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完善我国应急法律制度的宪法依据——《宪法修正案》确立的紧急状态制度解读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毅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70-73,共4页
突发的严重自然灾害和人为造成的灾害是导致一般紧急状态的主要因素。我国现行应对紧急状态的法律、法规 ,由于缺少宪法依据 ,存在着法律适用中的矛盾。因此 ,完善我国现行应急法律制度需要有宪法依据。《宪法修正案》所确立的紧急状态... 突发的严重自然灾害和人为造成的灾害是导致一般紧急状态的主要因素。我国现行应对紧急状态的法律、法规 ,由于缺少宪法依据 ,存在着法律适用中的矛盾。因此 ,完善我国现行应急法律制度需要有宪法依据。《宪法修正案》所确立的紧急状态制度是完善我国应急法律制度的宪法依据 ,依据宪法制定专门应对危机的《紧急状态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法律 宪法依据 紧急状态 紧急状态制度 紧急状态
下载PDF
小议紧急状态制度——以宪法典文本为视角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敏 《人大研究》 2003年第8期27-30,共4页
一个有能力的法治政府 ,不仅能运用法律处理好正常社会状态下的秩序和有效地保障公民权利 。
关键词 宪法 紧急状态制度 公民权利 依法治国 行政权 决定主体 立法机关 国家元首
下载PDF
小议紧急状态制度——以宪法典文本为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敏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4年第1期87-89,共3页
尽管紧急状态在世界各国宪法中用语并不统一,但基本特征明显,而且意义重大。我国制宪史上曾出现过紧急状态制度,当前为实现法治,保障人权,建设政治文明和形成完整的紧急状态法律体系,必须尽快在现行宪法中加入紧急状态制度,对宪法中的... 尽管紧急状态在世界各国宪法中用语并不统一,但基本特征明显,而且意义重大。我国制宪史上曾出现过紧急状态制度,当前为实现法治,保障人权,建设政治文明和形成完整的紧急状态法律体系,必须尽快在现行宪法中加入紧急状态制度,对宪法中的一些条款进行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状态制度 宪法 人权 政治文明建设 中国
下载PDF
网络安全紧急状态制度的建构意义与规制内容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祯军 《河北法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6-116,共21页
构建网络安全紧急状态制度是信息时代法治国家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内容。网络安全紧急状态制度是维护网络主权、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法律制度,是网络空间安全保障体系和国家安全法律制度的组成部分,具有为处置网络安全风险提供法制... 构建网络安全紧急状态制度是信息时代法治国家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内容。网络安全紧急状态制度是维护网络主权、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法律制度,是网络空间安全保障体系和国家安全法律制度的组成部分,具有为处置网络安全风险提供法制保障,规制网络紧急权,保护网络权利的重要功能。网络安全紧急状态制度呈现出三个重要特征:作用效果上的风险预防性、紧急措施内容的技术性和网络紧急权行使的协作性。以网络技术规范和标准界定的特别重大网络安全风险是启动网络安全紧急状态制度的风险要件;断网或切断流量、颁布和执行响应计划是行政机关行使网络紧急权采取的主要紧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紧急状态制度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紧急 网络权 国家安全
原文传递
小议紧急状态制度——以宪法典文本为视角
5
作者 张敏 《西部论坛(陕西)》 2003年第4期16-20,共5页
本文从非典时期的法律问题着手,通过比较各国宪法文本,剖析了紧急状态制度的起源、概念和基本特征,阐述了在我国建立这一制度的必要性,对紧急状态入宪提出了具体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 紧急状态制度 宪法 依法治国 中国 公民权利
原文传递
小议紧急状态制度——以宪法典文本为视角
6
作者 张敏 《宁波论坛》 2003年第4期21-23,共3页
本文从非典时期的法律问题着手,通过比较各国宪法文本,剖析了紧急状态制度的起源、概念和基本特征,阐述了在我国建立这一制度的必要性,对紧急状态入宪提出了具体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 宪法 紧急状态制度 立法机关 政治文明建设 公民权利
原文传递
网络安全紧急状态制度的意义及启动条件研究
7
作者 王祯军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0年第1期42-47,共6页
构建网络安全紧急状态制度是网络时代法治国家的重要任务。网络安全紧急状态制度是维护网络主权、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法律制度,是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法律制度的组成部分,具有规制网络紧急权和保护网络权的重要功能。特别重大网络... 构建网络安全紧急状态制度是网络时代法治国家的重要任务。网络安全紧急状态制度是维护网络主权、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法律制度,是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法律制度的组成部分,具有规制网络紧急权和保护网络权的重要功能。特别重大网络安全风险是启动网络紧急状态制度的风险要件,主要表现为网络攻击和网络意识形态渗透的风险。断网或切断流量、颁布和执行响应计划体现了网络的技术性,是网络紧急权的特殊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紧急状态制度 网络安全 紧急 网络权
