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絮凝微滤组合处理^241Am废水
1
作者 汪涛 赵军 张东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 2003年第1期330-331,共2页
^241Am是极毒放射性核素,放射性强,半衰期长,对人和环境都有很大危害,废水中总α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1Bq/L。建立能经济、简便地处理^241Am废水处理工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项目开发了处理低放^241Am废水的絮凝-中空纤维膜微滤... ^241Am是极毒放射性核素,放射性强,半衰期长,对人和环境都有很大危害,废水中总α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1Bq/L。建立能经济、简便地处理^241Am废水处理工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项目开发了处理低放^241Am废水的絮凝-中空纤维膜微滤组合工艺(CMF)。通过建立了完整的CMF含镅废水的处理工艺,研究了工艺参数对^241Am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并优化了CMF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1AM 放射性核素废水 絮凝微滤 组合处理 工艺参数 CMF
下载PDF
絮凝-微滤组合工艺处理含钚废水 被引量:15
2
作者 赵军 汪涛 +2 位作者 张东 刘学军 傅依备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3-117,共5页
为了有效地应用絮凝沉淀与中空纤维膜微滤(CMF)组合工艺处理低放射性的含钚废水,对废水处理工艺中的关键运行条件进行了优化:硫酸亚铁的最佳加入量为ρ(Fe^2+)=35~60mg/L,出水pH控制在6.5~9.0,钚去除率大于99.9%。同时... 为了有效地应用絮凝沉淀与中空纤维膜微滤(CMF)组合工艺处理低放射性的含钚废水,对废水处理工艺中的关键运行条件进行了优化:硫酸亚铁的最佳加入量为ρ(Fe^2+)=35~60mg/L,出水pH控制在6.5~9.0,钚去除率大于99.9%。同时还对含U,Am的Pu废水处理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处理含铀、钚、镅的混合废水的实验工艺流程并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CMF工艺处理含铀、钚、镅的混合废水,单级处理的总α去除率达到9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组合工艺 废水处理
下载PDF
电絮凝-微滤法去除水中腐殖酸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静波 赵璇 +1 位作者 解明曙 李向东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07年第3期338-341,共4页
采用电絮凝-微滤组合工艺技术去除水中过量的腐殖酸,探讨了电流密度、极板间距和pH值对去除腐殖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絮凝-微滤组合技术去除腐殖酸效果明显,电絮凝反应器的最佳工作参数为电流密度=3.17 A.m-2,极板间距=1.0 cm,pH值... 采用电絮凝-微滤组合工艺技术去除水中过量的腐殖酸,探讨了电流密度、极板间距和pH值对去除腐殖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絮凝-微滤组合技术去除腐殖酸效果明显,电絮凝反应器的最佳工作参数为电流密度=3.17 A.m-2,极板间距=1.0 cm,pH值在酸性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 天然有机物 腐殖酸
下载PDF
气浮——纤维过滤法和微絮凝纤维过滤——膜滤法处理洗浴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洪国 赵洪宾 +1 位作者 薛罡 曾小兵 《中国给水排水》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13,共4页
采用两套处理工艺对洗浴废水处理进行试验研究。流程一采用“气浮+纤维过滤”,流程二采用“微絮凝纤维过滤+膜滤”。试验表明,采用这两种工艺均能使出水达到国家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且具有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出水水质稳定等优... 采用两套处理工艺对洗浴废水处理进行试验研究。流程一采用“气浮+纤维过滤”,流程二采用“微絮凝纤维过滤+膜滤”。试验表明,采用这两种工艺均能使出水达到国家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且具有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出水水质稳定等优点,是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详细地介绍了这两套流程的试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浴废水 气浮--纤维过 絮凝纤维过--膜
