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椰子芯叶2种挥发物对红棕象甲成虫行为影响
1
作者 吕朝军 钟宝珠 +1 位作者 袁伟钦 李文莲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88,共6页
[目的]阐明红棕象甲对椰子芯叶挥发物E,E-2,4-壬二烯醛和反式-2-壬醛的行为学反应。[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了红棕象甲室内饲养个体和田间野生个体对椰子芯叶2种挥发物的室内选择行为,并分析了椰子挥发物处理对红棕象甲雌虫刺探... [目的]阐明红棕象甲对椰子芯叶挥发物E,E-2,4-壬二烯醛和反式-2-壬醛的行为学反应。[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了红棕象甲室内饲养个体和田间野生个体对椰子芯叶2种挥发物的室内选择行为,并分析了椰子挥发物处理对红棕象甲雌虫刺探、产卵的影响。[结果](1)经E,E-2,4-壬二烯醛处理后,室内饲养的雄虫对其产生显著正偏好;在经反式-2-壬醛处理后,室内饲养的雌虫和雄虫均对挥发物处理组表现出显著正偏好。(2)采用E,E-2,4-壬二烯醛处理后,室内饲养的雌虫对处理组椰皮的刺探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3)经E,E-2,4-壬二烯醛处理后,所有试虫的单雌产卵量和刺探成功产卵率,与对照相比均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而经反式-2-壬醛处理后,室内饲养的红棕象甲雌虫对椰皮的产卵选择偏好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组,且刺探产卵成功率与对照相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4)在对反式-2-壬醛和E,E-2,4-壬二烯醛处理的竞争选择结果中,室内饲养和田间诱捕的红棕象甲在行为选择、刺探及产卵中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结论]不同红棕象甲种群对椰子芯叶挥发物E,E-2,4-壬二烯醛和反式-2-壬醛的趋向偏好存在差异,并影响后期的刺探和产卵成功率,同时红棕象甲对这2种挥发物的竞争选择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棕象甲 E E-2 4-壬二烯醛 反式-2-壬醛 行为反应
下载PDF
红棕象甲幼虫的基本营养成分与抗氧化活性分析
2
作者 阚金涛 陈梦冉 +2 位作者 张玉锋 张楚毓 覃伟权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65-72,共8页
通过测定红棕象甲幼虫的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基本营养成分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并与其他常见食物进行对比,综合评价红棕象甲幼虫的营养功能活性。结果表明:红棕象甲幼虫中含有42.73%的蛋白质,49.90%的脂肪和1.55%的灰分;蛋白质中... 通过测定红棕象甲幼虫的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基本营养成分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并与其他常见食物进行对比,综合评价红棕象甲幼虫的营养功能活性。结果表明:红棕象甲幼虫中含有42.73%的蛋白质,49.90%的脂肪和1.55%的灰分;蛋白质中含有以酪氨酸(15.86%)为主的17种氨基酸;脂肪酸组成中以不饱和脂肪酸(58.03%)为主,其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为50.52%和1.21%,n-6∶n-3比例为3.23;矿质元素中以钾、镁和钙的含量相对较高,同时还含有少量的锰、铁、铜和锌。红棕象甲幼虫水提物对DPPH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对较好,醇提物具有相对较好的亚铁离子螯合能力。研究结果为红棕象甲幼虫的资源化开发利用提供了数据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棕象甲 营养成分 挥发性物质 脂肪酸 微量元素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昆明地区红棕象甲防治技术的研究
3
作者 陈兴荣 李培仙 马晓宇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4期34-36,共3页
外来侵入检疫害虫红棕象甲在昆明地区每年发生1~2代,世代重叠,以幼虫、蛹、成虫等多个虫态越冬,并以幼虫越冬居多,繁殖数量大,扩散速度快。红棕象甲成虫主要从加拿利海枣树心叶或树干受伤部位侵入树体,以幼虫为害植物嫩径,隐蔽性非常高... 外来侵入检疫害虫红棕象甲在昆明地区每年发生1~2代,世代重叠,以幼虫、蛹、成虫等多个虫态越冬,并以幼虫越冬居多,繁殖数量大,扩散速度快。红棕象甲成虫主要从加拿利海枣树心叶或树干受伤部位侵入树体,以幼虫为害植物嫩径,隐蔽性非常高,初期为害症状不明显,后期严重时会导致为害植株死亡。在昆明区域,采用了3个配方杀虫剂组合配方对红棕象甲防治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按照5∶6∶3的配比进行配制的敌敌畏乳油+氧化乐果乳油+乙酰甲胺磷乳油混合药液,药液总量配兑水160倍;按照10∶3∶6的配比进行配制的敌敌畏乳油+辛硫磷乳油+乙酰甲胺磷乳油混合药液,药液总量配兑水100倍的混合药剂杀虫剂均可有效防治为害加那利海枣的害虫红棕象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棕象甲 加拿利海枣 杀虫剂 混合药剂 防治
