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3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苏叶体外抗氧化和降糖活性分析
1
作者 赵彦巧 王少平 +2 位作者 王月 孙冰 李建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8-324,共7页
为了研究紫苏叶及其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和降糖活性,本研究利用快速粘度分析仪制备紫苏叶基淀粉糊样品并进行体外模拟胃肠消化,采用福林酚法测定消化前后总酚含量,并通过研究消化前后样品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析其抗氧化性能,... 为了研究紫苏叶及其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和降糖活性,本研究利用快速粘度分析仪制备紫苏叶基淀粉糊样品并进行体外模拟胃肠消化,采用福林酚法测定消化前后总酚含量,并通过研究消化前后样品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析其抗氧化性能,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紫苏叶及其提取物对大米淀粉消化过程中还原糖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活性物质添加量从5%增加到15%,消化过程中还原糖释放曲线线下所围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添加15%一次纯化物的样品AUC值(30.86 mg葡萄糖/g)最低;经模拟胃肠消化后总酚含量均有显著增加,添加15%一次纯化物的样品多酚含量(81.04 mg GAE/100 g DW)最高,且消化后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显著(P<0.05)提高,其中添加10%一次纯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38.69%)最高,添加15%一次纯化物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57.25%)最高。该研究表明紫苏叶及其提取物可以抑制大米淀粉体外升糖反应,且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体外消化 抗氧化活性 降糖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化紫苏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2
作者 尹丽 孟学林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03,共5页
试验以紫苏叶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紫苏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探讨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以紫苏叶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对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紫苏叶总黄酮得率... 试验以紫苏叶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紫苏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探讨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以紫苏叶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对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紫苏叶总黄酮得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紫苏叶总黄酮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50%、液料比20 mL/g、提取温度70℃和提取时间45 min。在此条件下,紫苏叶总黄酮得率为4.05%。紫苏叶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与羟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160 mg/L和196 mg/L。研究表明,紫苏叶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是一种优质的天然抗氧化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总黄酮 正交试验 抗氧化活性 超声辅助提取
下载PDF
紫苏叶治疗皮肤病古今探微 被引量:1
3
作者 蔡锐 吴豆豆 +2 位作者 刘玉明 于鸿妲 白彦萍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66-69,共4页
通过文献梳理紫苏叶的功效及代表方剂,概述紫苏叶的现代药理作用及其在皮肤病的临床应用。紫苏叶功效主要体现在气、血两方面,具有下气除满、祛寒温中、补中益气、发表通里、和血散血、和营通脉等作用。历代医家常用含紫苏叶方剂内服、... 通过文献梳理紫苏叶的功效及代表方剂,概述紫苏叶的现代药理作用及其在皮肤病的临床应用。紫苏叶功效主要体现在气、血两方面,具有下气除满、祛寒温中、补中益气、发表通里、和血散血、和营通脉等作用。历代医家常用含紫苏叶方剂内服、外用治疗皮肤病并取得良效,部分方剂沿用至今。紫苏叶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过敏作用,为其治疗现代临床皮肤病提供了科学依据。并附验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紫苏 功效 文献研究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干燥方式对紫苏叶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廖正基 廖明系 +4 位作者 李清明 王锋 李文佳 周熠 苏小军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121,153,共7页
