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层砂岩纳米级致色剂赋存状态及地质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下白垩统志丹群红层砂岩为例
1
作者 马勇 杨程宇 +4 位作者 蔡超 秦长彩 张朝辉 李磊 钟宁宁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03-1813,共11页
红层是地球上广泛分布且具有特定指示环境意义的沉积物,一般认为在水体氧化环境下形成的赤铁矿胶结物是其主要致色矿物。目前,针对红层致色矿物的研究多停留在矿物识别层面,缺乏对其微观赋存状态及成因机制的深入研究。本文以鄂尔多斯... 红层是地球上广泛分布且具有特定指示环境意义的沉积物,一般认为在水体氧化环境下形成的赤铁矿胶结物是其主要致色矿物。目前,针对红层致色矿物的研究多停留在矿物识别层面,缺乏对其微观赋存状态及成因机制的深入研究。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下白垩统志丹群陆相红层为例,采用岩芯-薄片-阴极发光-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的多尺度表征技术,首次揭示了红层砂岩纳米级致色剂——赤铁矿胶结物的微观赋存状态,并在此基础重新探讨了其成因机制。研究发现,红层砂岩致色剂赤铁矿胶结物主要为针状或片状,具有两种微观赋存状态:①呈包裹型发育在净砂岩的颗粒周缘,单个矿物颗粒长度在500~1000nm之间,宽度在50nm以下;②呈充填型发育在黏土矿物及云母等矿物颗粒的解理缝中,常常顺解理定向排列,受解理缝空间限制,单个矿物颗粒更小,长度一般小于500nm,宽度在30nm以下。红层砂岩中赤铁矿的产状和赋存状态表明其为褐铁矿早期脱水形成,在此之后又发育两期方解石胶结物,因此赤铁矿胶结物应主要形成于沉积和浅埋藏期,而非沉积后的抬升期。砂岩中赤铁矿胶结物的形成过程指示了一个干旱内陆沉积背景下大气水氧含量高的环境特征,这同样也是地质历史时期内的冰室状态,说明鄂尔多斯盆地下白垩统志丹群的红层砂岩对研究该时期全球冰室状态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铁矿 胶结物 红层砂岩 志丹群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赤水嘉定群一段红层砂岩机制砂工程特性研究
2
作者 黄富全 杨根兰 +2 位作者 史文兵 程斌 江兴元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6-126,共11页
【目的】赤水以丹霞地貌而著名,但赤水红层区常见坡面防护材料颜色以冷色调为主,与红层景区原岩颜色极不协调。为了研制一种符合赤水红层区景观协调新型坡面防护材料,以红层砂岩为原料破碎为机制砂,并测试机制砂基础特性。【方法】利用... 【目的】赤水以丹霞地貌而著名,但赤水红层区常见坡面防护材料颜色以冷色调为主,与红层景区原岩颜色极不协调。为了研制一种符合赤水红层区景观协调新型坡面防护材料,以红层砂岩为原料破碎为机制砂,并测试机制砂基础特性。【方法】利用红层砂岩机制砂为掺料配置机制砂砂浆,测试砂浆在不同级配下3 d、7 d、28 d抗压强度、保水率以及稠度,获取机制砂砂浆最优级配,并在最优级配下利用正交试验测试不同砂胶比、石粉掺量以及保水剂掺量下机制砂砂浆性能。【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优级配试验中,砂浆28 d抗压强度随着细度模数的增大而增大,保水率与稠度在细度模数为2.98时性能最优。在最优配比试验中,砂胶比、石粉掺量、保水剂掺量与机制砂砂浆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拉伸粘结强度、核磁共振孔隙率成反比,石粉掺量对砂浆色差值影响最大。【结论】红层砂岩机制砂基本特性满足规范要求,级配特性呈现“哑铃状”;机制砂砂浆最优级配细度模数为3.31;机制砂砂浆配比在砂胶比2.5、石粉掺量22%、保水剂掺量0.22%条件下,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拉伸粘结强度、核磁共振孔隙率以及颜色性能最优。利用红层砂岩机制砂配置所得机制砂砂浆满足M10砂浆标准且砂浆颜色与砂岩颜色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砂岩 坡面防护 景观协调 机制砂 正交试验 力学性能 影响因素 抗压强度
下载PDF
贵州赤水红层砂岩压缩破坏过程孔隙及渗透率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加华 陈世万 +1 位作者 杨福波 田浪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3-174,共12页
【目的】为了认识红层砂岩在加载过程中渗透率演化特征,【方法】通过声发射、核磁共振、渗透试验对贵州赤水红层砂岩加载过程中孔隙和渗透率的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孔隙分形维数、孔隙率与渗透率之间的关系。【结果】结果显示:砂... 【目的】为了认识红层砂岩在加载过程中渗透率演化特征,【方法】通过声发射、核磁共振、渗透试验对贵州赤水红层砂岩加载过程中孔隙和渗透率的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孔隙分形维数、孔隙率与渗透率之间的关系。【结果】结果显示:砂岩的小孔占总孔隙的33%~37%,大孔占总孔隙的64%~68%;经历多次加载梯度后,砂岩试样S-3、S-4、S-5的渗透率最终分别降低至初始渗透率的71%、63%、54%。【结论】结果表明:砂岩的渗透率在加载全过程中随应力的增加呈线性降低,孔隙率变化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孔隙压密阶段孔隙率降低,弹性阶段初期孔隙率回升后随应力增长而降低,非稳定破裂阶段孔隙率增大;砂岩的核磁共振T2谱图呈双峰特征,在试样破坏前,大孔径孔隙比例降低,小孔径孔隙比例升高。NMR大孔分形维数Dfl与渗透率线性相关性强;核磁共振成像结果(MRI)可显示砂岩在不同加载阶段内部微孔洞和微裂隙的演化过程,通过对砂岩核磁共振图像处理,可获得不同应力加载过程砂岩孔隙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砂岩 渗透率 孔隙率 核磁共振 分形维数
