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7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花牡荆素对脂多糖诱导的BEAS-2B细胞损伤和NF-κB-Keap1-Nrf2/ARE通路的影响
1
作者 卢丽君 田辉 +1 位作者 郑洋 胡汉姣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6-550,共5页
目的:探讨紫花牡荆素(CAS)对脂多糖诱导的人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损伤和NF-κB-Keap1-Nrf2/ARE通路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浓度的CAS预处理BEAS-2B细胞1 h、2 h、4 h,用1μg/ml脂多糖处理BEAS-2B细胞,构建细胞损伤模型,ELISA检测细胞... 目的:探讨紫花牡荆素(CAS)对脂多糖诱导的人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损伤和NF-κB-Keap1-Nrf2/ARE通路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浓度的CAS预处理BEAS-2B细胞1 h、2 h、4 h,用1μg/ml脂多糖处理BEAS-2B细胞,构建细胞损伤模型,ELISA检测细胞上清炎症因子含量,筛选CAS最适作用浓度和时间;再将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Casticin组、ML385组、Casticin+ML385组、地塞米松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检测细胞上清炎症因子的浓度,Western blot检测细胞NF-κB p65、p-NF-κB p65、Keap1、Nrf2以及细胞核中的Nrf2蛋白水平。结果:CAS最适作用条件为10μmol/L、2 h;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细胞凋亡率、炎症因子含量、p-NF-κB p65和Kea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细胞和细胞核中Nrf2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Casticin组和地塞米松组的细胞凋亡率和炎症因子含量显著降低(P<0.01),Casticin组p-NF-κB p65和Kea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细胞和细胞核中Nrf2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ML385组相比,Casticin+ML385组的细胞凋亡率,炎症因子含量,p-NF-κB p65和Kea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细胞和细胞核中Nrf2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CAS通过调节NF-κB-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细胞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牡荆素 NF-κB-Keap1-Nrf2/ARE 细胞损伤 炎症
下载PDF
紫花前胡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姚念环 孔令义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51-355,共5页
目的 研究中药紫花前胡 [Peucedanumdecursivum (Miq .)Maxim]根的化学成分。 方法 用硅胶柱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 ,用光谱分析和化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紫花前胡根中分得 7个线型吡喃香豆素类化合物 ,其结构... 目的 研究中药紫花前胡 [Peucedanumdecursivum (Miq .)Maxim]根的化学成分。 方法 用硅胶柱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 ,用光谱分析和化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紫花前胡根中分得 7个线型吡喃香豆素类化合物 ,其结构分别鉴定为 3′(S) hydroxy 4′(R) angeloyloxy 3′,4′ dihydroxanthyletin (1) ;3′(S) acetoxy 4′(R) hydroxy 3′,4′ dihydroxanthyletin (2 ) ;3′(S) acetoxy 4′(R) angeloyloxy 3′ ,4′ dihydroxanthyletin (3) ;Pd C IV (4 ) ;Pd C II (5 ) ;(+ ) 3′S Decursinol(6 ) ;(+ ) trans Decursidinol(7)。结论 化合物 1和 2为新化合物 ,分别命名为紫花前胡素D和紫花前胡素F ;6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前胡 紫花前胡素D 紫花前胡素F 中药 化学成分
下载PDF
紫花牡荆素对浅Ⅱ度烧伤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3
作者 张国辉 张海博 曹东升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603-2608,共6页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探究紫花牡荆素(CAS)促进大鼠浅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模型组(5%羧甲基纤维素钠空白基质),CAS低、高...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探究紫花牡荆素(CAS)促进大鼠浅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模型组(5%羧甲基纤维素钠空白基质),CAS低、高剂量组(15 mL浓度为30、60 mmol/L的CAS药液),CAS高剂量+LY294002组[15 mL CAS药液(60 mmol/L)和PI3K抑制剂LY294002溶液(20μmmol/L)的混合溶液]和阳性对照组(厚涂京万红软膏0.5~1.0 cm),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通过点燃皮肤表面混合烧伤燃料来构建浅Ⅱ度烧伤大鼠模型,并于烧伤后2 h内涂抹给药。