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活性剂诱导红松种鳞油脂和原花青素超声提取工艺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占君 马珂 +2 位作者 徐宜彬 王岩 杨逢建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70,共11页
为研究红松种鳞油脂和原花青素超声辅助提取(UAE)工艺,以油脂和原花青素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单因素分析实验,应用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得出最佳工艺为67%乙醇水溶液、液料比10∶1 mL/g、茶皂素质量浓度0.3%、功率100 W、时间20 min、水浴... 为研究红松种鳞油脂和原花青素超声辅助提取(UAE)工艺,以油脂和原花青素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单因素分析实验,应用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得出最佳工艺为67%乙醇水溶液、液料比10∶1 mL/g、茶皂素质量浓度0.3%、功率100 W、时间20 min、水浴温度50℃,预期得率分别为21.24%和3.03 mg/g,实际得率为20.86%和2.98 mg/g,相对误差为1.79%、2.97%。对比得出,UAE动力学以较短的时间进入平衡状态;UAE处理可以提高种鳞粉末在溶液中的比表面积;油脂和原花青素对应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由大到小依次均为原花青素、维生素E(Ve)、油脂。研究表明红松种鳞油脂和原花青素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茶皂素诱导UAE红松种鳞油脂和原花青提取具有优势。研究成果可为红松种鳞的深度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种鳞油脂 红松种鳞原花青素 提取动力学 超声辅助提取 清除自由基能力
下载PDF
红松种鳞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优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符群 徐明慧 王振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8-135,共8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红松种鳞多酚类物质以高效获取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多酚。以多酚得率、DPPH·清除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对多酚得率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多酚得率...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红松种鳞多酚类物质以高效获取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多酚。以多酚得率、DPPH·清除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对多酚得率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多酚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nhnken法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红松种鳞多酚的数学模型回归显著,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52 min、超声温度53℃、超声功率300 W。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可达27.80 mg/g,多酚得率与同温度水浴240 min得率相同,提取时间缩短2 h。此条件下提取的松多酚对DPPH·清除的IC50值为20.72μg/m L;对羟自由基清除率IC50值为20.69μg/m L;对超氧阴离子清除率的IC50值为259.71μg/m L,且具有较高的总还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多酚 提取 抗氧化 红松种鳞
下载PDF
红松种鳞多酚泡腾颗粒的研制 被引量:2
3
作者 林蓉 赵鑫 包怡红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6-190,共5页
研究了红松种鳞多酚泡腾颗粒的制备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以红松种鳞多酚为原料,加入糊精、甘露醇、柠檬酸、碳酸氢钠等辅料,研制红松种鳞多酚泡腾颗粒,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配料添加比例。测定所研制红松种鳞多酚泡腾颗粒的总还原力... 研究了红松种鳞多酚泡腾颗粒的制备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以红松种鳞多酚为原料,加入糊精、甘露醇、柠檬酸、碳酸氢钠等辅料,研制红松种鳞多酚泡腾颗粒,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配料添加比例。测定所研制红松种鳞多酚泡腾颗粒的总还原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红松种鳞多酚泡腾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为甘露醇∶糊精2.2∶1,柠檬酸∶碳酸氢钠1.4∶1。山梨醇添加量10.1 g/100 g。在此条件下制备的产品感官评分为80.64分,多酚含量为13.76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种鳞多酚 泡腾颗粒 抗氧化
下载PDF
基于荧光及紫外光谱法对红松种鳞多酚与乳清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岳鑫 包怡红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4-120,共7页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红松种鳞多酚与乳清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作用方式。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红松种鳞多酚与乳清蛋白发生了相互作用并生成新的复合物,改变了蛋白质芳香族残基在空间结构中所处的微环境,诱...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红松种鳞多酚与乳清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作用方式。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红松种鳞多酚与乳清蛋白发生了相互作用并生成新的复合物,改变了蛋白质芳香族残基在空间结构中所处的微环境,诱导乳清蛋白的构象发生改变。荧光光谱表明:红松种鳞多酚对乳清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且猝灭类型为生成复合物的静态猝灭作用。通过计算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其二者相互作用的表观结合常数(KA)分别为:1.111×10^4 L/mo(l 25℃),2.201×10^4 L/mo(l 30℃),6.206×10^4L/mol(35℃),对应的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0.885、0.937、1.043。由热力学参数分析确定红松种鳞多酚与乳清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反应是吸热过程,反应的主要作用力是疏水作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种鳞多酚 乳清蛋白 相互作用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