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荆花色素提取液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金亭 吴广庆 鞠秀萍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1期36-38,共3页
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325 nm)测定紫荆花色素清除.O2-、Fenton法测定清除.OH的能力。结果表明,紫荆花色素具有一定的还原性,但较传统抗氧化剂维生素C(VC)低;在样品浓度(湿重)为3.0 mg.mL-1时,对.O2-的清除率为28.08%,对.OH的清除率为74... 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325 nm)测定紫荆花色素清除.O2-、Fenton法测定清除.OH的能力。结果表明,紫荆花色素具有一定的还原性,但较传统抗氧化剂维生素C(VC)低;在样品浓度(湿重)为3.0 mg.mL-1时,对.O2-的清除率为28.08%,对.OH的清除率为74.39%;清除.OH的IC50为2.10 mg.mL-1,VC的仅为0.52 mg.mL-1,清除.OH的能力为VC的25%。紫荆花色素具有一定抗氧化性,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荆花色素 抗氧化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羟基自由基
下载PDF
紫荆花色素的提取、粒度分析和毒性检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慧茹 张林 +4 位作者 张书焕 陈旭阳 刘传 王璐 赵宣平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1-16,共6页
鲜花色素是一种优质的天然食用色素。试验以产率和色价评价5种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紫荆花色素,并对喷雾干燥后的色素颗粒进行粒径和粒度分布分析,以CCK-8试剂盒检测紫荆花色素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活力的影响,按国标方法检测鲜花色素对... 鲜花色素是一种优质的天然食用色素。试验以产率和色价评价5种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紫荆花色素,并对喷雾干燥后的色素颗粒进行粒径和粒度分布分析,以CCK-8试剂盒检测紫荆花色素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活力的影响,按国标方法检测鲜花色素对小鼠的急性致死性毒性。结果显示:纯水浸提盛花期紫荆鲜花色素的色价最高,以95%乙醇浸提末花期紫荆鲜花的色素产率最高。检测喷雾干燥后的色素颗粒,以纯水提取紫荆花色素颗粒粒径小(2~10μm)、颗粒形态规范(体积平均粒径与表面积平均粒径差值小),而亚临界丁烷提取的紫荆鲜花色素颗粒粒径偏大(5~20μm),颗粒间形态差异较大。紫荆花色素喷雾形成的颗粒粒径集中在5~10μm之间,粒度分布比较均匀便于制剂。CCK-8检测细胞毒性发现,以95%乙醇浸提末花期紫荆鲜花的色素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活力有一定影响,当色素质量浓度大于300μg·mL^(-1)时,细胞活性维持在12.3%左右,当质量浓度在100μg·mL^(-1)以下时,细胞活性可保持在80%以上。通过国标法检测该色素对小鼠的急性致死性毒性发现,小鼠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大于15000 mg·kg-1体质量,因此判定提取的紫荆花色素的急性经口致死性毒性为无毒级别。结论:首次检测了紫荆花色素的喷雾颗粒粒径及其分布,并检测了紫荆花色素的细胞毒性和急性毒性,这些结果为紫荆花色素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荆花色素 产率 色价 粒径 毒性检测
下载PDF
紫荆花色素-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庆英 周远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85-88,共4页
阐述了紫荆花红色素与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的研究。采用饱和水溶液搅拌法制备包合物。通过红外谱图对照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将包合物与色素在光照、不同p H、不同温度下比较各自的色泽损失率。结果表明:色素包合物在光照、... 阐述了紫荆花红色素与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的研究。采用饱和水溶液搅拌法制备包合物。通过红外谱图对照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将包合物与色素在光照、不同p H、不同温度下比较各自的色泽损失率。结果表明:色素包合物在光照、不同p H、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与包合物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荆花色素 Β-环糊精 包合物 稳定性
下载PDF
微波——表面活性剂协同提取紫荆花红色素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高虹 王俊卿 +4 位作者 张思群 黎彧 骆雪平 刘水泉 黄伟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8-110,共3页
以废弃紫荆花为原料,研究微波与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协同提取紫荆花红色素,确定十二醇硫酸酯钠盐(K12)为紫荆花红色素提取的最佳表面活性剂,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协同提取条件为:微波辐射档数:中高火,提取时间:50s,十二醇硫酸酯钠溶液浓... 以废弃紫荆花为原料,研究微波与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协同提取紫荆花红色素,确定十二醇硫酸酯钠盐(K12)为紫荆花红色素提取的最佳表面活性剂,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协同提取条件为:微波辐射档数:中高火,提取时间:50s,十二醇硫酸酯钠溶液浓度:0.03%,提取固液料比:1∶80g/mL。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法使紫荆花红色素的提取率比仅用微波法提高1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提取 表面活性剂 正交实验 紫荆花色素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紫荆花红色素 被引量:9