下载PDF
水-盐作用下红层砂岩声波特性劣化试验 被引量:6
4
作者 原鹏博 杨烜宇 赵天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7-234,共8页
水-岩作用是岩石表面风化、结构破坏以及强度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岩土力学研究领域的经典问题。基于此,以甘肃兰州地区红层砂岩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10次不同(盐)溶液下的干湿循环试验,研究了红层砂岩的声波劣化特征以及劣化机制。... 水-岩作用是岩石表面风化、结构破坏以及强度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岩土力学研究领域的经典问题。基于此,以甘肃兰州地区红层砂岩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10次不同(盐)溶液下的干湿循环试验,研究了红层砂岩的声波劣化特征以及劣化机制。结果表明:(1)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试样的质量逐渐减少,纵、横波速逐渐降低,这种变化在高浓度Na2SO4溶液中更为明显,且垂直层理试样比平行层理试样更容易劣化;(2)通过对岩石纵波的频谱特征分析,发现Na2SO4溶液条件下,岩石的能量损失较NaCl溶液更为显著。同种溶液,浓度越高,岩石的能量消散越大;(3)在劣化过程中,出现了2种形式破坏:端面剥蚀和沿层理的横向断裂和纵向劈裂;(4)微观结构分析表明,水-盐作用下岩石矿物颗粒的胶结变差,导致孔隙变大是影响红层砂岩声波劣化的主要原因。研究成果对于红层砂岩边坡长期稳定性评价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同时,也为砂岩质文化遗产风化病害的评价、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砂岩 声波特性 水-岩作用 劣化机制
下载PDF
浸水条件下膨胀性红层砂岩地基扩底桩抗拔承载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吕玺琳 张滨 +1 位作者 周堃野 钱建固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6-180,共5页
红层砂岩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分布广泛,浸水条件下其力学特性变化大,因而合理确定红层砂岩地基中抗拔桩承载力是工程设计关注的问题。通过引入温度场比拟湿度场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开展了浸水条件下扩底抗拔桩基础承载特性模拟... 红层砂岩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分布广泛,浸水条件下其力学特性变化大,因而合理确定红层砂岩地基中抗拔桩承载力是工程设计关注的问题。通过引入温度场比拟湿度场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开展了浸水条件下扩底抗拔桩基础承载特性模拟,研究了不同桩长扩底桩浸水前后承载力变化以及塑性区分布特征。模拟结果表明:浸水将导致红层砂岩扩底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降低,浸水前后桩基抗拔极限承载力均随桩长增加而增加,但浸水后承载力随桩长的增加值有一定减小。抗拔极限状态下,桩周土体塑性区分布在空间上呈楔形体加四棱柱体的组合形式,浸水将导致塑性区缩小,但随着桩长增加,塑性区面积有一定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砂岩 扩底桩 承载力 有限元数值模拟
下载PDF
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红层砂岩中Fe(Ⅱ)和全铁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大娟 杨根兰 +2 位作者 向喜琼 蒋文杰 朱健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6-224,共9页
