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紫色丘陵区旱地撂荒自然恢复提高土壤蓄水性能 |
廖超林
傅灵艺
盛浩
袁红
周清
黄运湘
张杨珠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5
|
|
2
|
土地整理年限对紫色丘陵区土壤质量的影响 |
徐畅
高明
谢德体
姜涛
李莎
魏朝富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4
|
|
3
|
紫色丘陵区坡耕地生物埂的蓄水保土效应 |
汪三树
刘德忠
史东梅
黄先智
唐学文
李叶鑫
甘雪莲
|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9
|
|
4
|
不同农作制对四川紫色丘陵区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的影响 |
杨皓宇
赵小蓉
曾祥忠
蒲波
王昌桃
|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3
|
|
5
|
紫色丘陵区小流域侵蚀沉积断面构型及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
张保华
何毓蓉
徐佩
廖超林
朱波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9
|
|
6
|
土壤侵蚀因素对紫色丘陵区坡耕地耕层质量影响 |
史东梅
蒋光毅
蒋平
娄义宝
丁文斌
金慧芳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30
|
|
7
|
紫色丘陵区不同弃土弃渣下垫面产流产沙试验研究 |
彭旭东
江东
史东梅
汪三树
刘益军
李叶鑫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4
|
|
8
|
紫色丘陵区坡耕地生物埂的土壤结构稳定性与抗蚀性分析 |
汪三树
史东梅
蒋光毅
郭宏忠
黄先智
彭旭东
甘雪莲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0
|
|
9
|
紫色丘陵区坡耕地生物埂土壤结构特征及其对入渗的影响 |
郭天雷
胡雪琴
黄先智
史东梅
蒋平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1
|
|
10
|
紫色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泥沙及氮磷流失特征 |
胡雪琴
蒋平
彭旭东
史东梅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3
|
|
11
|
紫色丘陵区小流域土壤侵蚀产沙空间分布的^(137)Cs法初步研究 |
侯建才
李占斌
李勉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3
|
|
12
|
几种保护措施对紫色丘陵区坡耕地土壤团聚体结构及有机碳的影响 |
郭天雷
史东梅
卢阳
张怡
辛新涪
秦维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9
|
|
13
|
紫色丘陵区土壤抗冲性研究 |
杨文元
张奇
张建华
林超文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28
|
|
14
|
紫色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剖面微团聚体组成及分形特征 |
代文才
高明
王子芳
黄容
高莅淞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6
|
|
15
|
紫色丘陵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以重庆市铜梁县为例 |
张倩
胡胜勇
高明
徐畅
王龙
|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2
|
|
16
|
不同粮草种植模式对四川紫色丘陵区水土流失的影响 |
林超文
付登伟
庞良玉
罗春燕
黄晶晶
罗付香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17
|
紫色丘陵区几种土壤可蚀性K值估算方法的比较 |
史东梅
陈正发
蒋光毅
江东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7
|
|
18
|
紫色丘陵区降雨侵蚀力简易算法的模拟 |
史东梅
卢喜平
蒋光毅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5
|
|
19
|
紫色丘陵区侵蚀性降雨与降雨侵蚀力特征 |
李林育
王志杰
焦菊英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
2013 |
21
|
|
20
|
紫色丘陵区坡耕地生物埂的土壤抗蚀性综合评价 |
吴丽丽
张仁陟
康立军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