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叶臭椿叶片中花色苷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郝峰鸽 孙涌栋 +1 位作者 李保印 李乾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1-154,共4页
以红叶臭椿叶片为材料,在35℃条件下,用体积分数50%乙醇+0.1%HCl提取花色苷,并对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对花色苷影响比较大;较短时间的紫外光及可见光照射下,花色苷溶液的吸光度值与散射光下无差异;在pH1~3的环境... 以红叶臭椿叶片为材料,在35℃条件下,用体积分数50%乙醇+0.1%HCl提取花色苷,并对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对花色苷影响比较大;较短时间的紫外光及可见光照射下,花色苷溶液的吸光度值与散射光下无差异;在pH1~3的环境下,花色苷颜色较为稳定;Vc、H2O2、Na2S03对花色苷影响较大;Zn2+、Mg2+、Fe3+、Cu2+等对花色苷有增色作用,Ca2+、Na+对其无影响;葡萄糖、柠檬酸对花色苷也有增色作用,而蔗糖对花色苷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叶臭椿 花色苷 稳定性
下载PDF
组培红叶臭椿遗传变异的RAPD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杨红花 冯宝春 +1 位作者 肖军 秦宏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0900-10901,共2页
[目的]研究组织培养条件下红叶臭椿的遗传变异,为进一步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组培红叶臭椿苗为试材,通过CTAB法提取其基因组DNA,利用RAPD技术对其遗传稳定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由同一母株茎尖再生的组培苗遗传物质稳定,在DN... [目的]研究组织培养条件下红叶臭椿的遗传变异,为进一步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组培红叶臭椿苗为试材,通过CTAB法提取其基因组DNA,利用RAPD技术对其遗传稳定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由同一母株茎尖再生的组培苗遗传物质稳定,在DNA水平上经RAPD鉴定未见明显变异,保持了母株的特性;遗传聚类结果显示,组培苗之间相似系数较高,母株与7个组培单株之间相似系数平均为0.898 8,变异幅度很小,进一步证实同一母株茎尖培养后的组培苗后代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结论]茎尖再生植株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培 红叶臭椿 RAPD 遗传变异
下载PDF
红叶臭椿组培快繁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彩霞 王春城 +1 位作者 崔俊茹 李志丹 《河北林果研究》 2005年第3期210-213,共4页
试验以春季新萌发的红叶臭椿幼嫩枝条为外植体,通过系列试验探讨了不同植物激素对红叶臭椿离体培养有效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MS+6-BA 1.0 mg/L+IBA 0.1 mg/L利于外植体的启动培养;MS+6-BA0.5 mg/L+IBA 0.1 mg/L是有效增殖的适宜培养基... 试验以春季新萌发的红叶臭椿幼嫩枝条为外植体,通过系列试验探讨了不同植物激素对红叶臭椿离体培养有效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MS+6-BA 1.0 mg/L+IBA 0.1 mg/L利于外植体的启动培养;MS+6-BA0.5 mg/L+IBA 0.1 mg/L是有效增殖的适宜培养基,其继代增殖系数达5.0;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AA3.0 mg/L+IBA 2.0 mg/L,生根率可达90%以上。适宜的组培苗移栽技术,使组培苗的温室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并通过简化培养基的试验,极大降低了红叶臭椿组培苗的生产成本,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组培快繁育苗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叶臭椿 组培 快繁 育苗技术
下载PDF
红叶臭椿良种快繁技术 被引量:6
4
作者 庞献伟 张虹 +2 位作者 黄艳艳 李成秀 李冬梅 《林业实用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6-26,共1页
红叶臭椿是苦木科(Ailanthus altissima Swingle)臭椿的变种,由泰安市林科所1991年选育成功,1992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品种幼年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树叶自春季发芽到6月中旬全部为红色,6月中旬至落叶梢部为红色,下部为绿色,是目... 红叶臭椿是苦木科(Ailanthus altissima Swingle)臭椿的变种,由泰安市林科所1991年选育成功,1992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品种幼年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树叶自春季发芽到6月中旬全部为红色,6月中旬至落叶梢部为红色,下部为绿色,是目前城市绿化中鲜为人见的彩叶树种.其树姿优美,抗烟尘,可吸收SO2,能适应较干冷的气候,耐-30℃低温,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耐干旱瘠薄.在微酸性、中性、石灰性土壤上均能生长.近年来苗木需求量激增,按常规的嫁接繁殖技术远远满足不了生产和新品种迅速推广的需要.我所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进行了红叶臭椿的良种快繁研究,探讨了红叶臭椿组培快繁的工厂化技术,同时我们还对该类型1年生组培苗进行了根段繁殖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叶臭椿 快繁技术 良种繁育 培养基 城市绿化 彩叶树种