红层砂岩是丹霞地貌区的一套陆相或浅水湖相沉积碎屑岩,准确分析红层砂岩中Fe(Ⅱ)和Fe(Ⅲ)在风化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关系,可作为该岩块风化程度以及深度的划分依据。在应用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过程中,Fe(Ⅱ)极易被氧化而导致结... 红层砂岩是丹霞地貌区的一套陆相或浅水湖相沉积碎屑岩,准确分析红层砂岩中Fe(Ⅱ)和Fe(Ⅲ)在风化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关系,可作为该岩块风化程度以及深度的划分依据。在应用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过程中,Fe(Ⅱ)极易被氧化而导致结果偏低,有效防止氧化作用是准确测量Fe(Ⅱ)和Fe(Ⅲ)含量的重点。本文利用Fe(Ⅱ)与邻菲啰啉形成有色络合物的特点,在红层砂岩样品中滴加适量显色剂后用氢氟酸-稀硫酸溶解,取同一溶清液分别经过盐酸羟胺还原、邻菲啰啉显色、乙酸-乙酸铵缓冲液调节pH等步骤后,在分光光度计下测定微量Fe(Ⅱ)和全铁含量。该分析方法测定Fe(Ⅱ)的检出限为0.002%,RSD(n=8)小于2%,加标回收率为92.6%~94.7%。利用该分析方法测定赤水丹霞地貌区红层砂岩中Fe(Ⅱ)含量在0.01%~0.1%,全铁为0.7%~1.5%,差减法计算得Fe(Ⅲ)含量在0.7%~1.5%,测定结果与X射线荧光光谱法、重络酸钾滴定法一致。本方法采用显色剂和氢氟酸-稀硫酸溶解,能有效保存砂岩中原生Fe(Ⅱ),使用同一溶清液既能测定全铁,也能准确测定Fe(Ⅱ),为分析红层砂岩中各类铁含量提供了一种简单、准确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砂岩 Fe(Ⅱ) 全铁 酸溶 分光光度法 邻菲啰啉
下载PDF
红层砂岩高温后效蠕变试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畅 任光明 +3 位作者 孟陆波 代晗 张晓东 李科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78,共8页
温度是影响岩石变形、稳定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红层砂岩开展高温后的蠕变试验,揭示了温度对红层砂岩蠕变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基于Burgers模型建立考虑温度效应的蠕变损伤模型,分析了温度对模型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510~550℃是红层... 温度是影响岩石变形、稳定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红层砂岩开展高温后的蠕变试验,揭示了温度对红层砂岩蠕变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基于Burgers模型建立考虑温度效应的蠕变损伤模型,分析了温度对模型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510~550℃是红层砂岩力学性质转变的节点温度区间,低于该温度区间时,温度升高,试样的峰值强度增加,延性增强,长期强度减小;高于该温度区间时,温度升高,试样的峰值强度、峰值应变减小,长期强度增加;瞬时应变随温度的升高而线性增大。相同应力条件下,随着经历温度的升高,试样瞬时应变、稳态蠕变速率以及进入稳定蠕变阶段的时间增加,进入加速蠕变阶段的时间减小,加速蠕变曲线变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砂岩 蠕变试验 热损伤元件 蠕变损伤模型
下载PDF
基于CT扫描红层砂岩孔隙多标度分形维数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子涵 魏文 +1 位作者 张杰 贾洪彪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4-263,共10页
岩石作为一种典型的多孔介质,其内部孔隙结构、形态特征极为复杂,运用常规线性系统内参数描述较为困难,因而采用非线性系统内分形维数这一参数来定量表征孔隙结构的非线性分布特征较为合适。岩石内部孔隙结构分布具有统计意义上的分形特... 岩石作为一种典型的多孔介质,其内部孔隙结构、形态特征极为复杂,运用常规线性系统内参数描述较为困难,因而采用非线性系统内分形维数这一参数来定量表征孔隙结构的非线性分布特征较为合适。岩石内部孔隙结构分布具有统计意义上的分形特征,因此分形维数的确定对于定量表征孔隙结构分布规律,以及揭示岩石各种力学行为与物理力学指标有着重要意义。将图像处理与阈值分割、分形理论和数理统计相结合,针对CT扫描切片图像,三维重建孔隙结构空间分布模型,计算Hausdorff测度空间下孔隙结构分布盒维数与集束维数。同时,针对孔隙结构空间分布复杂程度的定量表征,提出体素盒维数与圆柱体空间集束维数假想,并通过多种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假设检验。最后,指出孔隙结构分布是一种多标度分形模型,仅仅单个维数无法描述其全部细节特征,需采用多重分形谱来更为全面表征孔隙分布的细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Hausdorff测度空间下的平面盒维数可较为全面表征平面孔隙分布特征,但对于针对灰度CT图像构建的体素盒维数可替代传统意义下定义的盒维数,在细观尺度下能更可靠、准确、全面地定量表征孔隙体积分布规律;集束维数实质是用来定量表征孔隙位置分布规律,若等于欧氏维数,则表明孔隙位置分布具有随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砂岩 孔隙 CT扫描 体素盒维数 集束维数 多标度分形模型
下载PDF
基于声发射试验的红层砂岩损伤演化特性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王腾飞 李远耀 +2 位作者 徐勇 郭子正 杨钦富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47-254,共8页