下载PDF
双铝电极电絮凝-微滤法去除饮用水中细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静波 赵璇 解明曙 《内蒙古环境保护》 2006年第3期9-13,共5页
天然水体中的细菌多以游离形式存在,主体物质为蛋白质,一般带有负电荷。本实验采用电絮凝-微滤法对饮用水进行杀菌实验的研究,并探讨了电流密度、极板间距、pH值、氯离子对杀菌效率的影响及杀菌机理。实验表明电絮凝-微滤杀菌效果显著,... 天然水体中的细菌多以游离形式存在,主体物质为蛋白质,一般带有负电荷。本实验采用电絮凝-微滤法对饮用水进行杀菌实验的研究,并探讨了电流密度、极板间距、pH值、氯离子对杀菌效率的影响及杀菌机理。实验表明电絮凝-微滤杀菌效果显著,且在电流密度为15.8A/m2,极板间距为1.0 cm,pH值在酸性范围内杀菌效果比较好,此外氯离子的存在有利于除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 细菌 杀菌
下载PDF
微涡旋絮凝-逆流气浮-纳滤集成工艺去除水中腐殖酸的研究之二——以聚合氯化铁(PFC)为絮凝剂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毅力 娄敏 +3 位作者 石宝友 王东升 刘杰 廖柏寒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91-797,共7页
试验研究了微涡旋絮凝-逆流气浮-纳滤集成工艺去除水中腐殖酸的工艺特征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微涡旋絮凝-逆流气浮工艺去除水中腐殖酸时,在聚合氯化铁(PFC)的最佳投药点0.62 mmol·L^-1(Fe^3+)下,出水水质符合纳滤膜系统预处... 试验研究了微涡旋絮凝-逆流气浮-纳滤集成工艺去除水中腐殖酸的工艺特征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微涡旋絮凝-逆流气浮工艺去除水中腐殖酸时,在聚合氯化铁(PFC)的最佳投药点0.62 mmol·L^-1(Fe^3+)下,出水水质符合纳滤膜系统预处理单元的要求,而且该工艺需要PFC絮凝剂的量较低.该预处理系统与纳滤系统组合的集成工艺可以使水中的腐殖酸有机物浓度大大降低,且含TQ56-36FC型纳滤膜的流程1比含M-N1812A型纳滤膜的流程2效果好.前者出水的TOC值可达0.48 mg·L^-1,CODMn值为0.64~0.69mg·L^-1,UV254值为0,且有95%以上的脱盐率.后者出水的TOC值为0.61~1.00mg·L^-1,CODMn值为0.72~0.97mg·L^-1,UV254值为0~0.0109,脱盐率很低.另外,尽管保安过滤/活性炭预处理有利于纳滤膜出水水质的提高,但活性炭柱的存在也降低了纳滤膜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动态实验结果表明,该集成工艺在本试验中运行周期为72h.水中颗粒物粒度分布表明,原水、絮凝后和气浮出水中颗粒物粒度分布的中位直径(d50)分别为2~5 μm、21 μm和16μm;经过保安过滤器或保安过滤器/活性炭柱,水样中的颗粒物的d50为0到几个μm;经过纳滤膜后,出水基本无颗粒物.初步研究表明,微涡旋絮凝过程中投药量对絮体的分形维数有着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絮凝-逆流气浮-纳集成工艺 腐殖酸 聚合氯化铁(PFC) 工艺特征 分形维数
下载PDF
微絮凝-大梯度磁滤工艺对消毒副产物前驱物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曹勇锋 张朝升 +2 位作者 荣宏伟 刘涛 陈秋丽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9-63,共5页
以珠江水为原水,利用微絮凝-大梯度磁滤工艺对水中消毒副产物前驱物进行处理,研究工艺的磁场强度和磁滤速度的变化对消毒副产物生成势(THMFP)和UV_(254)的去除效果影响。研究发现,去除THMFP以去除三氯甲烷生成势为主;THMFP的去除效率随... 以珠江水为原水,利用微絮凝-大梯度磁滤工艺对水中消毒副产物前驱物进行处理,研究工艺的磁场强度和磁滤速度的变化对消毒副产物生成势(THMFP)和UV_(254)的去除效果影响。研究发现,去除THMFP以去除三氯甲烷生成势为主;THMFP的去除效率随着磁场强度的升高或滤速的降低而升高,在磁场强度为0.23T时达到最高为47.83%,磁滤速度为6~8m/h时,去除率稳定在46%左右;UV_(254)的去除效果受滤速的影响较大,滤速从6 m/h提高到16 m/h时,去除率从57.56%下降到39.58%,而磁场强度的变化对UV_(254)的去除效率影响较小,去除率稳定在46.0%~5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大梯度磁工艺 消毒副产物前驱物 消毒副产物(DBPs) 三卤甲烷生成势(THMFP) 三卤甲烷(THMs)