给药28 d后,计算大鼠烧伤创面愈合率,观察大鼠烧伤创面中央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检测大鼠烧伤组织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皮肤组织表皮层和真皮浅层损伤、愈合状态较差,存在炎症细胞浸润且组织结构不完整等情况;血清中IL-6、IL-1β、TNF-α、MMP-2、MMP-9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VEGF水平和烧伤创面中央组织中PI3K、AKT、mTOR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CAS低、高剂量组大鼠上述病理变化及血清和烧伤创面中央组织中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逆转(P<0.05),且CAS高剂量组上述指标的变化较CAS低剂量组更明显(P<0.05);PI3K抑制剂LY294002的加入可逆转CAS对大鼠浅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P<0.05)。结论CAS可促进大鼠浅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牡荆素 浅Ⅱ度烧伤 创面愈合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揭示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的差异代谢物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运 周德来 王苗 《特产研究》 2024年第4期72-81,85,共11页
为探究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中代谢物的种类及相对含量,借助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的方法,利用UPLC-MS技术对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确定主要差异代谢产物,并对其进行相对定量分析;从整体角度出发,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二者中... 为探究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中代谢物的种类及相对含量,借助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的方法,利用UPLC-MS技术对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确定主要差异代谢产物,并对其进行相对定量分析;从整体角度出发,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二者中主要差异性成分进行系统鉴定,并对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从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中共鉴定出12类1556个代谢产物,主要差异代谢物12类共1085种,其中酚酸类、黄酮类、木脂素及香豆素类、生物碱类和脂类等化合物差异较大,分别占比为19.2%、15.9%、10.1%、9.4%和9.2%;其中421种成分上调,664种成分下调。差异代谢产物以biosynthesis of phenylpropanoids(ko01061)、linoleic acidmetabolism(ko00591)、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ko00030)、biosynthesis of secondarymetabolites(ko01110)、phosphotransferase system(ko02060)、phenylalanine和Tyrosine and tryptophan biosynthesis(ko00400)等6条通路富集显著,主要为酚酸类、脂肪酸类等成分的关键代谢通路。研究表明,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化学成分差异较大,2020版《中国药典》将其单列为不同的药材,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本研究可为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的标准修订及品质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前胡 紫花前胡 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下载PDF
紫花亚菊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研究
5
作者 丁月田 任明辉 +1 位作者 杜宝中 李常玉 《高原农业》 2024年第4期413-419,共7页
通过制备紫花亚菊(Ajania purpurea)的乙醇粗提物及其有机溶剂萃取物,采用MABA法追踪紫花亚菊抗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的活性成分并利用分子对接、GO功能等探究其活性成分抗结核分枝杆菌潜在机制,以期为开发新型抗... 通过制备紫花亚菊(Ajania purpurea)的乙醇粗提物及其有机溶剂萃取物,采用MABA法追踪紫花亚菊抗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的活性成分并利用分子对接、GO功能等探究其活性成分抗结核分枝杆菌潜在机制,以期为开发新型抗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提供实验数据。结果表明,紫花亚菊乙醇粗提物体外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MIC(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是指在体外培养细菌18至24 h后能抑制培养基内病原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是测量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大小的一个指标。)为152.34μg/mL;紫花亚菊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以及水相萃取物体外抗结核分枝杆菌MIC分别为101.56μg/mL、95.61μg/mL、1 647.81μg/mL、1 000μg/mL。紫花亚菊的两种主要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主要聚集在结核分枝杆菌菌内细胞溶质、细胞壁、质膜这三种细胞功能途径上。综上所述,紫花亚菊乙酸乙酯萃取物体外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最好,紫花亚菊可能通过细胞溶质、细胞壁、质膜这三种细胞功能途径进而发挥抗结核分枝杆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亚菊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病
下载PDF
紫花牡荆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华丽 周燕红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79-82,共4页
