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外触发相机在野生动物调查中的应用——以北京小龙门地区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何毅 崔宁 +1 位作者 李中原 钟静晨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1年第2期56-58,共3页
采用红外触发相机技术对小龙门地区野生中小型兽类、啮齿类、地栖性鸟类等物种的存在与否及其生活习性与分布进行初步调查。
关键词 小龙门 红外触发相机 野生动物调查
下载PDF
基于被动式红外触发相机的红腹锦鸡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邱胜荣 张希明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2-155,共4页
为了制定更好的区域性保护策略,利用被动式红外触发相机对长青自然保护区内的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腹锦鸡对研究区域生境具有选择性,在日活动时间分配上也有所差异。与同域分布的其它雉类相比,红腹... 为了制定更好的区域性保护策略,利用被动式红外触发相机对长青自然保护区内的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腹锦鸡对研究区域生境具有选择性,在日活动时间分配上也有所差异。与同域分布的其它雉类相比,红腹锦鸡在研究区域内分布范围最广,限制其进行生境选择的主要因素为海拔和森林起源类型。具体表现为:主要活动于海拔1 200-2 000m的范围内,不利用海拔高于2 700m的区域,随着海拔的升高其相对丰度呈递减趋势;在栖息范围内喜欢在人工林及次生林中活动,较少利用天然林;典型的日间活动动物,一天中有两个高峰活动时段,分别为12:00—14:00,16:00—18: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腹锦鸡 被动式红外触发相机 生境选择 日活动时间分配
下载PDF
问题与措施:红外触发相机使用技术探索
3
作者 滕继荣 何礼文 +3 位作者 王钧亮 冯杰 李宏飞 黄映红 《甘肃林业科技》 2020年第2期49-52,共4页
红外触发相机广泛用于自然保护区野外监测,但有效拍摄率和照片可辨识度有待提高。以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触发相机安装使用情况和拍摄得到的有效照片为对象,对比分析、归纳、整理,总结提出15项相机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 红外触发相机广泛用于自然保护区野外监测,但有效拍摄率和照片可辨识度有待提高。以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触发相机安装使用情况和拍摄得到的有效照片为对象,对比分析、归纳、整理,总结提出15项相机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包括机型选择、相机参数设置、障碍物清除、逆向曝光、相机与地面位置关系、相机高度、相机固定、有效距离、相机间距、相机误启动、相机保养、相机伪装、诱饵使用、位点信息和相机内存卡,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予以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触发相机 监测 问题
下载PDF
基于红外触发相机技术的新平县野生绿孔雀分布调查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方 姚冲学 +2 位作者 刘宇 张宏雨 陈明勇 《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第6期10-14,111,共6页
2017年1—12月,采用红外相机对云南省新平县野生绿孔雀开展调查监测。在野生绿孔雀潜在分布区共布设96台红外相机,累计工作日11 482个,共捕获2 873张独立有效照片,记录到野生兽类5目7科8种,鸟类5目9科12种。在布设的96个红外相机位点中... 2017年1—12月,采用红外相机对云南省新平县野生绿孔雀开展调查监测。在野生绿孔雀潜在分布区共布设96台红外相机,累计工作日11 482个,共捕获2 873张独立有效照片,记录到野生兽类5目7科8种,鸟类5目9科12种。在布设的96个红外相机位点中有37个位点拍摄到野生绿孔雀的图像,捕获1 370张绿孔雀独立有效照片。根据调查结果,结合3S技术,作出了绿孔雀分布图。结果显示,新平县野生绿孔雀分布于者竜、老厂、新化等5个乡镇/街道的6个片区,呈斑块状分布,且这些区域均位于保护区之外,栖息地的破碎化导致各种群间无法交流,急需开展绿孔雀栖息地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绿孔雀 斑块状分布 破碎化 栖息地保护 红外触发相机 新平县
下载PDF
红外触发相机在荒漠区野生动物监测中的应用——以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王亮 杨增武 +2 位作者 田瑞祥 陶金鼎 包新康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7-141,共5页