红层砂岩在我国广泛分布,其特殊的工程地质特性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对取自重庆万州龙驹坝地区的侏罗系红层砂岩样品进行了声发射试验,分析了其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损伤演化特性,得到了样品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应力-应变特征曲线,以... 红层砂岩在我国广泛分布,其特殊的工程地质特性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对取自重庆万州龙驹坝地区的侏罗系红层砂岩样品进行了声发射试验,分析了其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损伤演化特性,得到了样品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应力-应变特征曲线,以及声发射参数在红层砂岩破裂过程中的响应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样品在单轴受压条件下的损伤过程分为内部压密、弹性变形、塑性变形、破裂和残余变形5个阶段,各阶段声发射参数具有显著差异;不同类型样品的损伤量曲线与应力曲线具有同步性,且在弹性-塑性临界点开始出现损伤量的跳跃性增长;对AE振铃计数率参数的回归分析表明,样品在损伤破裂过程中的声发射参数序列存在分形特征,关联维数D可以较好地表征岩石内部损伤的发展规律。试验成果可为红层岩体失稳破坏的监测预警及风险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砂岩 单轴压缩 声发射试验 损伤演化 分形
下载PDF
恩施红层砂岩细粒土工程特性对比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钟园 丁峰 +2 位作者 廖奇麟 潘登 王章琼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64-68,共5页
以恩施地区广泛分布的红砂岩细粒土为例,通过室内试验,对比分析了5种典型红砂岩细粒土在天然密度、天然含水量、颗粒级配、最优含水量及抗剪强度等物理、力学特性方面的差异,并探讨了物理性质参数与力学性质参数的内在联系.结合工程实例... 以恩施地区广泛分布的红砂岩细粒土为例,通过室内试验,对比分析了5种典型红砂岩细粒土在天然密度、天然含水量、颗粒级配、最优含水量及抗剪强度等物理、力学特性方面的差异,并探讨了物理性质参数与力学性质参数的内在联系.结合工程实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获得不同红砂岩细粒土作为填料时路基的沉降特性,探讨了产生沉降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上述红砂岩细粒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有差别,作为填料时路基的沉降量有显著差异,建议施工过程中选取土料时加以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砂岩 细粒土 工程特性 路基沉降
下载PDF
干湿循环作用下白鹤滩小坝组红层砂岩强度特性与结构损伤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于越 李长冬 +2 位作者 洪望兵 孟杰 付国斌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4-32,54,共10页
针对库岸消落带岩石长期处于干湿循环状态导致岩石劣化损伤威胁库岸稳定的工程问题,以白鹤滩水电站库区小坝组红层砂岩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自然浸水”和“真空吸水”两种饱水方式的小坝组砂岩岩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吸水... 针对库岸消落带岩石长期处于干湿循环状态导致岩石劣化损伤威胁库岸稳定的工程问题,以白鹤滩水电站库区小坝组红层砂岩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自然浸水”和“真空吸水”两种饱水方式的小坝组砂岩岩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吸水试验、CT扫描试验、波速试验,研究了干湿循环作用下小坝组砂岩力学特性、空隙特性及损伤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干湿循环次数n相同条件下真空吸水砂岩岩样的强度参数普遍低于自然浸水砂岩岩样,砂岩的单轴抗压强度σ_(c)在干湿循环次数n为10~15次之间出现拐点;小坝组砂岩的总开空隙率n_(0)、大开空隙率n_(b)与n呈线性关系,大开空隙在砂岩强度劣化中起主要作用;随干湿循环的进行小坝组砂岩单轴抗压破裂面的分形维数增大;小坝组砂岩的纵波波速v_(p)、横波波速v_(s)与n的变化规律和σ_(c)与n的变化规律呈现出一致性,真空吸水加速,加深了砂岩强度劣化;定义了小坝组砂岩的纵向和横向损伤变量,干湿循环作用对砂岩的纵向损伤大于横向损伤。该研究结果可为白鹤滩大型水电工程库岸消落带岩体差异风化和岩体稳定性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坝组红层砂岩 干湿循环 单轴抗压强度 空隙率 损伤变量
下载PDF
