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1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1单抗后线辅助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对胃肠功能、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翔 岳春迪 李春芸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941-945,共5页
目的分析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后线辅助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对胃肠功能、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 目的分析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后线辅助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对胃肠功能、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研究组(n=55)。对照组采用阿帕替尼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PD-1单抗后线治疗,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胃肠功能改善时间,治疗前、治疗12周后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糖类抗原(CA)72-4、CA199]、免疫功能(CD4^(+)、CD8^(+)、CD4^(+)/CD8^(+))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研究组的客观缓解率(ORR)、病情控制率(DCR)分别为78.33%、90.91%,均高于对照组(58.00%、7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消退时间分别为(51.50±5.02)、(35.52±4.25)、(44.28±4.80)d,均短于对照组[(69.37±6.40)、(50.63±5.10)、(53.50±6.1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癌胚抗原、CA72-4、CA199水平分别为(12.57±1.64)ng/mL、(17.60±3.45)U/mL、(58.29±8.70)kU/L,均低于对照组[(17.24±2.50)ng/mL、(27.59±4.67)U/mL、(82.65±12.29)k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CD4^(+)、CD4^(+)/CD8^(+)水平分别为(21.42±3.54)%、0.73±0.30,均低于对照组[(28.39±4.38)%、1.12±0.41],CD8^(+)水平为(30.36±4.52)%,高于对照组[(25.71±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稍低于对照组(16.00%),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PD-1单抗后线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效果明显,改善胃肠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可为临床干预此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 晚期结肠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单抗 胃肠功能 标志物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瘤切除术后早期肝内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和预测模型构建
2
作者 徐一栋 俞甲子 +8 位作者 张佳健 章梅武 冯丹丹 曹跃鹏 李通 张明元 郑舒淳 戴晓宇 刘忠臣 《癌症》 CAS 2024年第2期76-87,共12页
背景与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瘤(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es,CCLM)切除术后肝内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预测复发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2月,行手术或(和)射频消融治疗肝转移瘤的258例结直肠癌伴肝... 背景与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瘤(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es,CCLM)切除术后肝内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预测复发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2月,行手术或(和)射频消融治疗肝转移瘤的258例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Cox回归、LASSO回归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导致早期肝内复发的危险临床病理因素,并构建累计事件发生概率线图,建立列线图模型预测患者早期肝内复发风险,并采用一致性指数(index of concordance,C-index)、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校准曲线及决策分析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全方位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Cox分析显示,肝转移瘤数量[风险比(hazard ratio,HR)=1.305,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65-1.461,P<0.001]、肝转移瘤最大直径(HR=1.664,95%CI:1.154-2.397,P=0.006)、原发肿瘤N1分期(HR=1.531,95%CI:0.974-2.406,P=0.065)、原发肿瘤有远处转移(HR=1.429,95%CI:0.965-2.115,P=0.075)、原发肿瘤位置为右半结肠(HR=1.759,95%CI:1.213-2.551,P=0.003)、CRS评分大于3分(HR=1.616,95%CI:1.126-2.319,P=0.009)、KRAS基因突变(HR=2.845,95%CI:1.97-4.108,P<0.001)、未行新辅助化疗(HR=1.415,95%CI:0.966-2.073,P=0.074)是肝内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而原发肿瘤T4分期(HR=0.426,95%CI:0.169-1.071,P=0.070)、未行靶向治疗(HR=0.713,95%CI:0.497-1.023,P=0.066)是复发的预防因素,上述变量继续用LASSO回归分析发现有7个变量与患者术后早期肝内复发相关,危险因素为术中输血(系数0.012)、肝转移瘤数量(系数0.149)、肝转移瘤最大直径(系数0.173)、原发肿瘤为右半结肠(系数0.366)、KRAS基因突变型(系数0.765)、未行新辅助化疗(系数0.174),保护因素为原发肿瘤T4分期(系数-0.095)。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右半结肠癌(HR=1.828,95%CI:1.232-2.712,P=0.003)、肝转移瘤数量(HR=1.203,95%CI:1.030-1.406,P=0.020)、KRAS基因突变(HR=2.761,95%CI:1.878-4.058,P<0.001)、未行新辅助化疗(HR=1.709,95%CI:1.122-2.603,P=0.013)是CCLM肝转移瘤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CCLM患者术后1年肝内早期复发的列线图模型,其C-index为0.703(95%CI:0.678-0.727),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64,校准曲线显示与对角线较接近,临床决策曲线显示模型曲线离“None线”和“All线”均最远。结论右半结肠癌、肝转移瘤数量、KRAS基因突变、未行新辅助化疗是CCLM患者肝转移瘤切除术后肝内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 转移 复发 LASSO回归 列线图 预后