下载PDF
微涡旋絮凝逆流气浮纳滤集成工艺去除水中腐殖酸的研究——以聚合氯化铝(PACl)为絮凝剂 被引量:2
8
作者 娄敏 王毅力 +1 位作者 刘杰 廖柏寒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56-1163,共8页
研究了微涡旋絮凝逆流气浮纳滤集成工艺去除水中腐殖酸的工艺特征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微涡旋絮凝逆流气浮工艺去除水中腐殖酸时,在最佳投药点(PACl),出水水质符合纳滤系统预处理单元的要求,而且该工艺需要PACl絮凝剂的量较低.该预处理... 研究了微涡旋絮凝逆流气浮纳滤集成工艺去除水中腐殖酸的工艺特征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微涡旋絮凝逆流气浮工艺去除水中腐殖酸时,在最佳投药点(PACl),出水水质符合纳滤系统预处理单元的要求,而且该工艺需要PACl絮凝剂的量较低.该预处理系统与纳滤系统组合的集成工艺可以使水中的腐殖酸浓度大大降低,且含TQ5636FC型纳滤膜的流程1比含MN1812A型纳滤膜的流程2效果好.前者出水的TOC值可达0.28~0.45mg·L-1,CODMn值为0.47~0.8mg·L-1,UV254nm值为0~0.0033,且有95%以上的脱盐率;后者出水的TOC值为0.52~1.25mg·L-1,CODMn值为0.66~1.0mg·L-1,UV254nm值为0.008~0.012,脱盐率很低.另外,尽管保安过滤器活性炭预处理有利于纳滤膜出水水质的提高,但活性炭柱与纳滤膜能去除的有机物种类有些重合,活性炭柱的存在也降低了纳滤膜对有机物的去除率.水中颗粒物的粒度分布表明,原水、絮凝后和气浮出水中颗粒物粒度分布的中位直径(d50)分别为5~6μm、10~14μm和8~13μm.经过保安过滤器或保安过滤器活性炭柱,水样中的颗粒物的d50为0到几个μm.经过纳滤膜后出水无颗粒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絮凝-逆流气浮-纳集成工艺 腐殖酸 聚合氯化铝(PACl) 工艺特征
下载PDF
微涡旋絮凝—逆流气浮—纳滤集成工艺去除水中腐殖酸的动态运行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娄敏 王毅力 +2 位作者 侯立安 刘杰 廖柏寒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88-493,共6页
通过微涡旋絮凝—逆流气浮—纳滤集成工艺的动态试验研究,确定其运行周期为72h,能很好地去除水中腐殖酸有机物,但不同纳滤膜组成的集成工艺处理效果不同。采用PACl絮凝剂处理水样2时,以流程1运行的含TQ5636FC型纳滤膜的集成工艺出水的... 通过微涡旋絮凝—逆流气浮—纳滤集成工艺的动态试验研究,确定其运行周期为72h,能很好地去除水中腐殖酸有机物,但不同纳滤膜组成的集成工艺处理效果不同。采用PACl絮凝剂处理水样2时,以流程1运行的含TQ5636FC型纳滤膜的集成工艺出水的高锰酸盐指数为0.45mg/L,UV254nm在0.0033左右波动,且有95%以上的脱盐率。以流程2运行的含MN1812A型纳滤膜的集成工艺处理3种水样时的膜清水的高锰酸盐指数在0.75mg/L左右波动,UV254nm大都远小于0.0075,有时甚至为0。水样1和水样3的UV254nm平均值为0.0054,水样2的最低,平均值为0.0033,脱盐率只有6%~10%。以PACl为絮凝剂时,集成系统有较强的适应原水水质变化的能力。预处理中活性炭柱的存在提高了MN1812A型纳滤膜清水样的水质,但并没有延长膜的使用周期。这也表明膜的污染更重要的是来自无机物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絮凝-逆流气浮-纳集成工艺 腐殖酸 聚合氯化铝 动态运行工艺特征
下载PDF
绵羊皮制革浸酸废液絮凝-微滤处理及循环使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丁绍兰 马飞 吕志鹏 《中国皮革》 CAS 2019年第3期28-33,37,共7页
单独回收绵羊皮制革过程中的浸酸废液,经过絮凝-微滤预处理后再循环使用。进行了不同的絮凝剂单独和复配处理浸酸废液的试验,并根据优化的试验方案和微滤结合处理浸酸废液,确定最佳絮凝-微滤条件为:浸酸废液pH值为5. 0,聚合氯化铝和阴... 单独回收绵羊皮制革过程中的浸酸废液,经过絮凝-微滤预处理后再循环使用。进行了不同的絮凝剂单独和复配处理浸酸废液的试验,并根据优化的试验方案和微滤结合处理浸酸废液,确定最佳絮凝-微滤条件为:浸酸废液pH值为5. 0,聚合氯化铝和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复配比例为4 000:1. 5,此时废液COD_(Cr)去除率可达到39. 15%,浊度去除率近93. 17%。经过絮凝-微滤处理后的浸酸废液循环使用7次,可降低制革生产成本以及高浓度的含盐废水的排放,减少对废水后续生化处理的影响,降低制革废水的排放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 浸酸废液 绵羊皮 循环使用 絮凝
