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术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山丹 钱志敏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2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术对进展期圆锥角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2眼进行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术,观察术后1、3、7d角膜反应,术后1、3、6个月角膜情况,角膜曲率,眼压。第6个月时测量角膜滞后量(CH)和角膜阻力因子量(CRF... 目的探讨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术对进展期圆锥角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2眼进行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术,观察术后1、3、7d角膜反应,术后1、3、6个月角膜情况,角膜曲率,眼压。第6个月时测量角膜滞后量(CH)和角膜阻力因子量(CRF)与术前对比。结果术后1、3、7d,1个月角膜基质有不同程度水肿,角膜基质神经丛减少,术后3个月水肿消退,神经丛数量逐渐恢复,术后6个月角膜透明,神经丛数量恢复到术前水平。手术前后角膜强度CH值和CRF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术后角膜曲率变化不明显,眼压平稳,无异常波动,视力术前较术后6个月平均提高一行。结论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术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法,使进展期圆锥角膜病程发展停止,病情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术 圆锥角膜 角膜强度
下载PDF
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庞旭 彭秀军 《转化医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17-120,124,共5页
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疗法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圆锥角膜的新方法,通过诱导角膜基质内纤维相互交联而提高角膜强度,从而阻止圆锥角膜的进展。然而,角膜交联术后出现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近年来紫外光/核... 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疗法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圆锥角膜的新方法,通过诱导角膜基质内纤维相互交联而提高角膜强度,从而阻止圆锥角膜的进展。然而,角膜交联术后出现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近年来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术基本原理,术后出现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发病情况、发病机制以及可能的预防和治疗手段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以期针对机制给予相应干预、预防和治疗haze形成,从而提高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术的稳定性和预测性,为预防haze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 核黄素 角膜交联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下载PDF
紫外光-核黄素胶原交联疗法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临床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马小倩 刘苏冰 +4 位作者 聂晓丽 买志彬 孙红燕 周远沛 曹吉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65-967,974,共4页
目的探讨紫外光-核黄素胶原交联疗法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有效性。方法对2014年7月至12月在郑州视光眼科医院就诊的8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在综合药物治疗至少1周以上无效或效果欠佳的情况下给予药物联合紫外光-核黄素胶原交联疗法。用... 目的探讨紫外光-核黄素胶原交联疗法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有效性。方法对2014年7月至12月在郑州视光眼科医院就诊的8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在综合药物治疗至少1周以上无效或效果欠佳的情况下给予药物联合紫外光-核黄素胶原交联疗法。用裂隙灯检查患者的角膜变化情况,追踪访问其主观感受,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真菌菌丝并检测角膜各层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 7例病变深及前中部基质层的患者术后溃疡灶愈合;1例病变深及深基质层者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所有患者未见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对于综合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欠佳的真菌性角膜溃疡,使用紫外光-核黄素胶原交联疗法治疗有明显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溃疡 交联疗法 紫外光 核黄素 真菌感染