下载PDF
不同良恶性结直肠肿瘤患者PMS2、P53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3
作者 吴翔 李春芸 岳春迪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775-779,共5页
目的:分析良恶性结直肠肿瘤患者错配修复蛋白(PMS2)、P53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根据肿瘤的良恶性不同将113例结直肠肿瘤患者分为结直肠腺瘤组(n=55),结直肠癌组(n=58),所有患者均切除病理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PMS2、... 目的:分析良恶性结直肠肿瘤患者错配修复蛋白(PMS2)、P53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根据肿瘤的良恶性不同将113例结直肠肿瘤患者分为结直肠腺瘤组(n=55),结直肠癌组(n=58),所有患者均切除病理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PMS2、P53阳性表达率。分析PMS2、P53与临床特征的关系、预后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结直肠腺瘤组相比,结直肠癌组PMS2阳性率较低,P53阳性率较高(P<0.05)。PMS2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发病位置、临床分期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P53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发病位置、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P<0.05)。与预后良好患者相比,预后不良患者PMS2阳性率较低,P53阳性率较高(P<0.05)。PMS2与预后负相关,P53与预后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发病位置、临床分期、PMS2、P53为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危险因素。随访3年,54例结直肠癌患者3年生存率为81.48%(44/54),PMS2阳性表达患者生存率高于PMS2阴性表达患者(χ^(2)=6.965,P=20.011),P53阳性表达患者生存率低于P53阴性表达患者(χ^(2)=5.429,P=20.020)。结论:在结直肠癌组织中,PMS2阳性表达率较低,P53阳性表达率较高,PMS2、P53与患者预后相关,是导致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 错配修复蛋白 P53 预后
下载PDF
小承气合剂经超声波给药对结直肠肿瘤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炎症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4
作者 韩植芬 何凤仪 +3 位作者 李祎娉 刘智敏 任东林 黄丹丹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4期691-692,696,共3页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微创外科时代,腹腔镜手术已成为该病的主流术式,对患者创伤小,但仍属于有创操作,对患者会造成一定损伤。手术应激反应诱导机体释放炎症因子,出现暂时性肠麻痹,延迟胃肠功能恢复,不利...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微创外科时代,腹腔镜手术已成为该病的主流术式,对患者创伤小,但仍属于有创操作,对患者会造成一定损伤。手术应激反应诱导机体释放炎症因子,出现暂时性肠麻痹,延迟胃肠功能恢复,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已经证实小承气合剂早期灌服能有效促进结肠吻合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安全性高[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承气合剂 超声波 胃肠功能 炎症 肠肿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模型的中医特色医保付费方式研究——以结直肠恶性肿瘤为例
5
作者 郭慧君 杨宇飞 +3 位作者 徐钰莹 刘晶 王雪杰 李秋艳 《中国医疗保险》 2024年第4期35-40,共6页
目的:以结直肠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为例,探索适合中医医疗机构的医保付费方式。方法:使用2021年北京市部分中医及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病案首页数据,选取结直肠恶性肿瘤病例28083例。采用非参数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住院费用影响因素,以... 目的:以结直肠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为例,探索适合中医医疗机构的医保付费方式。方法:使用2021年北京市部分中医及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病案首页数据,选取结直肠恶性肿瘤病例28083例。采用非参数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住院费用影响因素,以决策树模型构建病组分组方案。结果:以是否手术、其他诊断数量和中医治疗费用占比等8个费用影响因素作为住院费用分类节点纳入决策树模型,形成12个病例组,CV及RIV值显示分组结果较好。结论:将代表中医特色的指标“中医治疗费用占比”作为分类节点纳入分组模型,能够得到体现中医特色的结直肠恶性肿瘤治疗分组方案,为建立适合中医医疗机构的医保付费方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特色 医保付费方式 肠恶性肿 决策树
下载PDF
结直肠侧向发育肿瘤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并发迟发性穿孔的危险因素分析
6
