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桑葚多糖的絮凝纯化及其抗氧化性 被引量:10
1
作者 韩伟 张玲玲 +2 位作者 黄兮 邱绍兵 吕剑昆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7-101,共5页
采用ZTC-Ⅱ型絮凝剂纯化经微波协同提取的桑葚多糖提取液。通过实验考察药液浓缩比、转速、絮凝剂用量和絮凝温度等因素对纯化效果的影响,结合正交试验进行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在最优的纯化工艺条件药液浓缩比15 mL/g、转速900 r/min、... 采用ZTC-Ⅱ型絮凝剂纯化经微波协同提取的桑葚多糖提取液。通过实验考察药液浓缩比、转速、絮凝剂用量和絮凝温度等因素对纯化效果的影响,结合正交试验进行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在最优的纯化工艺条件药液浓缩比15 mL/g、转速900 r/min、絮凝剂用量16%下,蛋白质除去率为30.14%,多糖损失率为2.21%;以半数抑制率(IC50)为指标,桑葚多糖的自由基清除率优于抗坏血酸和芦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多糖 絮凝纯化 抗氧化性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壳聚糖絮凝纯化白芍水提液工艺 被引量:1
2
作者 伍旭明 洪健豪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022-2025,I0013,共5页
目的:利用响应面设计法优化壳聚糖絮凝纯化白芍水提液工艺。方法:在单因素研究的基础上,以壳聚糖加入量、絮凝温度和絮凝时间为考察因素,以透光率和芍药苷保留率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使用Central Composite中心组合设计实验方案,借助Desi... 目的:利用响应面设计法优化壳聚糖絮凝纯化白芍水提液工艺。方法:在单因素研究的基础上,以壳聚糖加入量、絮凝温度和絮凝时间为考察因素,以透光率和芍药苷保留率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使用Central Composite中心组合设计实验方案,借助Design Expert试验设计软件绘制响应面曲线图,优选最佳絮凝工艺。结果:确定最佳絮凝工艺为壳聚糖加入量为2.5 m L/g,在温度48℃条件下处理1 h。结论:响应面法优化壳聚糖絮凝纯化工艺稳定可行,除杂率高,有效成分损失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 壳聚糖 絮凝纯化 芍药苷 透光率
下载PDF
Plackett-Burman试验联用满意度函数-响应面法优化白及多糖絮凝纯化工艺 被引量:4
3
作者 彭茹洁 赵少甫 +1 位作者 王承潇 韩伟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7-63,共7页
以白及多糖粗提液为对象,考察絮凝剂ZTC-Ⅱ絮凝纯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PlackettBurman(PB)试验,选择出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通过满意度函数与响应面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建立各影响因素的二次回归方程模型,得到白及多糖的最... 以白及多糖粗提液为对象,考察絮凝剂ZTC-Ⅱ絮凝纯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PlackettBurman(PB)试验,选择出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通过满意度函数与响应面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建立各影响因素的二次回归方程模型,得到白及多糖的最佳纯化条件:絮凝温度为48℃,絮凝剂ZTC-Ⅱ组分B用量为0. 77 m L/g,组分A、B用量比为0. 34∶1,絮凝时间为1. 5 h,浓缩比为1∶12 g/m L。在此优化工艺下,白及多糖保留率为(92. 32±0. 34)%,脱蛋白率为(51. 43±0. 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多糖 絮凝纯化 满意度函数 响应面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丹参饮水提液壳聚糖絮凝纯化工艺 被引量:3
4
作者 潘美云 邹艳君 +2 位作者 李帆帆 林勉 麻淑磊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8期1000-1006,共7页
目的利用响应面设计法优化壳聚糖絮凝纯化丹参饮水提液工艺。方法在单因素研究的基础上,以液料比、壳聚糖加入量、絮凝温度和絮凝时间为考察因素,以透光率、固含物保留率和丹酚酸B保留率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使用Box-Behnken设计实验方案... 目的利用响应面设计法优化壳聚糖絮凝纯化丹参饮水提液工艺。方法在单因素研究的基础上,以液料比、壳聚糖加入量、絮凝温度和絮凝时间为考察因素,以透光率、固含物保留率和丹酚酸B保留率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使用Box-Behnken设计实验方案,借助Design Expert 8.0.6b试验设计软件绘制响应面曲线图,优选最佳絮凝工艺。结果确定最佳絮凝工艺为液料比10.7 mL/g,壳聚糖加入量1.2 mL/g,絮凝温度51℃条件下处理1 h。结论响应面法优化壳聚糖絮凝纯化工艺稳定可行,除杂率高,有效成分损失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饮 响应面 壳聚糖 絮凝纯化
下载PDF
菌株H8絮凝剂的分离与提纯
5
作者 石磊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17年第3期65-69,共5页
通过絮凝分布实验,确定了絮凝物的有效分布,主要分布在发酵液的上清和沉淀中,采用超声波法对沉淀进行破碎提取絮凝剂,并获得其最佳条件为F=40,T=10,R=4000。分别对上清液和沉淀中的絮凝剂采用乙醇沉淀法进行絮凝干物质的提取,每升发酵... 通过絮凝分布实验,确定了絮凝物的有效分布,主要分布在发酵液的上清和沉淀中,采用超声波法对沉淀进行破碎提取絮凝剂,并获得其最佳条件为F=40,T=10,R=4000。分别对上清液和沉淀中的絮凝剂采用乙醇沉淀法进行絮凝干物质的提取,每升发酵液可获得0.562g絮凝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产絮菌 絮凝纯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