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上澄清液浊度的超细尾砂絮凝沉降试验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晴 杨仕教 张冉玥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2年第6期948-957,共10页
为解决现有超细尾砂浓密沉降试验不考虑上层清液浊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超细尾砂浓密沉降的絮凝剂优选方法。以某萤石矿超细尾砂为研究对象,以预制尾砂浆浓度、絮凝剂类型和絮凝剂掺量作为因变量,测试不同沉降时间下上澄清液浊度,并综合... 为解决现有超细尾砂浓密沉降试验不考虑上层清液浊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超细尾砂浓密沉降的絮凝剂优选方法。以某萤石矿超细尾砂为研究对象,以预制尾砂浆浓度、絮凝剂类型和絮凝剂掺量作为因变量,测试不同沉降时间下上澄清液浊度,并综合考虑沉降速度和絮凝剂成本,获得不同预制尾砂浆浓度下的最佳絮凝剂类型和掺量。试验结果表明:当预制尾砂浆浓度分别为5%、8%、11%和14%时,最佳絮凝剂类型分别为1800万、1600万、1600万和1200万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最佳絮凝剂掺量分别为15,25,30,30 g/t。试验结果为该矿山的超细尾砂浓密沉降工程参数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尾砂 浓密沉降 絮凝剂选型 上澄清浊度 沉降速度 絮凝沉降试验
下载PDF
兴庆选煤厂煤泥水絮凝沉降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雨苗 王微微 +2 位作者 胡建峰 张影 陈立龙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17年第1期15-18,共4页
为探索煤泥水快速有效沉降方法,根据兴庆选煤厂煤泥水的特性,选择聚丙烯酰胺为絮凝剂,聚合氯化铝为凝聚剂,进行了自然沉降、絮凝沉降、凝聚沉降、凝聚+絮凝联合沉降等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铝联合使用时,通过合理的加药量... 为探索煤泥水快速有效沉降方法,根据兴庆选煤厂煤泥水的特性,选择聚丙烯酰胺为絮凝剂,聚合氯化铝为凝聚剂,进行了自然沉降、絮凝沉降、凝聚沉降、凝聚+絮凝联合沉降等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铝联合使用时,通过合理的加药量及操作方式,处理后的煤泥水上清液清亮,絮团密实,有利于煤泥回收、洗水浓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煤厂 煤泥水 絮凝 凝聚剂 絮凝沉降试验
下载PDF
沙曲选煤厂煤泥水絮凝沉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瑞琴 《选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24,共2页
选用不同的凝聚剂、絮凝剂对沙曲选煤厂煤泥水进行絮凝沉降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聚合氯化铝铁、聚丙烯酰胺的合理用量,改善沉降效果,降低了洗水浓度,提高了选煤效率。
关键词 沙曲选煤厂 煤泥水 絮凝沉降试验 凝聚剂 絮凝 沉降效果 选煤效率
下载PDF
五虎山选煤厂酸性煤泥水沉降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史学锋 李大虎 曹钊 《选煤技术》 CAS 2021年第3期16-20,共5页
以五虎山选煤厂酸性煤泥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该煤泥水中煤泥性质及矿物组成,研究了该煤泥水的自然沉降特性,并采用絮凝沉降试验方法研究了沉降药剂种类、药剂用量、药剂比例和煤泥水pH值等因素对煤泥水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以五虎山选煤厂酸性煤泥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该煤泥水中煤泥性质及矿物组成,研究了该煤泥水的自然沉降特性,并采用絮凝沉降试验方法研究了沉降药剂种类、药剂用量、药剂比例和煤泥水pH值等因素对煤泥水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沉降条件下,五虎山选煤厂煤泥水沉降速度较小,难以达到有效沉降;在絮凝沉降条件下,常规聚丙烯酰胺对煤泥的沉降效果受pH值影响较大,在酸性条件下沉降效果较差;采用新型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共聚物絮凝剂和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凝聚剂复合药剂作为煤泥水的沉降药剂,可优化五虎山选煤厂酸性煤泥水沉降环境,改善沉降效果,且该复合药剂最佳用量为184.67 g/t,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共聚物与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的最佳比例为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水沉降 酸性煤泥水 絮凝沉降试验 复合药剂 沉降效果
下载PDF
利民选煤厂煤泥水沉降效果研究
5
作者 朱志鸿 刘宸 +1 位作者 潘海军 黄显武 《选煤技术》 CAS 2023年第3期49-54,共6页