作者 龙丹 邱建庭 王富华 《医疗装备》 2024年第21期76-78,82,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侧向发育肿瘤(LST)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后并发迟发性穿孔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2024年2月医院收治的40例ESD术后并发迟发性穿孔的LST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并发组;另收集同期的40例ESD术后未并发迟... 目的探讨结直肠侧向发育肿瘤(LST)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后并发迟发性穿孔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2024年2月医院收治的40例ESD术后并发迟发性穿孔的LST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并发组;另收集同期的40例ESD术后未并发迟发性穿孔的LST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未并发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分析LST患者ESD术后并发迟发性穿孔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操作者工作年限、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是否完整切除及吸烟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组肿瘤位置为结肠、肿瘤直径≥2 cm、黏膜下注射液为生理盐水/甘油、病变纤维化占比均高于未并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位置为结肠、肿瘤直径≥2 cm、黏膜下注射液为生理盐水/甘油、病变纤维化均为LST患者ESD术后并发迟发性穿孔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LST患者ESD术后并发迟发性穿孔的危险因素包括肿瘤位置为结肠、肿瘤直径≥2 cm、黏膜下注射液为生理盐水/甘油、病变纤维化,临床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保障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侧向发育肿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迟发性穿孔 位置 病变纤维化 黏膜下注射液
下载PDF
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ESD后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其与SATB2的相关性
7
作者 金瑞 余涛 陈志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与特异性AT序列结合蛋白2(SATB2)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8例结直肠NENs患者,均行ESD治疗。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 目的探讨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与特异性AT序列结合蛋白2(SATB2)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8例结直肠NENs患者,均行ESD治疗。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和随访结果,包括整块切除率、切缘阳性率、淋巴结转移率。根据患者随访期间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转移组和对照组,记录两组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结直肠NENs患者ESD后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ATB2对患者ESD后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158例患者ESD均为整块切除,整块切除率为100.00%,14例(8.86%)患者切缘阳性。随访期间淋巴结转移21例(13.29%)纳入转移组,无淋巴转移137例纳入对照组。两组的肿瘤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管浸润、SATB2阳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管浸润为结直肠NENs患者ESD后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SATB2阳性为保护性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SATB2对结直肠NENs患者ESD后淋巴结转移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7(95%CI 0.626~0.867),灵敏度为57.69%,特异度为91.67%。结论结直肠NENs患者ESD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与肿瘤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管浸润、SATB2表达相关,其中SATB2可作为患者淋巴结转移评估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神经内分泌肿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淋巴管浸润 特异性AT序列结合蛋白2
下载PDF
FMRP通过激活RAS/MAPK信号通路抑制结直肠肿瘤细胞的铁死亡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南 石斌 +2 位作者 马小兰 吴伟超 曹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5-893,共9页
目的探讨脆性X智力障碍蛋白(FMRP)调控结直肠肿瘤(CRC)细胞逃避铁死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验证FMRP在CRC细胞中的表达;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FMRP参与调控CRC进展的生物功能及信号通路;采用慢病毒表达系统和... 目的探讨脆性X智力障碍蛋白(FMRP)调控结直肠肿瘤(CRC)细胞逃避铁死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验证FMRP在CRC细胞中的表达;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FMRP参与调控CRC进展的生物功能及信号通路;采用慢病毒表达系统和siRNA干扰技术,分别构建FMRP过表达载体(Lv-FMRP)和敲低载体(siFMRP-1、siFMRP-2、siFMRP-3),细胞实验设Control组、NC组、siFMRP-1组、siFMRP-2组、siFMRP-3组、Lv-NC组、Lv-FMRP组;采用CCK8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采用MDA/ROS/GSH/Fe^(2+)试剂盒检测细胞铁死亡水平;采用JC-1荧光染色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及RAS/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利用裸鼠皮下成瘤实验观察FMRP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与正常肠粘膜上皮细胞NCM460相比,FMRP在CRC细胞中明显高表达(P<0.05);TCGA数据库联合生信分析显示FMRP与活性氧调控、氧化应激诱导细胞死亡、线粒体呼吸等生物过程相关,与谷胱甘肽代谢通路相关;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FMRP敲低组细胞增殖能力降低,GSH含量降低,MDA和ROS含量升高,Fe^(2+)荧光强度增强(P<0.05),SLC7A11/GPX4蛋白表达降低,线粒体膜电位JC-1荧光强度升高,而FMRP过表达组与上述结果相反;体内实验结果显示,敲低FMRP抑制瘤体生长,抑制SLC7A11表达(P<0.01);进一步检测RAS/MAPK信号通路,发现敲低FMRP导致ERK、MEK、MAPK、RAS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过表达FMRP上述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结论FMRP通过激活RAS/MAPK信号通路抑制细胞铁死亡促进CRC恶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RP 铁死亡 RAS/MAPK信号通路 肠肿
