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夷大炮传入与晚明战法更新
1
作者 庞乃明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79,131,共12页
明朝启祯时期,随着西洋火器被广泛运用于军事实践,中国军队已逐渐摸索出围绕红夷大炮的水陆新战法。在攻城方面,基于传统城墙高大坚厚的特点,明军将红夷炮击战与旧有穴城战结合起来,创造出“上推垛,下穴城”的攻城新战术。在守城方面,... 明朝启祯时期,随着西洋火器被广泛运用于军事实践,中国军队已逐渐摸索出围绕红夷大炮的水陆新战法。在攻城方面,基于传统城墙高大坚厚的特点,明军将红夷炮击战与旧有穴城战结合起来,创造出“上推垛,下穴城”的攻城新战术。在守城方面,明军初步形成以敌台、角台之西式红夷大炮为点,城墙之上中式轻型锻铁炮为面,点面结合、远近兼备的新型城防火力体系。在野战方面,明军的车营战术也显露出类似城防作战的新思路,红夷大炮不仅用于镇守车营“阵门”,也被用来压制敌人炮兵火力。在水战方面,明军将以红夷大炮为核心的炮击战术和以火箭、火砖等为核心的纵火战术有机融合,不断完善,推动了侧舷炮舰与炮击战术的协同发展。晚明时代围绕红夷大炮展开的水陆新战法,是西洋军事技术与中国军事传统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中西合璧的战术特征,彰显了中国军事的创新能力和整体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夷大炮 攻守战术 水战 野战 晚明
下载PDF
明清两朝红夷大炮的射程问题再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刘鸿亮 宋琳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47,共7页
关键词 红夷大炮 射程 明清 17世纪 东南沿海 葡萄牙 西班牙 中国
下载PDF
明清时期红夷大炮的兴衰与两朝西洋火器发展比较 被引量:9
3
作者 刘鸿亮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6-95,共10页
徐光启是明末最早提倡引进红夷大炮以对后金八旗军作战的先驱之一。他在红夷大炮的引进和仿制、火器营的编练等方面劳神费思,最终却因河北吴桥兵变的恶果,使红夷大炮成为清军逐鹿中原的强大杠杆。这是明清双方新旧力量的角逐,西洋火器... 徐光启是明末最早提倡引进红夷大炮以对后金八旗军作战的先驱之一。他在红夷大炮的引进和仿制、火器营的编练等方面劳神费思,最终却因河北吴桥兵变的恶果,使红夷大炮成为清军逐鹿中原的强大杠杆。这是明清双方新旧力量的角逐,西洋火器的推广受到传统社会制度、军事制度的制约和早期西洋火器的自身缺陷等因素所造成的。在徐光启辞世后的200多年间,红夷大炮从质上讲无大的发展。其原因显然是中国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封建制度及观念的惯性对火器变革的阻碍作用、中国火器理论在明清两朝发展的滞后、封建统治者对火器长期持夜郎自大的心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夷大炮 明/清 兴衰史 比较
下载PDF
明清之际红夷(衣)大炮及其射程问题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鸿亮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8-83,共6页
明清之际从西方引进的红夷大炮(又称西洋大炮),是16至19世纪之间的英制火炮,在其时的国内战争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红夷火炮的技术特征和射程与中国传统火器相比,威力强大,射程不凡。笔者综合古今中外有关红夷大炮的史料,推算出其射程当... 明清之际从西方引进的红夷大炮(又称西洋大炮),是16至19世纪之间的英制火炮,在其时的国内战争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红夷火炮的技术特征和射程与中国传统火器相比,威力强大,射程不凡。笔者综合古今中外有关红夷大炮的史料,推算出其射程当在今天的10里之内,有效射程为7-8里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红夷大炮 射程 后金 宁远之战 弹药 炮管铸造 “模数”理论
下载PDF
