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0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莫高窟148窟药师经变中的建筑图像表达分析
1
作者 孙蕾 《建筑史学刊》 2024年第2期81-93,共13页
净土经变是敦煌壁画盛唐时期的流行题材之一,其中大型建筑群成为讲经场面的重要背景。本文以148窟主室东壁北侧的药师经变为例,探讨敦煌大型经变壁画中建筑图像的绘制特征,从图面表现手法以及叙述特征的角度探讨该壁画中建筑物的位置关... 净土经变是敦煌壁画盛唐时期的流行题材之一,其中大型建筑群成为讲经场面的重要背景。本文以148窟主室东壁北侧的药师经变为例,探讨敦煌大型经变壁画中建筑图像的绘制特征,从图面表现手法以及叙述特征的角度探讨该壁画中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发现“正面—平行法”以及飞鸟投影法被同时运用到建筑图像的表达之中。配合“视阶”和多重视角的成熟运用,建筑群的庄重以及层层递进的环境感受得以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148窟 药师经变 建筑图像 表现手法 叙述特征
下载PDF
说拢撚
2
作者 陇菲 《乐器》 2024年第1期28-31,共4页
琵琶演奏,自始便有指弹(拢撚、搊弹、摘奏)、拨弹两种手法。敦煌莫高窟壁画,可见相应的图像资料。如205窟主室北壁初唐壁画《阿弥陀经变相》东厢乐队、220窟主室北壁初唐壁画《东方药师经变相》东厢乐队,有以左手指弹曲项阮咸琵琶的图像... 琵琶演奏,自始便有指弹(拢撚、搊弹、摘奏)、拨弹两种手法。敦煌莫高窟壁画,可见相应的图像资料。如205窟主室北壁初唐壁画《阿弥陀经变相》东厢乐队、220窟主室北壁初唐壁画《东方药师经变相》东厢乐队,有以左手指弹曲项阮咸琵琶的图像;166窟主室南壁中唐壁画西厢乐队、386窟主室南壁中唐壁画《阿弥陀经变相》东厢六人乐队中有以左手指弹碎叶曲项琵琶的图像;148窟主室东壁门南盛唐壁画《观无量寿经变相》南厢八人乐队中,有以手指弹汉魏阮咸琵琶的图像;5窟主室南璧东侧五代壁画《报恩经变相》中部东厢六人乐队,及西侧五代壁画《弥勒经变相》下部东厢六人乐队中,有以手指弹龟兹秦汉琵琶的图像;85窟晚唐壁画,亦有指弹汉魏阮咸琵琶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弹 曲项琵琶 观无量寿经变 药师经变 琵琶演奏 图像资料 阮咸 北壁
下载PDF
不可思议的敦煌艺术展
3
《财富生活》 2024年第2期11-11,共1页
徽盐安徽中心中国・合肥2023年12月24日~2024年5月17日本次“不可思议的敦煌艺术展”合肥特展共分为洞窟、经变画、藻井、佛本生故事画、供养人、飞天与乐舞、佛、菩萨与修行人7大单元,;展出了最美菩萨壁画、千手千眼观音、最美飞天等60... 徽盐安徽中心中国・合肥2023年12月24日~2024年5月17日本次“不可思议的敦煌艺术展”合肥特展共分为洞窟、经变画、藻井、佛本生故事画、供养人、飞天与乐舞、佛、菩萨与修行人7大单元,;展出了最美菩萨壁画、千手千眼观音、最美飞天等60余幅珍贵的敦煌壁画,同时展出了5件珍贵的敦煌雕塑复原件,再现莫高窟03窟、榆林窟025窟。“不可思议的敦煌艺术展”综合了光影沉浸、实境演绎、洞窟复原、潮趣打卡、文化互动5大体验模式,打造全新的“情景式、沉浸式、互动式”文化艺术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手千眼观音 敦煌壁画 供养人 体验模式 榆林窟 经变画 沉浸式 莫高窟
下载PDF
敦煌石窟经变画发展情况的总体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静杰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9-125,共27页
经变画系敦煌唐宋时期洞窟的基本内容,现存二十余种、九百余铺,具有完整发展序列。经变画在初盛唐时期初步发展,吐蕃、张氏归义军、曹氏归义军五代时期大发展,曹氏归义军北宋期、西夏走向衰落。经变画大体可以分为净土类、上求菩提类、... 经变画系敦煌唐宋时期洞窟的基本内容,现存二十余种、九百余铺,具有完整发展序列。经变画在初盛唐时期初步发展,吐蕃、张氏归义军、曹氏归义军五代时期大发展,曹氏归义军北宋期、西夏走向衰落。经变画大体可以分为净土类、上求菩提类、下化众生类、其他类,约占总量2/5的净土类经变为洞窟首选内容。主室两侧壁经变画在初盛唐时期流行通壁式布局,吐蕃时期增加二列式、三列式布局,张氏归义军、曹氏归义军时期又增加四列式、五列式布局,通壁式布局占有半数以上。敦煌石窟经变画现存四十余种对应组合关系,合计二百数十对,大体可以分为净土类经变之间对应组合、非净土类经变之间对应组合以及净土类经变与非净土类经变对应组合三种情况。在通壁式布局洞窟中净土类经变占绝对多数,在多列式布局洞窟中往往兼顾净土类与非净土类经变。总体而言,敦煌石窟经变画反映了以净土信仰为主,上求菩提思想为辅,将下化众生思想作为必要补充的设计逻辑。石窟成为教化、救济众生,使之将来往生净土世界的说法道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石窟 莫高窟 经变画 经变组合与布局
