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杉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制备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如大 任非 +1 位作者 李国锋 刘思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63-766,770,共5页
目的评价紫杉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PTX-PBCA-NPs)的不同制备工艺对紫杉醇的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优选PTX-PBCA-NPs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主要评价指标,分别采用界面缩聚法和乳化聚合法制备PTX-PBCA-NPs,进行对比... 目的评价紫杉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PTX-PBCA-NPs)的不同制备工艺对紫杉醇的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优选PTX-PBCA-NPs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主要评价指标,分别采用界面缩聚法和乳化聚合法制备PTX-PBCA-NPs,进行对比研究。用正交设计优选处方。结果界面缩聚法、乳化聚合法制备的PTX-PBCA-NPs的包封率范围均在94.39%~99.23%(n=3)之间,界面缩聚法制备的PTX-PBCA-NP的载药量可达(1.07±0.03)%(n=3),而乳化聚合法制备的PTX-PBCA-NP的载药量可达(0.86±0.01)%(n=3)。用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工艺条件,PTX-PBCA-NPs载药量为0.80%,包封率为95.71%,粒径为235.6nm。结论两种制备方法制备出来的PTX-PBCA-NPs的包封率符合药典要求。经比较研究,界面缩聚法可能是提高PTX-PBCA-NPs载药量较好的一种制备方法(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 氰基丙烯酸丁酯 纳米粒 界面缩 乳化
下载PDF
紫杉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对人卵巢癌细胞的毒性 被引量:1
2
作者 肖娴 陈如大 +1 位作者 任非 李国锋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评价制备紫杉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PTX-PBCA-NPs)的原料的生物安全性以及PTX-PBCA-NPs的细胞毒性。方法:采用四噻唑蓝法(MTT法)和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方法考察空白PBCA-NPs及其聚合的原料、PTX-PBCA-NPs对L-02人正常... 目的:评价制备紫杉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PTX-PBCA-NPs)的原料的生物安全性以及PTX-PBCA-NPs的细胞毒性。方法:采用四噻唑蓝法(MTT法)和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方法考察空白PBCA-NPs及其聚合的原料、PTX-PBCA-NPs对L-02人正常肝细胞、卵巢癌敏感株(A2780)和卵巢癌耐紫杉醇肿瘤细胞株(A2780/T)的细胞毒性。结果:制备的空白PBCA-NPs只有在大于608 ng·mL-1时,对于L-02细胞具有明显的毒性(P<0.05);在质量浓度304~608 ng·mL-1,空白PBCA-NPs对A2780和A2780/T细胞有明显毒性(P<0.05)。与同一浓度PTX溶液比较,PTX-PBCA-NPs对A2780和A2780/T细胞的毒性作用明显(P<0.05)。结论:空白PBCA-NPs有一定的生物安全性,PTX-PBCA-NPs在对卵巢癌肿瘤细胞有一定的杀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纳米粒 细胞株 细胞毒性
原文传递
两种普朗尼克材料联合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载紫杉醇的控药释放能力
3
作者 张阳德 胥洪鹃 +3 位作者 梁健 王吉伟 潘一峰 邓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6期2935-2942,共8页
背景:包含普朗尼克P123的载紫杉醇聚合物胶束能够有效的延长药物体内循环时间,并且能够改变紫杉醇的作用靶位。但是,这种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在溶液中的稳定性以及载药能力仍有待提高。目的:观察载紫杉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普朗尼克P123/... 背景:包含普朗尼克P123的载紫杉醇聚合物胶束能够有效的延长药物体内循环时间,并且能够改变紫杉醇的作用靶位。但是,这种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在溶液中的稳定性以及载药能力仍有待提高。目的:观察载紫杉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普朗尼克P123/F68胶束的药剂学特性和体外抗肿瘤能力。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以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为交联剂,普朗尼克P123/F68为载体材料,制备载疏水性药物-紫杉醇纳米胶束。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胶束形态;电位粒度分析仪测定胶束电位和粒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测定胶束载药量和包封率;荧光探针法测定胶束临界胶束浓度;体外试验考察胶束的释药情况、稳定性以及抗肿瘤情况。结果与结论:实验制备的载药胶束为圆形,粒径和电位分别在100nm和-10mV左右,包封率和载药量为(93.3±2.15)%和(1.82±0.04)%,临界胶束浓度为0.067g/L。药物体外释放试验和稳定性试验显示,该载药胶束具有一定的缓释功能和抗稀释能力。MTT试验结果表明,与游离药物相比,载药胶束具有更强的杀伤乳腺癌细胞MCF-7的能力。可见,载紫杉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普朗尼克P123/F68胶束具有明显的控制药物释放的能力和良好的稳定性,抗肿瘤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生物材料与药物控释 紫杉 稳定性胶束 长循环 氰基丙烯酸丁酯 细胞毒性 肿瘤 表征 生物相容性 国际合作基金
