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姜花中黄酮的分离与鉴定
1
作者 郑丽 周日海 +3 位作者 张婉婷 张金凤 彭伟 陈业高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70-74,共5页
风干粉碎后的红姜花(Hedychium coccineum)根茎用工业甲醇浸提,甲醇浸提物用乙酸乙酯-水萃取。采用多种分离技术(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RP-18柱层析、HPLC)分离乙酸乙酯浸膏中的化学成分,通过NMR等方法对所得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 风干粉碎后的红姜花(Hedychium coccineum)根茎用工业甲醇浸提,甲醇浸提物用乙酸乙酯-水萃取。采用多种分离技术(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RP-18柱层析、HPLC)分离乙酸乙酯浸膏中的化学成分,通过NMR等方法对所得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共鉴定6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是5-hydroxy-3,7,4’-trimethoxyflavone(1)、3,5-dihydroxy-7,4’-dimethoxyflavone(2)、kaempferol-4’-O-methylether(3)、ermanin(4)、dihydrokaempferide(5)、aromadendrin-7,4’-dimethyl ether(6)。均为首次从红姜花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姜花 化学成分 黄酮
下载PDF
MaxEnt 生态学模型在野生植物近自然林引种区划中的应用--以红姜花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胡秀 郭微 +1 位作者 吴福川 刘念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5-330,共6页
近自然林的营建是园林景观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由于待引种的野生植物种类繁多且缺少引种栽培实践,如何在仅有野生分布数据的条件下进行植物的引种区划具有重要意义.MaxEnt(Maximum entropy method)的原理是基于物种分布与气候相适应,... 近自然林的营建是园林景观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由于待引种的野生植物种类繁多且缺少引种栽培实践,如何在仅有野生分布数据的条件下进行植物的引种区划具有重要意义.MaxEnt(Maximum entropy method)的原理是基于物种分布与气候相适应,以物种野生分布数据为基础,寻找物种的潜在分布区,与近自然林条件下野生植物引种区划的需要一致.该文以红姜花为例采用理论和实践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 Max-Ent 模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在收集红姜花的野生地理分布数据基础上,选择温度、降雨、海拔为环境因子,以75%的数据进行建模,25%的分布数据作为检验作 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ROC 曲线下面积 AUC 值为0.991,评价结果优秀,表明预测模型可靠性高;进一步以全部分布数据在 MaxEnt 中制作区划图,将引种栽培数据的分布位置与区划预测图进行比对,划分适生性等级;在适生性被划分为0~1的11级时,区划图中大于0.01的区域内红姜花即可成功引种.结果证明对于缺少引种栽培实践、拟采用近自然林模式栽培的野生植物,可采用 MaxEnt 生态学模型制作引种区划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种区划 红姜花 MAXENT 生态学模型 近自然林
下载PDF
不同处理对红姜花与金姜花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熊友华 寇亚平 刘念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1-42,共2页
为创造新的种质资源、提高红姜花与金姜花杂交育种工作效率。通过对红姜花与金姜花进行杂交试验,研究了不同授粉处理方法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杂交结实率存在一定差异,傍晚开花前对母本去雄,立即于16:30~18:30授粉... 为创造新的种质资源、提高红姜花与金姜花杂交育种工作效率。通过对红姜花与金姜花进行杂交试验,研究了不同授粉处理方法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杂交结实率存在一定差异,傍晚开花前对母本去雄,立即于16:30~18:30授粉可有效提高杂交结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姜花 姜花 杂交 授粉 结实率
下载PDF
红姜花的组织培养和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梁国平 管艳 +1 位作者 黄凤翔 肖三元 《热带农业科技》 2007年第3期38-40,共3页