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采用红外触发自动相机开展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监测研究,在20个位点共拍摄到有效照片2 517张,获取有效独立照片732张,其中47.4%为兽类,50.8%为鸟类,1.8%为工作人员。应用监测照片共鉴定出物种2... 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采用红外触发自动相机开展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监测研究,在20个位点共拍摄到有效照片2 517张,获取有效独立照片732张,其中47.4%为兽类,50.8%为鸟类,1.8%为工作人员。应用监测照片共鉴定出物种25种,其中兽类8种,鸟类17种。兽类中拍摄率最高的前3种依次为北山羊、岩羊、中亚兔;鸟类中拍摄率最高的前3种依次为红嘴山鸦、岩鸽、石鸡。并分析讨论了红外触发相机在保护区监测应用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和优缺点,为红外相机在荒漠区野生动物的监测研究提供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触发相机 野生动物 动物监测 荒漠地区
下载PDF
红外触发相机技术在山区动物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亮 赵伟 +2 位作者 杨增武 陶金鼎 包新康 《野生动物学报》 2014年第4期381-387,共7页
近年来,红外触发相机凭借各种优势,在野生动物种类与数量调查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2012年6月~ 2013年3月,在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区的水源及兽径处放置20部红外触发相机,以检验该技术在山区动物种类调查中的应用效果.监测... 近年来,红外触发相机凭借各种优势,在野生动物种类与数量调查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2012年6月~ 2013年3月,在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区的水源及兽径处放置20部红外触发相机,以检验该技术在山区动物种类调查中的应用效果.监测期间共获得独立照片732张,经辨认,共拍摄到25种野生动物,隶属2纲,10目,15科,25属.哺乳类拍摄率最高的3种是北山羊(Capra ibex)、岩羊(Pseudois nayaur)及中亚兔(Lepus capensis);鸟类拍摄率最高的3种为红嘴山鸦(Pyrrhocorx pyrrhocorax)、岩鸽(Columba rupestris rupestris)和石鸡(Alectoris chukar).与传统样线法相比较,红外相机在大型兽类、行踪隐秘的猫科动物及夜间活动的动物调查中具有明显优势.但在鸟类调查中适用性不高,许多鸟类,特别是小型鸟类难以辨识.调查中同时发现,荒漠地区野生动物多聚集在水源地附近,但水源地同时放牧干扰较为严重,建议设立单独的牲畜饮水地,以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触发相机 山区 动物调查 安西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红外触发相机在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胡天华 李元刚 《宁夏农林科技》 2013年第8期57-59,共3页
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采用红外触发自动相机开展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监测研究,在180个位点共拍摄到照片2 362张,其中58.5%为兽类,9.1%为鸟类,7.4%为工作人员,5.8%为其他人员,18.2%为未发现目标动物/人员的空照片。应用监测照片共鉴定出物... 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采用红外触发自动相机开展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监测研究,在180个位点共拍摄到照片2 362张,其中58.5%为兽类,9.1%为鸟类,7.4%为工作人员,5.8%为其他人员,18.2%为未发现目标动物/人员的空照片。应用监测照片共鉴定出物种23种,其中兽类11种(分属4目8科),鸟类12种(分属4目7科)。兽类中拍摄率最高的前3种依次为岩羊、马鹿、赤狐;鸟类中拍摄率最高的前3种依次为大嘴乌鸦、红嘴山鸦、石鸡。拍摄发现了保护区多年未见实体的马麝,证实了马麝在贺兰山尚未绝迹。并讨论了红外相机技术在保护区监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触发相机 野生动物 监测 贺兰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红外触发相机技术的白鹇栖息地选择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游卫云 高欣 +3 位作者 梅爱君 徐卫南 张先福 鲁庆斌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64-570,共7页
红外触发相机技术是野生动物研究的一个新手段,已显示出多方面的独特优势。2015年8月—2016年9月,选择浙江省临安区北部的太湖源、天目山、清凉峰和大峡谷4个区域7块样地,安放127台相机,并测定13个生态因子,对白鹇Lophura nycthemera栖... 红外触发相机技术是野生动物研究的一个新手段,已显示出多方面的独特优势。2015年8月—2016年9月,选择浙江省临安区北部的太湖源、天目山、清凉峰和大峡谷4个区域7块样地,安放127台相机,并测定13个生态因子,对白鹇Lophura nycthemera栖息地选择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可比较的8个生态因子中(与传统方法比较),有6个相同,占75%;2个有差异,占25%。白鹇栖息地选择主要与食物、水源和人为干扰等密切相关。从干扰因素看,白鹇偏好选择人为干扰少、离公路较远(500~1 000 m)的栖息地,并回避下坡位。从食物因素看,白鹇主要选择坡度较小、灌木较少(<20株/4 m 2)、草本适中(50~100株/m 2)和落叶较多(≥80%)的栖息地。由于白鹇强烈回避人为干扰强度大的栖息地,有关部门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应专门针对其栖息地进行保护管理,制定政策措施,降低人为干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鹇 红外触发相机技术 生态因子 栖息地选择
