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架式和肥料配比对红乳葡萄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博 罗桂杰 +1 位作者 谭军 沙建国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23-27,共5页
研究了不同架式结构和肥料配比对红乳葡萄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年生红乳葡萄在T形架式结构下,用硫酸钾复合肥2700 kg/hm^2以3∶2∶5的比例分别在开花期、坐果期、追肥期对其进行施用的效果最佳。以此施肥模式,其茎粗... 研究了不同架式结构和肥料配比对红乳葡萄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年生红乳葡萄在T形架式结构下,用硫酸钾复合肥2700 kg/hm^2以3∶2∶5的比例分别在开花期、坐果期、追肥期对其进行施用的效果最佳。以此施肥模式,其茎粗增加量、新梢长度、新梢粗度、叶面积分别为1.12、21.94、1.25 cm、291.28 cm^2,新梢变色日期为8月13日;单株穗数、单穗粒数、单粒重、产量分别为7.6穗/株、66.5粒/穗、12.48 g/粒、10489.5 kg/hm^2;果形指数、硬度分别为3.41、5.05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VC含量分别为21.75%、24.46%、0.71%、34.45、9.76 mg/10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乳葡萄 架式 肥料配比 生长 产量 果实品质
下载PDF
浅橙红乳菇的解剖学性状及母种培养基筛选 被引量:2
2
作者 初洋 倪新江 +3 位作者 姜明媛 刘传林 温绍超 单长友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65-167,共3页
对在烟台市福山区野外采到的浅橙红乳菇的解剖学结构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组织分离及培养基筛选。结果表明:浅橙红乳菇菌丝为土黄色,双核无锁状联合,子实体橙红色,无菌幕,菌柄中生,菌肉由球状胞和丝状菌丝缠绕构成。担子粗壮每个担子顶... 对在烟台市福山区野外采到的浅橙红乳菇的解剖学结构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组织分离及培养基筛选。结果表明:浅橙红乳菇菌丝为土黄色,双核无锁状联合,子实体橙红色,无菌幕,菌柄中生,菌肉由球状胞和丝状菌丝缠绕构成。担子粗壮每个担子顶部着生4个担孢子,孢子球形表面有网格状突起,含油滴。菌丝在改良MMN培养基上生长较快速度达1.17mm/d,菌丝浓密,在PDA和棉籽壳培养基上长速分别为1.16和1.13mm/d,与改良MMN无显著差异但长势不如其浓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橙红乳 解剖学性状 组织分离 培养基筛选
下载PDF
红乳菇子实体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麻兵继 阮元 刘吉开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3-234,共2页
目的:研究红乳菇(Lactarius rufus)的子实体中次生代谢产物。方法:利用常规色谱分离技术对红乳菇干燥子实体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结果: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硬脂酸(1)、3β-羟基-麦角甾-5,7,22-三烯(2)、sotolon... 目的:研究红乳菇(Lactarius rufus)的子实体中次生代谢产物。方法:利用常规色谱分离技术对红乳菇干燥子实体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结果: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硬脂酸(1)、3β-羟基-麦角甾-5,7,22-三烯(2)、sotolon(3)、lactarorufin A(4)、rufuslactone(5)和D-阿洛糖醇(6)。结论:化合物5是红乳菇子实体的主要倍半萜成分,具有一定的深入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乳 化学成分 倍半萜
下载PDF
红汁乳菇、半血红乳菇及橙色乳菇的rDNA ITS序列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河 周国英 刘君昂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8-90,109,共4页