下载PDF
紫外光核黄素交联治疗圆锥角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潘红卫 陈建苏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97-400,共4页
紫外光核黄素交联疗法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圆锥角膜的新方法,通过诱导角膜基质内纤维相互交联而提高角膜强度,从而阻止圆锥角膜的进展。介绍这一新疗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临床应用现状,并阐述关于该疗法的实验室研究成果,... 紫外光核黄素交联疗法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圆锥角膜的新方法,通过诱导角膜基质内纤维相互交联而提高角膜强度,从而阻止圆锥角膜的进展。介绍这一新疗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临床应用现状,并阐述关于该疗法的实验室研究成果,包括具体的治疗效应例如生物力学效应、热力学效应、超微结构改变等,以及对角膜基质细胞、内皮细胞和晶状体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核黄素交联 圆锥角膜 生物力学
下载PDF
紫外光-核黄素交联法对豚鼠巩膜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吕雅平 周浩 +3 位作者 夏文涛 褚仁远 周行涛 戴锦晖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4期44-47,I0005,共5页
目的探索紫外光-核黄素交联法对巩膜织张力和强度的影响。方法交联组和对照组皆选右眼为实验眼,交联组采用波长为(370±5)nm、辐射强度定为3.0 mW/cm2的紫外线和0.1%核黄素为光敏剂对豚鼠赤道部巩膜面进行胶原交联,对照组不进行交... 目的探索紫外光-核黄素交联法对巩膜织张力和强度的影响。方法交联组和对照组皆选右眼为实验眼,交联组采用波长为(370±5)nm、辐射强度定为3.0 mW/cm2的紫外线和0.1%核黄素为光敏剂对豚鼠赤道部巩膜面进行胶原交联,对照组不进行交联处理。术后一个月取交联组交联区巩膜条带和对照组相应区域的巩膜条带,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并对眼球各组织进行HE染色光镜和透射电镜检测。结果交联组巩膜的生物力学特性增强,赤道部交联组巩膜试件断裂时的极限应力增加了147%,弹性模量显著增加了193%,极限应变降低了21.9%;后极部交联组巩膜试件断裂时的极限应力增加了108%,弹性模量显著增加了191%,极限应变降低了40.42%。HE染色光镜检查结果显示形态学无病理改变,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交联组交联区的巩膜成纤维细胞增生活跃。结论紫外光—核黄素交联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巩膜的生物力学特性,增强巩膜组织的张力和强度,有望作为治疗高度病理性近视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核黄素交联 巩膜 生物力学
下载PDF
紫外光核黄素诱导角膜交联治疗感染性角膜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郝兆芹 吴洁 宋金鑫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1134-1136,共3页
角膜交联(corneal collagen cross-linking,CXL)技术是一种近年来兴起的应用于临床最新的角膜成形技术。它通过A段紫外光和感光剂核黄素,诱导角膜基质内胶原纤维相互交联而提高角膜硬度,增强角膜基质的力学和生物化学稳定性,从而阻止圆... 角膜交联(corneal collagen cross-linking,CXL)技术是一种近年来兴起的应用于临床最新的角膜成形技术。它通过A段紫外光和感光剂核黄素,诱导角膜基质内胶原纤维相互交联而提高角膜硬度,增强角膜基质的力学和生物化学稳定性,从而阻止圆锥角膜等角膜扩张性和难治性角膜溃疡等角膜疾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交联 核黄素 紫外光A 感染性角膜
下载PDF
快速紫外线/核黄素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圆锥角膜的护理
7
作者 邢晓娟 任春艳 +3 位作者 刘海娜 王瑛 王敏 葛梅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191-192,共2页
快速紫外线/核黄素角膜交联术(accelerated corneal cross-linking,ACXL)与传统角膜交联术相比,能够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1]。圆锥角膜好发于青春期,约90%为双眼发病,严重影响学业和工作,因此对患者进行有... 快速紫外线/核黄素角膜交联术(accelerated corneal cross-linking,ACXL)与传统角膜交联术相比,能够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1]。圆锥角膜好发于青春期,约90%为双眼发病,严重影响学业和工作,因此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和规范的专科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我院开展的39例ACXL治疗双眼圆锥角膜的护理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专科护理 心理护理 核黄素 角膜交联 紫外线 工作效率