为评价不同干燥方式对紫苏叶品质的影响,采用热泵干燥(heat pump drying,HPD)、远红外干燥(far-infrared drying,FIRD)、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VFD)、热风干燥(hot air drying,HAD)4种干燥方式对紫苏叶进行处理,测定其基... 为评价不同干燥方式对紫苏叶品质的影响,采用热泵干燥(heat pump drying,HPD)、远红外干燥(far-infrared drying,FIRD)、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VFD)、热风干燥(hot air drying,HAD)4种干燥方式对紫苏叶进行处理,测定其基本营养成分含量、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并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鉴定其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VFD处理的紫苏叶中蛋白质、粗脂肪、黄酮、多酚、迷迭香酸含量最高,色差值最小,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HPD处理的紫苏叶中还原糖含量最高;经4种干燥方式处理后,紫苏叶中挥发性物质的种类与相对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减,烯烃类和醛类为主要挥发性物质。综合评价表明,VFD处理的紫苏叶品质优于其他干燥处理,但能耗较高;HPD处理的紫苏叶品质优于HAD和FIRD,是紫苏叶干燥处理的一种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干燥方式 品质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紫苏叶中总黄酮及其抗运动疲劳活性的研究
5
作者 谢彬 张红静 +1 位作者 冯志强 黄华生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1,共6页
以紫苏叶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紫苏叶中总黄酮工艺,并通过小鼠试验研究紫苏叶总黄酮提取液的抗运动疲劳活性功能。结果表明,影响紫苏叶总黄酮提取率的主次因素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 以紫苏叶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紫苏叶中总黄酮工艺,并通过小鼠试验研究紫苏叶总黄酮提取液的抗运动疲劳活性功能。结果表明,影响紫苏叶总黄酮提取率的主次因素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紫苏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的体积分数85%、液料比15 mL/g、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35 min。在此条件下,紫苏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平均值为4.67%,与模型预测值4.61%高度相符,说明模型可靠,可用于紫苏叶总黄酮提取。小鼠经灌胃紫苏叶总黄酮提取液后,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相对于对照组小鼠明显延长,其灌胃量越多,负重游泳时间延长越明显;血液中血乳酸(BLA)与血清尿素氮(BUN)含量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紫苏叶总黄酮提取液对机体抗运动疲劳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超声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法 黄酮 抗疲劳
下载PDF
紫苏叶提取物对小鼠止咳祛痰作用研究
6
作者 叶超 陈志莹 +4 位作者 宋源 王婷婷 杨福豪 吴盈 范红艳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46-249,共4页
目的探究水提和乙醇提两种不同方法制备的紫苏叶提取物对小鼠止咳祛痰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水和50%乙醇作为溶剂制备紫苏叶提取物。比较各种紫苏叶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总三萜和总多糖含量的差异;采用浓氨水引咳法和气管酚红排泌量法... 目的探究水提和乙醇提两种不同方法制备的紫苏叶提取物对小鼠止咳祛痰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水和50%乙醇作为溶剂制备紫苏叶提取物。比较各种紫苏叶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总三萜和总多糖含量的差异;采用浓氨水引咳法和气管酚红排泌量法,观察紫苏叶提取物对小鼠咳嗽潜伏期、咳嗽次数以及气管酚红排泄量。结果紫苏叶50%乙醇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总三萜含量显著高于水提取物(P<0.01),紫苏叶水提取物中总多糖含量显著高于50%乙醇提取物(P<0.01)。与模型组相比,紫苏叶水提取物可以明显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并显著减少浓氨水引起的咳嗽次数(P<0.01);紫苏叶50%乙醇提取物对小鼠咳嗽潜伏期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以显著减少小鼠咳嗽次数(P<0.01)。与对照组相比,紫苏叶水提取物可以显著增加气管酚红排泌量(P<0.01);而紫苏叶50%乙醇提取物的酚红排泌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溶剂所制备的紫苏叶提取物成分不同。紫苏叶水提取物中多糖成分含量较高,同时具备较好的止咳和祛痰效果;紫苏叶醇提取物成分以酚、黄酮、三萜类化合物为主,具有较好的止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提取物 止咳 祛痰
下载PDF
紫苏叶黄酮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9
7
作者 赵彦巧 卜凡真 +2 位作者 王月 卢奕艳 李建颖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6-152,共7页
为探索超声辅助提取紫苏叶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该试验通过考察超声功率、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提取温度对紫苏叶黄酮提取量的影响,以黄酮提取量为指标,筛选并确定最佳单因素范围,设计响应面试验得到最佳提... 为探索超声辅助提取紫苏叶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该试验通过考察超声功率、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提取温度对紫苏叶黄酮提取量的影响,以黄酮提取量为指标,筛选并确定最佳单因素范围,设计响应面试验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313 W,提取时间31 min,乙醇体积分数37%,料液比1∶15(g/mL),提取温度50℃。在此工艺条件下,紫苏叶黄酮提取量为22.48 mg/g,紫苏叶黄酮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到82.58%、57.89%和48.78%,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紫苏叶黄酮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黄酮 超声辅助提取 响应面法 抗氧化性