从分子角度对红汁乳菇(Lactarius hatsudake)、半血红乳菇(Lactarius semisangui fluus)及橙色乳菇(Lactarius akahatsu)的分类地位进行了阐述。利用真菌通用引物对湖南衡阳的红汁乳菇rDNA的转录间隔区(ITS)进行扩增、测序。所得序列与G... 从分子角度对红汁乳菇(Lactarius hatsudake)、半血红乳菇(Lactarius semisangui fluus)及橙色乳菇(Lactarius akahatsu)的分类地位进行了阐述。利用真菌通用引物对湖南衡阳的红汁乳菇rDNA的转录间隔区(ITS)进行扩增、测序。所得序列与GenBank中的半血红乳菇及橙色乳菇的ITS序列比较,最后得出Lactarius semisanguifluus和Lactarius hatsudake是同物异名,而Lactarius semisanguifluus和Lactarius akahatsu则不是同种的结论;试验中还发现GenBank中的AF096988 Lactarius semisanguifluus是错误的命名种,应该是乳菇属中的松乳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血红乳 橙色 ITS分析
下载PDF
橙红乳菇在广东的首次发现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泰辉 杨小兵 +3 位作者 何少锋 唐林贵 唐先明 陈木春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野生食用菌 红乳 广东 食用价值 鲜菇价格
下载PDF
红乳葡萄生物学特性调查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东风 李文栋 +1 位作者 刘俊 李敬川 《河北林业科技》 2015年第2期52-53,共2页
对红乳葡萄物候期、生长情况及抗病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红乳葡萄其伤流期、萌芽期均早于母本红指葡萄,枝条生长速度快,容易控制。枝条节间较短,成熟度好。发病率低于红指葡萄,说明获得的变异植株红乳葡萄是一个性状稳定... 对红乳葡萄物候期、生长情况及抗病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红乳葡萄其伤流期、萌芽期均早于母本红指葡萄,枝条生长速度快,容易控制。枝条节间较短,成熟度好。发病率低于红指葡萄,说明获得的变异植株红乳葡萄是一个性状稳定,抗逆性强的优良极晚熟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红乳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红乳葡萄的品种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7
作者 杨治元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5年第4期40-41,共2页
根据红乳葡萄生长势强旺,花芽分化好,生理落果轻等特性,制定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即降低施肥量,减缓树势;调整蔓叶管理,加重落果;调整冬剪长度,能获得较好的栽培效果。
关键词 葡萄 红乳 特性 栽培
下载PDF
红乳葡萄与美人指葡萄品种对比试验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文栋 卢伟红 《河北林果研究》 2011年第3期301-303,共3页
连续4 a对两个品种进行对比观察,发现其叶片、枝条萌芽率、成枝力、枝条成熟度、果粒、果穗、果实着色、果实耐贮性、抗病性等方面两个品种有明显差异。红乳葡萄具有的枝条成熟度高、成枝力强、果粒贮藏不脱落、叶背绒毛较多等优良性状... 连续4 a对两个品种进行对比观察,发现其叶片、枝条萌芽率、成枝力、枝条成熟度、果粒、果穗、果实着色、果实耐贮性、抗病性等方面两个品种有明显差异。红乳葡萄具有的枝条成熟度高、成枝力强、果粒贮藏不脱落、叶背绒毛较多等优良性状致使其丰产性、抗病性、耐贮性明显好于美人指葡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乳 美人指 萌芽率 成枝率 耐贮性 抗病性
下载PDF
“红乳”葡萄的温室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甄芳 《农技服务》 2015年第11期58-58,57,共2页
"红乳"葡萄是一个优良品种,高产、高糖、高抗性、果形美、木质化程度高。果实耐贮运可延长市场供应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关键词 红乳 温室 高效
下载PDF
鲜食‘红乳’葡萄新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林华 吕玉里 +3 位作者 徐景富 孙玉琴 许晓飞 王金全 《中国园艺文摘》 2013年第5期194-195,共2页
天津市景庄园农业有限公司,引进鲜食葡萄新品种‘红乳’葡萄,该品种具有高产量、高糖、高抗病、木质化程度高、果形美、抗逆性强,生长势强等6大优势,经济效益显著,是当前最具市场竞争力的优新品种。