以红姜花花序抽生的腋芽诱导丛生苗和愈伤组织以及植株再生,结果表明:外植体诱导培养基以MS+6-BA2.0mg·L-1+NAA2.0mg·L-1为宜,不定苗的诱导率可达158.3%;丛生苗继代增殖培养基以MS+6-BA1.0mg·L-1+NAA1.0mg·L-1为宜... 以红姜花花序抽生的腋芽诱导丛生苗和愈伤组织以及植株再生,结果表明:外植体诱导培养基以MS+6-BA2.0mg·L-1+NAA2.0mg·L-1为宜,不定苗的诱导率可达158.3%;丛生苗继代增殖培养基以MS+6-BA1.0mg·L-1+NAA1.0mg·L-1为宜,增殖倍数可达5.6倍;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以MS+6-BA6.0mg·L-1+NAA0.1mg·L-1;植株再生和丛生苗增殖培养基以MS+6-BA1.0mg·L-1+NAA1.0mg·L-1;生根诱导以1/2MS+NAA0.5mg·L-1或1/2MS+NAA0.5mg·L-1+6-BA0.2mg·L-1两种培养基为宜,生根诱导率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姜花 组织培养 快繁
下载PDF
红姜花叶片培养及植株再生 被引量:2
5
作者 潘学峰 孔芳慧 林杰 《热带林业》 2002年第2期20-23,共4页
对红姜花组织培养进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 :诱导红姜花叶片产生愈伤组织效果较好的培养基是MS +6-BA0.5mg/L+2,4 -D1.0mg/L;最适于愈伤组织分化的基本培养基是N6;6-BA、ZT和KT均能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 ,其中以6-BA为最好 ,在所试的6... 对红姜花组织培养进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 :诱导红姜花叶片产生愈伤组织效果较好的培养基是MS +6-BA0.5mg/L+2,4 -D1.0mg/L;最适于愈伤组织分化的基本培养基是N6;6-BA、ZT和KT均能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 ,其中以6-BA为最好 ,在所试的6-BA浓度中 ,以3.5mg/L的效果较佳 ;生根培养阶段 ,以附加NAA0.8mg/L或IBA0.8mg/L+0.15%活性炭的1/2MS培养基效果较好 ,生根率达100% ;在河沙上 ,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姜花 愈伤组织 不定芽
下载PDF
观赏价值极高的切花品种——红姜花
6
作者 彭声高 熊友华 《农村百事通》 2005年第21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红姜花 观赏价值 地下根茎 穗状花序 鲜切花 盛花期 叶片 水供应 植株 园林绿化
下载PDF
红丝姜花形态及入侵风险评价
7
作者 虞赟 李敏 +3 位作者 林谷园 邓真 沈建国 袁俊杰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第3期60-64,共5页
红丝姜花被列为世界上100种最危险的入侵物种之一,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因其花朵美丽和可食用根状茎,被我国小部分地区引种。研究其形态特征及入侵风险,以确定是否需针对其开展相关防控措施。根据形态学分类方法,确定红丝姜花植株形态特... 红丝姜花被列为世界上100种最危险的入侵物种之一,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因其花朵美丽和可食用根状茎,被我国小部分地区引种。研究其形态特征及入侵风险,以确定是否需针对其开展相关防控措施。根据形态学分类方法,确定红丝姜花植株形态特征;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植物检疫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程序,建立红丝姜花风险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原产地的气候环境及红丝姜花的生物学特性,分别对红丝姜花的入侵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红丝姜花风险值R为2.15,属于高风险入侵生物。初步判定红丝姜花可能在中国安徽等20个省(区)或直辖市发生,其中海南、广东、贵州、澳门地区、浙江、福建、江西、台湾地区、广西、重庆、香港地区为重点监控区域。建议相关部门将红丝姜花列入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防控的重点关注对象。文章为相关部门制定红丝姜花相应的管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花 形态特征 风险评价 适生区
下载PDF
红姜花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涂红艳 肖望 邓崇会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139-2146,共8页