下载PDF
紫苏叶提取物通过AMPK/mTOR自噬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损伤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薛剑 乔晨 《中医药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8-22,共5页
目的:研究紫苏叶提取物在STZ诱导的大鼠糖尿病肾病(DN)中的治疗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取60只SD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紫苏叶提取物低剂量组(给予紫苏叶提取物200 mg/kg)、紫苏叶提取物高剂量组(给予紫苏叶提取... 目的:研究紫苏叶提取物在STZ诱导的大鼠糖尿病肾病(DN)中的治疗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取60只SD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紫苏叶提取物低剂量组(给予紫苏叶提取物200 mg/kg)、紫苏叶提取物高剂量组(给予紫苏叶提取物400 mg/kg)、厄贝沙坦组(给予厄贝沙坦13.5 mg/kg)共5组,每组12只,各给药组大鼠按照其分组进行给药干预7周,1次/d,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收集大鼠血、尿及肾脏样本进行分析检测。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紫苏叶提取物干预的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体质量、24 h尿量、随机血糖、肾脏指数、24 h尿蛋白及肾小球局部纤维化病变得到明显改善(P<0.01),自噬信号通路相关蛋白Sesn2、LC3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mTOR/mTOR比值增加。结论:紫苏叶提取物能够改善DN模型大鼠肾小球局部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Sesn2/AMPK/mTOR自噬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自噬
下载PDF
RP-HPLC法同时测定紫苏叶提取物没食子酸、迷迭香酸、木犀草素含量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范高福 韦梦强 +2 位作者 吴丹 孙莉华 金玉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2期29-32,共4页
目的建立安徽地区紫苏叶中没食子酸、迷迭香酸和木犀草素成分的含量同时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Symmetry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A)-0.1%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 目的建立安徽地区紫苏叶中没食子酸、迷迭香酸和木犀草素成分的含量同时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Symmetry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A)-0.1%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72 nm同时检测没食子酸、迷迭香酸和木犀草素含量。采用SPSS 17.0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本地主产区紫苏叶中各成分的含量差异。结果没食子酸、迷迭香酸和木犀草素分别在33.80~101.2μg/mL,33.60~100.8μg/mL,34.00~102.0μg/mL呈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04%(RSD=1.50%,n=6),96.40%(RSD=0.53%,n=6)和96.49%(RSD=1.89%,n=6)。结论此方法简单方便,稳定可重复,可作为安徽地区主产地紫苏叶没食子酸、迷迭香酸和木犀草素成分含量的检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提取物 含量测定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张家口种植紫苏叶中总挥发油成分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10
作者 罗飞 王莹 +1 位作者 冯亭亭 贺伟 《神经药理学报》 2023年第6期36-39,共4页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市场销售的紫苏叶和河北北方学院百草园种植的紫苏叶中紫苏醛的含量,并计算总挥发油含量,通过比较总挥发油的含量评价我校百草园种植的紫苏叶是否达到市售标准。方法:用加热回流法,20倍无水乙醇,于85℃水...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市场销售的紫苏叶和河北北方学院百草园种植的紫苏叶中紫苏醛的含量,并计算总挥发油含量,通过比较总挥发油的含量评价我校百草园种植的紫苏叶是否达到市售标准。方法:用加热回流法,20倍无水乙醇,于85℃水浴中加热回流1 h,分别提取两种紫苏叶中总挥发油成分。以紫苏醛为对照品,采用HPLC法测定总挥发油中紫苏醛的含量,计算得出两组紫苏叶中总挥发油的含量。结果:由紫苏醛对照品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计算得出,市场销售的紫苏叶中紫苏醛的含量为0.109%,总挥发油的含量为1.162%,河北北方学院种植的紫苏叶中紫苏醛的含量为0.102%,总挥发油的含量为1.090%。结论:河北北方学院百草园种植紫苏叶的挥发油含量虽然略低于市场销售的紫苏叶,但也已经达到了市场销售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总挥发油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紫苏叶黄酮、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不同品种抗氧化活性比较 被引量:7
11