红层砂岩胶结颗粒料坝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小奇 彭明亮 胡人炭 《四川水力发电》 2020年第2期90-94,共5页
近些年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提出了胶结颗粒料坝技术,在全国开展推广应用。因环保等因素,胶结颗粒料坝砂砾石材料缺乏,阻碍胶结颗粒料坝技术在我省使用。为探索红层砂岩加工骨料掺入砂砾石混合材料修建胶结颗粒料坝技术,在金鸡沟... 近些年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提出了胶结颗粒料坝技术,在全国开展推广应用。因环保等因素,胶结颗粒料坝砂砾石材料缺乏,阻碍胶结颗粒料坝技术在我省使用。为探索红层砂岩加工骨料掺入砂砾石混合材料修建胶结颗粒料坝技术,在金鸡沟水库胶结颗粒料坝开展了红层砂岩胶结颗粒料坝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胶结体随着砂岩骨料掺配比例的增加,粗粒径骨料集中现象越明显,骨料嵌合程度越低,胶结程度越差,密实程度也就相对较低;砂岩与砂卵石混合骨料混合分布越均匀,胶凝材料包裹率越高,胶结坝体密实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砂岩 胶结颗粒 砂砾石 掺配比
下载PDF
红层砂岩崩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钦富 李昂 《山西建筑》 2018年第16期59-61,共3页
采用崩解试验对重庆市G318国道沿线红层砂岩崩解特性进行分析及研究,表明岩石崩解是渐进的过程,含水状态对岩石崩解特性影响极大,在岩石饱水及失水的过程中崩解现象较为显著,不同岩性岩石崩解特性差异明显,随标准循环的次数增加,耐崩解... 采用崩解试验对重庆市G318国道沿线红层砂岩崩解特性进行分析及研究,表明岩石崩解是渐进的过程,含水状态对岩石崩解特性影响极大,在岩石饱水及失水的过程中崩解现象较为显著,不同岩性岩石崩解特性差异明显,随标准循环的次数增加,耐崩解指数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砂岩 软岩 崩解特性
下载PDF
西南地区全-强风化红层砂岩工程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廖崇高 谢春庆 +2 位作者 潘凯 王健 王伟 《路基工程》 2016年第6期117-124,共8页
全-强风化红层砂岩作为工程地基或填筑体材料,由于其特殊的工程特性已造成了众多房屋倾斜、边坡失稳和填筑地基垮塌等工程事故。结合多个机场的大型工程建设,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及现场大型试验,系统地研究了西南地区全-强风化红层砂岩... 全-强风化红层砂岩作为工程地基或填筑体材料,由于其特殊的工程特性已造成了众多房屋倾斜、边坡失稳和填筑地基垮塌等工程事故。结合多个机场的大型工程建设,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及现场大型试验,系统地研究了西南地区全-强风化红层砂岩原岩和填筑体的工程特性。结果表明:原岩和填筑体均具有较高的地基承载力、变形模量和良好的抗剪性能,但均存在遇水后软化、崩解,物理力学性能急剧降低,对工程影响极大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处理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砂岩 全-强风化 工程特性 崩解 填筑地基 毛细水
下载PDF
某船闸工程红层砂岩岩体渗透特性探讨
15
作者 程烟鹏 《珠江水运》 2018年第18期46-48,共3页
通过红层砂岩钻孔压水试验,结合工程物探及室内试验从岩体裂隙、泥质含量,压水试验过程P-Q曲线等方面对红层砂岩的渗透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红层砂岩压水试验试验段压力选择的原则,得到了红层砂岩渗透性受贯通性裂隙影响的特性以及不同... 通过红层砂岩钻孔压水试验,结合工程物探及室内试验从岩体裂隙、泥质含量,压水试验过程P-Q曲线等方面对红层砂岩的渗透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红层砂岩压水试验试验段压力选择的原则,得到了红层砂岩渗透性受贯通性裂隙影响的特性以及不同泥质含量的红层砂岩表现出的不同渗透破坏特性,并对其岩体渗透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分析。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对相关工程中红层砂岩的钻孔压水试验及其他水文地质试验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水试验 红层砂岩 透水率渗 透特性
下载PDF
深井侏罗纪红层砂岩的支护研究与应用
16
作者 马恩永 李方明 刘志强 《山东煤炭科技》 2015年第6期137-139,共3页
星村煤矿地质条件较复杂,地压作用较明显,掘进施工难度大。矿井西翼绞车房处于DF50断层上盘,落差达到350~400m。针对西翼绞车房大断面支护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应用,采用导硐法施工,利用锚网喷+锚索联合支护设计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支... 星村煤矿地质条件较复杂,地压作用较明显,掘进施工难度大。矿井西翼绞车房处于DF50断层上盘,落差达到350~400m。针对西翼绞车房大断面支护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应用,采用导硐法施工,利用锚网喷+锚索联合支护设计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侏罗纪红层砂岩 大断面 导硐法 锚网喷+锚索联合支护