原文传递
浅论紧急状态法律制度建设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海涛 严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紧急状态法律制度是现代民主宪政的重要内容,作者从紧急状态的起源、概念和特征出发,分析我国紧急状态法律制度现状,在借鉴国外法治国家紧急状态法律制度建设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SARS危机管理实践,提出如何完善我国紧急状态立法,以建... 紧急状态法律制度是现代民主宪政的重要内容,作者从紧急状态的起源、概念和特征出发,分析我国紧急状态法律制度现状,在借鉴国外法治国家紧急状态法律制度建设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SARS危机管理实践,提出如何完善我国紧急状态立法,以建立统一的危机管理机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状态法律制度 危机管理机制 中国 行政权力
下载PDF
为确立紧急状态制度提供宪法依据 被引量:3
9
作者 曹康泰 《中国人大》 2004年第12期10-13,共4页
紧急状态,是指突发性的现实危机或者预期可能发生的危机,在较大空间范围或者较长时间内威胁到公民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影响国家政权机关正常行使权力,必须采取特殊的应急措施才能恢复正常秩序的特殊状态。导致出现紧急状态的因素主要... 紧急状态,是指突发性的现实危机或者预期可能发生的危机,在较大空间范围或者较长时间内威胁到公民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影响国家政权机关正常行使权力,必须采取特殊的应急措施才能恢复正常秩序的特殊状态。导致出现紧急状态的因素主要包括严重自然灾害、重大人为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动乱、恐怖事件等。为了依法及时有效应对各种重大突发事件,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确立了紧急状态制度,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状态 紧急权力 修改宪法 宪法依据 应急法律制度 行政法规 应急制度 紧急状态制度 国家机关
原文传递
建立健全紧急状态制度 规范我国应急反应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莫纪宏 《中国人大》 2004年第7期27-28,共2页
"紧急状态"包括"戒严"又不限于"戒严",适用范围更宽。将宪法原第六十七条、第八十条和第八十九条中规定的"戒严"修改为"进入紧急状态"对完善我国紧急状态制度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首先... "紧急状态"包括"戒严"又不限于"戒严",适用范围更宽。将宪法原第六十七条、第八十条和第八十九条中规定的"戒严"修改为"进入紧急状态"对完善我国紧急状态制度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首先,将紧急状态制度写进宪法,使我国现行宪法关于紧急状态制度的规定更加严密,为建立健全紧急状态制度提供了宪法依据。其次,将紧急状态制度写进宪法,有利于紧急状态制度立法的统一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再次,将紧急状态制度写进宪法,有利于在进入紧急状态时坚持法制统一原则,有利于增强国家机关依法行使紧急权力的法律意识,有利于保护公民权利。在宪法中明确规定紧急状态制度,意味着在紧急状态期间,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以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为依据,自觉地行使特殊的权力或者权利,履行特殊的职责或者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状态制度 紧急权力 财产安全 生命 国家机关 宪法依据 应急反应 紧急反应
原文传递
建立健全紧急状态制度
11
作者 施祖军 《民主》 2004年第6期22-24,共3页
今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确立了紧急状态制度。紧急状态在各国宪法和法律上的描述虽然不尽一致,但内容大体近似,即“一种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危机或危险局势,影响全体公民,并对整个社会的正... 今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确立了紧急状态制度。紧急状态在各国宪法和法律上的描述虽然不尽一致,但内容大体近似,即“一种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危机或危险局势,影响全体公民,并对整个社会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一般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状态制度 公民权利 宪法 突发事件 宣布机关 权限
原文传递
紧急状态与紧急状态立法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晓君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16,共5页
紧急状态法律制度是现代民主宪政的重要内容。现代社会没有一个国家能够避免来自自然界或人类自身的,影响整个国家或局部地区正常秩序的危急局势的发生。在危急局势来临时,政府必须动用行政紧急权才能消除危机,恢复正常秩序。这就给我... 紧急状态法律制度是现代民主宪政的重要内容。现代社会没有一个国家能够避免来自自然界或人类自身的,影响整个国家或局部地区正常秩序的危急局势的发生。在危急局势来临时,政府必须动用行政紧急权才能消除危机,恢复正常秩序。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课题:我们的法律如何支持和监督紧急状态下政府的行为,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保护国家的利益。做好这一课题,我们迫切需要建立紧急状态法律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状态立法 民主宪政 紧急状态法律制度 行政紧急 个体紧急状态 公共紧急状态
