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6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再生力杂交组合D702优多系1号的特征特性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华康 刘文炳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6-38,共3页
D70 2优多系 1号 (D70 2A×多系 1号 )是四川农业大学选育的优质高产强再生力杂交稻新组合 ,2 0 0 0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2 0 0 1年通过全国审定。引入福建后可作中稻、单晚、连晚和再生稻种植 ,具有丰产性和稳产性好、米质优、... D70 2优多系 1号 (D70 2A×多系 1号 )是四川农业大学选育的优质高产强再生力杂交稻新组合 ,2 0 0 0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2 0 0 1年通过全国审定。引入福建后可作中稻、单晚、连晚和再生稻种植 ,具有丰产性和稳产性好、米质优、再生力强等优势 ,2 0 0 1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 2 0 0 1年在尤溪县作再生稻栽培示范 2 0 0 5hm2 ,验收头季稻 70 .7hm2 ,平均单产 10 .6 6t hm2 ,最高单产 12 .86t hm2 ,验收再生季 2 0 1.9hm2 ,平均单产达 6 .0 7t hm2 ;全年平均单产达 16 .73t 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特征特性 再生稻 栽培技术 D702优多系1号组合
下载PDF
抗瘟、丰产、优质的“汕优多系1号”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学博 《福建农业科技》 1994年第3期2-3,共2页
抗瘟、丰产、优质的“汕优多系1号”张学博(福建农业大学350002)“汕优多系1号”是四川省内江市农科所用珍汕97不育系与该所新育成的恢复系多系1号配制而成的杂交稻新组合。多系1号是利用广谱高抗稻瘟病亲本特特普与明恢... 抗瘟、丰产、优质的“汕优多系1号”张学博(福建农业大学350002)“汕优多系1号”是四川省内江市农科所用珍汕97不育系与该所新育成的恢复系多系1号配制而成的杂交稻新组合。多系1号是利用广谱高抗稻瘟病亲本特特普与明恢63杂交、回交选育而成。亲本组合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瘟 品种 汕优多系1 水稻
下载PDF
铁离子在Tl系1223超导相中的分布研究
3
作者 王耘波 周文利 +1 位作者 于军 魏龙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3-55,共3页
对不同掺铁量的Tl系 12 2 3相样品 ,测量了室温和 77K的穆斯堡尔谱 .根据铁可能具有的不同局域环境 ,按四套四极劈裂双峰进行拟合 .发现室温下四套亚谱的同质异能移位均为 0 .2 5mm/s左右 ,表明铁在12 2 3超导相中以高自旋Fe3 + 形式存... 对不同掺铁量的Tl系 12 2 3相样品 ,测量了室温和 77K的穆斯堡尔谱 .根据铁可能具有的不同局域环境 ,按四套四极劈裂双峰进行拟合 .发现室温下四套亚谱的同质异能移位均为 0 .2 5mm/s左右 ,表明铁在12 2 3超导相中以高自旋Fe3 + 形式存在 .其四极劈裂分别为 1.40mm/s ,1.12mm/s ,0 .5 5mm/s和 1.90mm/s左右 .按照点电荷 有效价键模型 ,计算了铁处于不同局域位置时的核四极劈裂的大小 .对铁所占晶位进行指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1系1223相 穆斯堡尔谱 点电荷-有效价键模型 铁离子 超导相 核四极劈裂 晶位
下载PDF
汕优多系1号主要性状表现与分析
4
作者 张轼 《福建农业》 1999年第11期10-10,共1页
我省中、晚稻年种植面积约1300万亩,长期使用较少几个品种当家,汕优63从1984年通过省级审定以来,在全省范围长时间广泛种植,累计种植面积超过5000万亩,使该组合的抗稻瘟病特性逐步减弱,给生产造成负面影响。
关键词 汕优多系1 汕优63 主要性状 抗稻瘟病鉴定 区试结果 抗菌株率 回归线 田间自然诱发鉴定 稻区 省水
下载PDF
恢复系多系1号的形态生育特征及其系列组合制种技术初步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罗勤智 张学兵 +2 位作者 向明 梁雄 王际凤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4年第5期12-14,共3页
恢复系多系1号及其系列组合抗稻瘟病。1993年在贵州省湄潭县对多系1号的形态生育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并对其系列组合制种技术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恢复 系1 杂交水稻 制种
下载PDF
杂交水稻特优多系1号播插适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方源良 赵建文 郭福泰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20-23,共4页
通过对特优多系 1号分期播种试验 ,考察该组合的生育期、经济性状、叶面积、干物重等性状 ,分析该组合在早、晚季栽培季节的适应性和播插适期。试验结果表明 ,其作早稻种植季节适应性较广 ,漳州地区可在 2月中旬开始播种 ,4月上旬前后栽... 通过对特优多系 1号分期播种试验 ,考察该组合的生育期、经济性状、叶面积、干物重等性状 ,分析该组合在早、晚季栽培季节的适应性和播插适期。试验结果表明 ,其作早稻种植季节适应性较广 ,漳州地区可在 2月中旬开始播种 ,4月上旬前后栽插 ,秧龄在 45 d以内为宜 ;晚季种植夏季高温易使其营养生长期缩短 ,一般掌握在 8月上旬栽插 ,以秧龄 2 0 d,不超过 2 5 d来确定播插期。同时要注意秧龄较长的须多插基本苗 ,以保证足够穗数达到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特优多系1 播插适期
下载PDF