下载PDF
^(18)F-FDGPET/CT对偶发性进展期结直肠腺瘤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徐妮娜 彭雨诗 +3 位作者 唐栋 戚正伟 丁建平 唐坤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3-427,共5页
目的:^(18)F-FDG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进展期结直肠腺瘤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18)F-FDGPET/CT的SUVmax鉴别进展期及非进展期结直肠腺瘤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例经^(18)F-FDGPET/CT偶然发现的结直肠腺瘤患者... 目的:^(18)F-FDG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进展期结直肠腺瘤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18)F-FDGPET/CT的SUVmax鉴别进展期及非进展期结直肠腺瘤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例经^(18)F-FDGPET/CT偶然发现的结直肠腺瘤患者的资料,根据癌化风险分为进展期和非进展期结直肠腺瘤两组。术前PET/CT测量病灶的SUVmax,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确定两组的最佳截断值。纳入常规的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进展期和非进展期两组结直肠腺瘤患者的SUVmax分别为8.61±4.01、5.0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SUVmax、CEA、CA125和隐血是预测进展期结直肠腺瘤的独立危险因素。单SUVmax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0,SUVmax联合CEA、CA125及隐血检测的AUC为0.879。结论:基于^(18)F-FDGPET/CT成像的SUVmax是预测进展期结直肠腺瘤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作为一种无创的定量诊断工具,有助于术前指导治疗策略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氟脱氧葡萄糖F18
下载PDF
冷内镜黏膜切除术对最大径<20mm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彤云 陆会飞 +2 位作者 胡丕伟 王新强 邱雷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9期22-25,32,共5页
目的 比较冷内镜黏膜切除术(cold snare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CS-EMR)与常规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治疗最大径<20mm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colorectal 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CLST)的临床疗... 目的 比较冷内镜黏膜切除术(cold snare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CS-EMR)与常规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治疗最大径<20mm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colorectal 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CLST)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内镜下切除治疗CLST患者24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EMR组和CS-EMR组,每组各124例。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灶特征、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病灶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及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S-EMR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EMR组,钛夹数量、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EMR组,术中出血、迟发性出血及迟发性穿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EMR组(P<0.05)。结论 在最大径<20mm CLST治疗中,CS-EMR既保留手术相关并发症少的优点,又具有与EMR相似的治疗效果,且减轻患者的费用负担,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侧向发育型肿 内镜黏膜切除术 冷内镜黏膜切除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焦帅 关旭 +2 位作者 周海涛 刘海义 王锡山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8期994-998,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开展现状,探讨结直肠肿瘤NOSES的影响因素。方法对830名外科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医师基本情况、结直肠肿瘤NOSES手术开展情况等。结果共发出问卷830份,回收有效问卷807份(97.2%)。68.8%(5... 目的了解我国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开展现状,探讨结直肠肿瘤NOSES的影响因素。方法对830名外科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医师基本情况、结直肠肿瘤NOSES手术开展情况等。结果共发出问卷830份,回收有效问卷807份(97.2%)。68.8%(555/807)的外科医师所在医院级别为三甲,华中和华东地区占52.8%(426/807),高级职称占74.8%(604/807),69.1%(558/807)的外科医师开展结直肠肿瘤NOSES手术。三甲级医院、对NOSES理论体系掌握好和每年完成结直肠肿瘤手术例数超过50例是外科医师开展NOSES的促进因素(均P<0.05)。三甲级医院和对NOSES理论体系掌握好是外科医师开展经阴道取标本NOSES的促进因素(均P<0.05)。结论我国外科医生开展结直肠肿瘤NOSES势头较好,提升NOSES理论体系的掌握程度或将成为促进外科医生开展结直肠肿瘤NOSES手术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卷调查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 肠肿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瘤内及瘤周CT影像组学评估结直肠腺癌患者KRAS基因状态
12
作者 潘犇 梁长华 +3 位作者 吴青霞 杨鑫淼 王慧慧 危涵羽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85-689,共5页