下载PDF
微絮凝-砂滤保障再生水的生物安全性研究
11
作者 马天 《中国市政工程》 2023年第6期40-43,98,99,共6页
将微絮凝-砂滤工艺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深度处理,利用中试装置研究滤层厚度对砂滤池去除CODCr、TP、氨氮、SS的影响,并在昆山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微絮凝-砂滤工艺的V形滤池中取样,研究滤层厚度对砂滤池去除总大肠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当... 将微絮凝-砂滤工艺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深度处理,利用中试装置研究滤层厚度对砂滤池去除CODCr、TP、氨氮、SS的影响,并在昆山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微絮凝-砂滤工艺的V形滤池中取样,研究滤层厚度对砂滤池去除总大肠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过滤速度为5~9 m/h时,砂滤池对水中TP的截留主要发生在0~90 cm的滤层内,此时出水能够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微絮凝-砂滤工艺能有效保障出水的生物安全性,在絮凝反应和物理截留双重作用下,可将总大肠菌群数降低1~1.7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砂 层厚度 二级出水 生物安全性
下载PDF
大梯度磁滤技术对消毒剂投加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勇锋 刘涛 陈秋丽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6-99,共4页
以珠江水为原水,采用微絮凝-大梯度磁滤工艺和传统给水处理工艺对原水进行处理,比较两工艺对水中COD_(Mn)、大肠杆菌和细菌总数的去除效果;并以次氯酸钠对处理后的水进行消毒,研究大梯度磁滤技术对消毒剂的减量及消毒副产物生成量的影... 以珠江水为原水,采用微絮凝-大梯度磁滤工艺和传统给水处理工艺对原水进行处理,比较两工艺对水中COD_(Mn)、大肠杆菌和细菌总数的去除效果;并以次氯酸钠对处理后的水进行消毒,研究大梯度磁滤技术对消毒剂的减量及消毒副产物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絮凝-大梯度磁滤工艺对水中COD_(Mn)、大肠杆菌和细菌总数的处理效果显著,去除率分别为61.6%、99.9%和94.4%,明显优于传统给水处理工艺;次氯酸钠的投加量为3 mg/L时能满足GB5749-2006消毒要求,传统工艺则需要4 mg/L;消毒2 h时三卤甲烷生成量为3.80μg/L,比传统工艺低0.66μg/L;微絮凝-大梯度磁滤工艺对减少消毒剂的投加和消毒副产物生成量的控制起到很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大梯度磁工艺 传统给水处理工艺 消毒剂 余氯含量 消毒副产物 三卤甲烷
下载PDF
污水深度处理微絮凝-砂滤工程实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志刚 虞静静 +1 位作者 马天 李轶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17,共3页
针对苏州某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TP和SS不能达到一级A标准的情况,采用微絮凝-砂滤深度处理工艺,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分析,出水稳定达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A标准,TP、SS和COD去除率分别为53%、59%和31%,每吨... 针对苏州某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TP和SS不能达到一级A标准的情况,采用微絮凝-砂滤深度处理工艺,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分析,出水稳定达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A标准,TP、SS和COD去除率分别为53%、59%和31%,每吨水实际运行费用约0.15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处理 絮凝-砂 生活污水
