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紫外望远镜角分辨率评价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波 高亮 +2 位作者 阚珊珊 尼启良 王晓光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44-1648,共5页
极紫外望远镜工作波段与可见光波段相差近两个数量级,其工作波段的衍射极限很低,达到0.036″,使该波段望远镜角分辨率的检测很困难。本文介绍了一种极紫外望远镜角分辨率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利用通用可见光波段面形检测仪器,检测出极紫... 极紫外望远镜工作波段与可见光波段相差近两个数量级,其工作波段的衍射极限很低,达到0.036″,使该波段望远镜角分辨率的检测很困难。本文介绍了一种极紫外望远镜角分辨率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利用通用可见光波段面形检测仪器,检测出极紫外望远镜光学元件面形误差和装调误差,将检测到的与波长无关的Zernike系数代入光学设计程序,计算出极紫外望远镜工作波段的点扩散函数和环绕能分布,进而计算出望远镜在极紫外波段的角分辨率。实验结果表明,极紫外望远镜的角分辨率可以达到0.18″。该方法是一种快捷、有效的极紫外波段成像仪器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望远镜 角分辨率 点扩散函数 环绕能
下载PDF
极紫外望远镜各通道夹角的测量 被引量:1
2
作者 苏宙平 陈波 《光学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52-554,共3页
极紫外望远镜是由四个单通道的望远镜捆绑在一起,以便同时对太阳的相同部分观测,由于受地面装调以及发射过程中的影响,无法保证四个通道光轴严格平行,必然带来观测位置上的误差。只要测出各通道之间的光轴夹角,便可在像面上采取适当的... 极紫外望远镜是由四个单通道的望远镜捆绑在一起,以便同时对太阳的相同部分观测,由于受地面装调以及发射过程中的影响,无法保证四个通道光轴严格平行,必然带来观测位置上的误差。只要测出各通道之间的光轴夹角,便可在像面上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以便减小这种误差,但这一夹角的测量精度必须控制在0.1″内。为达到如此高的精度,采用了太阳局部边缘探测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望远镜 光轴夹角 边缘探测 亚像元 太阳观测 误差
下载PDF
长春光机所研制成功空间极紫外望远镜原理样机
3
《光机电信息》 2006年第3期56-56,共1页
由国家天文台艾国祥院士任项目负责人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空间高分辨率光学与极紫外成像方法研究”在长春通过专家验收。长春光机所承担的子课题“极紫外高分辨率成像方法研究”圆满完成全部研究任务,研究成果得到专家的高度... 由国家天文台艾国祥院士任项目负责人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空间高分辨率光学与极紫外成像方法研究”在长春通过专家验收。长春光机所承担的子课题“极紫外高分辨率成像方法研究”圆满完成全部研究任务,研究成果得到专家的高度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望远镜 长春光机所 原理样机 研制成功 空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负责人 成像方法 高分辨率 国家天文台
下载PDF
一种复合型空间软X射线——极紫外波段望远镜设计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波 陈淑妍 巩岩 《光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42-244,共3页
根据空间对日观测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复合型宽波段范围的软X射线———极紫外望远镜的设计方案。该望远镜是把小结构尺寸的卡塞格林型极紫外波段正入射望远镜放置在软X射线波段,并由常用的Wolter Ⅰ型掠入射望远镜的中心部分组成。在软X... 根据空间对日观测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复合型宽波段范围的软X射线———极紫外望远镜的设计方案。该望远镜是把小结构尺寸的卡塞格林型极紫外波段正入射望远镜放置在软X射线波段,并由常用的Wolter Ⅰ型掠入射望远镜的中心部分组成。在软X射线和极紫外波段具有相同的焦距和视场角,共同使用同一个探测器,外形尺寸与相同指标的掠入射型望远镜一致,且在极紫外波段具有较高的角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适合于在空间进行对日观测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望远镜 软X射线 空间对日观测 角分辨率 光谱分辨率 设计
下载PDF
空间太阳望远镜在紫外波段成像检测中的杂散光测量和消除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林 李达 +1 位作者 崔天刚 陈波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56-1463,共8页
针对EUV太阳望远镜在地面非工作波段预先检测时出现的杂散光问题,考虑望远镜长焦距的特点,建立了基于反射镜转动扫描原理的杂散光测量系统,测量得到了望远镜的点源透射率(PST)曲线。通过对比PST曲线和分析望远镜结构,得出杂散光的主... 针对EUV太阳望远镜在地面非工作波段预先检测时出现的杂散光问题,考虑望远镜长焦距的特点,建立了基于反射镜转动扫描原理的杂散光测量系统,测量得到了望远镜的点源透射率(PST)曲线。通过对比PST曲线和分析望远镜结构,得出杂散光的主要来源为小角度下的一级杂光,由此设计了主次镜遮光罩,并利用Tracepro软件建立望远镜的实体模型,在不同散射表面的双向散射(BRDF)值条件下计算出遮光罩的消杂光效果。对PST实际测量结果表明,在0~4°,使用遮光罩使杂散光减少3个数量级,杂光系数不超过3.65%。在分辨率成像测量中,杂散光影响得到消除,系统分辨率接近衍射极限,满足地面上紫外光波段的测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太阳望远镜 杂散光 点源透过率 遮光罩