下载PDF
紧急状态的两种观念及其实践
13
作者 黄斌 谢军安 尹红强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370-374,共5页
紧急状态法是在戒严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又克服了戒严法的缺陷。它有利于各国有效地运用紧急权应对危机,并且在适当限制公民权利的前提下最低限度地保障公民权利。但是,围绕着紧急状态的争议依然是某些戒严观念的延伸。分析了西... 紧急状态法是在戒严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又克服了戒严法的缺陷。它有利于各国有效地运用紧急权应对危机,并且在适当限制公民权利的前提下最低限度地保障公民权利。但是,围绕着紧急状态的争议依然是某些戒严观念的延伸。分析了西方法治国家中两种很有影响的紧急状态观念及其实践。紧急状态制度的变革不仅源于社会现实的要求,它也源于认识观念的变革。最后结合宪法的修改对中国的紧急状态法律进行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紧急状态制度 公民权利 紧急状态 最低限度 法治国家 社会现实 认识观念 戒严 限制 法律 修改 宪法
下载PDF
国外紧急状态立法的经验 被引量:8
14
作者 顾林生 刘静坤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9,共5页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确立了我国的紧急状态制度 ,明确了紧急状态的决定机关、宣布机关及其权限 ,为紧急状态法的制定提供了宪法依据。目前我国紧急状态法的立法已经从理论上的探讨发展到起草、制定阶段 ,制定《中华人...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确立了我国的紧急状态制度 ,明确了紧急状态的决定机关、宣布机关及其权限 ,为紧急状态法的制定提供了宪法依据。目前我国紧急状态法的立法已经从理论上的探讨发展到起草、制定阶段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紧急状态法》是中国宪政与法治建设中的一件大事 ,应当引起有关各界的高度重视。为此 ,本刊特组国内从事该项立法研究的数位专家就此话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 紧急状态制度 立法 人权 宪法 紧急 国家权力 公民权利
原文传递
紧急状态入宪的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莫纪宏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7-20,共4页
紧急状态是危及一个国家正常的宪法和法律秩序、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正在发生的或者是迫在眉睫的危险事态。如何在紧急状态时期始终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是衡量一个社会法治化水平的标志。为此,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 紧急状态是危及一个国家正常的宪法和法律秩序、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正在发生的或者是迫在眉睫的危险事态。如何在紧急状态时期始终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是衡量一个社会法治化水平的标志。为此,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注重通过宪法来确立国家的基本紧急状态制度,以保障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为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状态制度 宪法 法律秩序 国家权力 公共利益
原文传递
应急军事行动应遵循的法律原则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江瑞 《国防》 2014年第9期59-62,共4页
应急军事行动的法律原则,是指武装力量在应对突发事件或紧急状态实施军事行动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从我国现行紧急状态法律制度和军事法律制度看,虽没有对应急军事行动的原则作出明确规范,但其中的一些基本要求却是对应急军事行动具有... 应急军事行动的法律原则,是指武装力量在应对突发事件或紧急状态实施军事行动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从我国现行紧急状态法律制度和军事法律制度看,虽没有对应急军事行动的原则作出明确规范,但其中的一些基本要求却是对应急军事行动具有普遍、长期指导作用。根据这些基本要求所体现的法律精神,可以将应急军事行动的法律原则概括为依法用兵、统一指挥、快速应对、行动合法、全力保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行动 法律原则 紧急状态法律制度 突发事件 武装力量 法律精神 统一指挥 快速应对
下载PDF
危机管理的国际借鉴与启示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英 《党政干部学刊》 2003年第7期32-32,共1页
突如其来的非典事件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震动,也引发了人们深层次的理论思考。今年5月30日,中共辽宁省委党校政法中心、《辽宁党校报》与本刊编辑部就非典问题联合召开了理论研讨会。本期“专题研究”发表的就是部分同志的发言摘要。
关键词 紧急状态 危机管理 非典 基本架构 政府 预警机制 紧急状态制度 应对措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