关键词 引种 '红乳’葡萄 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葡萄家族新秀——红乳
11
作者 李文栋 《科学种养》 2006年第12期19-19,共1页
1.品种特征红乳葡萄是从国外引进的杂交新品种。果穗紧密,果粒细长且果顶极尖。自然重11克,穗重500~750克。
关键词 杂交新品种 葡萄 品种特征 红乳 结果枝 肉质 极尖 果穗 木质化 穗重
下载PDF
栽种红乳葡萄八要素
12
作者 李文栋 《现代园艺》 2011年第10X期37-37,共1页
红乳葡萄果实含糖量高,丰产性好,抗病性强,深受栽培者和消费者欢迎。正常管理技术第2年667m2产可产1000kg左右,第3年控制产量2500kg,果粒粉红全着色、果穗漂亮,惹人喜爱,被作为馈赠亲友的佳品,每kg平均售价20元,栽植户由此获取了较高的... 红乳葡萄果实含糖量高,丰产性好,抗病性强,深受栽培者和消费者欢迎。正常管理技术第2年667m2产可产1000kg左右,第3年控制产量2500kg,果粒粉红全着色、果穗漂亮,惹人喜爱,被作为馈赠亲友的佳品,每kg平均售价20元,栽植户由此获取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目前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引种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乳 栽种 要素
下载PDF
红乳葡萄引种栽培初报
13
作者 李灿 李志强 +1 位作者 杨艳红 任嘉伟 《中国园艺文摘》 2011年第12期158-159,共2页
红乳葡萄萌芽力高,结果力强,结果早,产量高,含糖量高,在相同栽培条件下,含糖量比其它品种高4度左右。栽培时要求较高的肥水条件。栽培第二年要严格控制产量。去除小穗,保留大穗。规范化冬季修剪。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关键词 红乳 建园 修剪
下载PDF
种植红乳葡萄效益高
14
作者 李文栋 《农村百事通》 2011年第20期16-17,共2页
“红乳”属中晚熟葡萄品种,其外观奇特、品质佳,果穗紧密.果粒细长且果顶极尖,肉质硬酥脆、极甜、清香爽口、风味极佳,深受种植户和消费者的欢迎。目前.红乳葡萄在全国栽培面积较小,总体产量低,市场供不应求,平均价格较高,每... “红乳”属中晚熟葡萄品种,其外观奇特、品质佳,果穗紧密.果粒细长且果顶极尖,肉质硬酥脆、极甜、清香爽口、风味极佳,深受种植户和消费者的欢迎。目前.红乳葡萄在全国栽培面积较小,总体产量低,市场供不应求,平均价格较高,每公斤在20元左右.种植经济效益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品种 经济效益 种植户 红乳葡萄 栽培面积 供不应求 中晚熟 消费者
下载PDF
红乳葡萄双芽嫩枝扦插育苗试验
15
作者 何西豪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1期67-67,70,共2页
通过红乳葡萄双芽嫩枝扦插育苗试验,研究了不同生根激素对其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红乳葡萄嫩枝插穗,在全光自控弥雾条件下,IBA、NNA、九二○等3种生根激素处理的扦插生根率极显著地高于清水对照,分别较清水对照提高34.78%、27.54%、13.... 通过红乳葡萄双芽嫩枝扦插育苗试验,研究了不同生根激素对其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红乳葡萄嫩枝插穗,在全光自控弥雾条件下,IBA、NNA、九二○等3种生根激素处理的扦插生根率极显著地高于清水对照,分别较清水对照提高34.78%、27.54%、13.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乳葡萄 全光自控 生根激素 扦插育苗生根率
下载PDF
利用代谢组学分析红汁乳菇-马尾松菌根苗根系分泌物
16
作者 申爱荣 谭著明 +4 位作者 谭云 沈宝明 刘丽娜 李赛男 曾粮斌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18,共18页
为探究红汁乳菇(Lactarius hatsudake)与宿主共生后菌根苗根系分泌物中促进红汁乳菇生长及菌根合成的潜在物质,利用非靶向代谢组(LC-MS/MS)分析红汁乳菇-马尾松菌根苗与马尾松非菌根苗的根系分泌物。结果表明:与马尾松非菌根苗相比,红... 为探究红汁乳菇(Lactarius hatsudake)与宿主共生后菌根苗根系分泌物中促进红汁乳菇生长及菌根合成的潜在物质,利用非靶向代谢组(LC-MS/MS)分析红汁乳菇-马尾松菌根苗与马尾松非菌根苗的根系分泌物。结果表明:与马尾松非菌根苗相比,红汁乳菇-马尾松菌根苗根系分泌物在正、负离子模式下的差异代谢物共有352种,其中315种显著上调,37种显著下调;差异代谢物主要分布在代谢途径、抗生素生物合成、赖氨酸降解、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等28条通路中;差异代谢物2-异丙基苹果酸、磷酸、UDP-N-乙酰葡糖胺、茉莉酸、甲羟戊酸等参与多条代谢通路,可能在红汁乳菇-马尾松菌根形成中起重要作用。选取的9种差异显著代谢物中,1 mg·L^(-1)的D-天冬氨酸、DL-精氨酸、脱硫生物素、脱落酸对红汁乳菇JH5菌丝生长具有促进作用;1 mg·L^(-1)脱硫生物素、烟酸、脱落酸对红汁乳菇-马尾松菌根形成有促进作用。本研究可为红汁乳菇-马尾松菌根苗的高效培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 共生 菌根苗根系分泌物
