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日韩传统书籍装帧形式比较研究
1
作者 夏阳洋 蔡梦玲 《古籍保护研究》 2025年第1期143-159,共17页
早期的日本和古朝鲜书籍均以汉字书写,且中日韩三国的传统书籍装帧形式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给拥有这些馆藏书籍的单位或收藏者造成了书籍来源与版本鉴定和保管、修复、装裱等方面的挑战。本文在分析中日韩书籍从卷轴到册页,再到西式装帧... 早期的日本和古朝鲜书籍均以汉字书写,且中日韩三国的传统书籍装帧形式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给拥有这些馆藏书籍的单位或收藏者造成了书籍来源与版本鉴定和保管、修复、装裱等方面的挑战。本文在分析中日韩书籍从卷轴到册页,再到西式装帧的整体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梳理各国因文化偏好、市场需求、材料特性、技术发展等因素形成的独特的书籍装顿形式或独具特色的形式结构。通过认识中日韩不同书籍装帧形式所具有的文化和技术特征,不仅能为东亚书籍的版本鉴定、保管、展览、修复等提供参考,而且有利于在借鉴日本、韩国传统书籍装顿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开拓,在开展当代书籍装帧设计的同时实现东亚传统装帧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籍装帧 装顿特色 卷轴装 经折装 线装
下载PDF
经折装古籍科学修复初探——以《佛说当来弥勒出细宝卷》为例
2
作者 李燕 武士勋 +1 位作者 童芷珍 杨光辉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6-657,共12页
经折装是应用普遍且长期流行的中国传统古籍装帧形式,承载着重要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记忆。其形制高贵古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同时也面临书口和接缝易破损断裂、书口难折齐以及对手工操作精细化程度要求高等保护修复难题。本文以经... 经折装是应用普遍且长期流行的中国传统古籍装帧形式,承载着重要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记忆。其形制高贵古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同时也面临书口和接缝易破损断裂、书口难折齐以及对手工操作精细化程度要求高等保护修复难题。本文以经折装古籍《佛说当来弥勒出细宝卷》为例,系统介绍了经折装古籍科学修复探索与实践的过程,包括古籍基本信息与价值判断、保存现状评估、科学检测与分析、修复方案制定与风险评估、修复实施、效果评价与分析及修复档案制作,提出了关于古籍科学修复的相关思考,以期为同行开展经折装古籍修复提供参考,为中华古籍保护与传承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说当来弥勒出细宝卷》 经折装 古籍 科学修复
下载PDF
瞿昙寺出土明代经卷的病害调查与成因初探
3
作者 石慧 张诺 +2 位作者 吴海涛 陈佳丽 郑冬青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4期38-42,共5页
青海省博物馆馆藏乐都瞿昙寺出土17册明代经卷均为折装形式。通过目视法、便携显微照相观察法以及无损、微损检测法对该批文物的尺寸、质量、厚度、pH值、色差、耐水性及纤维老化状态进行调查与评估,结果发现,文物纸张纤维劣化断裂情况... 青海省博物馆馆藏乐都瞿昙寺出土17册明代经卷均为折装形式。通过目视法、便携显微照相观察法以及无损、微损检测法对该批文物的尺寸、质量、厚度、pH值、色差、耐水性及纤维老化状态进行调查与评估,结果发现,文物纸张纤维劣化断裂情况严重,部分纤维发生降解,并且有继续发展恶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折装经卷 病害调查 保护
下载PDF
佛经经折装的形成及其意义
4
作者 张惠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4年第6期135-137,共3页
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发展至唐代兴盛繁荣,佛经的装帧方式也不断发生变化。唐人在吸收借鉴梵夹装、卷轴装优点的基础上,创造了经折装这一崭新高效的装帧方式。经折装作为我国佛经的正统装帧方式,是装帧发展史上的重要一段,标志着我国古... 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发展至唐代兴盛繁荣,佛经的装帧方式也不断发生变化。唐人在吸收借鉴梵夹装、卷轴装优点的基础上,创造了经折装这一崭新高效的装帧方式。经折装作为我国佛经的正统装帧方式,是装帧发展史上的重要一段,标志着我国古代书籍由卷轴装向方册装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装帧方式 经折装
下载PDF
从敦煌遗书的装帧谈“旋风装” 被引量:14
5
作者 杜伟生 《文献》 1997年第3期181-189,289,共10页