下载PDF
去上皮和经上皮快速角膜交联术紫外光脉冲输出模式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萌萌 王晶晶 +4 位作者 刘延东 李明然 尹会苏 张印博 董兴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37-1040,共4页
目的探讨去上皮快速角膜交联术紫外光脉冲输出模式(pl-快速CXL)和经上皮pl-快速CXL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河北省眼科医院行pl-快速CXL治疗的进展期圆锥角膜患者16例31眼;根据术式将患眼分... 目的探讨去上皮快速角膜交联术紫外光脉冲输出模式(pl-快速CXL)和经上皮pl-快速CXL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河北省眼科医院行pl-快速CXL治疗的进展期圆锥角膜患者16例31眼;根据术式将患眼分为两组,去上皮pl-快速CXL组7例13眼和经上皮pl-快速CXL组9例18眼。术前及术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随访。记录患眼最佳矫正远视力、散光度、角膜前表面最大曲率、角膜前表面最小曲率、角膜最薄点厚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交联线深度,对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去上皮pl-快速CXL组和经上皮pl-快速CXL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远视力、散光度、角膜前表面最大曲率、角膜前表面最小曲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时两组角膜最薄点厚度均较术前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交联线深度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时,去上皮pl-快速CXL组患者角膜交联线深度均较经上皮pl-快速CXL组更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于相同时间点的其他参数而言,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无论是去上皮pl-快速CXL还是经上皮pl-快速CXL都安全可行,在术后6个月内均能够稳定圆锥角膜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角膜交联 角膜 紫外光 核黄素
下载PDF
低渗核黄素在圆锥角膜患者角膜交联术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2
9
作者 Ana Sofia Lopes Diana Silva +3 位作者 Susana Henriques Peter Pego Cristina Vendrell Isabel Prieto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1-216,共6页
目的:比较圆锥角膜患者角膜交联(CXL)、等渗(IR)和低渗核黄素(HR)的结果。方法:回顾性研究,包括29例29眼圆锥角膜患者行角膜交联术,IR组15眼,HR组14眼。参数分析包括(随访1a):最佳矫正视力(BCVA),球体和柱体,中央和较薄处角膜厚度,平均... 目的:比较圆锥角膜患者角膜交联(CXL)、等渗(IR)和低渗核黄素(HR)的结果。方法:回顾性研究,包括29例29眼圆锥角膜患者行角膜交联术,IR组15眼,HR组14眼。参数分析包括(随访1a):最佳矫正视力(BCVA),球体和柱体,中央和较薄处角膜厚度,平均和最大角膜曲率(分别为Km和Kmax),并发症及进展。结果:观察到两组的BCVA提高:治疗前IR组为0.26±0.57,HR组为0.47±0.72。术后1a,IR组为0.13±0.79,HR组为0.29±1.52,IR组BCVA更高(P=0.018)。术后1mo,两组中央角膜厚度(μm)均减少,但在接下来的数月中增加:术前IR组为497±28μm,HR组为432±14μm;术后1a,IR组为480±31μm,HR组为424±15μm。较薄处角膜厚度也是如此,术前IR组为487±29μm,HR组为410±20μm;术后1a,IR组为468±33μm,HR组为413±13μm。两组中Km和Kmax均降低。每组6眼呈现短暂的混浊,无持续性混浊。结论:在中央角膜厚度<400μm的患者中,HR的使用似乎是一个有效的替代执行传统CXL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交联 核黄素 角膜
下载PDF
跨上皮快速交联术联合术后配戴RGPCL治疗圆锥角膜的疗效 被引量:4
10
作者 叶照达 胡艳红 陈子扬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57-1260,共4页
目的:探讨跨上皮快速交联术联合术后配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治疗圆锥角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4-10/2015-10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确诊为进展性圆锥角膜并进行跨上皮快速角膜交联术联合术后配... 目的:探讨跨上皮快速交联术联合术后配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治疗圆锥角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4-10/2015-10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确诊为进展性圆锥角膜并进行跨上皮快速角膜交联术联合术后配戴RGPCL的患者16例25眼,平均年龄25.31±5.92岁,术前最大角膜曲率为58.96±6.76D,角膜最薄点厚度为439.52±53.24μm。