以红姜花(Hedychium coccineum)的花丝和花药为外植体,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建立了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外植体在MS+4 mg·L-1 2,4-D+4 mg·L-1 NAA+1 mg·L-1 6-BA+30 g·L-1蔗糖+7 g·L-1琼脂的培养基上经过... 以红姜花(Hedychium coccineum)的花丝和花药为外植体,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建立了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外植体在MS+4 mg·L-1 2,4-D+4 mg·L-1 NAA+1 mg·L-1 6-BA+30 g·L-1蔗糖+7 g·L-1琼脂的培养基上经过120 d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MS+1 mg·L-1 2,4-D+0.25mg·L-1 NAA+0.25 mg·L-1 6-BA+30 g·L-1蔗糖+7 g·L-1琼脂的培养基上经过继代筛选,获得浅黄色松散易碎的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在MS无机盐+B5维生素+100 mg·L-1谷氨酰胺+230 mg·L-1脯氨酸+100 mg·L-1麦芽提取物+0.02 mg·L-1 NAA+0.02 mg·L-1 TDZ+0.5~1.0 mg·L-1 2,4-D+45g·L-1蔗糖的培养基中通过3个月的悬浮培养,可得到均质稳定的胚性细胞悬浮系(ECS)。胚性悬浮细胞在SH无机盐+B5维生素+100 mg·L-1谷氨酰胺+230 mg·L-1脯氨酸+100 mg·L-1麦芽提取物+0.25mg·L-1 NAA+0~0.20 mg·L-1 TDZ+45 g·L-1蔗糖+7 g·L-1琼脂的体胚诱导培养基中培养10 d,可见到白色半透明体胚发生,20 d后体胚发育成熟。当TDZ浓度为0.15 mg·L-1时,体胚诱导率高达4 500个·mL-1 PCV ECS(PCV:细胞密实体积)。在SH无机盐+B5维生素+0.20 mg·L-1 IAA+0.25~1.0mg·L-1 6-BA+30 g·L-1蔗糖+7 g·L-1琼脂的体胚萌发培养基上,体胚萌发率高达100%。将萌发的体胚转移到1/2MS+1 g·L-1活性炭成苗培养基中,进一步发育成正常的再生植株,植株室外栽培成活率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姜花 胚性细胞悬浮系 体细胞胚胎发生 植株再生
原文传递
红姜花胚性细胞悬浮体系的建立和原生质体培养 被引量:5
9
作者 肖望 涂红艳 邓崇会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4-108,共5页
以红姜花(Hedychium coccineum)未成熟花丝和花药为试材,研究了红姜花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细胞悬浮体系的建立以及原生质体的培养。结果表明:在MS+4mg/L 2,4-D+4mg/L NAA+1mg/L 6-BA+30g/L蔗糖+7g/L琼脂上经过120d培养诱导出了愈伤组织... 以红姜花(Hedychium coccineum)未成熟花丝和花药为试材,研究了红姜花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细胞悬浮体系的建立以及原生质体的培养。结果表明:在MS+4mg/L 2,4-D+4mg/L NAA+1mg/L 6-BA+30g/L蔗糖+7g/L琼脂上经过120d培养诱导出了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增殖培养基上经过继代筛选获得浅黄色、松散易碎的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通过3个月的悬浮培养,得到均质稳定的胚性细胞悬浮系。以胚性悬浮细胞(ECS)为起始材料分离原生质体,酶解试验表明,在原生质体分离过程中,用于原生质体分离的酶液需要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以保护原生质体不被破坏。当甘露醇的浓度为0.14mol/L时,原生质体产量最高,达到2.25×105个/mL PCV ECS(packed cell volume,PCV)。在看护培养系统中,原生质体经过7d的培养,细胞第一次分裂,经过14d培养,细胞分裂频率达到12.3%,28d时,细胞团形成频率达到4.2%。所形成的细胞团具有典型的胚性细胞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姜花 胚性细胞悬浮体系 原生质体
原文传递
黔产姜花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彪 周汉华 《贵州科学》 2017年第4期21-26,共6页
黔产姜花属植物包含黄姜花(Hedychium flavum)、红姜花(Hedychium coccineum)、圆瓣姜花(Hedychium forrestii)及草果药(Hedychium spicatum)。通过查阅国内外近年来有关贵州姜花属植物的研究状况,从自然分布、形态特征、化学成分、民... 黔产姜花属植物包含黄姜花(Hedychium flavum)、红姜花(Hedychium coccineum)、圆瓣姜花(Hedychium forrestii)及草果药(Hedychium spicatum)。通过查阅国内外近年来有关贵州姜花属植物的研究状况,从自然分布、形态特征、化学成分、民间药用及药理药效、繁殖栽培、花卉资源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能为该属植物的系统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花 红姜花 圆瓣姜花 草果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