两系杂交稻两优多系1号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少庭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8期250-252,共3页
运用最优设计,对两系稻两优多系1号进行密度、秧龄、施N、K肥用量4项栽培措施研究。建立产量与4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了栽培措施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项措施对产量都有影响。并经微机模拟筛选出综合高产的技术措施是:每公顷插1... 运用最优设计,对两系稻两优多系1号进行密度、秧龄、施N、K肥用量4项栽培措施研究。建立产量与4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了栽培措施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项措施对产量都有影响。并经微机模拟筛选出综合高产的技术措施是:每公顷插14.8 ̄28.1万丛,秧龄32 ̄33d,施纯N96.9 ̄167.7kg,K2O147.5 ̄169.8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两优多系1 最优设计 效应分析 模拟选优
下载PDF
特优多系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8
8
作者 方源良 郭福泰 《福建稻麦科技》 1998年第1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水稻 特优多系1 特征特性 栽培 产量
下载PDF
优质高产强再生力杂交稻——D702优多系1号
9
作者 姜林丽 陆佩兰 +2 位作者 陈双龙 林宜茂 蔡为铭 《福建农业》 2002年第2期7-7,共1页
D702优多系1号系四川农大水稻所用D702A与多系1号配组杂交育成。该组合表现苗期繁茂性好,分蘖早而强,成穗率高,长势旺盛,植株形态好,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制种产量高,并克服了D297优系列组合发芽率偏低的缺陷,亩产达615公斤,比汕优63增... D702优多系1号系四川农大水稻所用D702A与多系1号配组杂交育成。该组合表现苗期繁茂性好,分蘖早而强,成穗率高,长势旺盛,植株形态好,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制种产量高,并克服了D297优系列组合发芽率偏低的缺陷,亩产达615公斤,比汕优63增产8.6%,亩增产63公斤。2000年进入省生产试验示范,表现适性广、丰产性和稳产性好,抗逆力和再生力强,米质优、产量高、效益好,深受农民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杂交稻 D702优多系1 特征特性 栽培
下载PDF
特优多系1号高产制种技术
10
作者 陈象新 张铭顺 赖细樵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68-68,共1页
特优多系1号系漳州市农科所用龙特浦A与四川省内江市农科所育成的恢复系多系1号配制的杂交稻新组合。199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表现根系发达、分蘖力强、抗寒、耐肥抗倒、抗病、高产、生育期适中、制种... 特优多系1号系漳州市农科所用龙特浦A与四川省内江市农科所育成的恢复系多系1号配制的杂交稻新组合。199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表现根系发达、分蘖力强、抗寒、耐肥抗倒、抗病、高产、生育期适中、制种产量高等优点,深受广大农民喜爱。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制种技术 特优多系1 父母本 结实率 有效分蘖终止期 每穗总粒数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柱头外露率 调花灵 花粉黑染率
下载PDF
杂交稻D702优多系1号和D优68新组合高产制种技术
11
作者 蔡为铭 林宜茂 +2 位作者 刘文炳 陈双龙 郑旋 《中国稻米》 2003年第2期8-10,共3页
关键词 杂交稻 D702优多系1 D优68 组合 制种技术
下载PDF
特优多系1号高产制种技术总结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福泰 吴北水 方源良 《福建稻麦科技》 1998年第1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水稻 特优多系1 制种 杂交
下载PDF
汕优多系1号产量因素分析及其高产调拧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祖德 《福建稻麦科技》 1998年第1期16-18,共3页
据1996—1997年永定县大区对比试验和生产示范的有关资料,对汕优多系1号的产量构成因素分别进行相关、回归和通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667m2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分别与产量是极显著正相关。四因素对产量贡献的顺序依... 据1996—1997年永定县大区对比试验和生产示范的有关资料,对汕优多系1号的产量构成因素分别进行相关、回归和通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667m2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分别与产量是极显著正相关。四因素对产量贡献的顺序依次为:每穗粒数>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各构成因素间的偏相关均为负效应,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每穗总粒数是该组合高产群体构建的关键性因素。据此,提出在:适宜穗数的前提下,提高成穗率,主攻大穗,全面提高群体质量,协调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是汕优多系1号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同时,在实践中形成的“壮秋、适苗、扩行、调肥、控水”十字配套调控技术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汕优多系1 产量因素 高产群体质量 杂交水稻