针对煤泥水沉降效果不佳而导致的循环水浓度较高的问题,利民选煤厂以一段浓缩池溢流为研究对象,基于其矿物组成、粒度组成和浓度分析,通过自然沉降试验、絮凝沉降试验和凝聚-絮凝沉降试验对煤泥水沉降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 针对煤泥水沉降效果不佳而导致的循环水浓度较高的问题,利民选煤厂以一段浓缩池溢流为研究对象,基于其矿物组成、粒度组成和浓度分析,通过自然沉降试验、絮凝沉降试验和凝聚-絮凝沉降试验对煤泥水沉降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厂煤泥水中固体颗粒以微细粒为主,且含有大量高岭石等黏土类矿物,无法通过自然沉降达到循环水使用标准;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1200)可加速煤泥水沉降,提高煤泥水澄清效果,在PAM-1200配置浓度为0.4%、药剂用量为8 g/t时,煤泥水沉降速度最快,上清液浊度降至75 NTU,可作为循环水使用;将聚合氯化铝(PAC)与PAM-1200联合使用,煤泥水沉降效果得到进一步改善,在PAM-1200用量为8 g/t、总药剂用量为108 g/t时,沉降速度最大,上清液浊度降低至38 NTU,比单独使用PAM-1200时降低了37 NTU。将凝聚剂和絮凝剂联合使用,可利用凝聚剂压缩双电层和絮凝剂的“架桥”作用,加速煤泥水沉降,提高煤泥水沉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水处理 煤泥水沉降 凝聚-絮凝沉降试验 絮凝 凝聚剂 上清液浊度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改性聚丙烯酰胺絮凝性能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方子川 陶乐 +2 位作者 赵婧琳 孙春宝 邹文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5-121,共7页
为强化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的絮凝性能,在PAM分子链上引入无机阳离子胶体基团进行有机-无机杂化改性。采用水溶液原位聚合法合成有机-无机杂化改性氢氧化铝聚丙烯酰胺(Al(OH)3-PAM)和氢氧化镁聚丙烯酰胺(Mg(OH)2-PAM);通过红外光谱分... 为强化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的絮凝性能,在PAM分子链上引入无机阳离子胶体基团进行有机-无机杂化改性。采用水溶液原位聚合法合成有机-无机杂化改性氢氧化铝聚丙烯酰胺(Al(OH)3-PAM)和氢氧化镁聚丙烯酰胺(Mg(OH)2-PAM);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表征聚合物的结构,采用乌氏粘度计测定出两者的粘均分子量分别为270万、320万;以-0.038μm的高岭土纯矿物为试验对象,通过沉降试验研究了所合成絮凝剂对高岭土的絮凝沉降性能。结果表明,当絮凝剂用量均为70 g/t时,Al(OH)3-PAM、Mg(OH)2-PAM的前10 s初始沉降速度分别为7.713 mm/s、11.181 mm/s,800万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初始沉降速度为3.923 mm/s;Al(OH)3-PAM、Mg(OH)2-PAM作用下的絮团较CPAM产生的絮团小而密实;杂化改性聚丙烯酰胺絮凝性能显著优于CPAM及铝盐、镁盐分别与300万分子量阴离子PAM的复配絮凝剂,分子量高的Mg(OH)2-PAM絮凝沉降性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杂化改性 絮凝沉降试验 阳离子胶体基团
下载PDF
高效浓密机尺寸估算法在铜矿尾砂浓缩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史采星 郭利杰 杨超 《有色金属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6-91,共6页
为能够在墨西哥某铜矿初步设计阶段为预估高效浓密机浓密面积提供依据,以FY3-10尾矿作为浓密试验机的给矿进料,通过标准的试验室絮凝沉降试验,开展尾砂絮凝沉降规律研究,确定不同给入尾矿浆浓度、不同絮凝剂用量条件下的尾矿沉降速度及... 为能够在墨西哥某铜矿初步设计阶段为预估高效浓密机浓密面积提供依据,以FY3-10尾矿作为浓密试验机的给矿进料,通过标准的试验室絮凝沉降试验,开展尾砂絮凝沉降规律研究,确定不同给入尾矿浆浓度、不同絮凝剂用量条件下的尾矿沉降速度及底流浓度,从而优选出最优絮凝剂添加量。根据入料浓度28%、絮凝剂添加量20 g/t时的沉降曲线,建立沉降数学模型,利用Kynch理论,结合C-C法及T-F法,通过数值公式推导及图解法,预估了该矿山所需的高效浓密机浓密面积为5 014 m2,最终确定需要4台直径约40 m的高效浓密机对尾砂浆进行浓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理论 浓密面积 尾砂浓缩 静态絮凝沉降试验 计算方法
下载PDF
镇城底矿选煤厂泥质煤泥水治理的药剂选择 被引量:1
8
作者 柯红霞 《选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37,共4页
通过对镇城底矿选煤厂煤泥水性质的分析,有针对性地选用几种常用药剂进行了药剂用量的选择与药剂的优化组合试验,提出了一种适合该厂泥质煤泥水处理的复配药剂方案,实际应用表明,该复配药剂有效降低了洗水浓度,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
关键词 泥质煤泥水 浓度 絮凝沉降试验 效果
下载PDF
玉石洼铁矿尾矿浓缩系统改造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霍付林 《大观周刊》 2012年第49期131-133,共3页
玉石洼铁矿随着进入残采阶段,入选原矿含泥量较大,导致了浓缩池循环水固体含量较高,达不到生产用水的要求,对选剐作业、过滤作业产生极大的影响,恶化了精矿品位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通过对不同絮凝剂沉降试验,找出最佳效果絮凝剂。
关键词 浓缩系统 絮凝沉降试验 聚丙烯酰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