使用核黄素及45mW/cm^(2)紫外光照射进行跨上皮快速交联,总能量7.2J/cm^(2),术后配戴RGPCL。术后随访3~6a,平均52.44±11.39mo,观察患者治疗前后BCVA(配戴RGPCL)、平坦子午线角膜曲率(K1)、陡峭子午线角膜曲率(K2)、最大角膜曲率(Kmax)、角膜屈光力(MPP)、角膜前后表面膨隆状态评价参数包括BCVf、BCVb、前表面曲率不对称指数(SIf)、后表面曲率不对称指数(SIb)、圆锥角膜前表面最高点(KVf)、圆锥角膜后表面最高点(KVb)、角膜最薄处厚度(ThkMin)、晶状体混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术中并发症,术后1d均有轻微刺痛伴异物感,轻微畏光流泪;2例2眼患者术后1d摘绷带镜后角膜上皮小片脱失,重新戴绷带镜3d后上皮愈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晶状体混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较术前无差异(P>0.05);术后BCVA(配戴RGPCL)较术前BCVA明显改善,术后Kmax、SIf、KVf、BCVf、BCVb均较术前降低(P<0.05)。结论:跨上皮快速角膜交联术联合RGPCL治疗圆锥角膜能有效且安全控制圆锥角膜进展,长期效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角膜交联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 核黄素 紫外光
下载PDF
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术后并发症及防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庞旭 彭秀军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9期73-76,共4页
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术(cornealcollagencross-linking,CXL)是一种最新的角膜成形术,基本原理是利用370nm波长紫外光照射渗透到角膜基质内的光敏剂核黄素(即维生素B2),核黄素被激发到三线态,产生以单线态氧为主的活性氧族(o... 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术(cornealcollagencross-linking,CXL)是一种最新的角膜成形术,基本原理是利用370nm波长紫外光照射渗透到角膜基质内的光敏剂核黄素(即维生素B2),核黄素被激发到三线态,产生以单线态氧为主的活性氧族(oxygenfreeradicals,OF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成形 紫外光照射 核黄素 后并发症 交联 防治 角膜基质内 活性氧族
原文传递
角膜交联术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陈子扬 胡艳红 《医学综述》 2018年第13期2646-2650,共5页
角膜交联术是目前治疗圆锥角膜等角膜疾病的重要手术方法,其治疗效果受核黄素浓度、照射能量、照射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角膜交联术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通过改变核黄素的导入方式、提高紫外线照射能量、改变光敏剂及照射源等,从经典的去... 角膜交联术是目前治疗圆锥角膜等角膜疾病的重要手术方法,其治疗效果受核黄素浓度、照射能量、照射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角膜交联术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通过改变核黄素的导入方式、提高紫外线照射能量、改变光敏剂及照射源等,从经典的去上皮角膜交联术逐渐发展到经上皮角膜交联术、快速角膜交联术、脉冲式角膜交联术,其安全性、有效性不断提高,并逐渐被临床医师认可和应用。相信随着对角膜交联术认识的不断深入及医疗设备的不断发展,角膜交联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交联 核黄素 紫外线 圆锥角膜
下载PDF
角膜缘保护技术在经上皮角膜交联术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王萌萌 王晶晶 +4 位作者 刘延东 李明然 尹会苏 张印博 董兴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99-902,共4页
目的:评估经上皮角膜交联(Epi-on CXL)术中采用角膜缘保护技术治疗圆锥角膜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9-01/12我院收治拟行Epi-on CXL手术的双眼进展期圆锥角膜患者15例30眼,将右眼15眼纳入试验组,术中采用角膜缘保... 目的:评估经上皮角膜交联(Epi-on CXL)术中采用角膜缘保护技术治疗圆锥角膜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9-01/12我院收治拟行Epi-on CXL手术的双眼进展期圆锥角膜患者15例30眼,将右眼15眼纳入试验组,术中采用角膜缘保护技术;左眼15眼纳入对照组,术中不采用角膜缘保护技术。比较两组患眼术前和术后最佳矫正远视力、散光度、角膜曲率Sim-K平均值(Km)、角膜最薄点厚度、泪膜破裂时间及术后不适感、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的差异。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3mo时两组最佳矫正远视力、散光度均改善(P<0.05),术后角膜最薄点厚度逐渐减小(P<0.05),术后3mo内泪膜破裂时间变短(P<0.05),但两组之间最佳矫正远视力、散光度、Km、角膜最薄点厚度、泪膜破裂时间、术后不适感方面均无差异(P>0.05),且试验组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3.20±0.56d vs 3.73±0.96d,P=0.041)。结论:角膜缘保护技术能够缩短Epi-on CXL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初步证实了该技术在Epi-on CXL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交联 角膜 紫外光 核黄素