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紫花牡荆素是中国传统中草药蔓荆子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肿瘤等功效。本文归纳总结紫花牡荆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紫花牡荆素抗肿瘤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紫花牡荆素 抗肿瘤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紫花亚菊不同溶剂提取物对肿瘤细胞活性的影响
7
作者 张成栋 樊晓俞 +2 位作者 李丽宁 卢玉滨 卓玛东智 《西藏医药》 2024年第1期152-154,共3页
目的 探讨藏药紫花亚菊不同溶剂提取物黑色素瘤细胞和卵巢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SRB体外检测法对紫花亚菊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肿瘤细胞活性进行评价。结果 紫花亚菊70%乙醇、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提取物对肿瘤细胞活性均具有显著抑制作... 目的 探讨藏药紫花亚菊不同溶剂提取物黑色素瘤细胞和卵巢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SRB体外检测法对紫花亚菊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肿瘤细胞活性进行评价。结果 紫花亚菊70%乙醇、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提取物对肿瘤细胞活性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黑色素瘤细胞IC50值为0.109mg/mL、0.039mg/mL、0.105mg/mL,卵巢癌细胞IC50值为0.118mg/mL、0.048mg/mL、0.131mg/mL,水提物的抑制作用较弱,IC50值分别为0.598mg/ml、0.512mg/ml。结论紫花亚菊提取物具有潜在抗癌活性,可在抗癌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方面进行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亚菊 卵巢癌细胞 黑色素瘤细胞 体外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紫花亚菊差异性研究
8
作者 卓玛措毛 白玛次旦 +1 位作者 久美 才让南加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12期2100-2105,共6页
目的:建立紫花亚菊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对比分析不同产地、采集期及不同入药部位的19批样品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以0.1%磷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0 nm,建立指纹图谱,基于相... 目的:建立紫花亚菊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对比分析不同产地、采集期及不同入药部位的19批样品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以0.1%磷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0 nm,建立指纹图谱,基于相似性评价结合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同时测定紫花亚菊中绿原酸和异绿原酸C的含量。结果:建立19批紫花亚菊样品的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810~0.997。共标定14个共有峰,指认出其中绿原酸、异绿原酸C 2个成分,其可作为评价不同产地、不同采集期、不同入药部位紫花亚菊的质量标志物。对14个共有峰进行CA和PCA,发现紫花亚菊不同产地之间成分差异较小,而不同采集期之间化学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定量结果分析,紫花亚菊的不同入药部位、不同产地的化学成分含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体上,8月采集的样品中绿原酸、异绿原酸C含量较高。结论:建立的紫花亚菊的HPLC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可行,可为紫花亚菊药材的整体性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坎阿仲 紫花亚菊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化学模式识别
下载PDF
紫花牡荆素调控PI3K/AKT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9
作者 赵海清 覃玉梅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36-241,共6页
目的:研究紫花牡荆素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肝癌细胞株HepG2、Hep3B经过培养并分为对照组、不同浓度紫花牡荆素(10μmol/L、20μmol/L、40μmol/L、80μmol/L)组、溶剂对照... 目的:研究紫花牡荆素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肝癌细胞株HepG2、Hep3B经过培养并分为对照组、不同浓度紫花牡荆素(10μmol/L、20μmol/L、40μmol/L、80μmol/L)组、溶剂对照(体积分数0.1%的DMSO)组、溶剂+40μmol/L紫花牡荆素组、AKT激动剂SC-79(5μmol/L)+40μmol/L紫花牡荆素组。分组处理48 h后,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克隆数、细胞凋亡率及B淋巴细胞瘤基因(Bcl-2)、细胞色素C(CytC)、Bcl-2相关X蛋白(Bax)、裂解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磷酸化PI3K(p-PI3K)、磷酸化AKT(p-AKT)的表达水平。结果:10μmol/L、20μmol/L、40μmol/L紫花牡荆素以浓度依赖的方式降低HepG2、Hep3B的细胞活力;40μmol/L紫花牡荆素组HepG2、Hep3B的细胞克隆数及Bcl-2、CytC、p-PI3K、p-AKT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Bax、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AKT激动剂SC-79削弱40μmol/L紫花牡荆素对HepG2、Hep3B的调控作用。结论:紫花牡荆素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紫花牡荆素 增殖 PI3K/AKT通路