下载PDF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载体促进紫杉醇粒抗胶质瘤作用实验研究
4
作者 李明军 李英夫 +2 位作者 王维峰 宣兆博 王浩岩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2期263-263,共1页
目的:紫杉醇原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对鼠脑胶质瘤进行了局部缓释化疗,观察其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抑瘤作用。方法将8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分为对照组(无血清1640),PBCA+NP组,紫杉醇组及紫杉醇+PBCA+NP组(20只/组)。结果 PBCA+NP... 目的:紫杉醇原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对鼠脑胶质瘤进行了局部缓释化疗,观察其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抑瘤作用。方法将8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分为对照组(无血清1640),PBCA+NP组,紫杉醇组及紫杉醇+PBCA+NP组(20只/组)。结果 PBCA+NP组和紫杉醇组瘤均重分别为对照组的(82.1±1.7)豫和(49.8±3.1)豫,其中尤以联合组肿瘤受抑最为显著,其瘤均重仅为对照组(38,0±2.1)豫。结论紫杉醇原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进行化疗可有效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院立体定向技术 紫杉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粒
下载PDF
β-雌二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谢建萍 谭德明 +2 位作者 肖平 潘一峰 周建亮 《中国医学工程》 2006年第5期452-455,共4页
目的制备β-雌二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E2-PBCA-NP),考察影响纳米粒粒径大小、包封率的因素,并优化其制备条件。方法以氰基丙烯酸正丁酯为载体,采用界面聚合的方法制备E2-PB-CA-NP,以粒径大小、形态和包封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 目的制备β-雌二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E2-PBCA-NP),考察影响纳米粒粒径大小、包封率的因素,并优化其制备条件。方法以氰基丙烯酸正丁酯为载体,采用界面聚合的方法制备E2-PB-CA-NP,以粒径大小、形态和包封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初选,正交设计法优化E2-PBCA-NP制备工艺。结果搅拌速度、浓缩温度、有机溶剂种类及表面活性剂类型均可影响粒径。按优化工艺条件,制得的载药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15nm,分布范围50~180nm,包封率90.3%。结论经过优化筛选出的工艺,为制备E2-PB-CA-NP的最佳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雌二 纳米粒 氰基丙烯酸丁酯 交设计
下载PDF
雌二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肝脏靶向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谢建萍 周建亮 +3 位作者 刘菲 潘一峰 全俊 谭德明 《中国医学工程》 2007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目的观察雌二醇纳米粒(E2-PBCA-NP)在正常肝脏中的靶向性,并比较腹腔给药和静脉给药两种给药途径对E2-PBCA-NP肝脏靶向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示踪技术,用125-I标记雌二醇,界面聚合法制备125-I-E2-PBCA-NP,经腹腔及静脉给药,分别于注药... 目的观察雌二醇纳米粒(E2-PBCA-NP)在正常肝脏中的靶向性,并比较腹腔给药和静脉给药两种给药途径对E2-PBCA-NP肝脏靶向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示踪技术,用125-I标记雌二醇,界面聚合法制备125-I-E2-PBCA-NP,经腹腔及静脉给药,分别于注药后15、30min、l、2、4、8、l2、24h处死大鼠,取其血、肺、肝、脾、肾、子宫和卵巢作γ计数,并与普通雌二醇组比较。结果125-I-E2-PBCA-NP和125-I-E2肝摄取分别在注射后15min后最高,与125-I-E2比较125-I-E2-PBCA-NP提高了肝脏、脾脏的放射性强度,降低了子宫及卵巢的放射性强度。腹腔给药及尾静脉给药不影响125-I-E2-PBCA-NP的肝脏靶向性(P>0.05)。结论E2-PB-CA-NP具有明显的肝脏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 氰基丙烯酸丁酯 纳米粒 肝靶向
下载PDF
雌二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制备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建超 周天洋 张振中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68-970,共3页