下载PDF
红叶臭椿离体快繁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毕明 许以太 《山东林业科技》 2012年第4期48-50,共3页
利用红叶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 Swingle,Tree of Heaeven)茎段为外植体,对影响红叶臭椿离体快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红叶臭椿的启动培养基为MS+6-BA1mg/L+IAA0.2mg/L+蔗糖30g,分化培养基为MS+6-BA3.0mg/L+IBA0.3mg... 利用红叶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 Swingle,Tree of Heaeven)茎段为外植体,对影响红叶臭椿离体快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红叶臭椿的启动培养基为MS+6-BA1mg/L+IAA0.2mg/L+蔗糖30g,分化培养基为MS+6-BA3.0mg/L+IBA0.3mg/L+糖30,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3mg/L+蔗糖3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叶臭椿 外植体 激素 采集时间
下载PDF
红叶臭椿生产技术及园林应用
6
作者 王卫娜 王真真 +1 位作者 贺延生 陈乐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1年第6期13-14,共2页
论述了红叶臭椿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繁育方法及园林用途。
关键词 红叶臭椿 繁育方法 园林用途
下载PDF
红叶臭椿引种试验
7
作者 苏德喜 童娥 +2 位作者 石菊香 徐素芹 程凤芝 《宁夏农林科技》 2008年第2期25-25,11,共2页
2004年平罗县苗木繁育中心从北京水木中天植物科学研究院引进红叶臭椿一年生小苗定植,经过几年的栽培获得成功,并在全县推广。此树种不仅红叶性状稳定,而且与普通臭椿一样,具有生长速度快、根系发达的特点,以及耐寒、抗旱、抗风沙... 2004年平罗县苗木繁育中心从北京水木中天植物科学研究院引进红叶臭椿一年生小苗定植,经过几年的栽培获得成功,并在全县推广。此树种不仅红叶性状稳定,而且与普通臭椿一样,具有生长速度快、根系发达的特点,以及耐寒、抗旱、抗风沙、耐盐碱、耐烟尘及病虫害少等很强的抗逆能力。除重粘土和水湿地外,几乎各类土壤都能生长,尤其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而又肥沃的湿润土地上生长良好,是园林绿化美化的生态观赏型首选树种。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叶臭椿 引种试验 苗木繁育中心 生长速度 科学研究院 抗逆能力 土层深厚 绿化美化
下载PDF
红叶椿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中林 《科学种养》 2016年第7期34-35,共2页
红叶椿又称红叶臭椿,是臭椿的自然变异品种。其树高干直,冠形浑圆,树姿优美,春季叶片红艳,夏秋季叶片红亮,老叶微红或绿色,季节色相分明,属彩色观赏树种;叶片可吸收烟尘及二氧化硫,又是环保树种;同时,还具有生长迅速、适应性强、耐寒、... 红叶椿又称红叶臭椿,是臭椿的自然变异品种。其树高干直,冠形浑圆,树姿优美,春季叶片红艳,夏秋季叶片红亮,老叶微红或绿色,季节色相分明,属彩色观赏树种;叶片可吸收烟尘及二氧化硫,又是环保树种;同时,还具有生长迅速、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的特点,因此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环保功能和广泛的园林用途,已成为城乡绿化美化最为普遍的树种之一。近年来,由于移栽、生境条件变化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叶椿 防控技术 病虫害 自然变异品种 观赏树种 红叶臭椿 环保功能 二氧化硫
下载PDF
园林新秀——红叶椿
9
作者 段鹏跃 《农村百事通》 2009年第24期32-32,共1页
红叶椿又名红叶臭椿.苦木科苦木属落叶树种,属大乔木.是近几年育成的一个臭椿变种。树体高大,树干端直.具有早期速生的特性,8年生树可高达7米.春季全树叶片均呈紫红色(叶面为深紫红色,叶背及叶轴为鲜紫红色).这时为“全树红... 红叶椿又名红叶臭椿.苦木科苦木属落叶树种,属大乔木.是近几年育成的一个臭椿变种。树体高大,树干端直.具有早期速生的特性,8年生树可高达7米.春季全树叶片均呈紫红色(叶面为深紫红色,叶背及叶轴为鲜紫红色).这时为“全树红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叶椿 园林 红叶臭椿 紫红色 落叶树种 苦木科 全树 变种
下载PDF
河南省遂平县玉山镇名品花木园艺场2008-2009年参考价格表
10
《林业实用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参考价格 容器苗 矮紫薇 遂平县 红叶臭椿 花叶复叶槭 白腊 金叶刺槐 河南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