下载PDF
杂交水稻“两优多系1号”和“隆两优6号”高产试验初报 被引量:2
14
作者 戴天斌 罗先刚 张万富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20期71-71,152,共2页
罗山县2010年通过对杂交水稻"两优多系1号"和"隆两优6号"进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两优多系1号"高产稳产,是一个有推广价值的品种;"隆两优6号"增产潜力大,推广前景好。
关键词 两优多系1 隆两优6号 杂交水稻 试验
下载PDF
杂交稻新组合“特优多系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德发 陈茂山 +1 位作者 郑亚宗 钟木宁 《福建稻麦科技》 1997年第1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水稻 杂交水稻 特优多系1 特征特性 栽培
下载PDF
“特优多系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建成 《福建农业科技》 1996年第4期6-6,共1页
一、选育经过及产量表现杂交稻新组合特优多系1号由漳州市农科所选配,其组合为龙特浦A/多系1号,1994年测产鉴定,表现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后期青枝腊秆,抗倒,抗病,丰产,米质好,同年本所品比公顷产量8370公斤。1995年参加省晚杂优区试,... 一、选育经过及产量表现杂交稻新组合特优多系1号由漳州市农科所选配,其组合为龙特浦A/多系1号,1994年测产鉴定,表现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后期青枝腊秆,抗倒,抗病,丰产,米质好,同年本所品比公顷产量8370公斤。1995年参加省晚杂优区试,平均公顷产量6695公斤,居参试组合第二,比对照汕优桂32增产14.5%,比汕优63增产3.3%。同年在南靖船场、龙海东园、芗城新厝等地作早稻栽培表现良好,一般公顷产量8250~9000公斤;同年作中稻示范,在江西铜鼓、四川内江公顷产量分别为8850公斤和8595公斤。1996年继续参加省区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特优多系1 特征特性 栽培
下载PDF
特优多系1号及其高产制种技术
17
作者 陈象新 赖细樵 张铭顺 《福建农业科技》 1998年第S1期96-97,共2页
特优多系1号高产制种最佳父母本差期为24d,叶差为6.3叶。培育多蘖壮秧,重施基肥,原种制种,母本宽窄行插植,父本攻多穗,母本保足穗,科学养花为其合理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杂优组合 特优多系1 制种技术
下载PDF
菲优多系1号纯度对产量的影响
18
作者 陈忠文 文西强 代富琴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8-49,52,共3页
高抗稻瘟病和纹枯病、稳产优质的杂稻组合菲优多系1号,在大田栽插密度20000窝/666.7m3,每窝插2谷粒秧条件下,经协方差分析,不同纯度间产量差异未达5%水平。纯度每增加(降低)1个百分点,666.7m2产量提高(减少)1.32公斤。
关键词 菲优多系1 纯度 产量 杂交水稻
下载PDF
Ⅱ优多系1号与汕优63的产量与抗性比较分析
19
作者 屈维彪 余小平 雷邦海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1-42,共2页
利用黔东南杂交稻大区多点试验资料和杂交稻品种对稻瘟病抗性的试验观察结果,对Ⅱ优多系1号和汕优63的丰产性和稳产性以及抗稻瘟性分别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Ⅱ优多系1号的产量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种汕优63,平均高52.84kg/667m2... 利用黔东南杂交稻大区多点试验资料和杂交稻品种对稻瘟病抗性的试验观察结果,对Ⅱ优多系1号和汕优63的丰产性和稳产性以及抗稻瘟性分别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Ⅱ优多系1号的产量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种汕优63,平均高52.84kg/667m2;Ⅱ优多系1号的产量与环境指数的回归系数为0.74655;对分蘖盛期的叶瘟、破口苞期剑叶瘟和穗瘟分别表现抗(R)、高抗(HR)和中抗(MR),进而表明Ⅱ优多系1号是一个高产、稳产、抗稻瘟病的较为理想的杂交稻新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优多系1 汕优63 产量 杂交水稻 稻瘟病 抗性
下载PDF
汕优多系1号高产制种技术探讨
20
作者 杨昌金 张家卫 胡建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5年第3期5-9,共5页
探讨汕优多系1号(珍汕97A×多系1号)杂稻组合高产制种技术,以提高制种产量,加速其推广应用。结果表明:影响汕优多系1号制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母本亩穗数,实现高产的主要途径是增穗、保粒、提高异交结实率。应用父母本的... 探讨汕优多系1号(珍汕97A×多系1号)杂稻组合高产制种技术,以提高制种产量,加速其推广应用。结果表明:影响汕优多系1号制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母本亩穗数,实现高产的主要途径是增穗、保粒、提高异交结实率。应用父母本的时差、叶差合理安排播差期,采用1期父本大双行确定适宜的行比,配套培育壮秧,规格开厢插足基本苗,合理进行肥水管理,科学喷施“九二0”是夺取制种高产的主要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汕优多系1 制种 杂交水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