下载PDF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在红棕象甲寄主定位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4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4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
近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植物虫害研究团队在棕榈检疫性害虫红棕象甲的寄主定位方面取得进展。该研究成果初步揭示了红棕象甲雌虫定向危害椰子树冠的作用机制,为该虫的精准防控和引诱剂研发提供了技术和理论参考。红棕象甲是... 近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植物虫害研究团队在棕榈检疫性害虫红棕象甲的寄主定位方面取得进展。该研究成果初步揭示了红棕象甲雌虫定向危害椰子树冠的作用机制,为该虫的精准防控和引诱剂研发提供了技术和理论参考。红棕象甲是危害椰子、椰枣等棕榈植物的重大害虫,也是中国重要的林业检疫害虫,但在其与寄主互作机制方面研究仍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棕象甲 检疫性害虫 榈植物 寄主定位 植物虫害 引诱剂 互作机制 检疫害虫
下载PDF
嗜菌异小杆线虫H06品系对红棕象甲各虫态的致病力及侵染行为
5
作者 吕朝军 赵建超 +3 位作者 钟宝珠 张楚毓 陈拓 李文莲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98-1703,共6页
为阐明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 EPNs)对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的防控潜力,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了嗜菌异小杆线虫H06品系对红棕象甲各虫态的致病力及其侵染行为学特性。结果表明,各虫态红棕象甲被EPN... 为阐明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 EPNs)对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的防控潜力,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了嗜菌异小杆线虫H06品系对红棕象甲各虫态的致病力及其侵染行为学特性。结果表明,各虫态红棕象甲被EPNs侵染后,卵的死亡率最高,LC_(50)为104.85 IJs/mL,其次为1~2龄幼虫、3~4龄幼虫和5~6龄幼虫,其LC_(50)分别为165.34、215.31、292.26IJs/mL;7~10龄幼虫和蛹对EPNs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不同接种部位对不同龄期幼虫死亡率的影响中,3龄幼虫处理以气孔和肛门接种的死亡率较高,分别为91.11%和78.89%,而6龄和8龄幼虫处理中均以口器接种致死率最高;在肛门接种处理中,各龄期的红棕象甲幼虫死亡率无显著差异。经EPNs侵染后,红棕象甲各虫态体色均变成红色或红褐色,轻触虫体无自主反应,同时幼虫伴随体壁皱缩;线虫接近供试虫体表气孔后,会在气孔周围停留片刻,最后从气孔处进入虫体,成功侵入的EPNs个体数量约占3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菌异小杆线虫 致病力 红棕象甲 形态学
下载PDF
嗜菌异小杆线虫H06品系对红棕象甲致病力的时间效应及对血淋巴的影响
6
作者 吕朝军 张楚毓 +2 位作者 钟宝珠 赵建超 陈拓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3-269,共7页
【目的】阐明嗜菌异小杆线虫H06品系处理对红棕象甲血淋巴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生理生化测定法,研究了嗜菌异小杆线虫H06品系对红棕象甲不同虫态的致病力及对血淋巴各项指标的调节作用。【结果】嗜菌异小杆线虫H0... 【目的】阐明嗜菌异小杆线虫H06品系处理对红棕象甲血淋巴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生理生化测定法,研究了嗜菌异小杆线虫H06品系对红棕象甲不同虫态的致病力及对血淋巴各项指标的调节作用。【结果】嗜菌异小杆线虫H06品系对红棕象甲不同虫态的致病力与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均呈正相关性,经嗜菌异小杆线虫H06品系处理后,红棕象甲血淋巴总量和血淋巴酯酶均呈前期升高、后期降低的趋势,处理后72 h的血淋巴总量和酯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39.73%和53.36%;血淋巴蛋白含量与对照相比呈下降的趋势,虽在60 h时有一个短暂的回升,之后又迅速下降,其中在处理后72 h,血淋巴的蛋白含量与对照相比下降74.96%。【结论】嗜菌异小杆线虫H06品系的侵入破坏了红棕象的血淋巴免疫系统,本研究结果可为揭示昆虫病原线虫对红棕象甲的致病机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菌异小杆线虫H06品系 红棕象甲 血淋巴 致病机理
下载PDF
红棕杜鹃(原变种)叶中一个新的杜鹃色烯杂萜及其抗凝血活性评价
7
作者 杨勇勋 颜瑜 黄海燕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4期607-611,共5页