下载PDF
敦煌莫高窟唐五代经变画中天女服饰之云肩式领型考释
5
作者 赵茜 吴波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6-75,共10页
本文着重分析了敦煌莫高窟唐五代时期经变画中天女云肩式领型的变化,梳理其款式及对应形制特征,在追本溯源的过程中提出吐蕃服饰与西亚服饰的流变可能是其特殊领型形成的影响因素,并论及此类云肩式领型是之后金、元、明、清时期宗教图... 本文着重分析了敦煌莫高窟唐五代时期经变画中天女云肩式领型的变化,梳理其款式及对应形制特征,在追本溯源的过程中提出吐蕃服饰与西亚服饰的流变可能是其特殊领型形成的影响因素,并论及此类云肩式领型是之后金、元、明、清时期宗教图像女性形象中广为流传的独立云肩之前提与基础。同时,以世俗服饰中的类似款式领型与之对比,从而揭示天女云肩式领型现实与象征的双重文化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肩式领型 天女服饰 敦煌莫高窟 唐五代 经变画
下载PDF
仪式与背景:基于莫高窟第148窟药师经变的视角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焦树峰 《西夏研究》 2023年第1期101-105,共5页
莫高窟第148窟药师经变有多重图像层次和图像逻辑。运用“超细读”的研究方法,可知莫高窟第148窟药师经变中出现一铺刻有密教咒语的石经幢,是药师经变密教化的体现。经变中出现的斋僧、灯轮、竖幡等图像是对药师仪式的反映,这和不空高... 莫高窟第148窟药师经变有多重图像层次和图像逻辑。运用“超细读”的研究方法,可知莫高窟第148窟药师经变中出现一铺刻有密教咒语的石经幢,是药师经变密教化的体现。经变中出现的斋僧、灯轮、竖幡等图像是对药师仪式的反映,这和不空高足元皎建立的药师道场有关,芭蕉树更是对元皎药师道场中出现“瑞李繁滋”等祥瑞的表达。莫高窟第148窟药师经变为了解盛唐时期敦煌地区的药师道场及药师法会提供了图像参考,同时也是对唐蕃战争背景的一个侧面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第148窟 药师经变 护国护法 祥瑞 元皎
下载PDF
陕西榆阳石窑峁石窟第1窟明代壁画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齐庆媛 《艺术设计研究》 2023年第1期18-25,共8页
本文在充分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详细辨识石窑峁石窟第1窟明代壁画内容,并且分析了其中蕴含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认为前壁二郎神与城隍、关羽与土地具有护持道场的功能,反映了佛教信仰的民俗化倾向。左右两侧壁连同后壁已缺失壁画,构成... 本文在充分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详细辨识石窑峁石窟第1窟明代壁画内容,并且分析了其中蕴含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认为前壁二郎神与城隍、关羽与土地具有护持道场的功能,反映了佛教信仰的民俗化倾向。左右两侧壁连同后壁已缺失壁画,构成以药师七佛为主体的药师经变,体现去除疾病、消灾祈福思想。壁画布局设计巧妙,技艺精良,将此前和同时期佛教艺术融汇贯通,又别出心裁形成独特风格,成为陕北地区罕见的明代壁画精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窑峁石窟第1窟 明代壁画 药师经变
下载PDF
敦煌壁画艺术对现代美术创作的影响——评《敦煌艺术美学:以壁画艺术为中心(第二版)》
8
作者 王成文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I0015-I0015,共1页
书名:《敦煌艺术美学:以壁画艺术为中心(第二版)》作者:易存国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978-7-2081-1800-3出版时间:2013年12月定价:68元敦煌壁画艺术保存了从东晋十六国时期到元代的壁画,其内容包括关于佛教(经变、佛传、本生、装饰... 书名:《敦煌艺术美学:以壁画艺术为中心(第二版)》作者:易存国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978-7-2081-1800-3出版时间:2013年12月定价:68元敦煌壁画艺术保存了从东晋十六国时期到元代的壁画,其内容包括关于佛教(经变、佛传、本生、装饰等)和世俗生活百态的各类题材,保存至今历时10个世纪以上,可谓是中国中世纪的一部美术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人民出版社 壁画艺术 艺术美学 经变 东晋十六国 美术创作 世俗生活 敦煌
下载PDF
炳灵寺石窟第132窟壁画内容初探
9
作者 赵雪芬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1-107,162,共8页