在各种论述中国古代书籍史的著作中,谈到中国古代纸书的装帧,都认为有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及毛装等形式。除旋风装外,其他各种形式因实物材料充分,鉴别认定和描述装帧特征都没有什么问题。而对旋风装... 在各种论述中国古代书籍史的著作中,谈到中国古代纸书的装帧,都认为有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及毛装等形式。除旋风装外,其他各种形式因实物材料充分,鉴别认定和描述装帧特征都没有什么问题。而对旋风装的认识则有数种之多,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一九Ο三年,日本学者岛田翰在《古文旧书考》中提到:"何谓旋风叶?予犹逮见旧钞本《论语》及《醍醐杂事记》,所谓旋风装也。"至于什么是旋风装,他是这样说的:"夫卷子之制,每读一书检一事,紬阅展舒,甚为烦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装 敦煌遗书 书籍装帧 中国古代 卷轴装 经折装 岛田翰 切韵 唐写本 书籍史
下载PDF
新发现的《三皇遗训》与唐代瞽者会社 被引量:5
6
作者 郑杰文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51,共10页
一、《三皇遗训》简介 2005年8月,笔者在山东省文登市得见民间收藏之《三皇遗训》一册。书长24.5厘米,宽16.5厘米,经折装,墨绿底四棱白花厚绫前后裱皮并用0.4厘米厚纸板衬里。内文原写在白绵纸上,后用宣纸内衬重裱。
关键词 三皇 会社 唐代 民间收藏 文登市 山东省 经折装 纸板
下载PDF
中国书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古书经折装、梵夹装、旋风装考辨 被引量:6
7
作者 李致忠 《文献》 1986年第2期218-240,共23页
中国古代书籍各种装帧形制的形成、流行与演变,是中国古代书籍史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但迄今为止,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探讨,还仍然没有达到完全能够说清问题的水平。尤其是其中的经折装、梵夹装、旋风装各自形成的历史背景、具体形态。
关键词 经折装 旋风装 中国古代 书籍装帧 贝叶经 卷轴装 卷子 历史背景 高僧传 佛教经典
下载PDF
《王龙唱和词》手稿修复工作札记 被引量:4
8
作者 孙永平 《图书馆界》 2010年第3期67-68,共2页
历史名人的手稿、信札均属绝品,颇具价值。在古籍修复中要怎样既不违背"整旧如旧"的原则,又能够使这些名人手稿、信札经过修复后得到更好的保护,这是每一位古籍修复工作者所面临的课题。本文以修复名人手稿《王龙唱和词》的... 历史名人的手稿、信札均属绝品,颇具价值。在古籍修复中要怎样既不违背"整旧如旧"的原则,又能够使这些名人手稿、信札经过修复后得到更好的保护,这是每一位古籍修复工作者所面临的课题。本文以修复名人手稿《王龙唱和词》的工作札记为缘起,进一步探讨古籍修复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龙唱和词》 脱酸 防虫 经折装
下载PDF
浅谈卷轴装之后中国古籍装订方式的演变 被引量:3
9
作者 董轩志 《今传媒》 2013年第7期112-113,共2页
中国古籍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其装帧形式因成书材料、成书方式和用书方法的不同,在时间的变迁中,逐渐完善着自我的形态。自从20世纪之后,在书籍领域的研究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对古籍装帧形态中的卷轴、经折、蝴蝶、包背、线装等的特... 中国古籍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其装帧形式因成书材料、成书方式和用书方法的不同,在时间的变迁中,逐渐完善着自我的形态。自从20世纪之后,在书籍领域的研究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对古籍装帧形态中的卷轴、经折、蝴蝶、包背、线装等的特点、其流行的时代或其演变过程上,至今已有了较为系统的结论。古籍以竹木为质料时,其形式则为简册;以帛、纸为质料,并抄写而成时,则以卷轴为主;后有雕板印刷术发明,古籍虽仍以纸为料,但其装帧形式逐渐为册叶所代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帧形式 卷轴装 经折装 蝴蝶装 包背装 线装
下载PDF
四类稀见期刊版本考证 被引量:1
10
作者 聂家昱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6-57,共2页
对期刊是否有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本及巾箱本进行了研究。并为著述未见提及的包背装提供了实证。
关键词 期刊研究 期刊版本 包背装 蝴蝶装 经折装 巾箱本 考证
下载PDF
边雪鸿泥:从《鲁迅翁遗书》谈起——兼及“小朋友梵儿”赠书及一页手稿 被引量:1
11
作者 夏晓静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3-94,共12页
在北京鲁迅博物馆现存鲁迅书信里,有一位受信人的书信极为特殊,书信装裱为古代书籍装帧形式经折装,这个人就是鲁迅的军界朋友——李秉中。北京鲁迅博物馆现存鲁迅致李秉中信21封,李秉中致鲁迅信11封,还有李秉中赠鲁迅书和印章。李秉中(1... 在北京鲁迅博物馆现存鲁迅书信里,有一位受信人的书信极为特殊,书信装裱为古代书籍装帧形式经折装,这个人就是鲁迅的军界朋友——李秉中。北京鲁迅博物馆现存鲁迅致李秉中信21封,李秉中致鲁迅信11封,还有李秉中赠鲁迅书和印章。李秉中(1902-1940),字庸倩,四川彭山县(今彭州市)人。幼年受教于刘绍先,后在成都石室中学读书。由于父母先后早逝,家业由舅舅掌管,对其非常刻薄,他愤然离开家乡,到北京读书,常去北大听鲁迅讲授"中国小说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小说史 李秉中 书籍装帧 经折装 鲁迅书信 彭山县 受信人 彭州市