下载PDF
基于菌株生长和菌根苗品质的红汁乳菇菌株筛选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云 谭著明 +2 位作者 沈宝明 申爱荣 刘丽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144,共9页
【目的】筛选用于菌根苗接种的高质量红汁乳菇菌株,为提高红汁乳菇产量提供支持。【方法】以10个红汁乳菇菌株(JH1、JH2、JH4、JH5、JH7、JH8、JH10、JH11、JH12、JH13)为研究对象,将菌株分别在PDA和BAF培养基上培养后,测定菌株生长势指... 【目的】筛选用于菌根苗接种的高质量红汁乳菇菌株,为提高红汁乳菇产量提供支持。【方法】以10个红汁乳菇菌株(JH1、JH2、JH4、JH5、JH7、JH8、JH10、JH11、JH12、JH13)为研究对象,将菌株分别在PDA和BAF培养基上培养后,测定菌株生长势指标(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生物量);将红汁乳菇液体菌种接种于马尾松幼苗根部合成菌根苗,以不接种为对照(CK),培养210 d后对菌根合成能力(菌根数量、菌根侵染率、菌根化率)和宿主植物生长量(苗高、主根长、地径、干质量)进行测定。对上述9个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用隶属函数法对菌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①在PDA固体培养基上,以菌株JH1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达到3.17 mm/d;在BAF液体培养基上,以菌株JH5的菌丝生物量最大,为3.28 g/L。②所有菌株均能与马尾松根系形成外生菌根,但菌根形态并不相同。接种红汁乳菇菌株JH5的马尾松苗的菌根数量为45.65个/株,菌根化率为90.67%,菌根侵染率为79.60%,显著高于其他9个菌株,表现出较强的合成菌根苗能力。③接种不同红汁乳菇菌株的马尾松苗,在苗高、主根长、地径和干质量等指标上表现各异。接种菌株JH4的马尾松苗高、主根长和干质量表现最优,较对照分别提高24.45%,16.72%和53.33%;接种菌株JH5的马尾松苗地径生长量表现最优,较对照提高5.19%。④相关性分析表明,菌丝生物量与菌根化率和菌根苗干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菌根数量与菌根化率和菌根苗地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⑤基于隶属函数法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红汁乳菇JH5为适合培育菌根苗的最佳菌株,JH4和JH7为次优菌株。【结论】筛选出1个优良红汁乳菇菌株JH5,该菌株的生长势和菌根苗品质整体表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根苗 菌根合成 隶属函数法
下载PDF
不同保鲜处理对红乳葡萄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攀先 张平 +2 位作者 尹川 农绍庄 刘霞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0-153,共4页
选用红乳葡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保鲜处理对红乳葡萄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保鲜处理均可在不同程度上减小葡萄储藏期间的掉粒、腐烂,减缓果柄耐拉力和果实硬度的下降;能够有效地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含量的减少,较... 选用红乳葡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保鲜处理对红乳葡萄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保鲜处理均可在不同程度上减小葡萄储藏期间的掉粒、腐烂,减缓果柄耐拉力和果实硬度的下降;能够有效地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含量的减少,较好保持葡萄的外观和品质。并且,能有效抑制葡萄PPO活性,保持POD活性,减缓葡萄的衰老氧化进程。其中以处理Ⅲ即SO2熏蒸+8包CT2保鲜剂处理对红乳葡萄贮藏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保鲜剂 红乳葡萄 贮藏效果