下载PDF
紫花松果菊水溶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继仁 王邠 +2 位作者 乔梁 艾铁民 赵玉英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 研究紫花松果菊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色谱法分离化合物 ,用波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紫花松果菊分离得到 5个化合物 ,其结构分别鉴定为 2 (4 羟基苯基 )乙基 O α L 鼠李糖基 (1→ 6 ) β D 葡糖苷 (1) ,(6S ,9R) 6羟基 3 ... 目的 研究紫花松果菊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色谱法分离化合物 ,用波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紫花松果菊分离得到 5个化合物 ,其结构分别鉴定为 2 (4 羟基苯基 )乙基 O α L 鼠李糖基 (1→ 6 ) β D 葡糖苷 (1) ,(6S ,9R) 6羟基 3 酮 α 紫罗兰醇 9 O β D 葡糖苷 (roseoside) (2 ) ,ampelopsisionoside (3) ,苯甲基 O β 木糖基 (1→ 6 ) β D 葡糖苷 (β primererosides) (4) ,苯甲基 O β D葡糖苷 (5 )。 结论 化合物 1为新化合物 ,命名为紫花松果菊苷A(echipuroside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松果菊 紫花松果菊苷A 水溶性成分 植物药 中药
下载PDF
合成紫花茄皂甙诱导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凋亡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7
11
作者 马朋 曹同涛 +3 位作者 顾国峰 赵翔 杜宇国 张页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8-442,共5页
背景与目的:紫花茄(SolanumindicumL.)是一种有抗炎和治疗跌打损伤作用的传统中草药,含有丰富的结构独特的薯蓣皂甙,即紫花茄皂甙。我们的研究结果已证实,数种合成紫花茄皂甙有强抗肿瘤效果。本研究探讨合成紫花茄皂甙Ⅰ("-D-木吡... 背景与目的:紫花茄(SolanumindicumL.)是一种有抗炎和治疗跌打损伤作用的传统中草药,含有丰富的结构独特的薯蓣皂甙,即紫花茄皂甙。我们的研究结果已证实,数种合成紫花茄皂甙有强抗肿瘤效果。本研究探讨合成紫花茄皂甙Ⅰ("-D-木吡喃糖基-(1→3)-[#-L-鼠李吡喃糖基-(1→2)]-"-D-半乳吡喃糖基薯蓣苷)的抗肿瘤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紫花茄皂甙处理人肝癌细胞Bel-7402后,用酸性磷酸酶(acidphosphataseassay,APA)法测定增殖抑制率和IC50。用结晶紫染色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过程中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紫花茄皂甙对Bel-7402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在皂甙Ⅰ作用72h后的IC50为4.20μg/ml。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密度降低,胞质中出现膜泡等形态学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紫花茄皂甙Ⅰ作用后细胞质中的细胞色素c含量明显增加,Caspase-3被激活,细胞内的poly(ADR-ribose)polymerase(PARP)蛋白被剪切。结论:紫花茄皂甙对人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呈浓度相关性,且通过线粒体依赖性通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 紫花茄皂甙 肝肿瘤 Bel-7402细胞株 凋亡
下载PDF
紫花前胡花和根挥发油成分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9
12
作者 鲁曼霞 李丽丽 +2 位作者 李芝 黄玮超 刘向前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研究与比较紫花前胡花和根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机分析,并用面积归一化法分别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紫花前胡花和根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43和40种成分,分别占挥发油总含量为89.15%和86.82%。结论紫花前胡... 目的研究与比较紫花前胡花和根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机分析,并用面积归一化法分别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紫花前胡花和根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43和40种成分,分别占挥发油总含量为89.15%和86.82%。结论紫花前胡花和根挥发油相同物质共30种,主要成分都是α-蒎烯;但紫花前胡花挥发油成分中β-月桂烯、石竹烯和大根香叶烯D的含量远远大于根挥发油;且紫花前胡花挥发油中检测到具有抗癌作用的(-)-β-榄香烯,但其根中未检测出此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前胡 紫花前胡花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挥发油
下载PDF
紫花前胡苷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炎性反应和NF-κB信号传导通路 被引量:13
13
作者 熊友谊 时维静 +1 位作者 俞浩 张孝林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0-694,共5页