下载PDF
白鹤滩水电站库区红层砂岩干湿循环下结构劣化及渗透性演化规律
17
作者 林诗哲 胡新丽 +2 位作者 张海燕 李宁杰 刘欣宇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4年第5期67-77,共11页
受库水位周期性波动及降雨的影响,库岸边坡岩石长期处于干湿交替的环境中,导致其劣化损伤,对岸坡稳定性构成巨大威胁。文章以白鹤滩水电站的红层砂岩为研究对象,开展硫酸钠盐溶液干湿循环试验、CT扫描、数字岩心建模及Avizo渗流模拟,研... 受库水位周期性波动及降雨的影响,库岸边坡岩石长期处于干湿交替的环境中,导致其劣化损伤,对岸坡稳定性构成巨大威胁。文章以白鹤滩水电站的红层砂岩为研究对象,开展硫酸钠盐溶液干湿循环试验、CT扫描、数字岩心建模及Avizo渗流模拟,研究了红层砂岩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的结构劣化及渗透性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红层砂岩的质量损失率(α)和渗透率(k)随循环次数(N)的增加呈指数形式上升;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及有效孔隙度占比随N的增加均先减小后增大;讨论认为红层砂岩在盐溶液干湿循环作用下的结构劣化,是溶蚀和盐结晶共同作用的结果。早期主要由于方解石、斜长石等矿物在溶液中发生溶解而产生结构损伤;中期岩石受到盐结晶和溶蚀作用的共同损伤;后期盐结晶作用逐渐减弱,岩石损伤再次以溶蚀作用为主。研究结果为白鹤滩水电站库滑坡长期稳定性评价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砂岩 干湿循环 CT扫描 孔隙结构 渗透率
下载PDF
某机场红层强-全风化砂岩的力学特性大型原位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振宇 冯文凯 +2 位作者 谢吉尊 李坤 谭欢 《路基工程》 2017年第1期102-106,共5页
我国西南地区广泛分布有厚度较大的红层风化砂岩,修建高填方机场工程时,能否以其作为填料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浅层平板载荷和原位大型浸水剪切试验,研究了风化程度和含水率对风化红层砂岩的力学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全风化红... 我国西南地区广泛分布有厚度较大的红层风化砂岩,修建高填方机场工程时,能否以其作为填料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浅层平板载荷和原位大型浸水剪切试验,研究了风化程度和含水率对风化红层砂岩的力学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全风化红层砂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沉降量大,且强风化红层砂岩的承载力特征值和变形模量约为全风化红层砂岩的2倍;强-全风化红层砂岩抗剪强度参数(c,φ)随含水率的增加而不断降低,尤其是黏聚力c对含水率的变化极为敏感;随着风化程度的增加,水对其强度特性影响越来越弱。总之,风化红层砂岩在连续降雨条件下,含水率越来越高,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锐减。若要作为机场跑道填料必须进行有效改良,但可用于其它道路或岩土构筑物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机场工程:风化红层砂岩 填料大型原位试验 承载力 变形模量 剪切强度 渗透性
下载PDF
红层中砂岩矿床开采特殊问题的探讨
19
作者 李文才 《湖南有色金属》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6-11,共6页
本文揭示了红层砂岩矿床开采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红层砂岩矿床开采技术和成功经验。
关键词 砂岩矿床 红层砂岩矿床开采技术 岩层风化治理 粉矿粘结处理方法
下载PDF
Prehistoric Earthquakes in the Chishan Segment of the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during the Mid-Late Pleistocene
20
作者 Yao Daquan Tang Youbiao +7 位作者 Shen Xiaoqi Chen Anguo Zheng Haigang Zhao Peng Xiao Weipeng Li Guang Zheng Yinping Li Lingli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12年第4期491-498,共8页