目的:制备雌二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ES-PBCA-NP)。方法:以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PBCA)为载体,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ES-PBCA-NP。采用U5(53)均匀实验设计优化制备条件。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粒的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用原子力显... 目的:制备雌二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ES-PBCA-NP)。方法:以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PBCA)为载体,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ES-PBCA-NP。采用U5(53)均匀实验设计优化制备条件。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粒的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其形态;HPLC测定载药量及包封率。结果与结论:综合考虑选用二乙胺乙基葡聚糖(DEAE-Dextran)作为实验用表面活性剂,制备优化条件:pH2.0,稳定剂和表面修饰剂质量比为1:1,BCA用量终质量浓度为12g/L。以上述条件制备的纳米粒,稳定性好、形态规整、大小均匀,粒径(115±7)nm,Zeta电位为(43.6±3.2)mV,载药量为61mg/g,包封率为78.0%,适合作为雌二醇的给药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 氰基丙烯酸丁酯 纳米粒 制备
下载PDF
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载体促进紫杉醇粒抗脑胶质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明军 李英夫 +3 位作者 吴雁 杨福义 王维峰 宣兆博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5年第2期29-30,共2页
目的:动物实验水平研究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载体促进紫杉醇粒抗脑胶质瘤的作用。方法:1紫杉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悬液的制备。2制备胶质瘤模型,制备的胶质瘤模型随机分成四组,每组20只,Ⅰ组注射生理盐水、Ⅱ组注射紫杉醇、Ⅲ... 目的:动物实验水平研究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载体促进紫杉醇粒抗脑胶质瘤的作用。方法:1紫杉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悬液的制备。2制备胶质瘤模型,制备的胶质瘤模型随机分成四组,每组20只,Ⅰ组注射生理盐水、Ⅱ组注射紫杉醇、Ⅲ组注射PBCA+NP、Ⅳ组注射紫杉醇+PBCA+NP,15d后观察Wistar大鼠的变化,观察肿瘤病理切片,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率。结果:1Wistar大鼠的生存状态,Ⅳ组好于其它三组。2Ⅱ组和Ⅲ组Wistar大鼠脑胶质瘤血管的减少和坏死肿瘤组织比Ⅳ组少。3Wistar大鼠脑胶质瘤调亡率Ⅳ组高于Ⅱ组、Ⅲ组,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结论: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载体明显提高紫杉醇抗Wistar大鼠脑胶质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基丙烯酸丁酯紫杉 SHG-44 WISTAR大鼠 病理
下载PDF
紫杉醇聚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研究
9
作者 孙汉雄 周长江 《科技创新导报》 2009年第32期1-1,共1页
目的:选择紫杉醇聚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制备的优化工艺条件,并研究其相关理化性质。方法:分别用一步法和二步法制备TAX-PBCA-NP,并分别采用多种配方制备。用透射电镜表征纳米粒子的形态,结果与结论所确定的制备TAX-PBCA-NP工艺条... 目的:选择紫杉醇聚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制备的优化工艺条件,并研究其相关理化性质。方法:分别用一步法和二步法制备TAX-PBCA-NP,并分别采用多种配方制备。用透射电镜表征纳米粒子的形态,结果与结论所确定的制备TAX-PBCA-NP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 α-氰基丙烯酸丁酯 制备工艺
下载PDF
阿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粒径对肝靶向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申良方 王欣 +3 位作者 王骋 赵凯 刘新菊 申海菊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32-736,741,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粒径的阿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adriamycin polybutylcyanoacrylate nanoparticles,ADM-PBCA-NP)及阿霉素(adriamycin,ADM)经小鼠尾静脉给药后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差异,研究不同粒径的ADM-PBCA-NP对正常... 目的:观察不同粒径的阿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adriamycin polybutylcyanoacrylate nanoparticles,ADM-PBCA-NP)及阿霉素(adriamycin,ADM)经小鼠尾静脉给药后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差异,研究不同粒径的ADM-PBCA-NP对正常肝脏的靶向性,旨在筛选出肝靶向性最好的ADM-PBCA-NP。方法:昆明种小鼠180只,随机分为游离ADM组、(22.3±6.2)nmADM—PBCA-NP组、(48.6±9.2)nmADM-PBCA-NP组、(101.9±20.3)nmADM—PBCA-NP组、(143.5±23.5)nmADM—PBCA-NP组和(194.2±28.4)nmADM-PBCA-NP组。每组30只,经小鼠尾静脉按2mg/kg的剂量分别注射上述ADM-PBCA-NP或游离ADM。