炳灵寺石窟第132窟壁画系明代藏传佛教和道教风格,其中以藏传佛教壁画为主,壁画绘制精美,保存完整,内容复杂。分析壁画的空间布局和图像发现,该窟为藏传佛教密宗的实修窟,壁画内容围绕行者实修展开,主要表现在四方面,一是观想成就法象,... 炳灵寺石窟第132窟壁画系明代藏传佛教和道教风格,其中以藏传佛教壁画为主,壁画绘制精美,保存完整,内容复杂。分析壁画的空间布局和图像发现,该窟为藏传佛教密宗的实修窟,壁画内容围绕行者实修展开,主要表现在四方面,一是观想成就法象,二是入法界经变画,三是供养像,四是护法像。道教壁画占比较少,为明代流行的三霄娘娘、监生高元帅等与送子有关的艺术题材,表达了功德主们求子嗣的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132窟壁画 密教图像 经变画
下载PDF
敦煌壁画专题——人物
10
《中国书画》 2023年第3期34-34,共1页
主持人语:一千年多前人类尚处蒙味时期,但彼时人类观察到的世界,和儿童眼中的世界相类,更接近世界的美的本质。艺术审美、艺术创作的“返祖现象”是艺术发展的规律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对古代民间美术资源的借用越来... 主持人语:一千年多前人类尚处蒙味时期,但彼时人类观察到的世界,和儿童眼中的世界相类,更接近世界的美的本质。艺术审美、艺术创作的“返祖现象”是艺术发展的规律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对古代民间美术资源的借用越来越普遍,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国画家也从古代残纸瓦中吸取营养。敦煌莫高窟壁画无疑成为当代中国画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敦煌壁画主要分为尊像、经变、佛教故事、供养人、图案、山水画等,其中“人物”为主要题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壁画 供养人 尊像 经变 返祖现象 美的本质 当代中国画 佛教故事
下载PDF
莫高窟第61窟乐舞图像的空间性研究
11
作者 穆杰 《中国舞蹈学》 2023年第2期160-178,347,348,共21页
本文主要通过图像学和宗教学的方法对莫高窟五代时期所建造的第61窟中乐舞图像进行空间视角下的解读。按照潘诺夫斯基的“前图像志描述”“图像志”及“图像学”三重图像分析序列将莫高窟第61窟中所出现的图像进行分步骤描述,并在海德... 本文主要通过图像学和宗教学的方法对莫高窟五代时期所建造的第61窟中乐舞图像进行空间视角下的解读。按照潘诺夫斯基的“前图像志描述”“图像志”及“图像学”三重图像分析序列将莫高窟第61窟中所出现的图像进行分步骤描述,并在海德格尔所提出“不是图像在空间中,而是图像构成空间”的哲学观点映照下,对窟内壁画的乐舞图像进行探究,从而追寻乐舞图像于整体空间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学 经变画 乐舞图像
下载PDF
甘肃中东部石窟早期经变及佛教故事题材考述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荭 魏文斌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25,共7页
本文对甘肃中东部地区早期石窟中的经变画和佛传故事、佛本生故事、因缘故事画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
关键词 甘肃中东部 早期 经变 佛教故事
下载PDF
敦煌经变画 被引量:40
13
作者 施萍婷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3,125-129,共13页
本文分析了敦煌经变画的意义和内涵,并以敦煌壁画经变画的代表作为例,通过对照佛经及相关文献,指出各类经变画的特征与辨识的依据,着重分析了内容较丰富的经变的画面特征。
关键词 敦煌 莫高窟 经变 佛教 禅宗
下载PDF
敦煌隋朝经变画艺术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声良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共8页
本文基于对隋朝敦煌壁画中经变画的全面调查,试图对隋朝经变画在表现技法的发展等方面进行阐释。隋朝的经变画从表现形式上分为四类,1.长卷式构图;2.单幅结构;3.对称构图;4.以说法场面为中心的中轴对称构图。其中第四类成为唐代以后最... 本文基于对隋朝敦煌壁画中经变画的全面调查,试图对隋朝经变画在表现技法的发展等方面进行阐释。隋朝的经变画从表现形式上分为四类,1.长卷式构图;2.单幅结构;3.对称构图;4.以说法场面为中心的中轴对称构图。其中第四类成为唐代以后最流行的构图形式。这一形式在隋朝的最终形成,源于六朝以来山水画、建筑画的发展而带来的空间表现技法的成就,而经变画的发展也推动了后来大画面经变中空间表现的日益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朝 敦煌 壁画 经变画 艺术