Chishan is located in Sixian County of Anhui Province, and the west branch fault of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passes through here. According to previous research, the Chishan segment of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h... Chishan is located in Sixian County of Anhui Province, and the west branch fault of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passes through here. According to previous research, the Chishan segment of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has been obviously active since the Quaternary. Trenches excavated perpendicular to the Chishan segment for this study have revealed many prehistoric earthquake ruins--the multi-phase reverse faulting colluvial wedge, which is represented as the western brick-red sandstone of the late Cretaceous or maize gravel stratum of the mid Pleistocene of the hanging wall of the fault overlapping eastward the mid-late Pleistocene brown clay. In the base of the wedges, steep NW-dipping faults were found, and the steep fault planes turned upward to gently dipping collapse planes. As revealed by the trenches, the connection line of the breaking points strikes NNE in general. Heaving landforms are preserved at most parts of the tailing edge of the hanging wall where the fault passes through, and some EW-trending gullies were offset by right- lateral faulting. The two walls of several trenches have consistently shown that the collapse of traces have been pushed by a west-to-east force. Among them, Tcl - Tc4 show that the brick red limestone (K2 ) overthrust and collapsed on the yellow-brown clay containing ferro-manganese nodules ( Q2r-3 ) ; Tc5 reveals that the yellowish-white gravel ( Q2r ) and the sandstone (K2 ) and overthrust and collapsed on the aforementioned clay. Reverse faulting colluvial wedges are found on both walls of each of the 8 trenches, but the number of wedges revealed in different trenches is different: there is 1 wedge, and 2 wedges in Tcl and Tc3. 3 wedges in Tc2, Tc4 and Tc5, and in individual trenches, few wedges are revealed. This may be related to the trench's location, depth and height of theremaining denudation.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trenches and the thermoluminescence dating results, we can preliminarily conclude that multiple large-scale reverse faulting stick events have taken place on the Chishan segment of the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during the mid-late Pleistocene, that is to say, many pre-historie strong earthquakes have occur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Chishan Mid-late Pleistocene Prehistoricearthquak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