采用硅胶、MCI Gel、Sephadex LH-20、ODS等柱色谱,结合半制备液相色谱,从红棕杜鹃(原变种)叶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分离纯化得到一对双键位置异构的杜鹃色烯杂萜化合物:isoconfluentin(1)和(+)-confluentin(2),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采用硅胶、MCI Gel、Sephadex LH-20、ODS等柱色谱,结合半制备液相色谱,从红棕杜鹃(原变种)叶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分离纯化得到一对双键位置异构的杜鹃色烯杂萜化合物:isoconfluentin(1)和(+)-confluentin(2),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运用现代波谱学方法(1D和2D NMR、UV、IR、MS等)对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而且采用色烷/色烯螺旋规则(chromane/chromene helicity rule)鉴定它们的绝对构型均为2 S构型。测定化合物1和2的体外凝血酶原时间,发现它们均具有有效的抗凝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棕杜鹃(原变种) 杜鹃色烯杂萜 抗凝血作用
下载PDF
红棕象甲对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槟榔的风险分析及综合防治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庆胜 钟宝珠 吕朝军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第12期61-64,共4页
红棕象甲是我国林业重要检疫害虫,2020年在海南首次被报道危害槟榔。槟榔作为陵水黎族自治县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红棕象甲的大量发生对陵水的槟榔生长造成严重影响。文章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角度,评价了红棕象甲对陵水槟榔危害... 红棕象甲是我国林业重要检疫害虫,2020年在海南首次被报道危害槟榔。槟榔作为陵水黎族自治县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红棕象甲的大量发生对陵水的槟榔生长造成严重影响。文章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角度,评价了红棕象甲对陵水槟榔危害的风险程度,参考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其风险综合评估值(R值)为2.20,属于高度危险有害生物;同时,文章从检疫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防治及化学防治等不同角度阐述了槟榔园红棕象甲的综合防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棕象甲 槟榔 风险分析 治理策略
下载PDF
红棕象甲幼虫对吡虫啉敏感性测定及中毒行为学反应
9
作者 张楚毓 袁伟钦 +5 位作者 赵建超 李龙伟 吕朝军 陈拓 钟宝珠 覃伟权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4-111,共8页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红棕象甲幼虫对吡虫啉的敏感性及其中毒后的行为学反应。[方法]采用经口注射法,研究了吡虫啉处理对红棕象甲高龄幼虫的致死中剂量和致死中时间,并分析了经药剂处理后红棕象甲的形态学变化。[结果](1)在供试剂量下,吡...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红棕象甲幼虫对吡虫啉的敏感性及其中毒后的行为学反应。[方法]采用经口注射法,研究了吡虫啉处理对红棕象甲高龄幼虫的致死中剂量和致死中时间,并分析了经药剂处理后红棕象甲的形态学变化。[结果](1)在供试剂量下,吡虫啉对红棕象甲幼虫的致死中时间(LT_(50))无显著差异,随供试时间延长,致死中剂量(LD_(50))呈现降低趋势,其中在处理后96 h的LD_(50)为每头0.43μg。(2)在每头25μg剂量吡虫啉处理后10~11 min,红棕象甲幼虫丧失活动能力,而在每头62.5~500μg剂量处理中,试虫丧失活动能力的时长介于1~30 min。(3)吡虫啉处理后红棕象甲幼虫的毒理学症状随处理时间延长依次主要表现为:虫体蜷缩、皱缩、抖动、口器持续大张、体壁松软、体壁僵硬、平衡感缺失后恢复等,其中抖动、口器持续大张、体壁僵硬等现象随时间的延长会反复交替出现。除口器持续大张状态外,其余各状态的出现频率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均在处理后48 h出现。(4)高剂量下个别试虫会出现内容物崩出的现象,且高剂量会更快的完成各毒理学症状的表现。(5)在经过重新喂食后,部分中毒反应出现缓解,其中以口器持续大张状态在喂食后24 h缓解最为明显。[结论]吡虫啉对红棕象甲的LT_(50)与供试剂量大小无明显相关性。经吡虫啉处理后,红棕象甲幼虫出现明显的中毒反应,同时在经过重新饲喂取食后,部分症状会有所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虫啉 红棕象甲 胃毒活性 行为学反应
下载PDF
警惕外来危险害虫红棕象甲的扩散 被引量:53
10
作者 鞠瑞亭 李跃忠 +3 位作者 杜予州 池杏珍 严巍 徐颖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9-163,共5页