下载PDF
极紫外太阳望远镜分辨率的检测 被引量:2
6
作者 高亮 杨林 +2 位作者 王晓光 尼启良 陈波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73-1676,共4页
极紫外太阳望远镜(EUT)作为高分辨率空间成像仪器,其检测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EUT成像质量。在完成EUT的装调工作之后,对其成像质量进行了检测。具体方法是将分辨率板置于平行光管的焦点处,由可见光照明该分辨率板,透射光经平行光管后成... 极紫外太阳望远镜(EUT)作为高分辨率空间成像仪器,其检测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EUT成像质量。在完成EUT的装调工作之后,对其成像质量进行了检测。具体方法是将分辨率板置于平行光管的焦点处,由可见光照明该分辨率板,透射光经平行光管后成为平行光束并充满待测EUT入瞳,再经EUT成像在CCD相机上,根据所得图像来判断待测望远镜分辨率。实验结果表明,EUT在可见光波段(λ=570 nm)的分辨率为1.22″,接近此波段的衍射极限(1.20″)。根据可见光检测结果估算出EUT工作波段的分辨率可以达到0.32″,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太阳望远镜 角分辨率 分辨率板
下载PDF
极紫外太阳望远镜成像质量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8
7
作者 巩岩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69-973,共5页
为了在实验室模拟空间环境,检测极紫外太阳望远镜成像质量,提出了由激光等离子光源、Newton型准直光管系统、背照射CCD相机、真空系统等组成的工作波段为17-30nm的极紫外准直光管检测系统,给出了详细的物理分析、光学设计和真空系统... 为了在实验室模拟空间环境,检测极紫外太阳望远镜成像质量,提出了由激光等离子光源、Newton型准直光管系统、背照射CCD相机、真空系统等组成的工作波段为17-30nm的极紫外准直光管检测系统,给出了详细的物理分析、光学设计和真空系统设计方法和结果。真空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在80min内,真空度即可达到5×10^-4Pa的设计指标,满足极紫外波段检测太阳望远镜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太阳望远镜 性能测试 系统设计
下载PDF
图解空间望远镜发展史 紫外空间望远镜(下)
8
作者 叶楠 《太空探索》 2020年第9期72-75,共4页
Astron紫外空间望远镜20世纪70年代是人类太空探索的第一个高峰期,进入80年代,各国对太空探索的热情开始降温,Astron是80年代发射的唯一一个紫外空间望远镜。1983年3月23日,苏联质子号运载火箭将Astron送入太空,其携带的主要设备是一架... Astron紫外空间望远镜20世纪70年代是人类太空探索的第一个高峰期,进入80年代,各国对太空探索的热情开始降温,Astron是80年代发射的唯一一个紫外空间望远镜。1983年3月23日,苏联质子号运载火箭将Astron送入太空,其携带的主要设备是一架口径80厘米、长5米多的紫外望远镜。它的轨道远地点达到185000公里,接近地月距离的一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望远镜 太空探索 质子号运载火箭 紫外望远镜 发展史
下载PDF
眼镜、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
9
《中国光学》 EI CAS 2008年第2期97-98,共2页
关键词 空间太阳望远镜 原子力显微镜 精密工程 紫外望远镜 近场光学显微镜 纳米带 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 相位差法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压电陶瓷精密转动平台的转角精度测量 被引量:9
10
作者 高亮 阚珊珊 +2 位作者 李敏 尼启良 陈波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6-211,共6页
提出了一种亚角秒精度的转角测量方法。利用ZYGO数字干涉仪测量压电陶瓷转动平台驱动待测标准平面镜偏转前后镜子面形精度的PV(Peak Valley)值,二者的差值除以待测标准平面镜的直径,其结果近似等于压电陶瓷转动平台转动的角度。通过测... 提出了一种亚角秒精度的转角测量方法。利用ZYGO数字干涉仪测量压电陶瓷转动平台驱动待测标准平面镜偏转前后镜子面形精度的PV(Peak Valley)值,二者的差值除以待测标准平面镜的直径,其结果近似等于压电陶瓷转动平台转动的角度。通过测量与误差分析,验证了压电陶瓷转动平台的转角精度小于1μrad(0.2″),而测量的总误差和压电陶瓷转动平台移动的角度大小有关,移动距离越大,产生的误差越大,但其相对误差小于1%。本测量方法证明压电陶瓷精密转动平台转角精度达到了极紫外太阳望远镜(EUT)0.8″的角分辨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太阳望远镜 ZYGO干涉仪 压电陶瓷转动平台 转角精度
下载PDF
光学仪器 天文光学仪器
11
《中国光学》 CAS 2005年第4期100-100,共1页