原文传递
不同碳氮源对红汁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4
19
作者 徐鸿雁 杜双田 +1 位作者 孟胜楠 纪晓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5-130,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碳、氮源对红汁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为红汁乳菇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红汁乳菇LH-1菌株为供试材料,以菌落直径、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为测定指标,研究了13种碳源、22种氮源对红汁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碳、氮源对红汁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为红汁乳菇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红汁乳菇LH-1菌株为供试材料,以菌落直径、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为测定指标,研究了13种碳源、22种氮源对红汁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红汁乳菇具有较广的碳源及氮源谱,在13种碳源中,以果糖为碳源时,红汁乳菇菌落长势最好,其菌落直径、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48.31mm、8.37mm/d和41.87;在22种氮源中,以酵母膏为氮源时红汁乳菇菌落长势最好,其菌落直径、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50.82mm、7.84mm/d和39.18;红汁乳菇对氨基酸及铵盐类物质利用较差。【结论】红汁乳菇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氮源分别为果糖和酵母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源 氮源 生长速率
下载PDF
红汁乳菇醇提物对水稻、稗草的化感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莫美华 马红梅 +1 位作者 肖启福 张鑫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951-2954,共4页
研究了红汁乳菇子实体乙醇抽提物对水稻、稗草的化感影响。用不同浓度的红汁乳菇子实体乙醇抽提物处理水稻和稗草种子 ,测量处理后不同时间的水稻和稗草幼苗的根长和苗高 ,按照 Willamson,G.B.的方法计算化感作用效应 (RI)。结果表明 :... 研究了红汁乳菇子实体乙醇抽提物对水稻、稗草的化感影响。用不同浓度的红汁乳菇子实体乙醇抽提物处理水稻和稗草种子 ,测量处理后不同时间的水稻和稗草幼苗的根长和苗高 ,按照 Willamson,G.B.的方法计算化感作用效应 (RI)。结果表明 :红汁乳菇乙醇抽提物对稗草幼苗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能够导致稗草叶片发黄 ,缩短稗草的根和苗 ,甚至延迟部分种子的萌发。其中 8.5 mg/ ml的乙醇抽提物处理稗草种子后 3d、8d,对根长的化感作用效应分别为 - 0 .98、- 0 .5 8;对苗高的化感作用效应分别为 - 0 .5 0、- 0 .5 1。 6 .5 m g/ ml和 10 .5 mg/ ml处理组的结果与 8.5 mg/ ml处理组的结果在 p=0 .0 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对水稻幼苗的生长表现出一定的调节作用 ,在较低浓度下 (≤ 4 .5 0 mg/ m l)对水稻幼苗有一定促进作用 ,如 4 .5 0 m g/ ml处理水稻种子后 3d、8d,对苗高的化感作用效应分别为 0 .2 5、0 .10 ;在较高浓度下 (如≥ 6 .5 0 mg/ ml)对水稻根长和苗高均为抑制作用 ,6 .5 0 mg/ ml时抑制作用最强 ,处理水稻种子后 3d、8d对幼苗的根长的化感作用效应分别为 - 0 .93、- 0 .4 8;对苗高的化感作用效应分别为 - 0 .5 0、- 0 .2 2 ,在 p=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作用 水稻 稗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