下载PDF
紫外光核黄素诱导角膜交联治疗感染性角膜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闫媛媛 刘平 王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6198-6199,6202,共3页
目的研究应用紫外光核黄素诱导角膜交联治疗感染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入院诊治的感染性角膜炎患者73例,感染性角膜炎87只眼,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4只眼和对照组43只眼;试验组... 目的研究应用紫外光核黄素诱导角膜交联治疗感染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入院诊治的感染性角膜炎患者73例,感染性角膜炎87只眼,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4只眼和对照组43只眼;试验组患者应用紫外光核黄素诱导角膜交联治疗感染性角膜炎,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视力预后,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中痊愈13只眼,好转22只眼,总有效79.55%;对照组痊愈8只眼,好转20只眼,总有效率为65.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视力在0.6以上者占43.18%,1.0以上者占18.18%;对照组分别占30.23%、9.3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紫外光核黄素诱导角膜交联治疗感染性角膜炎的疗效显著,患者视力显著提高,可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核黄素 诱导 角膜交联 感染性角膜
原文传递
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联合紫外线核黄素角膜交联术在圆锥角膜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文文 李志伟 +1 位作者 常海燕 牟国营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 通过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联合紫外线核黄素角膜交联术对早期圆锥角膜进行屈光重建和治疗,探讨该方法在早期圆锥角膜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前瞻性研究.早期圆锥角膜患者18例(31眼),采用Epi-LASIK联... 目的 通过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联合紫外线核黄素角膜交联术对早期圆锥角膜进行屈光重建和治疗,探讨该方法在早期圆锥角膜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前瞻性研究.早期圆锥角膜患者18例(31眼),采用Epi-LASIK联合紫外线核黄素角膜交联术进行治疗,应用方差分析对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UCVA、BCVA、角膜地形图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31眼术前UCVA (logMAR)0.70±0.24,术后1、3、6个月的UCVA分别为0.09 ±0.16、0.06±0.20、-0.06±0.03.术后1、3、6个月的UCVA均较术前提高(F=3.39,P<O.01).术后1、3、6个月的BCVA较术前无明显提高.术前角膜K值为(46.65±2.91)D,术后1、3、6个月分别为(42.94±3.88)D、(41.72±4.38)D、(41.99±3.84)D,术后角膜较术前平坦(F=3.57,P<0.05).结论 Epi-LASIK联合紫外线核黄素角膜交联术可以有效提高早期圆锥角膜患者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核黄素 紫外线 角膜交联 角膜磨镶 激光原位
原文传递
快速角膜交联治疗进展性圆锥角膜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辛智渊 王丽强 +5 位作者 刘莹 杨青华 胡健 刘峰 贾烈曦 黄一飞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519-524,共6页