下载PDF
敦煌莫高窟若干经变画辨识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惠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125,126,共7页
多数敦煌壁画已经确定内容,但由于数量庞大、内容不一、画面残破等原因,少数壁画没有定名或者定名欠妥,通过仔细辨认,本文确定莫高窟第158、150、143窟10余铺经变画名称。本文首次公布第321窟十轮经变的榜题,榜题文字显示该经变是依据... 多数敦煌壁画已经确定内容,但由于数量庞大、内容不一、画面残破等原因,少数壁画没有定名或者定名欠妥,通过仔细辨认,本文确定莫高窟第158、150、143窟10余铺经变画名称。本文首次公布第321窟十轮经变的榜题,榜题文字显示该经变是依据北凉译《十轮经》绘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变画 密严经变 十轮经变
下载PDF
西方净土变形式的形成过程与完成时间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惠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6-85,共10页
西方净土变是中国佛教美术的主要题材之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该经变滥觞于6世纪中叶,直到8世纪初叶才定型。早期西方净土变的构图形式主要是说法会,而后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加入了"十六观"内容,到8世纪初形成说法会与对联... 西方净土变是中国佛教美术的主要题材之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该经变滥觞于6世纪中叶,直到8世纪初叶才定型。早期西方净土变的构图形式主要是说法会,而后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加入了"十六观"内容,到8世纪初形成说法会与对联式条幅画"未生怨"、"十六观"结合的构图形式,成为西方净土变的主要构图形式。本文对西方净土变构图形式进行了考察与分析,有助于我们对佛教美术发展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变画 西方净土变 构图形式
下载PDF
从《睒子经变》看佛教艺术中的孝道思想 被引量:11
17
作者 谢生保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2-50,共9页
本文从《 子经变》的产生和发展,论述了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之间既斗争又吸收的经历和佛教艺术中忠君孝道思想的发展。
关键词 睒子经变 佛教艺术 孝道思想
下载PDF
Autophagy is activated and might protect neurons from degeneration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延波 李生兴 +4 位作者 陈溪萍 杨丽 张运阁 刘冉 陶陆阳 《Neuro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43-149,共7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hanges of autophagy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and its possible role. Methods Rat TBI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controlled cortical injury system. Autophagic double membrane structur...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hanges of autophagy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and its possible role. Methods Rat TBI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controlled cortical injury system. Autophagic double membrane structure was detect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e.