作者 马嘉洁 赵端端 +7 位作者 全世航 郇淇童 郝帅 李坤 朴春香 李官浩 李红梅 牟柏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44-352,共9页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是食药两用植物之一,本研究为比较不同品种紫苏叶(‘韩国绿色PF1’,‘中国PF2’,‘韩国紫色PF3’,‘韩国双色PF4’,‘中国双色PF5’)中黄酮和多酚提取量,并探讨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利用单因素实验和...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是食药两用植物之一,本研究为比较不同品种紫苏叶(‘韩国绿色PF1’,‘中国PF2’,‘韩国紫色PF3’,‘韩国双色PF4’,‘中国双色PF5’)中黄酮和多酚提取量,并探讨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法优化紫苏叶黄酮和多酚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75%、料液比1:80 g/mL、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70℃,此提取条件下,黄酮、多酚提取量最高,分别为(16.82±0.60)和(80.42±2.66) mg/g。不同品种紫苏叶中,PF3的多酚提取量最高(17.77±0.29) mg/g,PF5黄酮提取量最高(80.42±2.66) mg/g。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紫苏叶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PF5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IC_(50) 150.31±2.46μg/m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IC_(50) 88.04±3.61μg/mL)及总还原能力最强(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多酚提取量与ABTS+自由基清除率、总还原力呈显著相关(P<0.05),黄酮提取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显著相关(P<0.05),与总还原力极显著相关(P<0.01)。本研究为不同品种紫苏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不同品种 多酚 黄酮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紫苏叶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馨平 聂黎行 +1 位作者 康帅 马双成 《中国药事》 CAS 2023年第10期1193-1212,共20页
目的:对紫苏叶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的综述,为紫苏叶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对近年来紫苏叶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质量控制研究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与结论:从紫苏叶中分离或鉴定得到7类共200余个成分,... 目的:对紫苏叶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的综述,为紫苏叶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对近年来紫苏叶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质量控制研究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与结论:从紫苏叶中分离或鉴定得到7类共200余个成分,包括挥发油、黄酮、花青素、酚酸、三萜、氨基酸和糖共7类化合物,其中以挥发油成分最为丰富。现代研究表明,紫苏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过敏、抗肿瘤、抗血栓、抗抑郁等丰富的药理作用。紫苏叶中挥发性成分主要采用HSGC/MS、GC-MS等方法测定,迷迭香酸和多酚等非挥发性成分主要采用HPLC-PDA、UFLC-Q-TOF-MS等方法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紫苏叶各论收载的质量控制项目可望进一步完善;建议针对紫苏叶片颜色与其化学成分及质量的相关性开展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质量控制
下载PDF
紫苏叶多糖分离纯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牛新茹 朱彤彤 +4 位作者 高志杰 韩春月 刘二伟 韩立峰 付志飞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0-35,共6页
通过水提醇沉法得到紫苏叶粗多糖(Perilla frutescens leaf polysaccharides,PFP),并用DEAE-52纤维素层析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获得4个多糖组分PFP-1、PFP-2、PFP-3和PFP-4。PFP-1为中性低聚糖,但总糖含量较低;PFP-2重均分子量为4.7 kDa... 通过水提醇沉法得到紫苏叶粗多糖(Perilla frutescens leaf polysaccharides,PFP),并用DEAE-52纤维素层析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获得4个多糖组分PFP-1、PFP-2、PFP-3和PFP-4。PFP-1为中性低聚糖,但总糖含量较低;PFP-2重均分子量为4.7 kDa,峰位分子量为2.2 kDa,主要组成单糖为半乳糖醛酸;PFP-3主要由两种分子量段的多糖组成,主要峰位分子量为5.2 kDa和40.0 kDa,为杂多糖,所含单糖种类较多,主要含半乳糖醛酸和半乳糖;PFP-4分子量较小,主要组成单糖为半乳糖和阿拉伯糖。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PFP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和Fe3+还原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组分PFP-3和PFP-4抗氧化活性与PFP接近,是其发挥抗氧化作用的关键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多糖 分离纯化 理化性质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紫苏叶挥发油对紫苏总黄酮经皮吸收促进作用的研究
14
作者 赵南晰 黄镘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8期46-48,共3页
