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PAC投加对絮体破碎后再絮凝特性和颗粒去除的影响
被引量:
8
1
作者
赫俊国
刘剑
+4 位作者
何开帆
于淼
董志虎
袁一星
张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18,共6页
为改善絮体破碎后的再絮凝能力,提高颗粒的去除效率,以西宁地区低温低浊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光学检测仪器及数学拟合方式,分析补投聚合氯化铝(PAC)对破碎后絮体粒径与分布、生长速率变化的影响,描述颗粒及浊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随PA...
为改善絮体破碎后的再絮凝能力,提高颗粒的去除效率,以西宁地区低温低浊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光学检测仪器及数学拟合方式,分析补投聚合氯化铝(PAC)对破碎后絮体粒径与分布、生长速率变化的影响,描述颗粒及浊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随PAC补投量的升高,絮体粒径和生长速率均先增大后减小,各自达到峰值所需补投药量分别为4和6 mg/L;剩余浊度和颗粒数先降低后升高,最低时可分别降至0.79 NTU、90个·m L^-1.补投2 mg/L药剂后,280-630μm絮体颗粒体积分数由22.85%增大到46.36%,4-35μm絮体颗粒体积分数由1.21%减小至0.19%,再絮凝后絮体平均粒径为400μm,大于未破碎前的370μm,粒径增长率为8.11%,絮体生长速率为77.26μm/min.补投PAC可促进絮体破碎后的再絮凝,提高浊度及颗粒数的去除效果,可有效改善实际工程絮凝工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体破碎
再
絮凝
聚合氯化铝
粒径分布
颗粒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污泥回流比对絮体破碎再絮凝及沉后水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伟强
李星
+4 位作者
杨艳玲
周志伟
马长红
张洋
邬艳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70-72,76,共4页
采用铁盐污泥回流处理低浊、微污染原水,研究了不同污泥回流比对絮体破碎再絮凝特性和沉后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污泥回流工艺相比,回流2%~10%的污泥可使絮体的絮凝指数(FI值)大幅提高,但不同回流比条件下的FI值差别不...
采用铁盐污泥回流处理低浊、微污染原水,研究了不同污泥回流比对絮体破碎再絮凝特性和沉后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污泥回流工艺相比,回流2%~10%的污泥可使絮体的絮凝指数(FI值)大幅提高,但不同回流比条件下的FI值差别不显著;污泥回流使絮体的抗破碎能力有所提高,但破碎后絮体的再絮凝能力明显下降;絮体的成长速率和强度因子随着回流比的增大而逐渐提高,而恢复因子却逐渐降低。另外,回流2%~8%的铁盐污泥能够显著提高对浊度和有机物的去除率,且浊度去除率与絮体恢复因子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回流比
絮
体
破碎
再
絮凝
强度因子
恢复因子
混凝效能
原文传递
混凝絮体破碎再絮凝及污泥回流除浊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韦伟
杜茂安
朱佳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46-49,共4页
以硫酸铝为混凝剂、聚丙烯酰胺(PAM)为助凝剂,考察了不同混凝剂投量下絮体破碎再絮凝的出水浊度变化以及污泥回流量对除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混凝剂投量为5、7.5mg/L时,可使再絮凝浊度低于初始絮凝浊度,在此混凝剂投量下,回流一定...
以硫酸铝为混凝剂、聚丙烯酰胺(PAM)为助凝剂,考察了不同混凝剂投量下絮体破碎再絮凝的出水浊度变化以及污泥回流量对除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混凝剂投量为5、7.5mg/L时,可使再絮凝浊度低于初始絮凝浊度,在此混凝剂投量下,回流一定量的污泥可进一步优化再絮凝效果,而PAM的加入会产生一定的胶体保护作用;当混凝剂投量>10 mg/L时,再絮凝浊度高于初始絮凝浊度,在此情况下回流污泥会使再絮凝浊度进一步升高,投加PAM可在一定条件下逆转这种恶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
絮
体
破碎
再
絮凝
污泥回流
浊度
原文传递
混凝剂投加量及污泥回流量对絮体破碎再絮凝的影响
被引量:
9
4
作者
邹青
柯水洲
+1 位作者
朱佳
韦伟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5-68,共4页
以聚合硫酸铁为混凝剂,利用智能光散射分析仪(IPDA)对絮凝过程进行连续在线监测。考察不同混凝剂投加量、污泥回流量对絮体形成及破碎再絮凝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性中和起主导作用时(聚合硫酸铁投加量为0.08 mg/L),形成絮体强度较大,破...