每组于给药后5,15,30min,1,5,12h各处死5只小鼠,分别提取肝、肾、脾、心、肺、血浆样品,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ADM的浓度。结果:12h以内除(22.3±6.2)nm组外,其他纳米粒组小鼠肝脏中的ADM浓度显著高于游离ADM组(P〈0.05),而在心肌组织中未测到或ADM浓度显著低于游离ADM组(P〈0.05),肾脏组织中高浓度ADM维持时间不长;(101.9±20.3)nm组小鼠肝脏中的ADM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其次为(143.5±23.5)nm组。(22.3±6.2)nm组的ADM浓度在肝、肾、心、脾、肺组织中均未测到。各纳米组小鼠肝脏中ADM浓度在各时间段缓慢释放。结论:(1)一定粒径范围的ADM-PBCA-NP具有良好的肝靶向性,并具有缓慢释药的特点,降低了心脏等脏器的药物分布,是治疗肝癌较理想的给药系统。(2)100~150nm粒径的ADM-PBCA-NP肝靶向性最强,这为临床应用阿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药物治疗肝癌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基丙烯酸丁酯 纳米粒 粒径 肝靶向性 阿霉素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8
11
作者 黄乐松 王春霞 +3 位作者 陈志良 万佳 阎玺庆 段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53-1656,共4页
目的优化吉西他滨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GCTB-PBCA-NP)纳米粒的制备工艺。方法以GCTB-PBCA-NP的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结果制备的GCTB-PBCA-NP平均粒径为(112±9)nm,包... 目的优化吉西他滨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GCTB-PBCA-NP)纳米粒的制备工艺。方法以GCTB-PBCA-NP的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结果制备的GCTB-PBCA-NP平均粒径为(112±9)nm,包封率为(54.12±2.43)%,载药量为(11.08±0.89)%。结论制备的纳米给药系统为拓展吉西他滨的临床给药新剂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氰基丙烯酸丁酯 纳米粒 乳化合法 交设计
下载PDF
界面聚合法制备齐墩果酸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囊及其质量考察 被引量:10
12
作者 肖菁 李新中 +1 位作者 刘韶 雷鹏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551-1554,共4页
目的:研究以界面聚合法制备齐墩果酸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囊(OA-PBCA-NC)的处方工艺条件,并考察其质量。方法:采用单因素法筛选界面聚合法制备OA-PBCA-NC的工艺,并以包封率为指标,用正交设计试验,优选OA-PBCA-NC的处方。另对其进行形... 目的:研究以界面聚合法制备齐墩果酸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囊(OA-PBCA-NC)的处方工艺条件,并考察其质量。方法:采用单因素法筛选界面聚合法制备OA-PBCA-NC的工艺,并以包封率为指标,用正交设计试验,优选OA-PBCA-NC的处方。另对其进行形态、粒径、包封率考察。结果:本品处方以OA与BCA用量比为60mg∶0.1ml,乙酸乙酯与BCA用量比为2.0ml∶0.1ml,油水两相比为1∶1为最佳;制得纳米囊外观圆整,较均匀,无粘连;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率为(214±8)nm,平均包封率为(76.8±0.4)%。结论:本研究所确定的OA-PBCA-NC制备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合法 齐墩果酸 氰基丙烯酸丁酯 纳米囊 交试验
下载PDF
齐墩果酸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囊在小鼠体内的肝靶向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许利敏 李新中 +2 位作者 肖菁 刘韶 雷鹏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98-1200,共3页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囊(OA-PBCA-NC)在小鼠体内的肝靶向性。方法:小鼠尾静脉注射OA-PBCA-NC试验组及齐墩果酸(OA)对照组,HPLC法测定小鼠心、肝、脾、肺、肾各脏器及血浆中OA的含量,比较两组体内分布特点,并进行靶...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囊(OA-PBCA-NC)在小鼠体内的肝靶向性。方法:小鼠尾静脉注射OA-PBCA-NC试验组及齐墩果酸(OA)对照组,HPLC法测定小鼠心、肝、脾、肺、肾各脏器及血浆中OA的含量,比较两组体内分布特点,并进行靶向性评价。结果:秩和检验结果表明静脉注射OA-PBCA-NC试验组与OA对照组比较,其在肝脏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OA-PBCA-NC静脉注射给药后能显著增加OA在肝脏的分布。试验组各肝靶向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OA-PBCA-NC能增加OA的肝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 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囊 肝靶向
下载PDF
苦参碱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冻干粉针剂的制备及体外释放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艳辉 李媛 +2 位作者 鲍美华 肖艳 肖志勇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25-428,共4页