明清王朝红夷大炮的盛衰史及其问题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鸿亮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明末,明政府从澳门葡萄牙人引进的红夷大炮,其技术特征和射程远胜于中国传统火炮,其在明清王朝经历了几次发展高峰。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军仍用红夷大炮与船坚炮利的英军作战,但已存在“时代差”。红夷炮 200多年的发展无质的飞跃的主要... 明末,明政府从澳门葡萄牙人引进的红夷大炮,其技术特征和射程远胜于中国传统火炮,其在明清王朝经历了几次发展高峰。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军仍用红夷大炮与船坚炮利的英军作战,但已存在“时代差”。红夷炮 200多年的发展无质的飞跃的主要原因是由明清王朝一系列综合因素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夷大炮 盛衰史 第一次鸦片战争
下载PDF
明清之际红夷大炮的威力概述 被引量:2
6
作者 刘鸿亮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3-17,共5页
明清之际从西方引进的红夷大炮 ,是 16至 19世纪英制火炮或同类大炮的通称 ,其间流入荷兰和欧洲各国。因其威力强大 ,后又经不同途径传入中国 ,其技术特征和威力优于同时代中国的火炮。
关键词 红夷大炮 明睛之际 西方兵器
下载PDF
明清之际红夷大炮在清八旗军与李自成大顺军决战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鸿亮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64-69,共6页
16 4 4年是中国历史上天翻地覆的一年 ,清八旗军与李自成大顺军几经交战 ,终于问鼎中原。大顺军之所以不敌八旗军 ,除了李自成决策层素质欠缺与大战略失误以外 。
关键词 明清之际 红夷大炮 李自成大顺军
下载PDF
徐光启与红夷大炮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鸿亮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65-68,共4页
徐光启是我国明清之际最早提倡引进红夷大炮以用兵作战的先驱之一, 他在红夷大炮的引进、仿制、火器营的编练等方面, 虽劳神费思, 最终却收效甚微。这看似偶然, 实则蕴涵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关键词 徐光启 红夷火器 耶酥会士
下载PDF
红夷大炮与李自成大顺军的衰亡 被引量:2
9
作者 刘鸿亮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31-35,共5页
大顺政权军力十分有限;没有把当时先进军事技术的代表─欧式红夷大炮的制造、使用以及作战方法的变革提到日程上来。因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说明,军事科技尤其是火炮技术的落后成为大顺军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李自成大顺军 八旗清军 红夷大炮
下载PDF
红夷大炮与清顺战争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鸿亮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4-19,共6页
16 4 4年是中国历史上天翻地覆的一年 ,清八旗军与李自成大顺军几经交战 ,终于问鼎中原。大顺军之所以不敌八旗军 ,除了李自成决策层综合素质欠缺与大战略失误以外 ,也与其不注重军器作战方式的变革 ,如包括红夷大炮在内的火器的制造和... 16 4 4年是中国历史上天翻地覆的一年 ,清八旗军与李自成大顺军几经交战 ,终于问鼎中原。大顺军之所以不敌八旗军 ,除了李自成决策层综合素质欠缺与大战略失误以外 ,也与其不注重军器作战方式的变革 ,如包括红夷大炮在内的火器的制造和大规模的使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夷大炮 清八旗军 李白成大顺军
下载PDF
攻坚与围困的变奏:皇太极“围城打援”思想的确立过程——兼论“红夷大炮”在明清关外战争中的作用
11
作者 赵鲁臻 《清史论丛》 2017年第2期126-137,共12页
明朝的坚城大炮是皇太极夺取关外的主要障碍。大凌河之战的胜利说明,围城打援是有效的解决之道,但问题在于太过迁延时日。故皇太极试图运用"红夷大炮"攻坚速胜。然而,松山攻坚的惨败使他再次醒悟,最终放弃这个念头,重新回归长围久困,... 明朝的坚城大炮是皇太极夺取关外的主要障碍。大凌河之战的胜利说明,围城打援是有效的解决之道,但问题在于太过迁延时日。故皇太极试图运用"红夷大炮"攻坚速胜。然而,松山攻坚的惨败使他再次醒悟,最终放弃这个念头,重新回归长围久困,并将之坚决贯彻,从而获得松锦决战的大胜。这种游移的过程,既展示了皇太极作为杰出军事家的思维弹性与反思精神;同时从侧面说明,"红夷大炮"在关外争夺战中的作用其实值得进一步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太极 围城打援 红夷大炮
下载PDF
一门馆藏明天启四年红夷大炮的探讨
