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康熙年间穆克登立碑位置再探
被引量:8
- 1
-
-
作者
李花子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8-196,共9页
-
文摘
根据康熙五十一年(1712)穆克登定界时留下的第一手资料来分析立碑处的位置,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靠近长白山天池和鸭绿江、图们江头源;二,靠近鸭绿江东、西二源中的东源;三,立碑处和图们江水源之间设有堆栅。后世所发现的天池东南十余里的立碑处基本满足这些条件,可以认为康熙五十一年穆克登立碑的位置并没有人为的移动,后世所谓"移碑说"是不成立的。小白山分水岭虽然不失为鸭、图二江天然的分水岭,但不是二江头源的分水岭,也不是唯一的分水岭。小白山和其东麓发源的图们江支流——石乙水或者红丹水之间也没有堆栅相连,所以小白山分水岭不可能是当年的立碑处。
-
关键词
长白山
图们江
小白山
移碑说
红土山水
-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1885年、1887年中朝勘界的重新认识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李花子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120,共10页
-
文摘
通过1885年(光绪十一年)第一次勘界,朝方代表李重夏确认定界碑、黑石沟的土石堆,再连接红土山水,这是穆克登(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确定的当年旧界,所以在1887年(光绪十三年)第二次勘界时要求以此为界,这与清总理衙门要求查明图们江旧界的勘界目标也是相符的。但是由于吉林将军派出的勘界代表误以为碑东之沟(黄花松沟子)是松花江上流,认为碑址地理形势与碑文所记"西为鸭绿,东为土门"不符,所以不但否定了碑址、堆址为当年界标,还否定了与之靠近的红土山水为图们江正源,谈判最后以失败告终。其后吉林将军提出的拟沿小白山、石乙水设立"十字碑"的计划,由于朝方的反对而不了了之。
-
关键词
勘界
定界碑
黄花松沟子
红土山水
小白山
石乙水
-
分类号
K256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穆克登勘定的图们江源考辨
- 3
-
-
作者
倪屹
-
机构
白城师范学院历史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1-125,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SS014)
吉林省教育厅项目2015(380)
-
文摘
清康熙五十一年,乌喇总管穆克登奉旨会同朝鲜官员勘查中朝鸭绿、图们江国界。根据当时文献和清朝地图,可以推断穆克登拒绝了朝鲜以红旗河确定图们江源的主张,但将三汲泡红丹水划入了朝鲜界内。穆克登并没有错认松花江支源为图们江初源,他勘定的图们江界水水源应为石乙水。
-
关键词
穆克登
图们江
红旗河
红土山水
石乙水
-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穆克登错定图们江源及朝鲜移栅位置考
- 4
-
-
作者
李花子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
出处
《韩国研究论丛》
2008年第1期383-405,共23页
-
文摘
康熙五十一年(1712)乌喇总管穆克登奉旨查边、定界,他回国后,朝鲜在沿图们江断流处设标时,发现水源出错,朝鲜差使员擅自移动堆、栅位置,将其连接到自认为正确的图们江源上,由此派生出两个问题:穆克登最初定的图们江源是哪一支?朝鲜移动堆、栅时连接的图们江源是哪一派?本文参考了朝鲜差使员的口供和地方官的报告,18、19世纪的朝鲜地图,以及光绪年间中朝勘界时双方官员的调查报告等,得出的结论为:穆克登错定图们江源,指定了一条流向松花江的水,朝鲜在图们江断流处设标时,既将堆栅连接到穆克登指定的水源(松花江上流),又用木栅连接到图们江上流红土山水上,朝鲜所谓移栅就是指后者。
-
关键词
图们江
穆克登
移栅
李重夏
红土山水
-
分类号
K312.5
[历史地理—世界史]
-
-
题名黑石沟土石堆考
被引量:8
- 5
-
-
作者
李花子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
出处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52,共16页
-
文摘
本文利用古文献资料和古地图资料,再结合笔者实地踏查的经验,考察了康熙五十一年穆克登定界时筑设的堆标的遗迹,确认黑石沟东南岸的土石堆沿长约23公里,合54韩里,黑石沟全长约24公里,合57韩里。还确认黑石沟是一条干沟,没有水流入松花江,并不是松花江支流。本文阐明光绪年间勘界时所说的土石堆"沿长九十里",不无参照康熙年间的许梁供辞而伪造的痕迹,目的是为了造成黑石沟与松花江上流相连的假象,因为这是土门、豆满二江说成立的前提。
-
关键词
黑石沟
土石堆
松花江上流
红土山水
-
分类号
K249.2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