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苦参碱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以包封率为考察指标,均匀设计优化处方与工艺。所得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57.4±22.4)nm,包封率为83.8%,载药量为9.4%,体外释药具有双相动力学特征。
关键词 苦参碱 纳米粒 氰基丙烯酸丁酯 冻干粉针剂
下载PDF
胰岛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在油介质中的稳定性及其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英文) 被引量:5
15
作者 侯振清 张镇西 +3 位作者 徐正红 张红 仝泽峰 冷玉珊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64,共8页
目的 通过对胰岛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IPN)在油介质(含有 0 .5%吐温 20和 5%维生素E的豆油)中的稳定性及其口服后对链脲霉素引起的糖尿病大鼠降血糖作用的研究,希望得到一种稳定而有效的胰岛素纳米粒口服制剂。方法 依据IPN中... 目的 通过对胰岛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IPN)在油介质(含有 0 .5%吐温 20和 5%维生素E的豆油)中的稳定性及其口服后对链脲霉素引起的糖尿病大鼠降血糖作用的研究,希望得到一种稳定而有效的胰岛素纳米粒口服制剂。方法 依据IPN中的胰岛素含量,IPN的平均粒径和粒子跨度,及其体外释药来评估其稳定性。将IPN分散在含有 0 .5% 吐温 20,pH2 0的水溶液中作为对照。结果 研究表明,不论样品是在(25±2)℃条件下避光放置 1年,还是在体外与 3种消化道酶 37℃酶解 30min,油介质中的IPN都比水介质中IPN稳定性好。依据单剂量po给药后,在 0-144h血糖降低的百分数与时间曲线上面积(AAC)可知,poIPN的油溶液(50u·kg-1 )相对于sc胰岛素(2u·kg-1 )的生物利用度为 22 .4%,明显高于poIPN水溶液的相对生物利用度(15. 5% )。结论 分散在油介质中的IPN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相对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因此,含有 0 .5%吐温 20和 5%维生素E的豆油有望成为口服胰岛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有效而稳定的分散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给药 胰岛素 氰基丙烯酸丁酯 纳米粒 稳定性 降血糖作用
下载PDF
两性霉素B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制备及小鼠体内分布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楠 邹豪 +2 位作者 范国荣 温海 陈江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目的:制备携载两性霉素的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AmB-PBCA-NP),研究其对血脑屏障的透过能力。方法:孵化法制备AmB-PBCA-NP,以聚山梨酯-80进行表面修饰,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流动相选择乙腈-水(40:60)及4%乙酸,405 nm处检测。小鼠... 目的:制备携载两性霉素的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AmB-PBCA-NP),研究其对血脑屏障的透过能力。方法:孵化法制备AmB-PBCA-NP,以聚山梨酯-80进行表面修饰,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流动相选择乙腈-水(40:60)及4%乙酸,405 nm处检测。小鼠分3组,每组28只,分别注射AmB粉针剂、脂质体(AmB-L)及纳米制剂(AmB-PBCA-NP),通过检测小鼠脑组织等脏器中的药物浓度,评价其主动脑靶向作用。结果:AmB-PBCA-NP平均粒径94.38 nm,平均包封率为82%,载药量56.1%。给药后AmB粉针剂组小鼠脑内未能检测出药物,AmB-L组于3 h后测得微量浓度,而AmB-PBCA-NP组小鼠30 min即测得可观浓度,3 h后达133 ng/g。结论:聚山梨酯-80修饰的AmB-PBCA-NP具有主动脑靶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隐球菌性 两性霉素B 氰基丙烯酸丁酯 血脑屏障
下载PDF
rhBMP-2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微球缓释系统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10
17
作者 侯锐 毛天球 +3 位作者 吴道澄 陈富林 陈书军 赵丽君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 制备rhBMP - 2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微球缓释系统 ,检测其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采用改良的乳化溶液聚合法制备rhBMP - 2纳米微球 ;采用MTT法检测微球对BMSCs的增殖状况的影响 ;碱性磷酸酶 (ALP)检... 目的 制备rhBMP - 2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微球缓释系统 ,检测其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采用改良的乳化溶液聚合法制备rhBMP - 2纳米微球 ;采用MTT法检测微球对BMSCs的增殖状况的影响 ;碱性磷酸酶 (ALP)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ALP活性以反映微球对其分化状况的影响 ,并与单纯rhBMP - 2的作用进行比较。结果 该微球缓释系统有生物活性 ,能显著促进BMSCs的增殖及分化 ,并呈剂量依赖性。其效应高于单纯施加rhBMP - 2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BMP-2 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微球 缓释系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学效应 检测