探讨紫苏叶挥发油对紫苏总黄酮中主要成分芦丁和木犀草素经皮通透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水平双室扩散池为实验装置,以离体家兔腹部皮肤为渗透屏障,通过体外透皮试验考察无促进剂、氮酮和紫苏叶挥发油组中紫苏总黄酮中芦丁和木犀草素的... 探讨紫苏叶挥发油对紫苏总黄酮中主要成分芦丁和木犀草素经皮通透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水平双室扩散池为实验装置,以离体家兔腹部皮肤为渗透屏障,通过体外透皮试验考察无促进剂、氮酮和紫苏叶挥发油组中紫苏总黄酮中芦丁和木犀草素的体外经皮通透行为。采用HPLC法测定接收池和皮肤内药物的含量。结果 紫苏叶挥发油作为透皮吸收促进剂时,总黄酮中芦丁及木犀草素的稳态渗透速率Js分别为(13.06 0.06)g·cm-2·h-1和(9.64 0.04)g·cm-2·h-1,均极显著高于无促进组(p < 0.01)。与无促进剂组及氮酮组相比,紫苏叶挥发油还可极显著增加芦丁和木犀草素的皮内滞留量(p < 0.01)。结论 紫苏叶挥发油能显著提高紫苏总黄酮中芦丁和木犀草素的经皮通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挥发油 总黄酮 经皮吸收促进剂
下载PDF
紫苏叶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及理化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丁素芸 闫芝茜 +4 位作者 刘会平 张晓维 陈沛 巩婷婷 司凯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5-101,共7页
以紫苏叶为原料,对紫苏叶多糖的提取工艺及理化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料液比、提取时间和醇沉浓度对紫苏叶多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后对紫苏叶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纯化后得到均一组分多糖并命名... 以紫苏叶为原料,对紫苏叶多糖的提取工艺及理化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料液比、提取时间和醇沉浓度对紫苏叶多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后对紫苏叶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纯化后得到均一组分多糖并命名为PFP(Perilla frutescens var.frutescens polysaccharide),其总糖含量为(89.73±0.23)%。通过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对PFP的理化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g/mL)、提取时间4 h、醇沉浓度60%。此时,紫苏叶多糖得率达到(5.22±0.17)%。理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紫苏叶多糖在200℃以下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其热解过程主要分为2个阶段,无结晶现象,是一种无定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多糖 单因素试验 响应面优化 理化特性
下载PDF
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紫苏叶挥发油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陶晓倩 张强 +2 位作者 付慧敏 张纯刚 程岚 《中南药学》 CAS 2023年第2期369-374,共6页
目的 优化紫苏叶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料液比、浸泡时间、加热时间为考察因素,紫苏叶挥发油提取率和紫苏醛含量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及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紫苏叶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结果 优选的紫苏叶挥发油提取工艺:前... 目的 优化紫苏叶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料液比、浸泡时间、加热时间为考察因素,紫苏叶挥发油提取率和紫苏醛含量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及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紫苏叶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结果 优选的紫苏叶挥发油提取工艺:前处理方法为剪碎,料液比1∶17,浸泡时间0.70 h,加热时间2 h。该条件下得到紫苏叶挥发油提取率与紫苏醛含量均较高。结论 本研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将紫苏叶挥发油提取率与紫苏醛含量结合起来,分析两个评价指标与多个考察因素间的回归关系,选择出最优提取工艺,为紫苏叶挥发油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水蒸气蒸馏 紫苏 挥发油 紫苏 提取工艺
下载PDF
紫苏叶提取物对美拉德体系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生成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誉嵘 王丹 +5 位作者 李河 武瑞杰 崔小芳 许瑞清 李会珍 张志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43-151,共9页
目的探究紫苏叶提取物(Perilla frutescens leaf extract,PLE)对美拉德体系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构建葡萄糖-赖氨酸模型体系,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探究其在加热过程中PLE对... 目的探究紫苏叶提取物(Perilla frutescens leaf extract,PLE)对美拉德体系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构建葡萄糖-赖氨酸模型体系,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探究其在加热过程中PLE对Nε-羧甲基赖氨酸[Nε-(1-carboxymethyl)-L-lysine,CML]、Nε-羧乙基赖氨酸[Nε-(1-carboxyethyl)-L-lysine,CEL]和吡咯素(pyrraline,Pyr)3种AGEs的抑制作用,同时通过评价PLE的抗氧化性、测定PLE对α-二羰基化合物抑制率,以探讨PLE对AGEs的可能抑制途径。结果PLE对AGEs的生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与PLE的添加浓度成正比,当添加量为2.0 mg/mL时,对CML、CEL和Pyr的抑制率分别为47.23%、29.59%和37.77%。PLE中的主要活性物质为迷迭香酸、芹菜素-7-O-二葡萄糖苷和野黄芩苷等,推测其抑制途径可能是由于PLE的抗氧化性和清除二羰基化合物的共同作用。结论PLE对AGEs有抑制作用,对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抗氧化活性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α-二羰基化合物 美拉德反应