目的评价去上皮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进展性圆锥角膜的临床疗效。方法纳人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进展性圆锥角膜患者35例(48只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进行视力... 目的评价去上皮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进展性圆锥角膜的临床疗效。方法纳人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进展性圆锥角膜患者35例(48只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进行视力(LogMAR)、屈光状态(球镜和柱镜)、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地形图及角膜生物力学检查。术后1个月行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S-OCT)检查。比较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结果本研究统计完成全部时间点复查的患者35例(48只眼),其中男性24例,女性11例;年龄(22.83±3.87)岁。患者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裸眼视力分别为0.70±0.20、0.73±0.20、0.64±0.19、0.63 1±0.21、0.57±0.20和0.56±0.20(P<0.01),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38±0.23、0.34±0.20、0.31±0.18、0.23±0.14、0.21±0.14和0.16±0.09(P<0.01)。术前球镜度数中位数为-5.00 D,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分别为-5.00 D、-5.00 D、-5.13 D、-5.00 D和-5.13 D,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柱镜度数中位数为-5.63 D。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和12个月时,分别为-5.00 D、-4.75 D、-5.00 D、-4.87 D和-4.50 D,较术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角膜内皮细胞相关指标未见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最薄点角膜厚度(thinnest corneal thickness,TCT)中位数为450.50μm。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分别为444.50μm、445.50μm和447.00μm,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角膜曲率最大值(maximum keratometry,Kmax)中位数分别为56.70 D、55.70 D、54.95 D、54.70 D、54.65 D和54.75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角膜生物力学相关的第一次压平期角膜硬度参数(stiffness parameter applanation 1,SP-A1)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术后不同时间角膜变形幅度比率(deformation amplitude ratio,DA-ratio)及反向内凹半径(inverse concave radius,1/R)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其中术后1周的1/R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眼(83.33%)术后第1天有明显刺激症状,5眼(10.42%)发生轻度角膜混浊(Haze),未出现其他术中及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去上皮快速角膜交联术可以改善患者术后视力,增加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对进展性圆锥角膜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角膜生物力学 核黄素-紫外线角膜交联 去上皮快速角膜交联
下载PDF
核黄素/UVA诱导的角膜交联术治疗晚期圆锥角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春晓 李志伟 +3 位作者 徐文文 李凤娇 陶祥臣 牟国营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评价角膜厚度低于400μm 的圆锥角膜患者行核黄素诱导的长波紫外线角膜交联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角膜厚度低于400μm 的圆锥角膜患者14例18眼,表面麻醉下去除上皮,点低渗核黄素溶液使角膜基质水肿厚度达到400μm 以上... 目的:评价角膜厚度低于400μm 的圆锥角膜患者行核黄素诱导的长波紫外线角膜交联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角膜厚度低于400μm 的圆锥角膜患者14例18眼,表面麻醉下去除上皮,点低渗核黄素溶液使角膜基质水肿厚度达到400μm 以上,行角膜交联术,术后戴软性角膜接触镜。术前、术后记录观察最佳矫正视力、角膜顶点 K 值、角膜厚度、角膜内皮、晶体等变化。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角膜上皮于1周内愈合,14眼于5 d 内愈合;角膜 Haze 于2~6周内消退;最佳矫正视力:术前为4.76±0.61,术后3个月为4.83±0.46,6个月为4.84±0.51;角膜顶点 K 值:术前为(56.29±7.33)D,3个月为(52.42±5.76)D,6个月为(48.12±6.6)D;角膜厚度:治疗前为(318±33)μm,水肿后为(447±18)μm,3个月为(381±72)μm,6个月为(354±35)μm;角膜内皮密度:术前为(3069±202)/mm2,术后3个月为(2910±213)/mm2,6个月为(2935±215)/mm2;未见晶体、视网膜并发症。结论采用低渗核黄素法行角膜交联术治疗晚期薄角膜圆锥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黄素/UVA 角膜交联 角膜厚度 角膜内皮计数 圆锥角膜
原文传递