12
作者 胡晓伟 陈建立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9年第3期48-52,共5页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藏的一门明天启四年红夷大炮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早自铸的红夷大炮之一。为了对其铭文、长度、重量、铸造地点和工艺作深入探讨,采用金相显微镜、Vario El元素分析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ICP-AES)检测手段,对此...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藏的一门明天启四年红夷大炮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早自铸的红夷大炮之一。为了对其铭文、长度、重量、铸造地点和工艺作深入探讨,采用金相显微镜、Vario El元素分析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ICP-AES)检测手段,对此炮进行了金相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泉州明天启四年红夷大炮为灰口铁铸造,其锈蚀程度较轻的原因需结合保存环境和材质本身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 天启 红夷大炮
下载PDF
吴三桂捐造中国最长红夷炮
13
《侨园》 2023年第2期28-28,共1页
辽宁省博物馆珍藏一门明代“定辽大将军”炮,这是中国现存的最长的红夷炮,是当年最先进的武器。这门巨炮的曲折身世,犹如一部明清时代的火器发展史。吴三桂造巨炮报答崇祯知遇之恩这门巨炮,由明末辽东总兵吴三桂于宁远(今葫芦岛兴城)捐... 辽宁省博物馆珍藏一门明代“定辽大将军”炮,这是中国现存的最长的红夷炮,是当年最先进的武器。这门巨炮的曲折身世,犹如一部明清时代的火器发展史。吴三桂造巨炮报答崇祯知遇之恩这门巨炮,由明末辽东总兵吴三桂于宁远(今葫芦岛兴城)捐资铸造,现身于公元1642年12月的明清战争之“松锦决战”后。此战,明军大败,主力覆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博物馆 明清战争 吴三桂 明清时代 葫芦岛 红夷
原文传递
红夷大炮与皇太极创立的八旗汉军 被引量:46
14
作者 黄一农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4-105,共32页
由于宁远、锦州等役的失利 ,皇太极深刻认识到红夷大炮的威力 ,遂积极起用汉人铸炮、操炮 ,终于在天聪年间成功铸成“天助威大将军”炮。在同明军作战及制造和使用红夷大炮的过程中 ,皇太极创建了八旗汉军 ,不仅每役所动员的红夷大炮... 由于宁远、锦州等役的失利 ,皇太极深刻认识到红夷大炮的威力 ,遂积极起用汉人铸炮、操炮 ,终于在天聪年间成功铸成“天助威大将军”炮。在同明军作战及制造和使用红夷大炮的过程中 ,皇太极创建了八旗汉军 ,不仅每役所动员的红夷大炮均已超过明军 ,并开创出以汉人炮兵与满蒙步骑兵协同作战的卓越战术。清军在入关前夕所铸成的“神威大将军”炮 ,其品质已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 ,在中国带动了一场影响深广的军事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太极 八旗汉军 红夷 军事制度 “神威大将军”炮
原文传递
天启二年红夷铁炮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铮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1983年第0期105-109,共5页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两尊形制完全相同的巨型铁炮,通长3米,口内径12.5厘米,为前装滑膛炮,尾部收敛有球形突起,中部有横出的两耳(图一)。炮身原铸有徽章和刻款,一尊已完全剥蚀,另一尊尚存有残痕。据馆藏此炮剥蚀前的旧拓片,可以看出,徽章...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两尊形制完全相同的巨型铁炮,通长3米,口内径12.5厘米,为前装滑膛炮,尾部收敛有球形突起,中部有横出的两耳(图一)。炮身原铸有徽章和刻款,一尊已完全剥蚀,另一尊尚存有残痕。据馆藏此炮剥蚀前的旧拓片,可以看出,徽章作后形,下面为三艘多桅船,上面图形较模糊(图二)。炮身刻款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炮 天启 徐光启 红夷大炮 李之藻 努尔哈赤 澳门 历史博物馆 历史价值 明朝政府
原文传递
明末科技与宗教的互动——徐光启引进红夷大炮事略述评