下载PDF
野生动物调查中红外触发相机安装注意事项 被引量:8
9
作者 王玉玢 王军 徐婵娟 《陕西林业科技》 2013年第2期36-37,共2页
结合陕西长青自然保护区与北京大学合作实施的野外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及其伴生动物调查监测项目,提出了红外触发相机安装方法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 野生动物 监测调查 红外触发相机 安装方法
下载PDF
基于红外触发相机陷阱技术的小五台山物种多样性调查 被引量:7
10
作者 白锦荣 张爱军 《河北林业科技》 2016年第5期48-50,共3页
利用红外相机记录兽类5目9科14属15种,鸟类1目1科6属6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褐马鸡,二级保护动物是斑羚和勺鸡。山涧口林区的西伯利亚狍的相对密度最大,为13.46;杨家坪林区的野猪相对密度较大,为40.00。
关键词 小五台山 物种多样性 红外触发相机陷阱技术
下载PDF
红外触发相机在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萨根古丽 沙拉.哈那皮亚 +3 位作者 袁磊 赵新忠 程芸 高丽君 《干旱环境监测》 2017年第2期79-84,共6页
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利用红外触发自动相机开展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监测研究,在保护区内的9个水源地布设了红外相机进行监测。监测期间共拍摄到照片73 421张,共记录到35种野生动物,其中兽类13种,鸟类22种,包括野骆驼、藏野驴、雪豹以及... 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利用红外触发自动相机开展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监测研究,在保护区内的9个水源地布设了红外相机进行监测。监测期间共拍摄到照片73 421张,共记录到35种野生动物,其中兽类13种,鸟类22种,包括野骆驼、藏野驴、雪豹以及胡兀鹫、金雕、高山秃鹫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拍摄率最高的前5种食草动物分别是野骆驼、藏野驴、鹅喉羚、岩羊、盘羊,也是保护区观测区域中分布最广泛的物种。其中,野骆驼在9个位点都被拍到照片,是水源地占优势地位的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触发相机 野生动物 监测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红外触发相机技术的德宏野生动物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加苍 王维镇 +3 位作者 张定灿 石干么 张云辉 蔺以亮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第1期124-128,共5页
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在保护区及周边区域选择不同纬度、不同海拔、不同植被类型野生动物活动密集区安装红外触发相机60台用于开展野生动物调查。结果拍摄到的可识别野生动物共有9目20科47种,其中哺... 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在保护区及周边区域选择不同纬度、不同海拔、不同植被类型野生动物活动密集区安装红外触发相机60台用于开展野生动物调查。结果拍摄到的可识别野生动物共有9目20科47种,其中哺乳动物有6目16科35种,鸟类有3目4科12种,包含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1种,并首次在国内拍到云豹的清晰影像,为德宏州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与监测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触发相机 野生动物调查 哺乳动物 鸟类 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红外触发相机在荒漠区野生动物监测中的应用——以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为例
13
作者 王亮 杨增武 +2 位作者 田瑞祥 陶金鼎 包新康 《林业调查规划》 2014年第5期7-11,共5页