下载PDF
大蒜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徐巍 邓树海 李艳辉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48-451,共4页
目的:研制大蒜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并对处方与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筛选。方法:以生物降解型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为载体材料,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大蒜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以载药量、包封率、形态和粒径分布为评价指标,通过单... 目的:研制大蒜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并对处方与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筛选。方法:以生物降解型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为载体材料,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大蒜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以载药量、包封率、形态和粒径分布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查、均匀设计法优化制备工艺。结果:按优化处方与制备工艺条件,制得纳米粒球形圆整、分散良好,算术平均粒径为113.4 nm,粒径分布范围为11.7-146.8 nm,载药量为18.57%,包封率为92.87%。结论:经优比筛选出的工艺是大蒜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最佳制备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纳米粒 氰基丙烯酸丁酯 均匀设计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在小鼠脑内的靶向分布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乐松 王春霞 +4 位作者 陈志良 徐越 王羽伦 钟延松 刘园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332-1336,共5页
目的:研究聚山梨酯-80包衣吉西他滨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GCTB-PBCA-NP)在正常小鼠脑内靶向分布。方法:建立生物样品中GCTB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法,并测定了小鼠给药后的血浆及脑组织中GCTB浓度。结果:与GCTB溶液组、GCTB-PBCA... 目的:研究聚山梨酯-80包衣吉西他滨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GCTB-PBCA-NP)在正常小鼠脑内靶向分布。方法:建立生物样品中GCTB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法,并测定了小鼠给药后的血浆及脑组织中GCTB浓度。结果:与GCTB溶液组、GCTB-PBCA-NP胶体溶液组以及1%聚山梨酯-80+空白PBCA-NP+GCTB混合液组相比,1%聚山梨酯-80包衣GCTB-PBCA-NP能大大地增加脑组织内浓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聚山梨酯-80包衣GCTB-PBCA-NP有一定的脑靶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梨酯-80 吉西他滨 氰基丙烯酸丁酯 纳米粒 高效液相色谱法 脑靶向
下载PDF
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任非 陈建海 陈志良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163-1166,共4页
目的优化pH>6的乳化聚合法制备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的处方工艺。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乳化聚合法制备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的工艺条件对纳米球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并考察了冷冻和... 目的优化pH>6的乳化聚合法制备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的处方工艺。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乳化聚合法制备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的工艺条件对纳米球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并考察了冷冻和温湿条件下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优化的乳化聚合法制备的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的数均粒径、包封率、载药量和饱和磁化强度分别为:(122.4±2.3)nm,(85.51±0.74)%,(8.61±0.04)%,(0.31±0.01)kA·m-1。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胶体溶液具有良好的抗寒和抗湿热性。结论在pH>6条件下乳化聚合制备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具有粒径小、包封率和载药量高,质量稳定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氰基丙烯酸丁酯磁性纳米球 乳化合法 交实验设计 包封率 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