以聚合硫酸铁为混凝剂,利用智能光散射分析仪(IPDA)对絮凝过程进行连续在线监测。考察不同混凝剂投加量、污泥回流量对絮体形成及破碎再絮凝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性中和起主导作用时(聚合硫酸铁投加量为0.08 mg/L),形成絮体强度较大,破碎后恢复能力较强,而网捕卷扫占据主导作用(聚合硫酸铁投加量为>0.2 mg/L)形成的絮体比较松散,恢复因子低至49%,再次形成的絮体FI值较低;污泥回流时,絮凝过程絮体生长速度加快,稳定期絮体FI值大幅提高;回流污泥量越大,絮体的强度因子越大,恢复因子越低,浊度去除率与絮体破碎后恢复能力相关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回流
絮
体
破碎
再
絮凝
絮凝
指数
强度因子
恢复因子
原文传递
题名
PAC投加对絮体破碎后再絮凝特性和颗粒去除的影响
被引量:
8
1
作者
赫俊国
刘剑
何开帆
于淼
董志虎
袁一星
张杰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
出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1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143E0804)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4ZX07202-011)
文摘
为改善絮体破碎后的再絮凝能力,提高颗粒的去除效率,以西宁地区低温低浊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光学检测仪器及数学拟合方式,分析补投聚合氯化铝(PAC)对破碎后絮体粒径与分布、生长速率变化的影响,描述颗粒及浊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随PAC补投量的升高,絮体粒径和生长速率均先增大后减小,各自达到峰值所需补投药量分别为4和6 mg/L;剩余浊度和颗粒数先降低后升高,最低时可分别降至0.79 NTU、90个·m L^-1.补投2 mg/L药剂后,280-630μm絮体颗粒体积分数由22.85%增大到46.36%,4-35μm絮体颗粒体积分数由1.21%减小至0.19%,再絮凝后絮体平均粒径为400μm,大于未破碎前的370μm,粒径增长率为8.11%,絮体生长速率为77.26μm/min.补投PAC可促进絮体破碎后的再絮凝,提高浊度及颗粒数的去除效果,可有效改善实际工程絮凝工艺效果.
关键词
絮凝体破碎
再
絮凝
聚合氯化铝
粒径分布
颗粒数
Keywords
floc breakage
re-growth
PAC
floc size distribution
particles
分类号
TU992.3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污泥回流比对絮体破碎再絮凝及沉后水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伟强
李星
杨艳玲
周志伟
马长红
张洋
邬艳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70-72,76,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005)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32007)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404-003)
文摘
采用铁盐污泥回流处理低浊、微污染原水,研究了不同污泥回流比对絮体破碎再絮凝特性和沉后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污泥回流工艺相比,回流2%~10%的污泥可使絮体的絮凝指数(FI值)大幅提高,但不同回流比条件下的FI值差别不显著;污泥回流使絮体的抗破碎能力有所提高,但破碎后絮体的再絮凝能力明显下降;絮体的成长速率和强度因子随着回流比的增大而逐渐提高,而恢复因子却逐渐降低。另外,回流2%~8%的铁盐污泥能够显著提高对浊度和有机物的去除率,且浊度去除率与絮体恢复因子有较好的相关性。
关键词
污泥回流比
絮
体
破碎
再
絮凝
强度因子
恢复因子
混凝效能
Keywords
sludge reflux ratio
breakage and re-growth of flocs
strength factor
recoveryfactor
coagulation efficiency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混凝絮体破碎再絮凝及污泥回流除浊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韦伟
杜茂安
朱佳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46-4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78170)
公益性行业环保科研专项(201209009)
文摘
以硫酸铝为混凝剂、聚丙烯酰胺(PAM)为助凝剂,考察了不同混凝剂投量下絮体破碎再絮凝的出水浊度变化以及污泥回流量对除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混凝剂投量为5、7.5mg/L时,可使再絮凝浊度低于初始絮凝浊度,在此混凝剂投量下,回流一定量的污泥可进一步优化再絮凝效果,而PAM的加入会产生一定的胶体保护作用;当混凝剂投量>10 mg/L时,再絮凝浊度高于初始絮凝浊度,在此情况下回流污泥会使再絮凝浊度进一步升高,投加PAM可在一定条件下逆转这种恶化倾向。
关键词
混凝
絮
体
破碎
再
絮凝
污泥回流
浊度
Keywords
coagulation
breakage and regrowth of flocs
sludge recycle
turbidity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混凝剂投加量及污泥回流量对絮体破碎再絮凝的影响
被引量:
9
4
作者
邹青
柯水洲
朱佳
韦伟
机构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5-6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8274)
文摘
以聚合硫酸铁为混凝剂,利用智能光散射分析仪(IPDA)对絮凝过程进行连续在线监测。考察不同混凝剂投加量、污泥回流量对絮体形成及破碎再絮凝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性中和起主导作用时(聚合硫酸铁投加量为0.08 mg/L),形成絮体强度较大,破碎后恢复能力较强,而网捕卷扫占据主导作用(聚合硫酸铁投加量为>0.2 mg/L)形成的絮体比较松散,恢复因子低至49%,再次形成的絮体FI值较低;污泥回流时,絮凝过程絮体生长速度加快,稳定期絮体FI值大幅提高;回流污泥量越大,絮体的强度因子越大,恢复因子越低,浊度去除率与絮体破碎后恢复能力相关性较大。
关键词
污泥回流
絮
体
破碎
再
絮凝
絮凝
指数
强度因子
恢复因子
Keywords
sludge reflux
breakage and re-growth of flocs
flocculation index
strength factor
recovery factor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PAC投加对絮体破碎后再絮凝特性和颗粒去除的影响
赫俊国
刘剑
何开帆
于淼
董志虎
袁一星
张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污泥回流比对絮体破碎再絮凝及沉后水水质的影响
王伟强
李星
杨艳玲
周志伟
马长红
张洋
邬艳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5
原文传递
3
混凝絮体破碎再絮凝及污泥回流除浊试验研究
韦伟
杜茂安
朱佳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
原文传递
4
混凝剂投加量及污泥回流量对絮体破碎再絮凝的影响
邹青
柯水洲
朱佳
韦伟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