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郯庐断裂带安徽紫阳山段发现全新世活动证据 被引量:22
1
作者 杨源源 赵朋 +6 位作者 郑海刚 姚大全 王行舟 缪鹏 李军辉 汪小厉 疏鹏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44-655,共12页
安丘-莒县断裂(F_5)为郯庐断裂带中段东地堑内最新活动断裂。近年来,F_5江苏段研究成果丰硕,发现不同地段普遍存在全新世活动性,运动方式以右旋走滑兼挤压逆冲为主。以往研究未讨论过F_5在淮河以南安徽境内的延伸情况以及进一步的活动... 安丘-莒县断裂(F_5)为郯庐断裂带中段东地堑内最新活动断裂。近年来,F_5江苏段研究成果丰硕,发现不同地段普遍存在全新世活动性,运动方式以右旋走滑兼挤压逆冲为主。以往研究未讨论过F_5在淮河以南安徽境内的延伸情况以及进一步的活动性问题。文中选取与F_5江苏段线性影像特征延伸一致的淮河南岸郯庐紫阳山段作为突破口,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地质地貌调查和探槽开挖,初步得到以下认识:1)紫阳山段线性构造地貌特征清晰,断层发育于浮山至紫阳山一线的中生代红色砂岩隆起边缘缓坡,为安丘-莒县断裂(F_5)过淮河后的南延部分;2)朱刘探槽开挖揭示,该段错断了晚更新世晚期黏土层,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早期黑色黏土层受断层活动影响沿断面灌入、填充,形成黑色断层条带及黑土充填楔,表明断层最新活动时代达全新世早期;3)朱刘探槽开挖揭示,该段第四纪以来存在至少3次古地震事件,第1次古地震事件推测年代为第四纪早、中期,第2次古地震事件年代为20.10~13.46ka BP,第3次古地震事件年代为(10.15±0.05)^(8.16±0.05)ka BP。上述研究成果弥补了对郯庐断裂带安徽段晚第四纪活动性认识的不足,为安徽省的地震监测和震害防御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晚第四纪 全新世活动 安徽 紫阳山
下载PDF
从道教仙山到儒学圣地:徽州紫阳山文化形象塑造与“紫阳记忆”的生成 被引量:3
2
作者 孟义昭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0,共10页
唐至清代,徽州紫阳山的人文景观分作道教和儒学两类,前者以紫阳观及其前身许真君祠为代表,后者以紫阳书院及其文化源头紫阳书堂为典型,二者并存山中。人文景观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导致紫阳山道教空间的萎缩和儒学空间的扩张。经过... 唐至清代,徽州紫阳山的人文景观分作道教和儒学两类,前者以紫阳观及其前身许真君祠为代表,后者以紫阳书院及其文化源头紫阳书堂为典型,二者并存山中。人文景观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导致紫阳山道教空间的萎缩和儒学空间的扩张。经过地方士人的长期塑造和清朝皇权的直接干预,儒学圣地取代道教仙山,成为紫阳山最主要的文化形象。徽州名山众多,紫阳山脱颖而出的关键原因为其具有的崇高文化形象。在徽州士人的塑造下,赞颂紫阳山之高的诗文不断涌现,紫阳山形象愈益高大,竟被视作徽州居中最高之山,形象与地位抬升至极点。这一塑造过程最终成功,根源在于“紫阳记忆”。“紫阳记忆”生成于朱熹游览紫阳山之时,历宋、元、明、清而日渐强化,在地点上由紫阳山扩散至徽州乃至全国。在紫阳山名声日隆之时,其儒学圣地的文化形象愈加突出,再加上“紫阳记忆”的作用,使紫阳山成为徽州的象征,“紫阳”一词也成为徽州的别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 朱熹 紫阳山 紫阳书院 道教 儒学 文化形象
下载PDF
紫阳山“仙水”之谜
3
作者 蔡海雁 《科学之友》 2012年第2期42-42,共1页
"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紫阳山便是吴山这洋洋大观的"第一峰"。登顶四望,湖光山色历历在目,杭城全貌尽收眼底:一面是湖平如镜的碧波轻漾,小舟出没;一面是蜿蜒曲折的大江东去,百舸争流;一面是葱葱郁郁的山光水色,极目无... "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紫阳山便是吴山这洋洋大观的"第一峰"。登顶四望,湖光山色历历在目,杭城全貌尽收眼底:一面是湖平如镜的碧波轻漾,小舟出没;一面是蜿蜒曲折的大江东去,百舸争流;一面是葱葱郁郁的山光水色,极目无际;一面是鳞次栉比的高楼新台,参差林立……可谓美不胜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水 地下水 水资源 紫阳山
下载PDF
詩人陳與義與湖南周氏
4
作者 周清澍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2,387,共53页
陳與義因靖康之亂避難南來,寓湖南武岡軍紫陽山,並留有不少詩文,是當地的歷史大事。在地方志中,因所據記載簡略,對他因何而來,有哪些作品,皆説不清楚。他所寓紫陽周漕的先人是北宋名臣,經他宣揚,成爲府、縣志中的名人、鄉賢,但事實上,... 陳與義因靖康之亂避難南來,寓湖南武岡軍紫陽山,並留有不少詩文,是當地的歷史大事。在地方志中,因所據記載簡略,對他因何而來,有哪些作品,皆説不清楚。他所寓紫陽周漕的先人是北宋名臣,經他宣揚,成爲府、縣志中的名人、鄉賢,但事實上,因歷代方志或以訛傳訛,或憑主觀發揮,離事實越來越遠。本文意圖通過陳與義寓居武岡的故事及留下的遺迹,如何演繹爲方志和周姓族譜中於史無徵的傳説,從史料追根溯源,爲應如何利用方志提供示例參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陳與義 簡齋集武岡本 紫陽 諫議周公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