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近50年来霍林河流域下游沿岸土地利用变化过程
被引量:
2
1
作者
卢晓宁
邓伟
+2 位作者
张树清
熊东红
信欣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8-74,共7页
本文以干旱半干旱脆弱区霍林河流域下游沿岸为研究靶区,利用1954和1964年地形图,1986、1996和2000年的TM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GIS支持下,建立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通过分析不同时段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及其转换过程,揭示近50...
本文以干旱半干旱脆弱区霍林河流域下游沿岸为研究靶区,利用1954和1964年地形图,1986、1996和2000年的TM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GIS支持下,建立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通过分析不同时段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及其转换过程,揭示近50年来霍林河流域下游沿岸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研究得出,耕地和草地是霍林河流域下游沿岸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次之为盐碱地,湿地和林地比重较小,人居地和沙裸地最小。计算土地利用动态度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分析发现,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以及同一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的研究时段都呈现出显著差异的速度变化,表现在速度变化的绝对量上、速度变化的方向上和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上,耕地和草地始终相反的速度变化方向说明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转换关系,而人居地和盐碱地始终一致的速度变化方向则说明人类干扰活动是研究区盐碱地面积扩张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土地利用转换分析显示,霍林河流域下游沿岸各土地利用类型稳定性排序为耕地>湿地>人居地>盐碱地>林地>草地>沙裸地,它们之间的转换变化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同一土地利用类型在转出和转入土地利用类型及其转换量上的表现不同,且随时间推移亦发生变化,且这种转换变化在区域分布及空间构型上存在差异。转出的减少作用和转入的增加作用相叠加决定着研究区不同时段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林河
土地利用
动态度
数量变化
累积转换概率
GI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霍林河流域下游沿岸近5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卢晓宁
邓伟
张树清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3-187,191,共6页
以干旱半干旱脆弱区霍林河流域下游沿岸为研究靶区,利用1954年和1964年地形图,1986,1996和2000年的TM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GIS支持下,建立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引用空间测算模型和累计转换概率,分析不同时段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
以干旱半干旱脆弱区霍林河流域下游沿岸为研究靶区,利用1954年和1964年地形图,1986,1996和2000年的TM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GIS支持下,建立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引用空间测算模型和累计转换概率,分析不同时段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动态和转换变化,揭示霍林河流域下游沿岸近5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及规律。耕地和草地是霍林河流域下游沿岸的主要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次之为盐碱地,湿地和林地比例较小,居民地和沙裸地最小。耕地和草地始终相反的幅度变化方向说明二者密切的相互转换关系;人居地和盐碱地始终一致的幅度变化方向则说明人类干扰活动是研究区盐碱地面积扩张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沙裸地最快的转移速度预示着研究区沙化状况有较大的改善空间;耕地最慢的转移速度体现出其作为研究区基质的功能;草地较高的转移速度使其丧失了研究区第二大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地位。霍林河流域下游沿岸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之间的转换变化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同一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在转出和转入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及其转换量上的表现不同,且随时间推移亦发生变化,转出的减少作用和转入的增加作用相叠加决定着研究区不同时段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林河
土地利用/覆被
数量变化
空间测算模型
累积转换概率
GI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50年来霍林河流域下游沿岸土地利用变化过程
被引量:
2
1
作者
卢晓宁
邓伟
张树清
熊东红
信欣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出处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8-7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江平原典型类型沼泽湿地界面水通量模拟研究"项目(40171017)资助
文摘
本文以干旱半干旱脆弱区霍林河流域下游沿岸为研究靶区,利用1954和1964年地形图,1986、1996和2000年的TM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GIS支持下,建立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通过分析不同时段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及其转换过程,揭示近50年来霍林河流域下游沿岸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研究得出,耕地和草地是霍林河流域下游沿岸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次之为盐碱地,湿地和林地比重较小,人居地和沙裸地最小。计算土地利用动态度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分析发现,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以及同一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的研究时段都呈现出显著差异的速度变化,表现在速度变化的绝对量上、速度变化的方向上和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上,耕地和草地始终相反的速度变化方向说明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转换关系,而人居地和盐碱地始终一致的速度变化方向则说明人类干扰活动是研究区盐碱地面积扩张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土地利用转换分析显示,霍林河流域下游沿岸各土地利用类型稳定性排序为耕地>湿地>人居地>盐碱地>林地>草地>沙裸地,它们之间的转换变化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同一土地利用类型在转出和转入土地利用类型及其转换量上的表现不同,且随时间推移亦发生变化,且这种转换变化在区域分布及空间构型上存在差异。转出的减少作用和转入的增加作用相叠加决定着研究区不同时段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
关键词
霍林河
土地利用
动态度
数量变化
累积转换概率
GIS
Keywords
the Huolin river
land use
dynamic degree
quantity variation
cumulative transition probability
Gis
分类号
P931.7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霍林河流域下游沿岸近5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卢晓宁
邓伟
张树清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3-187,19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江平原典型类型沼泽地界面水通量模拟研究"(40171017)
文摘
以干旱半干旱脆弱区霍林河流域下游沿岸为研究靶区,利用1954年和1964年地形图,1986,1996和2000年的TM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GIS支持下,建立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引用空间测算模型和累计转换概率,分析不同时段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动态和转换变化,揭示霍林河流域下游沿岸近5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及规律。耕地和草地是霍林河流域下游沿岸的主要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次之为盐碱地,湿地和林地比例较小,居民地和沙裸地最小。耕地和草地始终相反的幅度变化方向说明二者密切的相互转换关系;人居地和盐碱地始终一致的幅度变化方向则说明人类干扰活动是研究区盐碱地面积扩张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沙裸地最快的转移速度预示着研究区沙化状况有较大的改善空间;耕地最慢的转移速度体现出其作为研究区基质的功能;草地较高的转移速度使其丧失了研究区第二大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地位。霍林河流域下游沿岸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之间的转换变化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同一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在转出和转入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及其转换量上的表现不同,且随时间推移亦发生变化,转出的减少作用和转入的增加作用相叠加决定着研究区不同时段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动态变化。
关键词
霍林河
土地利用/覆被
数量变化
空间测算模型
累积转换概率
GIS
Keywords
Huolin river
land use/cover
quantity variation
spatial analysis model
cumulative transition
分类号
P931.7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近50年来霍林河流域下游沿岸土地利用变化过程
卢晓宁
邓伟
张树清
熊东红
信欣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霍林河流域下游沿岸近5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卢晓宁
邓伟
张树清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