目的观察瘤内及瘤周CT影像组学评估结直肠腺癌患者KRAS基因状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45例结直肠腺癌患者,根据KRAS基因状态分为突变组(n=139)及野生组(n=106),并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n=171)与测试集(n=74)。比较组间临床资料,基于lo... 目的观察瘤内及瘤周CT影像组学评估结直肠腺癌患者KRAS基因状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45例结直肠腺癌患者,根据KRAS基因状态分为突变组(n=139)及野生组(n=106),并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n=171)与测试集(n=74)。比较组间临床资料,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临床因素以建立临床模型;基于增强静脉期CT勾画瘤内感兴趣体积(VOI)、瘤周VOI及瘤内+瘤周VOI,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模型;以效能最佳的影像组学模型联合临床因素构建联合模型。分析各模型评估结直肠腺癌患者KRAS基因状态的价值。结果突变组与野生组患者性别及癌胚抗原(CE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者均为结直肠腺癌患者KRAS基因状态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临床模型评估训练集及测试集结直肠腺癌患者KRAS基因状态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3及0.658。瘤内+瘤周3 mm模型为最佳影像组学模型,其在训练集及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921及0.894;联合模型在训练集及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949及0.956。在训练集,临床模型与瘤内+瘤周3 mm影像组学模型、临床模型与联合模型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在测试集,上述模型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基于增强静脉期CT瘤内+瘤周3 mm影像组学有助于评估结直肠腺癌患者KRAS基因状态;联合患者性别及CEA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 基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下载PDF
粪便mSDC2检测在体检人群结直肠肿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13
作者 陈晓红 杨林 +2 位作者 张永建 钟倩倩 蔡永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4期21-24,共4页
目的分析粪便多配体聚糖2基因甲基化(mSDC2)检测在结直肠肿瘤(CN)中的筛查结果,评估其在体检人群CN筛查中的潜力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接受mSDC2检测并完成肠镜检查的患者,以mSDC2... 目的分析粪便多配体聚糖2基因甲基化(mSDC2)检测在结直肠肿瘤(CN)中的筛查结果,评估其在体检人群CN筛查中的潜力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接受mSDC2检测并完成肠镜检查的患者,以mSDC2检测作为初筛方法,以肠镜检查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筛查结果。结果共323例患者接受mSDC2检测并完成肠镜检查,不同性别、年龄段患者的mSDC2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DC2检测结果阳性88例,灰度区68例,阴性167例。323例受检者中,结直肠癌4例、进展期腺瘤(AA)29例、非进展期腺瘤(NAA)63例、非腺瘤性息肉(NAP)54例、其他173例(包括肠道正常9例、肠炎或/和憩室163例、黑变病1例);mSDC2对结直肠癌的相对敏感性为100.00%,对AA的相对敏感性为62.07%。mSDC2阳性中,结直肠癌和AA的检出率分别为4.55%和20.45%。阳性、灰度区与阴性的结直肠癌和AA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灰度区、阴性的NAA、NAP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在CN中,mSDC2阳性、灰度区、阴性的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全部肠道病变中,mSDC2阳性、灰度区、阴性的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粪便mSDC2检测作为初筛方法,显著提高了肠镜检查的病变检出率,可以作为体检人群CN早期筛查的优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配体聚糖2基因甲基化 肠肿 粪便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影像特征与多参数测量在鉴别结直肠癌肿瘤沉积与转移性淋巴结中的应用价值
14
作者 许小伟 熊雷 +1 位作者 游长金 刘兰香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939-943,共5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影像特征与多参数测量在鉴别结直肠癌(CRC)肿瘤沉积(TD)与转移性淋巴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湖南省直中医医院87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CRC病人临床资料,其中CT检查发现且病理证实...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影像特征与多参数测量在鉴别结直肠癌(CRC)肿瘤沉积(TD)与转移性淋巴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湖南省直中医医院87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CRC病人临床资料,其中CT检查发现且病理证实的TD病灶45例为A组、转移性淋巴结42例为B组,比较两组影像特征及CT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CT征象与参数值诊断TD的效能。结果A组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分叶征、毛刺征检出率(73.02%、60.32%、57.14%、54.84%)高于B组(29.51%、31.15%、21.31%、18.03%)(P<0.001;);A组结节长径(1.33±0.38)cm、短径(1.21±0.31)cm、最大径(1.29±0.41)cm均大于B组(0.98±0.35)cm、(0.77±0.33)cm、(0.95±0.38)cm(P<0.001);A组长-短径比(1.09±0.05)小于B组(1.28±0.18)(t=8.06,P<0.001);A组平扫CT值(28.84±5.03)、动脉期强化CT值(32.85±6.93)与静脉期强化CT值(51.36±8.94)均大于B组(16.82±4.68、19.19±5.38、39.74±7.75)(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形态不规则(AUC=0.72)、边缘模糊(AUC=0.65)、分叶征(AUC=0.68)、毛刺征(AUC=0.68)是鉴别TD与转移性淋巴结的重要因素(P<0.05);CT多参数均是鉴别TD与转移性淋巴结的重要因素,其中长-短径比(AUC=0.79)以及平扫CT值(AUC=0.82)、动脉期强化CT值(AUC=0.89)、静脉期强化CT值(AUC=0.86)诊断TD的效能较佳(均P<0.001)。通过logistic回归将形态、边缘、分叶征、毛刺征,各MSCT测量值进行计算后得出联合预测值,AUC为0.98,灵敏度为95.6%、特异度为100.0%。结论TD的CT影像特征主要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分叶征、毛刺征;MSCT各项参数中长-短径比以及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强化CT值对TD具有较佳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 侵润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鉴别诊断 沉积 转移性淋巴结