核黄素紫外光交联在圆锥角膜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徐欣 潘志强 《国际眼科纵览》 2010年第3期190-194,共5页
核黄素紫外光交联是近年来新兴的治疗圆锥角膜的手段之一。其方法简单,副作用小,安全性高,也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本文介绍这一新疗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临床效果及应用,以及关于该疗法的实验室研究进展,包括具体临床效... 核黄素紫外光交联是近年来新兴的治疗圆锥角膜的手段之一。其方法简单,副作用小,安全性高,也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本文介绍这一新疗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临床效果及应用,以及关于该疗法的实验室研究进展,包括具体临床效应的生物力学改变、超微结构改变、形态学改变以及不良反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核黄素紫外光交联 生物力学 超微结构
原文传递
共聚焦显微镜在圆锥角膜交联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远飞 黎明 成洪波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7年第6期636-639,共4页
目的研究角膜交联术后圆锥角膜在共聚焦显微镜下的图像特点,评估去上皮角膜交联术(CXL)在圆锥角膜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12月于深圳市眼科医院就诊的圆锥角膜患者中角膜厚度不低于400 μm的23例23只眼,表面麻醉下去除上皮... 目的研究角膜交联术后圆锥角膜在共聚焦显微镜下的图像特点,评估去上皮角膜交联术(CXL)在圆锥角膜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12月于深圳市眼科医院就诊的圆锥角膜患者中角膜厚度不低于400 μm的23例23只眼,表面麻醉下去除上皮,点0.1%核黄素溶液行角膜交联术,术后配软性角膜接触镜。术前、术后除常规检查视力、裂隙灯显微镜外,行眼前节OCT(AS-OCT)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结果AS-OCT成像特点:术前角膜基质相对较为均匀的黄绿色相间的反光,CXL术后均出现前部基质相对致密黄绿相间的高反光,后部基质层相对疏松的绿色为主的低反光。共聚焦显微镜成像特点:术前角膜基质纤维中大量皱褶表现为低反光条纹,CXL术后沿着圆锥角膜的暗条纹走行高反光条纹,且前部基质层较后部基质层明显。结论共聚焦显微镜在观察角膜交联治疗效果中能提供明确的形态学证据,是观察胶原交联治疗效果的重要工具。经典去上皮CXL有利于核黄素渗透,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焦显微镜 角膜交联 核黄素 圆锥角膜 角膜厚度
原文传递
光动力学角膜胶原交联对LASIK术后角膜瓣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成香 张琛 赵少贞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30-233,246,共5页
目的探讨核黄素-紫外线A诱导的角膜胶原交联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角膜瓣与角膜基质床的黏附与愈合的作用。方法实验研究。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22只,随机依次编号,自身对照。建立兔LASIK动物模型,双眼行LASIK手术... 目的探讨核黄素-紫外线A诱导的角膜胶原交联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角膜瓣与角膜基质床的黏附与愈合的作用。方法实验研究。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22只,随机依次编号,自身对照。建立兔LASIK动物模型,双眼行LASIK手术后,右眼给予核黄素一紫外线A胶原交联处理,左眼为空白对照。分别于术后1d、3d及1周随机取实验动物4只于裂隙灯下观察角膜透明性;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分别取实验兔4只做角膜组织病理切片,观察有无炎症细胞的浸润以及角膜各层细胞形态学变化。术后1个月,采用电子单纤维强力仪进行角膜瓣抗拉力检测,采用电子显微镜测量角膜组织胶原纤维直径。对抗拉力实验结果和胶原纤维直径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给予核黄素点眼约20min之后,裂隙灯下可见前房内黄绿色条带,表明核黄素能够到达瓣下并穿透下方角膜基质层。术后裂隙灯观察显示,实验眼和对照眼的角膜透明性无明显差别。病理学结果显示,实验眼及对照眼均无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均可见“无细胞区”的存在,无明显差别。术后1个月,抗拉力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的拉伸长度,实验眼角膜瓣与角膜基质床的黏附力较对照眼明显增强(P〈0.01)。电镜检查显示,实验眼角膜胶原纤维直径[(36.51±3.29)nm]大于对照眼[(29.55±1.74)n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4,P〈0.01)。结论核黄素.紫外线A诱导的角膜胶原交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角膜瓣与角膜基质床的黏着与愈合,并且不会引起明显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交联 核黄素-紫外线A 角膜 角膜磨镶 激光原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