下载PDF
意悲而远——《沈鹏书古诗十九首》读后 被引量:1
12
作者 长北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3-324,F0002,F0003,F0004,共15页
打开经折装的《沈鹏书古诗十九首》,首页“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如骤雨劈空而下,结体的疏与密、断与连、松与紧被夸张到了极致,令人心旌也为之摇撼!展卷阅读,一页页字体忽工忽拙,忽行忽草忽楷,忽盘旋忽跳荡忽道劲,有时笔旋... 打开经折装的《沈鹏书古诗十九首》,首页“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如骤雨劈空而下,结体的疏与密、断与连、松与紧被夸张到了极致,令人心旌也为之摇撼!展卷阅读,一页页字体忽工忽拙,忽行忽草忽楷,忽盘旋忽跳荡忽道劲,有时笔旋墨舞,又常常字字沉郁。汉人《古诗十九首》充满了对生命飘忽短暂的感伤,有句云,“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忽如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十九首》 沈鹏 经折装 松与紧 结体
下载PDF
创意写作能否催动诗艺超克——评翟永明的长诗《随黄公望游富春山》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万顺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16年第6期54-59,共6页
翟永明依据名画《富春山居图》创作的长诗《随黄公望游富春山》,曾在诗歌界引起过不小的轰动。之后成书出版,笔者拿到的是先期发售的800部珍藏限量版编号签名本之一,298元人民币,值得多费一番口舌来谈它。此书大有可观之处首先在于包装... 翟永明依据名画《富春山居图》创作的长诗《随黄公望游富春山》,曾在诗歌界引起过不小的轰动。之后成书出版,笔者拿到的是先期发售的800部珍藏限量版编号签名本之一,298元人民币,值得多费一番口舌来谈它。此书大有可观之处首先在于包装,外盛以函套,内制成"复古经折装",纸张考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翟永明 富春山 黄公望 诗歌界 诗艺 诗人情感 创作动机 经折装 限量版 诗歌语言
下载PDF
试论古籍形态经折装的产生年代——兼论经折装的形态与名称流变 被引量:1
14
作者 方俊琦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63-71,共9页
近现代以来书史学家一致认为经折装产生于唐朝,对于经折装被称为梵夹更是持反对观点。我们在前贤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敦煌遗书残卷的爬梳,对经折装的产生年代、形态流变及名称的演变进行探究,认为经折装产生在东晋之前,随着形态流变其名... 近现代以来书史学家一致认为经折装产生于唐朝,对于经折装被称为梵夹更是持反对观点。我们在前贤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敦煌遗书残卷的爬梳,对经折装的产生年代、形态流变及名称的演变进行探究,认为经折装产生在东晋之前,随着形态流变其名称也有相应的变化,其间也被称为梵夹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遗书 古籍形态 叠纸 经折装
下载PDF
西夏雕版印刷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白滨 《文献》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63-177,289,共16页
西夏是中国古代以党项羌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正式建国于北宋宝元元年(1038),至南宋宝庆三年(1227)被蒙古灭亡,立国长达190年。其鼎盛时期疆域,领有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全部,甘肃省大部,陕西省北部及青海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q... 西夏是中国古代以党项羌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正式建国于北宋宝元元年(1038),至南宋宝庆三年(1227)被蒙古灭亡,立国长达190年。其鼎盛时期疆域,领有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全部,甘肃省大部,陕西省北部及青海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境土方二万余里"。西夏王朝曾先后同辽、宋、金王朝鼎足而立,占有重要地位。党项羌族同汉、契丹、女真等民族一样,为缔造中华民族大家庭,为创造中古时期的灿烂文明,特别是在对人类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杰出贡献的雕版印刷方面,同样有过辉煌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版印刷史 西夏文献 黑水城 汉文佛经 经折装 二十年 党项羌族 西夏文字 大藏经 西夏王朝
