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阿尔泰红柱石-矽线石型变质带的独居石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郑常青 徐学纯 +1 位作者 M.Enami T.Kato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36-242,共7页
新疆阿尔泰地区的红柱石-矽线石型递增变质带,由绿泥石-黑云母带、黑云母-石榴石带、石榴石-十字石带、十字石-红柱石带和矽线石带组成;递增变质作用峰期温度、压力分别为T=580~680℃、P=4.0~5.1kbar;递增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中含有... 新疆阿尔泰地区的红柱石-矽线石型递增变质带,由绿泥石-黑云母带、黑云母-石榴石带、石榴石-十字石带、十字石-红柱石带和矽线石带组成;递增变质作用峰期温度、压力分别为T=580~680℃、P=4.0~5.1kbar;递增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中含有丰富的独居石副矿物,而且Th-U-Pb含量比较高,适合电子探针独居石化学法定年。依据电子探针独居石Th-U-Pb化学法(CHIME法)定年,变质时代为(262±10)~(264±22)Ma。表明红柱石-矽线石型递增变质带形成于二叠纪中期,为古亚洲洋闭合时间提供了直接的年代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柱石-矽线石型 变质 独居石(CHIME法)定年 古亚洲洋闭合 阿尔泰
下载PDF
侵入岩-接触变质带储层空间类型及展布规律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建伟 戴俊生 +1 位作者 叶绍东 张亚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8,共7页
针对侵入岩及其烘烤接触变质带矿物组分复杂、相带边界不明显、储层空间类型多样化、非均质性强、成藏模式难以建立的难题,在镜下观察、岩心分析、测井相分析、测井解释的基础上,对高邮凹陷北斜坡区存在的多期次侵入岩及其接触变质带... 针对侵入岩及其烘烤接触变质带矿物组分复杂、相带边界不明显、储层空间类型多样化、非均质性强、成藏模式难以建立的难题,在镜下观察、岩心分析、测井相分析、测井解释的基础上,对高邮凹陷北斜坡区存在的多期次侵入岩及其接触变质带进行了相带划分和储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侵入体由内向外分为中心相、边缘相和边外相,不同相带内发育不同的储层空间类型,以边缘相带内储层类型发育最为丰富,但非均质性最强;储层物性的差异不仅受控于相带、岩石类型和变质程度,同时也与侵入岩的厚度、规模、侵入角度、深度和原岩类型有关。总体上,边缘相物性最好,中心相最差,边外相中等,且上套侵入岩物性好于下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凹陷 侵入岩-接触变质 储层物性 变质程度
下载PDF
周口店地区接触变质岩的演化:来自碳质拉曼光谱温度计的证据 被引量:1
3
作者 严俊 崔莹 张聪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0-500,共11页
燕山板内构造带是华北克拉通中部遭受长期造山演化作用的活动区,详细的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研究对于恢复其造山热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构造带内周口店地区的房山岩体是中生代燕山运动晚期的产物,但关于房山岩体周缘受到接触热变质作用... 燕山板内构造带是华北克拉通中部遭受长期造山演化作用的活动区,详细的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研究对于恢复其造山热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构造带内周口店地区的房山岩体是中生代燕山运动晚期的产物,但关于房山岩体周缘受到接触热变质作用的古老地体变质演化历史却缺乏详细的研究。本研究在房山岩体红柱石-黑云母接触变质带内采集了岩石样品,通过岩相学的详细观察和碳质物拉曼光谱温度计的计算,得到了以下认识:岩石中红柱石斑晶核部的碳质包体记录下了早期区域变质过程的变质温度(约550℃),红柱石斑晶及边部中的碳质包体共同记录了峰期变质温度条件(约598℃),岩石基质中碳质包体可能记录了岩石接触热变质的峰后期变质温度(598~574℃)。研究结果表明,接触热变质带的岩石受到房山侵入岩释放的热量而迅速加热,在达到峰期变质温度后又随岩体的冷却而降温,导致了近等压的p-T-t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质 拉曼光谱 温度计 周口店地区 红柱石-黑云母接触变质带 P-T-T轨迹
下载PDF
花岗-伟晶岩型锂矿床围岩变质沉积岩中锂富集的关键因素: 以松潘-甘孜构造带东部可尔因地区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胡方泱 吴福元 +1 位作者 陈国辉 杨雷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017-2051,共35页