16
作者 雷环捷 朱路遥 《基督教学术》 CSSCI 2016年第1期343-359,389,共18页
在西学与实学的双重背景下,徐光启完成了其军事思想所需的思想储备,明确了富国强兵的主旨。萨尔浒之战、宁远之战、己巳之变、吴桥兵变这四个关键性历史节点,既贯穿着其军事思想践行和发展的过程,也勾勒出明末科技与宗教互动模式的轮廓... 在西学与实学的双重背景下,徐光启完成了其军事思想所需的思想储备,明确了富国强兵的主旨。萨尔浒之战、宁远之战、己巳之变、吴桥兵变这四个关键性历史节点,既贯穿着其军事思想践行和发展的过程,也勾勒出明末科技与宗教互动模式的轮廓。互动模式受到动力性因素与抑制性因素的双重影响,并都可以从科技之于宗教、宗教之于科技两方面进行剖析。从某种程度来说,徐光启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实践正是明末科技与宗教互动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光启 科技 宗教 红夷大炮 西学东渐
原文传递
红夷大炮 误国的利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晓光 李少白(摄影) 李楚杨(绘画) 《中华遗产》 2010年第11期114-131,共18页
这是中国火器史上最为纠结的一段历史。中国是火药和火器的故乡,但明朝时却要花尽心思偷学、引进两方的火炮。中国人曾经无比迷恋、呼为神器的“红夷大炮”真的能挽救国家于危亡吗?历史证明,明朝的城池大多是被他们自己引进的大炮轰... 这是中国火器史上最为纠结的一段历史。中国是火药和火器的故乡,但明朝时却要花尽心思偷学、引进两方的火炮。中国人曾经无比迷恋、呼为神器的“红夷大炮”真的能挽救国家于危亡吗?历史证明,明朝的城池大多是被他们自己引进的大炮轰开的.红夷大炮竟是“误国的利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夷大炮 利器 误国 中国人 历史 火器 明朝
原文传递
红夷大炮东来与明朝的兴亡
18
作者 冯震宇 《文史知识》 2021年第6期17-21,共5页
红夷大炮是明朝最重要的三种外来火器之一,其威力最大、影响最深,作为主流火器的地位一直持续到清末(清朝叫作红衣大炮)。与鸟铳、佛郎机通过对外战争传入的路径不同,红夷大炮伴随着耶稣会士的东来而传入,是明廷在面临东北边患时所采取... 红夷大炮是明朝最重要的三种外来火器之一,其威力最大、影响最深,作为主流火器的地位一直持续到清末(清朝叫作红衣大炮)。与鸟铳、佛郎机通过对外战争传入的路径不同,红夷大炮伴随着耶稣会士的东来而传入,是明廷在面临东北边患时所采取的主动行为。这一过程由徐光启、李之藻、孙元化等主导的三次赴澳购募西炮西兵所促成,使得明朝火器技术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并对明清鼎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鼎革 红夷大炮 耶稣会士 李之藻 佛郎机 对外战争 徐光启 主动行为
原文传递
揭秘红夷大炮
19
作者 胡汉辉 《中华遗产》 2007年第6期20-22,共3页
明天启六年(1626),明军在宁远城头重创努尔哈赤军队的红夷大炮是谁铸造的?努尔哈赤是被谁打死的?这两大历史疑问一直是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
关键词 红夷大炮 努尔哈赤 铸造 军队 话题 争论 历史
原文传递
晚清红夷大炮与汉口堡的兴废
20
作者 余培鸣 《武汉文博》 2016年第2期60-62,共3页
汉口自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形成以来,经历了数次城区扩建,其中清末汉口堡的修筑与拆除,是近代汉口城区扩建进程中的重要节点之一。然而汉口堡的存在时间并不长,致使这段历史鲜为人知。2012年7月4日,在汉口中山大道江汉路地铁站施工过程中... 汉口自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形成以来,经历了数次城区扩建,其中清末汉口堡的修筑与拆除,是近代汉口城区扩建进程中的重要节点之一。然而汉口堡的存在时间并不长,致使这段历史鲜为人知。2012年7月4日,在汉口中山大道江汉路地铁站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在地下7米深处发掘出土一门生铁铸造的大炮,当时的《楚天都市报》曾予以报道。经过资料查阅和文史专家鉴定,这门大炮应为清晚期汉口堡上用于军事防御的十余门火炮中的一门。当时汉口水凼子比较多,推倒的城墙多填了这些凼子,这门大炮有可能就是架在城墙上,被推倒后埋进了地下。随着这门红夷大炮的出土,汉口堡这段尘封的记忆亦逐渐变得明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夷大炮 城墙 汉口堡 城区扩建 兴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