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 (LC3) and Beclin 1 were also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activation of autophagy post-TBI. Double labeling with LC3 and caspase-3, or Beclin 1 and Fluoro-Jade, to s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tophagy and apoptosis or neuron degeneration after TBI. Results An increase of autophagic double membrane structure was observed in early stage (1 h), and the increase lasted for at least 32 d post-TBI. LC3 and Beclin 1 proteins also began to elevate at 1 h time point post-TBI in neurons, 3 d later in astrocytes, and peaked at about 8 d post-TBI. In both cell types, LC3 and Beclin l maintained at a high level until 32 d post-TBI. Most LC3 and Beclin 1 positive cells were near the side (including hippocampus), but not in the core of the injury. In addition, in the periphery of the injury site, not all caspase-3 positive (+) cells merged with LC3 (+) cells post-TBI; In hippocampal area, almost all Beclin 1 (+) neurons did not merge with Fluoro-Jade (+) neurons from 1 h to 48 h post-TBI. Conclusion Autophagy is activated and might protect neurons from degeneration at early stage post-TBI and play a continuous role afterwards in eliminating aberrant cell compon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PHAGY apoptosis traumatic brain injury LC3 BECLINL NEURODEGENERATION
下载PDF
敦煌经变画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惠民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4年第2期67-76,共10页
保存在敦煌壁画和纸绢画中的经变画有 30多种约 1 2 0 0铺 ,是唐宋时期敦煌壁画的主体。大部分经变画都有学者进行过专门的研究 ,研究者主要是中国和日本的学者 ,已经发表的论文近百篇 ,显示敦煌经变画研究不断发展与深入 ,本文拟对敦... 保存在敦煌壁画和纸绢画中的经变画有 30多种约 1 2 0 0铺 ,是唐宋时期敦煌壁画的主体。大部分经变画都有学者进行过专门的研究 ,研究者主要是中国和日本的学者 ,已经发表的论文近百篇 ,显示敦煌经变画研究不断发展与深入 ,本文拟对敦煌经变画研究作一回顾和展望 ,并附全部研究论文目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变画 研究史 图像学
下载PDF
瓜州榆林窟第3窟的年代问题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永增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4年第4期16-23,共8页
榆林窟第3窟是敦煌石窟中的代表洞窟,窟内现存与密教相关的曼荼罗或经变画17幅,以及用汉文、西夏文、回鹘文、八思巴文题写的题记31条。这些题记中,除了几则元代供养人题记外,绝大多数是游人题记。本文根据这些题记对榆林窟第3窟开凿于... 榆林窟第3窟是敦煌石窟中的代表洞窟,窟内现存与密教相关的曼荼罗或经变画17幅,以及用汉文、西夏文、回鹘文、八思巴文题写的题记31条。这些题记中,除了几则元代供养人题记外,绝大多数是游人题记。本文根据这些题记对榆林窟第3窟开凿于西夏的观点发出了质疑,提出这些壁画当绘制在元代中晚期的新观点。同时认为,东壁佛坛上的释迦降魔像以及左右两组六臂观音像制作在明洪武元年之后,窟室中央的一佛四菩萨以及八大明王、十八罗汉像制作在清嘉庆年之后。榆林窟第3窟开凿年代的新探讨,对研究敦煌石窟的开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窟 密教 经变画 题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