下载PDF
结直肠腺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诊治进展
15
作者 强咪咪 加岐 孟存英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8期1756-1760,共5页
2000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LARC)为了规范治疗重新规定了胃肠道肿瘤的定义和诊断标准,引用了“上皮内瘤变”这一概念,强调上皮内瘤变属于癌前病变,应区别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概念的细化给病理医师诊断上带来了困惑,而且在临床实践中对... 2000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LARC)为了规范治疗重新规定了胃肠道肿瘤的定义和诊断标准,引用了“上皮内瘤变”这一概念,强调上皮内瘤变属于癌前病变,应区别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概念的细化给病理医师诊断上带来了困惑,而且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治疗方式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内镜下介入治疗为主,同时需根据切除术后病理标本结果决定是否追加外科手术及术后随访时间。建议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模式进行综合评估,个体化分析,为病人提供最佳的诊疗方式。In 2000, th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redefined the definitions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gastrointestinal tumors to standardize treatment. The concept of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as introduced, emphasizing that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is a precancerous lesion and should be distinguished from malignant tumors in terms of treatment methods. The refinement of this concept has caused some confusion among pathologists in diagnosis and has also posed higher demands on the selection of treatment methods in clinical practice. For colorectal 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endoscopic intervention is primarily recommended. However, the decision on whether to perform additional surgical procedures and the postoperative follow-up period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athological results of the resected specimens. It is recommended to adopt a 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collaboration model fo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individualized analysis to provide the best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approaches for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 上皮内 癌前病变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基于少样本学习算法的结直肠粘膜下肿瘤和息肉内镜图像分类系统
16
作者 伍亚辉 朱世祺 +2 位作者 吴宇东 张儒发 朱锦舟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7期897-904,共8页
目的:为解决难以收集足够结直肠粘膜下肿瘤样本训练深度学习模型的问题,基于少样本学习算法构建了粘膜下肿瘤和息肉内镜图像分类模型。方法:收集多中心来源的结直肠粘膜下肿瘤内镜图像共172张,包括结直肠脂肪瘤(CRLs)、神经内分泌肿瘤(N... 目的:为解决难以收集足够结直肠粘膜下肿瘤样本训练深度学习模型的问题,基于少样本学习算法构建了粘膜下肿瘤和息肉内镜图像分类模型。方法:收集多中心来源的结直肠粘膜下肿瘤内镜图像共172张,包括结直肠脂肪瘤(CRLs)、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锯齿状病变及息肉、传统腺瘤各43张。基于这些内镜图像构建支持集和查询集,在ImageNet和食管内镜图像上二次预训练的ResNet50提取图像特征,计算欧氏距离,使用K近邻算法进行分类。与原始模型和低、高年资内镜医师进行对比,评估少样本学习模型的分类性能。结果:提出的少样本学习模型分类准确率、宏曲线下面积和MacroF1值分别为0.831、0.925和0.831,诊断CRLs的准确率和F1值分别为0.925和0.850,诊断NETs的准确率和F1值分别为0.906和0.805。同时,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分类一致性(Kappa=0.775)和可解释性。结论:构建的少样本学习模型在区分CRLs、NETs、锯齿状病变及息肉、传统腺瘤内镜图像上表现出优异性能,可用于辅助内镜下识别结直肠粘膜下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样本学习 肠粘膜下肿 肠息肉 消化内镜图像 深度学习
下载PDF
353,273例不同肿瘤分期的结直肠肿瘤患者长期心血管死亡率:一项基于人群的大型研究
17
作者 郭雅琪 王立涛 +1 位作者 范建勇 刘恩瑞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1期867-880,共14页
