 1 25-二羟维生素D3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抑制因子4E结合蛋白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通过激活细胞外蛋白调节激酶转导机制上调大鼠系膜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 被引量:5
9
作者 卢宏柱 周建华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38-740,788,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X基因编码的蛋白(HBx)导致大鼠系膜细胞(MC)增殖及TNF-α高表达的细胞外蛋白调节激酶(ERK)1/2信号转导机制。方法PCR扩增HBVX基因,然后与真核表达载体PCI-neo质粒连接,构成含有HBVX基因的质粒(PCI-neo-X),采...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X基因编码的蛋白(HBx)导致大鼠系膜细胞(MC)增殖及TNF-α高表达的细胞外蛋白调节激酶(ERK)1/2信号转导机制。方法PCR扩增HBVX基因,然后与真核表达载体PCI-neo质粒连接,构成含有HBVX基因的质粒(PCI-neo-X),采用限制性内切酶法及测序证实。采用脂质体法将PCI-neo-X转染入体外培养的大鼠MC,采用抑制剂U0126阻断ERK1/2通路,观察培养细胞增殖、TNF-α及其mRNA表达,以不加抑制剂作为对照。Western blot检测HBx、ERK1/2及磷酸化ERK(p-ERK)1/2表达。半定量RT-PCR检测TNF-α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TNF-α表达。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MC增殖。结果无论是否加入U0126,在转染PCI-neo-X36、48h后,肾小球系膜细胞(GMC)明显表达HBx,细胞TNF-α mRNA的表达加入U0126较不加入U0126显著下降。不加入U0126组上清液TNF-α水平在转染后36h和48h分别为(189.0±18.1)ng/L和(172.3±24.3)ng/L;加入U0126组上清液中TNF-α水平在转染后36、48h分别为(65.6±11.6)ng/L和(84.0±24.6)ng/L,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5)。加入U0126后MC增殖也显著下降。结论HBx可促使MC增殖,细胞TNF-αmRNA及上清液TNF-α表达均增高,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HBx激活ERK1/2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X基因 系膜细胞株 细胞外蛋白调节激酶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