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粒状食品红外线源辐射瞬态熟化温度场的仿真 被引量:2
1
作者 陈震 徐凤英 +1 位作者 李长友 姚振冲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6-121,共6页
为解决粒状食品红外线源辐射瞬态熟化温度场连续加工测控较难、品质恶变等问题,构建了粒状食品红外线源辐射瞬态熟化温升模型,分析其辐照强度的空间变化,并应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不同粒径食品变距瞬态熟化温度场形成特性。结果表明:粒... 为解决粒状食品红外线源辐射瞬态熟化温度场连续加工测控较难、品质恶变等问题,构建了粒状食品红外线源辐射瞬态熟化温升模型,分析其辐照强度的空间变化,并应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不同粒径食品变距瞬态熟化温度场形成特性。结果表明:粒状食品红外线源辐射瞬态熟化温度场形成与辐照强度、粒径尺寸、受辐射距离等因素相关,粒状食品表面热损速率与内能变化速率间满足能量平衡瞬态响应;沿红外线源辐照方向,物料内部瞬态熟化温度呈递减分布;4mm粒径荔枝果肉加工食品受50mm距离辐射,其熟化温度高且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状食品 红外线源 熟化温度场 仿真 辐射
下载PDF
多源红外线治疗在膝关节镜术后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吴爽 祝幼萍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179-180,共2页
关键词 红外线 治疗 膝关节镜术 临床观察
下载PDF
无源红外线煤岩界面探测系统 被引量:2
3
《国外煤炭》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0-10,共1页
无源红外线煤岩界面探测系统美国矿产局匹茨堡研究中心(PRC)研制出一种新型煤岩界面探测系统(CID),该系统采用了灵敏度极高的无源红外线技术,它能测量出采煤机与煤、砂岩、石灰岩等不同地质材料接触时的温度变化。无源红外... 无源红外线煤岩界面探测系统美国矿产局匹茨堡研究中心(PRC)研制出一种新型煤岩界面探测系统(CID),该系统采用了灵敏度极高的无源红外线技术,它能测量出采煤机与煤、砂岩、石灰岩等不同地质材料接触时的温度变化。无源红外线探测系统与有源红外线不同之处在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线 煤岩界面 探测系统
下载PDF
针刺及红外线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观察
4
作者 周命海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7年第23期151-152,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及多源红外线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分两法取穴均配合多源红外线局部照射40分钟/次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结果:此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红外线 针刺 透刺 补法 泻法
下载PDF
红外光源
5
《中国照明电器光源灯具专利》 2004年第1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红外 红外线发射 碳纤维灯管 CN2586331Y 短波红外线加热管 CN2589094Y
下载PDF
F0182:防犯传感器
6
作者 于丽人 吴能 《国外传感技术》 2004年第3期119-119,共1页
关键词 防犯传感器 红外线元件 人体检测 光纤导向
下载PDF
防犯传感器
7
《国外传感技术》 2003年第4期142-142,共1页
提供一种具备干扰物体检测功能的防犯传感器,能准确检测干扰物体。
关键词 干扰物体检测 防犯传感器 红外线元件 光纤导向
下载PDF
红外测温技术的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洪涛 郑中兴 《无损探伤》 2007年第4期1-5,共5页
介绍了红外技术包括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和极远红外波段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对红外温度自动记录器的进展动向和检测原理做了说明,重点介绍了它在电子部件、储油罐、大型构件上发现裂纹的无损检测和无损评估应用实例。
关键词 红外线温度自动记录器 红外线测量 红外线测量
原文传递
咬掉战斗机的响尾蛇
9
作者 焦国力 《小哥白尼(军事科学)》 2007年第1期30-31,共2页
响尾蛇怎么能咬得着战斗机呢?难道这家伙也会飞?哈!明白了!说的是"响尾蛇"空空导弹吧!那家伙好凶猛,真像一条吞噬飞机的毒蛇,数以百计的战斗机都被它咬死了,好可怕!飞机飞得那么快,"响尾蛇"导弹怎么能咬住它呢?这... 响尾蛇怎么能咬得着战斗机呢?难道这家伙也会飞?哈!明白了!说的是"响尾蛇"空空导弹吧!那家伙好凶猛,真像一条吞噬飞机的毒蛇,数以百计的战斗机都被它咬死了,好可怕!飞机飞得那么快,"响尾蛇"导弹怎么能咬住它呢?这还要从毒性极强的响尾蛇说起。响尾蛇剧烈摇动它的尾巴,发出小河的流水声,用来引诱口渴的小动物,捕食自己的美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尾蛇 战斗机 空空导弹 飞机 诱惑导弹 红外线源 小动物 吞噬 家伙 咬住
原文传递
Infrared-controlled programmable metasurface 被引量:9
10
作者 Ya-Lun Sun Xin-Ge Zhang +2 位作者 Qian Yu Wei-Xiang Jiang Tie-Jun Cui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883-888,M0003,共7页
Programmable metasurface enables controlling electromagnetic (EM) waves in real time. By programming the states of active device embedded in metasurface element, the EM properties of the digital metasurface can be cha... Programmable metasurface enables controlling electromagnetic (EM) waves in real time. By programming the states of active device embedded in metasurface element, the EM properties of the digital metasurface can be changed quickly without redesigning their structures. However, large numbers of long-distance wires are required to connect the programmable metasurface to provide the coded signals from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 when controlling the metasurface at a long distance, which is complicated and inconvenient. Here, we propose an infrared-controlled programmable metasurface that can be programmed remotely. The infrared transceiver is able to switch the coding sequences stored in the FPGA controller, thus controlling the voltage on the varactors integrated in the metasurface. Experiment is performed at microwave frequencies, and the measured results verify that the scattering beams of the metasurface sample can be changed remotely by using infrared ray. The proposed infrared-controlled programmable metasurface opens up avenues for constructing a new class of remotely-tuning dynamic metasurfa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rared-controlled programmable metasurfaces Remotely-tuning Beam splitting Beam scann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