目的:在肿瘤幸存者中,良好预后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相关。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不同肿瘤分期的结直肠肿瘤患者的累积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方法:我们从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SEER)数据库中检索1975~2... 目的:在肿瘤幸存者中,良好预后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相关。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不同肿瘤分期的结直肠肿瘤患者的累积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方法:我们从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SEER)数据库中检索1975~2014年、年龄超过15岁的结直肠肿瘤幸存者。心血管疾病的累积死亡率通过竞争风险模型进行估计。我们计算了结直肠肿瘤死亡患者中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比例。将心血管疾病的标准化死亡率(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 SMR)与美国普通人群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353,273例患者,其中早期患者147,465例(41.7%),中期患者141,541例(40.1%),晚期患者64,267例(18.2%)。心血管疾病是所有患者的第二位死亡原因,是早期患者的第一位死亡原因。早期患者确诊后八年心血管疾病累积死亡率高于结直肠肿瘤(12.17%比11.76%,P Objective: Favorable prognoses are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death from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among cancer survivor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cumulative mortality and risk of death from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by tumor stages. Methods: We retrieved colorectal cancer survivors aged 15 years or older between 1975 and 2014 from the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SEER) database. Cumulative mortality from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as estimated by competitive risk models. We calculated the proportions of death from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mong dead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s (SM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ere estimated compared to the general US population. Results: A total of 353,273 patients were included, with 147,465 (41.7%) in the early stage, 141,541 (40.1%) in the middle stage, and 64,267 (18.2%) in the late stag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as the second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n all patients and the first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n patients with localized disease. The cumulative mortality from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as higher than that from colorectal cancer eight years after diagnosis in patients with localized disease (12.17% vs. 11.76%, P < 0.001). Among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tumor stages, the proportion of deaths due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gradually exceeds those due to colorectal cancer (overall: 30.57% vs 29.73% at the seventh year;early stage: 30.91% vs 29.90% at the fifth year;middle stage: 34.14% vs 23.73% at the ninth year;advanced stage: 28.83% vs 17.12% at the twelfth year). Compared with the general U.S. population, the 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 (SMR) for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among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is higher within one year after diagnosis (early stage: SMR is 1.12, and 95%CI is 1.07~1.17;middle stage: SMR is 1.13, and 95%CI is 1.08~1.18;advanced stage: SMR is 1.84, and 95%CI is 1.72~1.96), with younger patients at higher risk of death from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early stage: SMR is 1.23, and 95%CI is 0.90~1.64;middle stage: SMR is 1.38, and 95%CI is 1.02~1.83;advanced stage: SMR is 4.19, and 95%CI is 2.87~5.91). Conclusions: Althoug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ossessed the highest cumulative mortality in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with localized disease, the risks of death from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ere greater than that from colorectal cancer among all tumor stages with time after dia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ER数据库 肠肿 心血管疾病 累积死亡率 标准化死亡率
下载PDF
利多卡因静脉输注对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18
作者 苗海航 沈莹 陈红生 《交通医学》 2024年第1期88-90,共3页
