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外观察仪图像畸变的校正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欣刚 宋建中 +1 位作者 顾海军 GU Hai-jun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9-42,共4页
通过对红外观察仪成像失真原因的分析 ,建立了一个非线性畸变校正的数学模型 ,该模型适用存在径向非线性失真的成像系统 ,并基于该模型对红外观察仪输出的图像进行了畸变校正 ,给出了实验结果 ,经过校正后的图像检测点的最大定位误差在 ... 通过对红外观察仪成像失真原因的分析 ,建立了一个非线性畸变校正的数学模型 ,该模型适用存在径向非线性失真的成像系统 ,并基于该模型对红外观察仪输出的图像进行了畸变校正 ,给出了实验结果 ,经过校正后的图像检测点的最大定位误差在 1个像素以内。方案还具有可扩充性和可移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畸变 非线性校正 红外观察仪 图像处理
下载PDF
红外线睑板腺仪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综合治疗前后观察 被引量:14
2
作者 高妍 李春晖 王效武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6年第11期1211-1214,共4页
目的使用非接触式红外线睑板腺观察仪观察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治疗前后睑板腺形态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于山西省眼科医院门诊就诊的54例(62只眼)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在裂隙灯下行眼前... 目的使用非接触式红外线睑板腺观察仪观察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治疗前后睑板腺形态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于山西省眼科医院门诊就诊的54例(62只眼)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在裂隙灯下行眼前节检查、泪液分泌试验(SIt )、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索染色评分、泪膜形态分级,采用非接触式红外线睑板腺摄像仪行睑板腺腺体缺失分级。对治疗前后MGD患者干眼各项指标及睑板腺腺体变化进行对照分析。结果MGD患者的泪膜影像分级及BUT变化明显,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2;P=0.01);睑板腺腺体缺失分级在治疗后所降低,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8,P =0.716),睑板腺脂质排出情况及睑板腺分泌物性状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P=0.04;t=2.56,P=0.01);角膜荧光染色和Schirmer I的实验数据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15,P=0.19;t=0.58,P=0.57)。结论MGD可引起蒸发过强型干眼,干眼患者中睑板腺异常比例高达65%,应及早对眼部进行综合治疗,从而达到治疗干眼症的目的。非接触式红外线睑板腺观察仪可以有效、快速、无刺激、客观地评价睑板腺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D 非接触式红外线睑板腺观察 睑板腺 干眼
原文传递
利用二次成像法实现外场激光光斑测量
3
作者 刘正云 谭谦 毛林全 《测试技术学报》 2002年第z2期1355-1358,共4页
本文介绍了二次成象法测量光斑的原理,对外场测量光斑的方法.试验结果证明:二次成象法巧妙地结合了两种成像器件的优点,既提高了测量系统对激光的响应灵敏度,又可利用异步CCD有效抑制太阳背景,增加系统的作用距离.该方法是解决外场激光... 本文介绍了二次成象法测量光斑的原理,对外场测量光斑的方法.试验结果证明:二次成象法巧妙地结合了两种成像器件的优点,既提高了测量系统对激光的响应灵敏度,又可利用异步CCD有效抑制太阳背景,增加系统的作用距离.该方法是解决外场激光光斑测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斑 外场测量 红外观察仪 异步CCD
下载PDF
航空百年的火力控制(续前)
4
作者 夏英明 《电光与控制》 2003年第2期1-8,共8页
关键词 航空器 火力控制 数字电子技术 光学电子瞄准系统 红外观察仪
下载PDF
睑缘炎患者睑板腺形态变化及其与干眼的关系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晶 许中中 +2 位作者 余晓菲 李金 王丽娅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7-561,共5页
背景睑缘炎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常累及睑板腺体,而睑板腺体所分泌的脂质是泪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泪膜稳定性的破坏可导致干眼相关症状,可以说睑缘炎是干眼发病的因素之一,但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使用非接触式红... 背景睑缘炎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常累及睑板腺体,而睑板腺体所分泌的脂质是泪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泪膜稳定性的破坏可导致干眼相关症状,可以说睑缘炎是干眼发病的因素之一,但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使用非接触式红外线睑板腺观察仪观察睑缘炎患者睑板腺腺体的形态,并与干眼相关检查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病例观察的设计方法对睑缘炎患者睑板腺形态改变与干眼症的关系进行研究。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4月于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眼科门诊依据PPP标准诊断为睑缘炎的患者83例83眼,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后,在裂隙灯下行眼前节检查睑缘畸形评分、泪液分泌(Schirmer Ⅰ)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及结膜充血评分,采用泪膜干涉仪行泪膜形态分级,采用非接触式红外线睑板腺摄像仪行睑板腺腺体缺失分级,对睑缘炎睑板腺腺体缺失分级与上述检查结果的关系进行评估。结果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间睑缘炎的频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2.69,P=0.75)。睑缘炎患者的睑板腺腺体缺失分级与年龄呈弱的正相关(r=0.58,P=0.00),但与性别无明显相关性(r=-0.09,P=0.99);患者睑板腺体缺失与睑缘畸形评分及结膜充血评分均呈弱的正相关(r=0.64,P=0.00;r=0.50,P=0.00);与泪膜影像分级及角膜染色评分均呈弱的正相关(r=0.23,P=0.04;r=0.50,P=0.00),与BUT呈弱的负相关(r=-0.32,P=0.00),但与Schirmer Ⅰ试验结果无明显相关性(r=-0.05,P=0.69)。不同年龄组男性和女性的睑板腺缺失分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9,P=0.93)。结论睑缘炎可引起蒸发过强型干眼,且患者的睑板腺体随年龄的增长缺失程度加重。非接触式红外线睑板腺观察仪作为一种有效、快速、无刺激地观察睑板腺体形态的仪器,可作为一项常规检查来辅助诊断睑缘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缘炎 非接触式红外线睑板腺观察 睑板腺 干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