TH751 2005043162 一种空间超紫外望远镜在轨指向标定方法=A new meth- od of guiding calibration of extreme ultraviolet radiation telescope on space orbit[刊,中]/陈波(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3... TH751 2005043162 一种空间超紫外望远镜在轨指向标定方法=A new meth- od of guiding calibration of extreme ultraviolet radiation telescope on space orbit[刊,中]/陈波(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33)),苏宙平…//光学技术,-2005,31(2),-315-318 介绍了一种不同波段的超紫外望远镜在轨指向的标定方法。此方法利用4个波段(13.0,17.1,19.5,30.4 nm)的超紫外望远镜均有较高的光谱响应和能够对较强的太阳辐射光谱成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望远镜 天文 标定方法 光学仪器 紫外辐射 光谱成像 太阳辐射 标定精度 指向 波段
下载PDF
创世大爆炸
12
《飞碟探索》 1996年第6期8-8,共1页
太空科学家声称,他们已经证实了有关宇宙如何开始的创世大爆炸部分理论.他们利用特制望远镜回顾时间.通过望远镜他们能够看到宇宙早期的氦气,很多科学家认为,宇宙是在很久以前在创世大爆炸中产生的,宇宙诞生时产生了一种氦氢混合物,但... 太空科学家声称,他们已经证实了有关宇宙如何开始的创世大爆炸部分理论.他们利用特制望远镜回顾时间.通过望远镜他们能够看到宇宙早期的氦气,很多科学家认为,宇宙是在很久以前在创世大爆炸中产生的,宇宙诞生时产生了一种氦氢混合物,但是他们以前没有证据.这种氦气是利用霍普金斯紫外望远镜发现的,望远镜放在美国“奋进”号宇宙飞船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望远镜 天文学家 大爆炸 类星球体 创世 太空科学 宇宙飞船 氦气 氢气 宇宙中
下载PDF
不是大爆炸,是大旋转
13
作者 李我超 《飞碟探索》 1996年第6期21-21,共1页
宇宙间,从根本上来说,没有直线运动的东西,可以说全是曲线圆周运动.所有大小物体,小到分子、原子、粒子、夸克以及尚未认知的更小的微粒,大到卫星、行星、恒星、星系以及星系群,都是在不停地圆周运动中生存、发展、变化的.只有不停地旋... 宇宙间,从根本上来说,没有直线运动的东西,可以说全是曲线圆周运动.所有大小物体,小到分子、原子、粒子、夸克以及尚未认知的更小的微粒,大到卫星、行星、恒星、星系以及星系群,都是在不停地圆周运动中生存、发展、变化的.只有不停地旋转,才能水恒地存在下去.运动一旦停止,宇宙也就不存在了.宇宙中每一个相对独立的动转系统,都大致是一个旋转的球状体,所有物质体在此范围内有序的、各自的、四面八方的、上下左右的、正向反向的在那里不停地旋转,而且是小转中有大转,大转中有小转,互相影响,相互制约,从不间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周运动 大爆炸理论 直线运动 类星体 宇宙概念 紫外线望远镜 星系群 观测者 大爆炸学说 小物体
下载PDF
气球背望远镜上天
14
作者 昱川 Carlye Calvin UCAR 《小哥白尼(趣味科学)》 2008年第5期2-5,共4页
提起太阳谁不感激得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地球上的万物可都仰仗他老人家的光辉照耀呢!可我们也知道他老人家患有"狂躁症"。脾气一上来来场太阳风暴,轻则"骚扰"一下地球磁场,重则造成通信和电力中断,甚至航天器事故。要... 提起太阳谁不感激得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地球上的万物可都仰仗他老人家的光辉照耀呢!可我们也知道他老人家患有"狂躁症"。脾气一上来来场太阳风暴,轻则"骚扰"一下地球磁场,重则造成通信和电力中断,甚至航天器事故。要对"症"下药,让太阳少做坏事,就得摸清他的脾气。当然,派遣望远镜长期观测他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不,新的任务来了——让观测口径最大的太阳紫外望远镜上天,去观测太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望远镜 气球 连续观测 太阳风 科学家 超声速飞机 任务 极地 臭氧层 记者
原文传递
拯救“地球的 眼睛”
15
《少年科技博览(漫迷)》 2002年第6期4-5,共2页
在太空中运行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是1990年4月24日进入太空的,到现在,哈勃望远镜已经给地球发回了42万张照片,观察了1.7万个天文目标,证实了黑洞的存在。
关键词 哈勃望远镜 地球大气 紫外望远镜 太空望远镜 光学望远镜 天文学家 空间天文观测 照片 地面观测 观察
原文传递
Mo/Si multilayers used for the EUV normal incidence solar telescope 被引量:4
16
作者 LIU Zhen YANG Lin +2 位作者 CHEN Bo CHEN Bin CAO JianLin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11年第3期406-410,共5页
This paper first reviews an EUV normal incidence solar telescope that we have developed in our lab. The telescope is composed of four EUV telescopes and the operation wavelengths are 13.0 nm, 17.1 nm, 19.5 nm, and 30.... This paper first reviews an EUV normal incidence solar telescope that we have developed in our lab. The telescope is composed of four EUV telescopes and the operation wavelengths are 13.0 nm, 17.1 nm, 19.5 nm, and 30.4 nm. These four wavelengths, fundamental to the research of the solar activity and the atmosphere dynamics, are always chosen by the EUV normal incidence