目的观察紫花前胡苷抗过敏性哮喘鼠气道炎性反应作用。方法 BALB/c小鼠被随机分为对照、模型、紫花前胡苷和地塞米松4组。除对照组外,所有小鼠腹腔注射和雾化吸入卵清蛋白以致敏和诱导气道炎性反应。于每次雾化前1h,给紫花前胡苷组灌胃1... 目的观察紫花前胡苷抗过敏性哮喘鼠气道炎性反应作用。方法 BALB/c小鼠被随机分为对照、模型、紫花前胡苷和地塞米松4组。除对照组外,所有小鼠腹腔注射和雾化吸入卵清蛋白以致敏和诱导气道炎性反应。于每次雾化前1h,给紫花前胡苷组灌胃10 mg/kg紫花前胡苷;给地塞米松组腹腔注射1 mg/kg地塞米松。动物肺功能仪分析气道高反应性;细胞计数器和Diff-Quick染色计数支气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及分类;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或BALF中炎性介质的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气道病理改变;电泳迁移率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NF-κВ信号通路中蛋白的活力和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呈现明显的气道炎性反应,气道反应性显著增高(P<0.05);血清或BALF中IgE、IL-4、IL-5和IL-13的水平显著增加(P<0.01);细胞系P65、p-P65的水平显著增加(P<0.05);细胞质P65和IκBα显著减少,NF-κB DNA-结合力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紫花前胡苷能够显著抑制气道炎性反应和气道高反应(P<0.05);降低血清或BALF中IgE、IL-4、IL-5和IL-13的水平(P<0.01);抑制细胞系P65、p-P65水平(P<0.05);增加细胞质P65、IκBα蛋白和减弱NF-κB DNA-结合力(P<0.05)。结论紫花前胡苷具有抗过敏性哮喘鼠气道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前胡苷 紫花前胡 哮喘 核因子ΚB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白花前胡中白花前胡丙素和紫花前胡中紫花前胡苷的含量 被引量:18
14
作者 徐勤 刘布鸣 张正行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1-95,共5页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花前胡根中白花前胡丙素 (dl-praeruptorinA ,Pd -Ia)和紫花前胡根中紫花前胡苷 (nodakenin ,NDK)含量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Shim -PackCLC -ODS ,Pd -Ia的流动相为甲醇 -水 (79∶2 1)和NDK的流动相为乙...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花前胡根中白花前胡丙素 (dl-praeruptorinA ,Pd -Ia)和紫花前胡根中紫花前胡苷 (nodakenin ,NDK)含量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Shim -PackCLC -ODS ,Pd -Ia的流动相为甲醇 -水 (79∶2 1)和NDK的流动相为乙腈 -甲醇 -水 (2 0∶5∶75 ) ,流速为 1 0mL·min- 1 ,紫外检测波长分别为 32 3和 334nm。结果 :Pd -Ia及NDK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0 0 8~ 0 8μg和 0 0 1~ 0 10 μg ,相关系数均为 0 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8 5 3%~ 99 2 7%和 97 6 0 %~99 87% ,RSD小于 2 %。结论 :方法准确 ,简便 ,快速 ,灵敏度高 ,对常用中药前胡的质量控制有较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前胡 白花前胡丙素 紫花前胡 紫花前胡苷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紫花前胡素通过激活PPAR信号通路抑制髓核细胞凋亡
15
作者 王冰钰 邓志军 +2 位作者 胡涛 李颢颜 郭洁文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1-18,共8页
目的:探讨紫花前胡素(DE)抑制髓核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原代髓核细胞,使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构建椎间盘退变(IDD)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DE对IDD模型髓核细胞活力的影响,并确定DE的最佳实验浓度进行... 目的:探讨紫花前胡素(DE)抑制髓核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原代髓核细胞,使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构建椎间盘退变(IDD)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DE对IDD模型髓核细胞活力的影响,并确定DE的最佳实验浓度进行后续实验。采用TUNEL染色、流式细胞术和免疫印迹法检测DE对髓核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检测并使用Limma包分析模型组与DE处理组基因表达差异,通过GSEA分析信号通路的变化并进行验证。结果:DE可提高IDD模型髓核细胞的活力,抑制髓核细胞凋亡(均P<0.05)。RNA-seq结果提示DE可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信号通路,进一步研究证实DE通过上调PPARα表达而增加髓核细胞活力、减少髓核细胞凋亡(均P<0.05)。结论:DE通过激活PPAR信号通路抑制IDD模型髓核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前胡素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髓核细胞 细胞凋亡 椎间盘退行性变
下载PDF
紫花前胡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利霞 王茹静 +4 位作者 黄青 张汉扬 李鸿翔 谭玉柱 董小萍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88-1092,共5页