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在安西板旱荒漠自然保护区采用红外触发自动相机开展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监测研究,在20个位点共拍摄到有效照片2517张,获取有效独立照片732张,其中47.4%为兽类,50.8%为鸟类,1.8%为工作人员。应用监测照... 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在安西板旱荒漠自然保护区采用红外触发自动相机开展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监测研究,在20个位点共拍摄到有效照片2517张,获取有效独立照片732张,其中47.4%为兽类,50.8%为鸟类,1.8%为工作人员。应用监测照片共鉴定出物种25种,其中兽类8种,鸟类17种。兽类中拍摄率最高的前3种依次为北山羊、岩羊、中亚兔;鸟类中拍摄率最高的前3种依次为红嘴山鸦、岩鸽、石鸡。分析讨论了红外触发相机在保护区监测应用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和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监测 红外触发相机 荒漠地区 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红外触发相机陷阱技术的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监测 被引量:2
14
作者 白锦荣 《河北林业科技》 2020年第1期27-31,共5页
为了研究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在小五台山4个林区展开为期1a的调查,利用红外相机记录保护区野生动物,兽类5目9科16属16种,鸟类1目1科6属6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为褐马鸡,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是斑羚和勺鸡,西伯利亚狍的相对丰富度1... 为了研究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在小五台山4个林区展开为期1a的调查,利用红外相机记录保护区野生动物,兽类5目9科16属16种,鸟类1目1科6属6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为褐马鸡,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是斑羚和勺鸡,西伯利亚狍的相对丰富度13.60,是兽类里相对丰富度最高的物种,环颈雉的相对丰富度21.15,是鸟类里相对丰富度最高的物种。辉川林区的动物种类有19种,是小五台山保护区物种种类最多的区域,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0.791,是小五台山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五台山 生物多样性 红外触发相机陷阱技术
下载PDF
红外触发相机在努鲁儿虎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孟庆辉 《新农业》 2020年第7期47-48,共2页
为做好野生动物保护与监测工作,最大程度了解区域内野生动物动态信息,辽宁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启动野生动物监测工作,在24个点位放置了24台相机,每台相机放置93天。研究期共获得照片1003张,其中兽类358张... 为做好野生动物保护与监测工作,最大程度了解区域内野生动物动态信息,辽宁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启动野生动物监测工作,在24个点位放置了24台相机,每台相机放置93天。研究期共获得照片1003张,其中兽类358张,鸟类261张,人类229张,其他155张,未发现目标的空照片320张。探索利用红外触发相机开展野生动物资源监测的方法,为保护区的科研监测和管理提供借鉴,为生物多样性的管理和保护提供本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触发相机 野生动物监测 努鲁儿虎山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应用红外触发相机在佛坪自然保护区监测分析——以岳坝站龙潭辖区为例
16
作者 董乐乐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8期53-54,共2页
指出了红外触发相机作为对野生动物进行“非损伤性”采样技术,成为研究生物多样性、种群生态学的常用手段,当前,很多自然保护区运用红外相机辅助巡护监测。基于此,着重探讨了红外触发相机在佛坪保护区的应用,以岳坝保护站龙潭辖区为例,... 指出了红外触发相机作为对野生动物进行“非损伤性”采样技术,成为研究生物多样性、种群生态学的常用手段,当前,很多自然保护区运用红外相机辅助巡护监测。基于此,着重探讨了红外触发相机在佛坪保护区的应用,以岳坝保护站龙潭辖区为例,分析了2018年收集到的数据,评价了其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触发相机 佛坪自然保护区 应用
下载PDF
利用红外触发相机观察四川石渠县棘球绦虫宿主动物活动情况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奇 陈顺德 +10 位作者 王谦 何伟 喻文杰 张光葭 陈凡 杨柳 廖沙 李汭芮 黄燕 姚人新 钟波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22-624,F0003,共4页