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Olivier)是棕榈科植物外来危险害虫,该虫原产印度,20世纪80年代扩散到中东,目前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海南、广西、广东、台湾、云南、西藏(墨脱)等地区,存在进一步扩张的趋势。文章对该虫的地理起源及分... 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Olivier)是棕榈科植物外来危险害虫,该虫原产印度,20世纪80年代扩散到中东,目前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海南、广西、广东、台湾、云南、西藏(墨脱)等地区,存在进一步扩张的趋势。文章对该虫的地理起源及分布、生物学特性、寄主及防治等方面作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棕象甲 地理分布 生物学 寄主 防治
下载PDF
上海地区红棕象甲的耐寒性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鞠瑞亭 王凤 +2 位作者 肖娱玉 李跃忠 杜予州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6-232,共7页
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Olivier)是我国危害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入侵害虫,为探明其越冬抗寒性,利用过冷却点测定仪测定了红棕象甲上海种群不同虫态的过冷却点,在低温箱内测定了该虫不同虫态的耐寒性,然后结合田间越冬模拟试验... 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Olivier)是我国危害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入侵害虫,为探明其越冬抗寒性,利用过冷却点测定仪测定了红棕象甲上海种群不同虫态的过冷却点,在低温箱内测定了该虫不同虫态的耐寒性,然后结合田间越冬模拟试验、气象资料和寄主分布情况,初步确定了红棕象甲在我国的越冬北界。结果表明:红棕象甲过冷却点随虫态的发育程度的升高而下降,卵、1龄幼虫、5龄幼虫、9龄幼虫和成虫的平均过冷却点分别为-5.92,-6.42,-7.19,-7.43和-11.84℃,过冷却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卵>幼虫>成虫。在6,24,48和72h4个时间处理下,各虫态在低温与存活率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的logistic回归,半致死温度(Ltemp50)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上升,不同虫态在处理72h后,卵、1龄幼虫、5龄幼虫、9龄幼虫和成虫之间的Ltemp50分别为1.61,-1.67,-2.39,-2.40和-0.40℃,各虫态耐寒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依次为:卵<成虫<幼虫。红棕象甲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与其耐寒性并不完全相关,幼虫和成虫均可能是该虫的越冬虫态。连续两年的田间模拟越冬试验表明,在上海地区,红棕象甲的幼虫和成虫的越冬存活率均在60%以上,说明红棕象甲在上海地区是可以越冬的。根据这些结果,结合寄主分布情况,初步将红棕象甲在我国的越冬北界定于北纬35°附近,即1月份0℃等温线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棕象甲 过冷却点 耐寒性 越冬 榈科植物
下载PDF
红棕杜鹃不同海拔种群的表型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苏应雄 张雪 +3 位作者 王文礼 赵云勇 王跃华 申仕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6-362,共7页
为了揭示高山杜鹃群体在不同海拔梯度上的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以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分布的5个海拔梯度红棕杜鹃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12个性状的测量,分析不同海拔梯度下红棕杜鹃种群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1)调查... 为了揭示高山杜鹃群体在不同海拔梯度上的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以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分布的5个海拔梯度红棕杜鹃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12个性状的测量,分析不同海拔梯度下红棕杜鹃种群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1)调查的12个性状中5个存在显著差异,占总表型性状的41.67%;各性状变异系数(CV)的大小分布在8.51%~34.32%之间;相对极差(R′)分布在38.04%~100%之间,低海拔种群(P1和P2)的表型性状变异丰富、极端变异高,而中、高海拔种群(P3、P4、P5)的表型性状变异和极端变异程度较低。(2)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轿子山红棕杜鹃不同海拔种群存在丰富的表型多样性,5个海拔种群的平均表型多样性指数为2.453 4,12个表型性状的平均多样性指数为4.076 3。(3)相关性分析表明,花序宽和花柄长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其它性状与海拔相关性并不显著。(4)聚类分析表明,红棕杜鹃不同海拔种群可以聚为明显的2支。研究认为,轿子山自然保护区红棕杜鹃不同海拔种群的环境异质性是影响其表型变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棕杜鹃 表型多样性 海拔 遗传变异 保护