原文传递
污水深度处理微絮凝砂滤工艺对去除粪大肠菌的模拟及实验分析
14
作者 韦学玉 虞静静 +1 位作者 刘志刚 鲍超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3期88-93,共6页
微絮凝砂滤工艺由于其占地面积小、造价和运行费用低以及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好而被广泛应用于污水的深度处理工艺.该研究通过模拟和试验分析对微絮凝砂滤工艺去除粪大肠杆菌进行探讨.从生物安全性和数学模型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微絮凝砂滤... 微絮凝砂滤工艺由于其占地面积小、造价和运行费用低以及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好而被广泛应用于污水的深度处理工艺.该研究通过模拟和试验分析对微絮凝砂滤工艺去除粪大肠杆菌进行探讨.从生物安全性和数学模型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微絮凝砂滤深度处理工艺对二级出水中粪大肠菌的去除效果并对其进行了简单模拟.结果表明:当二级出水中粪大肠菌数量级为6.1~6.44时,微絮凝砂滤工艺可以去除0.6~1.0个数量级的粪大肠菌,絮凝剂剂量对粪大肠杆菌的去除没有明显影响,但随着滤速的增大和滤层深度的减小均会降低其去除效果.根据一级反应动力学建立的模型可以很好的模拟微絮凝砂滤对粪大肠菌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处理 絮凝 粪大肠菌 模拟
下载PDF
微絮凝砂滤-臭氧催化氧化强化石化生化出水COD去除 被引量:1
15
作者 付丽亚 李敏 +4 位作者 周鉴 吴昌永 朱晨 于茵 宋玉栋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9-165,共7页
为强化石化生化出水COD的去除,采用微絮凝砂滤-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处理石化生化出水,比较了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不同氧化方式和不同回流比组合方式下COD的去除,开展了臭氧催化氧化深度处理单元小试、中试和生产性规模研究,确立了以双级臭... 为强化石化生化出水COD的去除,采用微絮凝砂滤-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处理石化生化出水,比较了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不同氧化方式和不同回流比组合方式下COD的去除,开展了臭氧催化氧化深度处理单元小试、中试和生产性规模研究,确立了以双级臭氧催化氧化Ⅰ级自回流工艺(回流比100%)为双级臭氧催化氧化推荐的优化工艺。生化出水ρ(COD)为70~120 mg/L时,微絮凝砂滤出水ρ(COD)达到65~113 mg/L,Ⅱ级氧化出水COD平均去除率达到35.0%~42.6%,出水满足GB 31571—2015《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限值要求。生产性试验条件下,优化工艺装置去除单位COD消耗臭氧量平均为1.04 g/g,比对照组现阶段生产工艺(仅Ⅰ级臭氧曝气)降低了2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 臭氧催化氧化 石化生化出水 预处理 回流
原文传递
絮凝-微滤组合工艺处理炼油厂“三泥”水相的研究
16
作者 钟璟 范洪波 《水处理信息报导》 2004年第3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絮凝-工艺 炼油工业 水处理工艺 COD 石油
原文传递
校园管道直饮水设计及运行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金明 赵斌 +3 位作者 张朝晖 陈凡阵 王健 吴晓娜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6-149,共4页
为提升饮用水水质,采用“微絮凝砂滤-活性炭吸附-纳滤-紫外消毒”工艺在校园办公楼建成规模为20 m^(3)/d的集中式管道直饮水系统。微絮凝砂滤和活性炭吸附的联合使用,使纳滤系统进水SDI值低于2,从而保证了系统整体的稳定运行。连续一年... 为提升饮用水水质,采用“微絮凝砂滤-活性炭吸附-纳滤-紫外消毒”工艺在校园办公楼建成规模为20 m^(3)/d的集中式管道直饮水系统。微絮凝砂滤和活性炭吸附的联合使用,使纳滤系统进水SDI值低于2,从而保证了系统整体的稳定运行。连续一年的现场监测数据显示,纳滤系统的运行压力稳定在0.36 MPa左右,未出现明显膜污染现象,出水水质优于《饮用净水水质标准》,满足直饮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饮水 絮凝 活性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