为了解石渠县棘球绦虫终末宿主和中间宿主动物活动特点,于2018年6月和8月采用红外感应触发相机在石渠县俄多玛乡日扎村居民定居点附近选取8户家庭观察人与拴养犬之间的互动情况,以及拴养犬与其他动物之间的互动情况。选取4个观察点观察... 为了解石渠县棘球绦虫终末宿主和中间宿主动物活动特点,于2018年6月和8月采用红外感应触发相机在石渠县俄多玛乡日扎村居民定居点附近选取8户家庭观察人与拴养犬之间的互动情况,以及拴养犬与其他动物之间的互动情况。选取4个观察点观察小型哺乳类动物活动规律。红外相机固定在距离地面100 cm左右的电线杆或围栏上,观察记录6 m以内人或动物的有效活动情况。在放置有红外相机并记录到有高原鼠兔和青海松田鼠活动的范围内采集动物样品,进行物种的分类鉴定。对所采集动物样品的细胞色素b基因(Cyt b)进行PCR扩增,并进行双向测序,在GenBank中通过Blastn进行序列比对。结果显示,8户牧民家庭仅有3户共计277 min的视频得到有效记录,每户仅1条拴养犬,均为藏犬,拴养犬距离户主居住点平均在28 m左右,且拴养犬均在户主庭院围栏外,平均每天喂食1次,未发现人或野犬与拴养犬有接触性动作。在高原鼠兔观察点捕获的动物经鉴定为高原鼠兔,其地面活动开始时间为6:46,结束时间为20:41;活动高峰期出现在9:00、12:00、15:00和19:00左右。在青海松田鼠观察点捕获的动物经鉴定为青海松田鼠,其地面活动开始时间为8:06,结束时间为20:09,其中19:00左右活动最为频繁。人与拴养犬的互动以喂食为主,犬被喂食次数少,增加了其捕食小型哺乳类动物的可能性;高原鼠兔活动开始时间早于青海松田鼠,高原鼠兔全天活动更为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渠县 棘球绦虫 红外感应触发相机 家犬 高原鼠兔 青海松田鼠
原文传递
红外触发相机 野生动物调查新利器
18
作者 朴正吉 《森林与人类》 2022年第3期20-27,共8页
在广袤的森林中,人们想亲眼见到野生动物是十分困难的。20世纪90年代,红外触发相机的出现实现了让动物"自拍"的愿望。红外相机帮助科研人员见到了许多前所未见的野生动物真实影像,揭示出动物世界鲜为人知的秘密。在广袤的森林... 在广袤的森林中,人们想亲眼见到野生动物是十分困难的。20世纪90年代,红外触发相机的出现实现了让动物"自拍"的愿望。红外相机帮助科研人员见到了许多前所未见的野生动物真实影像,揭示出动物世界鲜为人知的秘密。在广袤的森林中,人们想亲眼见到野生动物是十分困难的,这是因为许多动物喜欢在夜间活动,也尽可能躲避人类的干扰,从而加大了观察它们的难度。偶尔会碰见狍子、野猪或熊等一些常见的种类,其他如猞猁、虎、豹和紫貂等行动诡秘、嗅觉和听觉非常敏感的种类很难相遇。唯一的可能性是,在这些动物经常活动的区域采用守株待兔的方法,等候它们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科研人员 夜间活动 红外相机 真实影像 猞猁 红外触发相机
原文传递
红外线触发数码相机陷阱技术在大熊猫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何佰锁 袁朝晖 +2 位作者 张希明 李小枝 李健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网络版)》 CAS 2009年第2期32-36,共5页
为掌握大熊猫的季节活动规律和人为干扰状况,提高大熊猫监测水平。使用红外线触发数码相机陷阱技术,记录大熊猫活动信息。作者于2008年3-6月,对长青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密集分布区进行了红外线数码相机监测。监测表明:平均海拔1614-18... 为掌握大熊猫的季节活动规律和人为干扰状况,提高大熊猫监测水平。使用红外线触发数码相机陷阱技术,记录大熊猫活动信息。作者于2008年3-6月,对长青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密集分布区进行了红外线数码相机监测。监测表明:平均海拔1614-1871m的区间,大熊猫拍摄率较高,2075米拍摄率很低,这与大熊猫的季节迁移活动规律是符合的。大熊猫的昼夜活动比是3.46:1;73%的样线上有大熊猫分布;0.91%的点上有人为干扰因素;12.68%的照片中出现天敌,成年大熊猫具有应对天敌的能力;交配季节标记行为占18.65%,标记行为较多:其中有2张照片记录到了交配场所。红外线触发数码相机陷阱技术,在大熊猫监测中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青自然保护区 红外线触发数码相机陷阱技术 大熊猫 监测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九寨沟湿地保护区水獭夏秋季活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任锦海 张跃 +1 位作者 出塔 肖维阳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0年第2期57-60,共4页
水獭是河湖生态系统的顶级捕食者,也是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示种。开展水獭种群分布、数量和活动节律等方面的监测和研究,对水獭及其生存的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2019年6-11月,利用红外触发相机在九寨沟保护区的树正... 水獭是河湖生态系统的顶级捕食者,也是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示种。开展水獭种群分布、数量和活动节律等方面的监测和研究,对水獭及其生存的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2019年6-11月,利用红外触发相机在九寨沟保护区的树正沟对水獭种群进行了监测。4个点相机累计782个工作日,动物有效探测次数为452次,其中水獭有效探测次数为41次,相对多度指数为52.43。水獭拍摄时间间隔为0.06-65 d,平均为12.07 d。九寨沟水獭主要以单只活动为主(占81.5%),2只同时活动的现象有8次(占19.5%),且均在秋季。九寨沟水獭为典型的夜行性动物,日活动节律属于双峰型。水獭日活动强度在夏、秋季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獭 红外触发相机 九寨沟 夏秋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