5
作者 高虹 张洁 +2 位作者 黎碧娜 骆雪萍 陈晓霞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2-305,共4页
目的研究紫荆花红色素的最佳提取分离方法和工艺。方法以色素提取的吸附量、解吸量为指标,确定出色素分离的优化工艺条件。结果单因素实验确定X-5树脂和丙酮为最佳吸附剂和解吸剂;正交实验确定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原花液浓度2mg.ml-1左右... 目的研究紫荆花红色素的最佳提取分离方法和工艺。方法以色素提取的吸附量、解吸量为指标,确定出色素分离的优化工艺条件。结果单因素实验确定X-5树脂和丙酮为最佳吸附剂和解吸剂;正交实验确定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原花液浓度2mg.ml-1左右,吸附流速1ml.min-1,树脂径高比2∶3。结论优化条件下紫荆花红色素总提取率在3.8%左右,色价为26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荆花色素 吸附树脂 正交设计 分离
下载PDF
紫荆花红色素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吴广庆 王金亭 鞠秀萍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7-318,340,共3页
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325 nm)测定紫荆花红色素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用Fenton法(536 nm)测定其清除羟自由基(.OH)的能力。结果表明,紫荆花红色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抗氧化能力高于传统抗氧化剂维生素C,在测试浓度范围内与浓... 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325 nm)测定紫荆花红色素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用Fenton法(536 nm)测定其清除羟自由基(.OH)的能力。结果表明,紫荆花红色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抗氧化能力高于传统抗氧化剂维生素C,在测试浓度范围内与浓度呈正相关。紫荆花红色素清除.OH比清除O2-.的能力强,在样品浓度为0.100 g/L时,该色素对.OH的清除率为80.69%,对O2-.的清除率为44.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荆花色素 抗氧化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羟自由基
下载PDF
超声法提取紫荆花红色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金亭 吴广庆 +2 位作者 鞠秀萍 徐林 耿越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3期38-40,共3页
应用超声法提取了紫荆花红色素。用正交实验优化了超声提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料液比>超声功率≈提取剂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对2.000 g紫荆干花提取2次,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剂为85%乙醇,料液比1... 应用超声法提取了紫荆花红色素。用正交实验优化了超声提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料液比>超声功率≈提取剂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对2.000 g紫荆干花提取2次,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剂为85%乙醇,料液比1∶20(g∶mL),提取时间15 min,超声功率70 W。超声技术省时、高效、节能,适用紫荆花天然色素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荆花色素 提取 超声提取 正交实验
下载PDF
紫荆花红色素抑菌和体内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金亭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38-241,250,共5页
目的:探讨紫荆花红色素的抗菌活性和体内抗氧化活性。方法:牛津杯法和连续二倍稀释法考察紫荆花红色素对常见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啤酒酵母的抑菌活性及最小抑菌浓度;将小鼠分成正常对照和低、中、高剂... 目的:探讨紫荆花红色素的抗菌活性和体内抗氧化活性。方法:牛津杯法和连续二倍稀释法考察紫荆花红色素对常见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啤酒酵母的抑菌活性及最小抑菌浓度;将小鼠分成正常对照和低、中、高剂量组进行灌胃实验,测定其血清和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紫荆花红色素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啤酒酵母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5、0.5、1.0mg/mL和2.0mg/mL,对黑曲霉没有抑菌作用;使用紫荆花红色素溶液灌胃实验15d后,小鼠血清、肝匀浆SOD活性明显增强,MDA浓度明显降低。结论:紫荆花红色素具有抑菌和抗氧化活性,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荆花色素 抗菌活性 牛津杯法 抗氧化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