下载PDF
几种引诱物对红棕象甲的诱集和田间监测 被引量:25
13
作者 覃伟权 马子龙 +4 位作者 吴多杨 蔡希灼 王永壮 赵辉 韩超文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42-46,共5页
应用四臂嗅觉仪室内测定5种引诱物对红棕象甲成虫的嗅觉反应。结果表明,5种试验材料对试虫有一定引诱作用,其中聚集信息素、活雌虫和甘蔗诱集效果最明显。田问诱集试验结果表明,聚集信息素、活雌虫和甘蔗对红棕象甲成虫有好的大田诱集作... 应用四臂嗅觉仪室内测定5种引诱物对红棕象甲成虫的嗅觉反应。结果表明,5种试验材料对试虫有一定引诱作用,其中聚集信息素、活雌虫和甘蔗诱集效果最明显。田问诱集试验结果表明,聚集信息素、活雌虫和甘蔗对红棕象甲成虫有好的大田诱集作用,菠萝和假槟榔田间诱集效果不明显。种群动态监测结果表明,红棕象甲在海南文昌地区,1 a有4次发生高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诱物 红棕象甲 诱集效果 田间监测
下载PDF
诱捕条件对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田间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阎伟 刘丽 +3 位作者 李朝绪 黄山春 覃伟权 彭正强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03-1007,共5页
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Oliver是世界著名的严重危害棕榈植物的毁灭性入侵害虫,现已传入我国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对我国棕榈植物的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本文比较了聚集信息素来源、诱捕器设置高度、颜色和类型对红棕象甲成... 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Oliver是世界著名的严重危害棕榈植物的毁灭性入侵害虫,现已传入我国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对我国棕榈植物的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本文比较了聚集信息素来源、诱捕器设置高度、颜色和类型对红棕象甲成虫诱捕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不同来源的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诱捕效果无显著差异;诱捕器置于地面诱捕效果最好;红色和黑色诱捕器的诱虫量显著优于白色和黄色诱捕器;诱捕器类型对诱虫量无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的监测技术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棕象甲 聚集信息素 诱捕器 诱捕效果
下载PDF
红棕象甲室内生物学特性及形态观察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凤 鞠瑞亭 +3 位作者 李跃忠 徐颖 杜予州 周建明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6-560,F0004,共6页
在室内对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Fab.生物学特性和形态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在26℃、RH80%、寄主食料华盛顿棕榈饲养条件下,红棕象甲世代历期平均114.77d,最短87.00d、最长166.00d,其中卵期平均3.50d,幼虫期平... 在室内对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Fab.生物学特性和形态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在26℃、RH80%、寄主食料华盛顿棕榈饲养条件下,红棕象甲世代历期平均114.77d,最短87.00d、最长166.00d,其中卵期平均3.50d,幼虫期平均36.68d,结茧到产卵前历期平均29.96d。幼虫以8龄为主,1-2龄幼虫的体重小于0.01g,头壳宽短于1.0mm,3龄后幼虫体重、头壳宽度、体长和体宽开始增加,8龄时幼虫平均体重为3.36g,头壳宽度6.0mm。成虫雌雄性比1.78:1,补充营养能显著延长成虫寿命.在无补充营养时,雌雄成虫寿命只有7.00d左右,而在补充营养后,雌雄成虫寿命最长可分别达130.00d和244.00d。雌虫产卵量最大376粒,最小89粒,平均216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棕象甲 生物学特性 形态
下载PDF
红棕象甲幼虫化学防治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刘丽 阎伟 +5 位作者 魏娟 黄山春 张晶 覃伟权 曹建华 彭正强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8期1545-1548,共4页