目的建立与完善紫花前胡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及TLC法,对10批不同产地紫花前胡药材进行研究;采用HPLC建立紫花前胡药材的特征图谱及紫花前胡苷含量测定的方法,并对10批紫花前胡药材的各检查项及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该... 目的建立与完善紫花前胡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及TLC法,对10批不同产地紫花前胡药材进行研究;采用HPLC建立紫花前胡药材的特征图谱及紫花前胡苷含量测定的方法,并对10批紫花前胡药材的各检查项及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该药材的显微鉴别特征显著;10批药材的薄层色谱中,与对照品紫花前胡苷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高效液相特征图谱中,10批不同产地的紫花前胡药材检出5个主要共有特征峰,其相似度为0.92~0.99,但相对峰面积有较大差异。紫花前胡苷含量测定在1.0~120 mg·L^(-1)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n=9),加样回收率为102.31%,RSD为3.17%。结论文章所涉及的质量控制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简便高效,可用于紫花前胡药材质量的综合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前胡 紫花前胡苷 质量标准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前胡属植物中紫花前胡苷的含量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勤 刘布鸣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731-732,共2页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前胡药材中紫花前胡苷的含量。方法 :Shim PackCLC ODS柱 ,流动相乙腈 甲醇 水 (2 0∶5∶75 ) ,紫花前胡苷为对照品 ,外标法峰面积定量 ,紫外检测 (λ =334nm)。结果 :6个不同品种前胡中的紫花前胡苷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前胡药材中紫花前胡苷的含量。方法 :Shim PackCLC ODS柱 ,流动相乙腈 甲醇 水 (2 0∶5∶75 ) ,紫花前胡苷为对照品 ,外标法峰面积定量 ,紫外检测 (λ =334nm)。结果 :6个不同品种前胡中的紫花前胡苷含量为 0 .0 0 5 %~ 3.0 90 %。结论 :紫花前胡苷不能作为评价前胡属植物的药用指标 ,但可以作为紫花前胡的质量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胡属 紫花前胡苷 高效液相色谱 紫花前胡
下载PDF
紫花八宝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谭桂山 左春旭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519-525,共7页
从景天科紫花八宝[Hylotelepiummingjinianum(S.H.Fu)H.oh的]干燥全草中分得12个化合物,经光谱(UV,IR,MS和NMR)解析和化学分析鉴定其结构。其中两个为新黄酮甙,分别是3,5,... 从景天科紫花八宝[Hylotelepiummingjinianum(S.H.Fu)H.oh的]干燥全草中分得12个化合物,经光谱(UV,IR,MS和NMR)解析和化学分析鉴定其结构。其中两个为新黄酮甙,分别是3,5,7,8,4'-五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甙(3,5,7,8,4’-pentahydroxyflavone-7-O-β-D-giucuronide,xT)和3,5,7,8,4'-五羟基黄酮-8-O-α-D-2"-O-(2-甲基丁酰)葡萄糖醛酸甙[3,5,7,8,4’-petalhydroxyfl-avone-8-O-α-D-2"-O-(2-methylbutanoyl)glucuronide,xII]。XI和XII分别命名为紫花八宝甙甲(mingji-nianuronideA)和紫花八宝甙乙(mingiinianutonideB)。十个已知物(1~X)为正三十三烷、木栓酮、β-谷甾醇、胡萝卜甙、原儿茶酸、没食子酸、槲皮素、槲皮素-3-O-α-L-鼠李糖甙、槲皮素-3-O-β-D-葡萄糖甙和山奈素-7-O-α-L-鼠李糖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八宝 紫花八宝甙
下载PDF
GC测定紫花前胡中紫花前胡苷元的含量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勤 刘布鸣 张正行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47-450,共4页
目的 建立GC测定紫花前胡根中紫花前胡苷元 (NDT)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SE - 30石英毛细柱(0 .2 2mm× 2 5m) ,液膜厚度 0 .2 5 μm ,FID检测器 ,以正二十五烷为内标物 ,并采用GC -MS联用技术 ,鉴定了样品中的NDT色谱峰和进行专... 目的 建立GC测定紫花前胡根中紫花前胡苷元 (NDT)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SE - 30石英毛细柱(0 .2 2mm× 2 5m) ,液膜厚度 0 .2 5 μm ,FID检测器 ,以正二十五烷为内标物 ,并采用GC -MS联用技术 ,鉴定了样品中的NDT色谱峰和进行专属性考察。结果 NDT在 0 .0 89~ 1.0 6 2 μg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99) ,NDT的加样回收率为 99.31%± 0 .33%。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量 紫花前胡 紫花前胡苷元 GC-MS 中药
下载PDF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紫花前胡中紫花前胡苷元的含量
20
作者 邓立东 徐勤 刘布鸣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11-112,共2页
目的 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GC)测定紫花前胡根中紫花前胡苷元 (NDT)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SE - 30石英毛细柱 (0 .2 2mm× 2 5m) ,液膜厚度 0 .2 5 μm ,FID检测器 ,以正二十五烷为内标物。 结果 NDT的标准曲线在 0 .0 89~ 1.... 目的 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GC)测定紫花前胡根中紫花前胡苷元 (NDT)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SE - 30石英毛细柱 (0 .2 2mm× 2 5m) ,液膜厚度 0 .2 5 μm ,FID检测器 ,以正二十五烷为内标物。 结果 NDT的标准曲线在 0 .0 89~ 1.0 6 2 μg(r=0 .9999)有较好线性关系 ,NDT的加样回收率为 (98.75± 0 .72 ) %,并采用GC -MS联用技术 ,鉴定了样品中的NDT色谱峰和进行专属性考察。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 ,对于前胡的质量检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前胡 紫花前胡苷元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含量 中药 NDT G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