solar telescope. In the EUV region, almost all materials have strong absorption, so optics used in this region must be coated by the multilayer. The Mo/Si multilayers used for the EUV normal incidence solar telescope are designed and fabricated by the magnetron sputtering coating mach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multilayers, such as reflectivity and thermal stability at wavelengths of 13.0 nm, 17.1 nm, 19.5 nm and 30.4 nm, are also described. All the multilayers were measured by a hard X-ray diffractometer (XRD) and an EUV/soft X-ray reflectometer (EXRR) before and after heating (in a vacuum chamber) at 100℃ for 24 hours and at 200℃ for 1 hour and 4 hou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Si multilayers have high reflectivity at 13.0 nm, 17.1 nm, and 19.5 nm but low at 30.4 nm. We found no change in the reflectivity and center wavelength of these multilayers by comparing the reflectivity curves before and after heating. This suggests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Mo/Si multilayers may meet our requirement in future solar observation mis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V solar telescope multilayer reflectivity thermal stability
原文传递
LUT:A Lunar-based Ultraviolet Telescope
17
作者 CAO Li RUAN Ping +10 位作者 CAI HongBo DENG JinSong HU JingYao JIANG XiaoJun LIU ZhaoHui QIU YuLei WANG Jing WANG Shen YANG JianFeng ZHAO Fei WEI JianYan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11年第3期558-562,共5页
The Lunar-based Ultraviolet Telescope (LUT) is a funded lunar-based ultraviolet telescope dedicated to continuously monitor- ing variable stars for as long as dozens of days and performing low Galactic latitude sky ... The Lunar-based Ultraviolet Telescope (LUT) is a funded lunar-based ultraviolet telescope dedicated to continuously monitor- ing variable stars for as long as dozens of days and performing low Galactic latitude sky surveys. The slow and smooth spin of the Moon makes its step by step pointing strategy possible. A flat mirror mounted on a gimbal mount is configured to enlarge the sky coverage of the LUT. A Ritehey-Chretien telescope with a Nasmyth focus configuration is adopted to reduce the total length of the system. A UV enhanced back illuminated AIMO CCD 47-20 chip together with the low noise electric design will minimize the instrumental influence on the system. The preliminary proposal for astrometric calibration and photometric cali- bration are also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VIOLET space-based ultraviolet telescope photometric instrumentation lunar probe
原文传递
美宇航员探测类星体
18
作者 徐勇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1995年第7期24-24,共1页
搭载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的宇航员把3台紫外线望远镜的镜头对准了此次天文观测飞行任务中事先设定的最遥远的目标——相距地球100亿光年的一个类星体。
关键词 宇航员 类星体 紫外线望远镜 天文观测 航天飞机 飞行任务 地球 本世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