变质沉积岩中稀有金属元素的富集通常被认为是形成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物质基础,但是对于其富集的原因及关键因素却仍不清楚。松潘-甘孜构造带作为我国重要的稀有金属富集区,区内已发现多处锂矿床,是研究花岗-伟晶岩体与变质沉... 变质沉积岩中稀有金属元素的富集通常被认为是形成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物质基础,但是对于其富集的原因及关键因素却仍不清楚。松潘-甘孜构造带作为我国重要的稀有金属富集区,区内已发现多处锂矿床,是研究花岗-伟晶岩体与变质沉积岩(围岩)成因联系的理想地区。本文详细调查了松潘-甘孜构造带东部可尔因地区距花岗-伟晶岩体不同距离、不同类型的三叠系变质沉积岩。可尔因地区的三叠系变质沉积岩以块状变质砂岩(角岩)和石英/云母片岩为主,其中常夹有泥质千枚岩或云母片岩薄层。显微镜下观察表明不同类型的变质沉积岩中的主要矿物为石英、黑云母和白云母。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变质砂岩和石英片岩比云母片岩和泥质千枚岩整体具有较高的SiO_(2)含量,较低的Al_(2)O_(3)、K_(2)O、TiO_(2)、MgO和Fe_(2)O T_(3)含量,反映了石英和黑云母含量对全岩成分的控制。这些样品整体具有与平均大陆上地壳相似的微量元素含量,同时表现出不同程度地亏损Sr和Ni-Co等相容元素,以及富集Li(3×10^(-6)~997×10^(-6))和Cs等不相容元素。值得注意的是,个别样品具有异常高的锂含量(>300×10^(-6)),这些样品同时也具有较高的Cs和Sn等元素含量。黑云母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变质沉积岩中的黑云母为富镁黑云母和富铁黑云母,Li、Rb、Cs、Sn、F等稀有金属元素和挥发分元素在这些黑云母中变化较大,而且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根据全岩分析结果,该地区变质沉积岩的锂含量中位数为50.4×10^(-6),与周缘造山带内岩浆岩的锂含量相似。结合前人碎屑锆石的研究结果,这反映了物源对沉积岩中锂含量的控制作用。若以此作为花岗质岩浆的源岩,不可能直接通过部分熔融形成含矿熔体,而需要岩浆的高分异演化。变质沉积岩全岩和黑云母中锂的含量与Cs、Sn、F等稀有金属成矿相关元素有正相关性,表明富锂熔-流体对围岩沉积岩的改造是导致围岩变质沉积岩中锂富集的原因。富锂熔体在上升侵位过程中,对围岩中锂的萃取可以忽略不计,与之相反,这些富锂岩浆是导致区域围岩富锂的主要原因。空间上,富锂变质沉积岩与已发现的锂矿点关系密切,或许可以利用这一关系,定位区域内的含锂矿伟晶岩,特别是对于高海拔和高差较大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潘-甘孜构造 可尔因地区 变质沉积岩 黑云母 稀有金属成矿
下载PDF
川西容须卡-亚马宗地区红柱石远景储量预测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洪健 《四川地质学报》 1998年第2期62-64,共3页
在康定、道孚、雅江三县接壤处。从甲基卡至容须卡,经大岩窝至亚马宗,再经扎坝、瓦多而至扎麦的范围内,都可见含红柱石的片岩出露,面积广大,约104675km2。
关键词 红柱石 远景储量 十字石 红柱石矿床 接触变质 石英片岩 变质 川西 云母花岗岩 石英脉
下载PDF
下扬子区加里东期构造古地理问题 被引量:25
6
作者 吴浩若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43-248,共6页
一般将江绍断裂作为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在下扬子区的分界,但江绍断裂是晋宁期缝合带,二者在加里东期的关系需要解决。赣东北和皖南元古界变质岩构成复背斜核部,两翼的寒武—奥陶系由里向外由盆地—斜坡相转为台地相,相界线标志出扬子台... 一般将江绍断裂作为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在下扬子区的分界,但江绍断裂是晋宁期缝合带,二者在加里东期的关系需要解决。赣东北和皖南元古界变质岩构成复背斜核部,两翼的寒武—奥陶系由里向外由盆地—斜坡相转为台地相,相界线标志出扬子台缘位置在皖南石台—泾县一线,华夏台缘位置在浙西江山—开化—临安一线,中央的变质岩区应为当时江南海盆的一部分。奥陶纪末沉积格局有重大变化,显示这里的江南海盆转化为陆屑来源的楔形“江南隆起”。复背斜两翼寒武—奥陶系的构造变形则由外向里增强,直至同斜倒转的褶皱形态,表明江南隆起属加里东褶皱带。隆起两侧及东北方有很厚的志留系碎屑岩,沉积序列自下而上由浅海相转为滨海相和三角洲相以至陆相沉积。空间上往东北方江苏境内海相沉积更为发育,志留纪晚期仍有海相记录,与泥盆系之间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到印支期才发生构造变形。在下扬子区,扬子和华夏地块之间,加里东褶皱带和印支褶皱带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扬子区 加里东期 构造古地理 寒武-奥陶系 华夏地块 江南隆起 构造变形 不整合接触 褶皱 扬子地块 变质岩区 沉积格局 褶皱形态 陆相沉积 三角洲相 沉积序列 海相沉积 缝合 晋宁期 元古界 赣东北 台地相 斜坡相 奥陶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