目的:评价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ASA分级II~III级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根治术患者72例,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和对照组(C组)各36例。L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推注利多卡因1.5 mg/... 目的:评价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ASA分级II~III级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根治术患者72例,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和对照组(C组)各36例。L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推注利多卡因1.5 mg/kg,随后以1.5 mg/kg·h速度静脉输注直至手术结束,C组患者输入等容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拔管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小时恢复质量40评分(QoR-40评分)、静息和运动时疼痛NRS评分、自控镇痛泵(PCA)按压次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L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1.70±0.38 mg,少于C组的1.92±0.52 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7.7±7.3 h、53.6±7.6 h和6.8±1.2 d,少于C组的34.2±8.7 h、66.2±7.9 h和7.5±1.6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QoR-40总分为166.8±9.5分,高于C组的157.1±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内两组各时间点疼痛N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内L组PCA有效按压数为3.1±1.4次,少于C组的6.3±1.8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术中和术后出现恶心、呕吐有3例(8.33%),低于C组的10例(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根治术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可提高患者术后24 h恢复质量,促进肠蠕动功能恢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肠肿手术 术后恢复质量
下载PDF
综合护理在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分析
19
作者 许红磊 赵彩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74-0178,共5页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结直肠肿瘤手术患者效果。方法 于2022年1月~2023年1月研究,共100例结直肠肿瘤患者,综合组(50例)、常规组(50例)分别行综合护理、常规护理。对比效果。结果 护理后,生活质量、医嘱依从性、患者满意率、疼痛、焦虑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结直肠肿瘤手术患者效果。方法 于2022年1月~2023年1月研究,共100例结直肠肿瘤患者,综合组(50例)、常规组(50例)分别行综合护理、常规护理。对比效果。结果 护理后,生活质量、医嘱依从性、患者满意率、疼痛、焦虑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改善,且改善更好的是综合组(p<0.05);各项康复时间均更短的是综合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根治术患者,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腹腔镜下结肠肿根治术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老年结直肠恶性肿瘤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应对分析
20
作者 许红磊 赵彩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248-251,共4页
探讨老年结直肠恶性肿瘤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应对分析方法,旨在为老年结直肠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1)进行量性研究,实验选取36例本院消化外科收治的结直肠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统计患者的一... 探讨老年结直肠恶性肿瘤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应对分析方法,旨在为老年结直肠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1)进行量性研究,实验选取36例本院消化外科收治的结直肠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手术情况,根据患者结直肠恶性肿瘤术后是否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将其分为两组,发生组(n=15)和未发生组(n=21)。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资料、病例资料以及手术等相关信息。(2)使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抽样法,与量性研究同步进行。通过半结构式面对面访谈,对自愿参加的老年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展开访谈,最终纳入15名访谈对象,其中男性10名,女性5名。应用Nvivo11.0严格按照主题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针对发生组(n=15)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癌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v3.0)评分。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的D-二聚体、吸烟、高血压、术后卧床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患者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发生组(n=15)患者的EORTC QLQ-C30(v3.0)量表功能领域评分、总健康状况/生命质量领域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患者的EORTC QLQ-C30(v3.0)症状领域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 应加强对D-二聚体升高、吸烟、存在高血压疾病以及术后卧床时间较长的患者的关注,预见性的采取措施,避免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出现。此外,对于已发生老年结直肠恶性肿瘤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建议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以有效应对病情,减轻对生命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结肠恶性肿 下肢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