下载PDF
满文古籍编目概述(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雄飞 顾千岳 《满语研究》 2019年第1期101-105,共5页
五、外观形态项外观形态项主要包括装订形式、数量、图表、尺寸、行款版式、附件等六部分内容。满文古籍常见装订形式与汉籍基本相同,主要有线装、平装、精装、包背装、经折装、梵夹装、卷轴装、纸捻装、毛装、片页装。但因满汉文书写... 五、外观形态项外观形态项主要包括装订形式、数量、图表、尺寸、行款版式、附件等六部分内容。满文古籍常见装订形式与汉籍基本相同,主要有线装、平装、精装、包背装、经折装、梵夹装、卷轴装、纸捻装、毛装、片页装。但因满汉文书写方式的不同,满文古籍在线装、平装、精装、包背装、经折装、卷轴装、纸捻装、毛装等装订形式上与汉籍略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编目 满文 装订形式 外观形态 书写方式 包背装 经折装 卷轴装
下载PDF
古代文献保护技术及其理论初探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茂斌 《云南档案》 1994年第4期29-32,共4页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积累了数量极其丰富的文献。大量文献得已流传至今,与我国古代人民有着丰富而宝贵的文献保护经验密切相关。这些保护技法蕴含着较深的科学道理。历史上文献保护技术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曝晒驱蠹...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积累了数量极其丰富的文献。大量文献得已流传至今,与我国古代人民有着丰富而宝贵的文献保护经验密切相关。这些保护技法蕴含着较深的科学道理。历史上文献保护技术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曝晒驱蠹灭菌、染纸避蠹技术、药物防蛀技术、建筑保护技术和装帧保护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保护 染纸 藏书楼 染潢 椒纸 经折装 烟碱含量 皇史成 植物性杀虫剂 香茅草
下载PDF
传统之美的情感体验——谈古代书籍形态的现代演绎
18
作者 明兰 黄信初 《美术大观》 2008年第5期106-,共1页
  我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几经演进:甲骨文、金文-简策、帛书-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精装,并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古朴、典雅的风格,在世界书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书籍形态 帛书 线装书 简策装 经折装 古代书籍 书籍装帧 书籍设计
下载PDF
实现具有文化记忆的创新——当代书籍设计对中国传统书籍设计的借鉴形式分析
19
作者 秦华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56-58,共3页
目前书籍的装帧设计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支撑下,显得快速而繁荣,但往往忽略了读者的阅读情境与感受。中国传统书籍设计因其发展的历程相对缓慢,会更多地保存对读者的关注方式。从中国书籍发展的历程看,传统书籍设计经历了编简、卷轴装、旋... 目前书籍的装帧设计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支撑下,显得快速而繁荣,但往往忽略了读者的阅读情境与感受。中国传统书籍设计因其发展的历程相对缓慢,会更多地保存对读者的关注方式。从中国书籍发展的历程看,传统书籍设计经历了编简、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诸多样式,尽管各种样式的兴衰都是其本身缺陷被克服的过程,但每一种完整的样式都包含着材质与形式、功能与审美的结合,现在国内不少优秀的设计师已经关注到这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籍设计 经折装 中国书籍 文化记忆 形式分析 书籍形态 编简 字体设计 木版年画 阅读体验
下载PDF
“经折装”辨析
20
作者 侯富芳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8-90,共3页
作为一种装帧形制,"经折装"历来被学界视为卷轴装向册页装的过渡形式。从理论和实践的考察结果看,"经折装"只是宗教经典尤其是佛经的装帧形制之一,将经折装和卷轴装、蝴蝶装等曾占据古籍装帧史上主流位置的形制相... 作为一种装帧形制,"经折装"历来被学界视为卷轴装向册页装的过渡形式。从理论和实践的考察结果看,"经折装"只是宗教经典尤其是佛经的装帧形制之一,将经折装和卷轴装、蝴蝶装等曾占据古籍装帧史上主流位置的形制相提并论,亦有失偏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折装 卷轴装 册页装 过渡形式 同等地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