下载PDF
紫苏叶花色苷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和抑菌活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江怡 龙勇益 +4 位作者 刘世琦 张丽 马沁沁 白冰瑶 宋丽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91-198,共8页
为了明确紫苏叶中花色苷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和抑菌活性,本研究以新疆紫苏叶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紫苏叶花色苷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对提取物中的花青素和花色苷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同时研究了其抗... 为了明确紫苏叶中花色苷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和抑菌活性,本研究以新疆紫苏叶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紫苏叶花色苷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对提取物中的花青素和花色苷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同时研究了其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紫苏叶中花色苷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20 g/mL、超声温度47℃、超声时间57 min、乙醇浓度62%,在此条件下花色苷提取量为7.18±0.32 mg/g DW。提取物主要由矢车菊素、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构成。花色苷提取物对DPPH和ABTS+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0.49和0.32 mg/mL。花色苷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底抑制浓度为160 mg/mL,对大肠杆菌无抑菌活性。本研究为新疆紫苏叶花色苷的提取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花色苷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抑菌活性
下载PDF
夏枯草和紫苏叶提取物体外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及体内降尿酸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文雯 胡海峰 吴春珍 《陕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39-42,共4页
目的:为了研究中药材夏枯草和紫苏叶提取物的降尿酸作用。方法:将中药材夏枯草和紫苏叶总提物及有效部位通过体外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实验和体内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血清尿酸水平考察实验进行筛选和评价。结果:体外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实验... 目的:为了研究中药材夏枯草和紫苏叶提取物的降尿酸作用。方法:将中药材夏枯草和紫苏叶总提物及有效部位通过体外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实验和体内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血清尿酸水平考察实验进行筛选和评价。结果:体外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实验结果显示,夏枯草水提物和紫苏叶醇提物及其乙酸乙酯部位体外抑制率均大于50%,其总提物IC\-50分别为36.96μg/mL和45.57μg/mL。体内高尿酸血症小鼠尿酸水平实验结果显示,夏枯草和紫苏叶总提物及其乙酸乙酯部位有显著的体内降尿酸活性。结论:夏枯草和紫苏叶总提物及其有效部位可以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进而发挥降尿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尿酸 夏枯草 紫苏 提取物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下载PDF
基于柱前衍生化GC-MS技术探究紫苏叶与白苏叶的质量差异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家宝 杨贵雅 +4 位作者 郭龙 齐琳琳 温春秀 郑玉光 王蕾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1期69-79,53,共12页
为比较紫苏叶与白苏叶化学成分差异,采用柱前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紫苏叶与白苏叶的氨基酸、有机酸、糖类、酚酸类等多种成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进一步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 为比较紫苏叶与白苏叶化学成分差异,采用柱前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紫苏叶与白苏叶的氨基酸、有机酸、糖类、酚酸类等多种成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进一步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筛选得到8个显著性差异化合物,分别为D-阿拉伯糖醇、D-果糖、D-半乳糖、D-葡糖醇、D-山梨糖醇、咖啡酸、麦芽糖、迷迭香酸,其中D-果糖、D-葡糖醇、咖啡酸、麦芽糖、迷迭香酸在紫苏叶中的相对含量均显著高于白苏叶。上述结果表明紫苏叶与白苏叶中的多种类型非挥发性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同时为不同种质紫苏叶的应用与开发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白苏 柱前衍生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