针对红棕象甲的生物学特性,采用灌根法、灌淋法、打孔注药法和熏蒸法等化学防治方法对红棕象甲幼虫进行了野外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依次为:熏蒸法>打孔注药法>灌淋法>灌根法。用磷化钙以每株树9.6 g的剂量进行根部熏蒸,... 针对红棕象甲的生物学特性,采用灌根法、灌淋法、打孔注药法和熏蒸法等化学防治方法对红棕象甲幼虫进行了野外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依次为:熏蒸法>打孔注药法>灌淋法>灌根法。用磷化钙以每株树9.6 g的剂量进行根部熏蒸,5 d后防效达83.03%,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棕象甲 化学防治 熏蒸
下载PDF
红棕象甲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丽 万婕 +4 位作者 阎伟 李朝绪 黄山春 覃伟权 张晶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5-98,共4页
红棕象甲是我国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外来入侵害虫,具有隐蔽钻蛀的危害特点,对其进行防治具有一定难度。在我国,对红棕象甲生物防治的研究还很少报道,为对我国红棕象甲的生物防治研究提供科学参考及建议,综述了昆虫病原线虫、昆虫病原真菌... 红棕象甲是我国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外来入侵害虫,具有隐蔽钻蛀的危害特点,对其进行防治具有一定难度。在我国,对红棕象甲生物防治的研究还很少报道,为对我国红棕象甲的生物防治研究提供科学参考及建议,综述了昆虫病原线虫、昆虫病原真菌、昆虫病原细菌以及其他天敌对红棕象甲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棕象甲 昆虫病原线虫 昆虫病原真菌 昆虫病原细菌 生物防治
下载PDF
红棕象甲在中国的风险性分析 被引量:21
18
作者 覃伟权 李朝绪 黄山春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79-82,85,共5页
红棕象甲是我国林业检疫性害虫。运用国际植物检疫措施实施标准(ISPM)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程序,建立红棕象甲传入风险分析评估模型,采用定性分析和多指标综合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分布情况,风险值为2;潜在的经... 红棕象甲是我国林业检疫性害虫。运用国际植物检疫措施实施标准(ISPM)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程序,建立红棕象甲传入风险分析评估模型,采用定性分析和多指标综合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分布情况,风险值为2;潜在的经济危害性,风险值为2.4;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风险值为3;传播扩散的可能性,风险值为1.89;风险管理难度,风险值为2.33。红棕象甲的综合风险性值为2.29,符合高风险检疫性害虫条件,在我国很多地区易定殖,对我国的棕榈科植物威胁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棕象甲 检疫 有害生物 风险分析 中国
下载PDF
红棕象甲危害现状和主要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魏娟 覃伟权 +2 位作者 马子龙 李科明 黄山春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0-112,共3页
介绍了红棕象甲在国内外的危害状况,阐述了近年来其主要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对该虫在我国的进一步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同时对该虫综合防治策略和方案的制定也具有实用意义。
关键词 红棕象甲 危害现状 防治措施
下载PDF
一株对红棕象甲幼虫和卵有致病力的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晶 覃伟权 +1 位作者 阎伟 彭正强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12期2331-2335,共5页
从自然死亡的红棕象甲卵和幼虫尸中分离得到一株产红色色素的昆虫病原菌HN-1菌株,经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测定和分子鉴定,确定为:为粘质沙雷氏菌亚种(Serratia marcescens subsp);16S rDNA通用引物扩增该菌得到了预期的1 408 bp条带,并... 从自然死亡的红棕象甲卵和幼虫尸中分离得到一株产红色色素的昆虫病原菌HN-1菌株,经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测定和分子鉴定,确定为:为粘质沙雷氏菌亚种(Serratia marcescens subsp);16S rDNA通用引物扩增该菌得到了预期的1 408 bp条带,并与粘质沙雷氏菌亚种Serratia marcescens subsp的支持率高达100%。生物测定表明该菌对红棕象甲幼虫的致死率为60%,对卵的孵化率降低80%,证明该菌株对红棕象甲幼虫及卵有一定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氏菌 红棕象甲 16S RDNA序列 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