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48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小说话”与《红楼梦》文学经典的建构
1
作者 温庆新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159,共8页
现代“小说话”不仅关注《红楼梦》的文化典范价值,而且将《红楼梦》当作重要的文学经典作品;不仅从小说类型归纳与小说史定位来强调《红楼梦》的文学经典性,而且基于现代文化语境发掘出《红楼梦》新的审美意义。这是现代“小说话”批... 现代“小说话”不仅关注《红楼梦》的文化典范价值,而且将《红楼梦》当作重要的文学经典作品;不仅从小说类型归纳与小说史定位来强调《红楼梦》的文学经典性,而且基于现代文化语境发掘出《红楼梦》新的审美意义。这是现代“小说话”批评者对《红楼梦》阅读“体验”后,意图与文本进行怡然自得交流的体现。作为一种批评与阅读媒介,现代“小说话”不仅对传统小说的现代接受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而且能够揭示彼时小说批评的新原则与新意义导向的文化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话” 红楼梦 阅读史 经典建构
下载PDF
再造范式:胡适《红楼梦考证》现代论争的思想史价值
2
作者 温庆新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31,共9页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学者对胡适《红楼梦考证》的长时段批评,呈现出赞誉与批判并存的态势。赞誉者主要基于知识“兴味”与“红学史”,肯定该文的“考证”方法契合了现代人的知识结构,推动《红楼梦》研究进入新的“阶段”。批判者不...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学者对胡适《红楼梦考证》的长时段批评,呈现出赞誉与批判并存的态势。赞誉者主要基于知识“兴味”与“红学史”,肯定该文的“考证”方法契合了现代人的知识结构,推动《红楼梦》研究进入新的“阶段”。批判者不仅否定该文的“材料”使用与纠缠于“政治问题”,而且意图构建适应现代社会情境的新艺术性研究范式。这是一种以现代学者“当下”需求重构《红楼梦》“过去”意义的言说模式,诱导世人对《红楼梦考证》的“未来”价值予以新的研判。可以说,《红楼梦考证》的现代批评是时人以“新目光新方法”的文艺批评为抓手,努力参与现代社会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理应引起学界的充分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红楼梦考证》 范式 经典构建
下载PDF
论《红楼梦》之画骨三法
3
作者 王瑛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13,共8页
《红楼梦》中人性之真善美,令人怦然心动,人多赞之。然《红楼梦》对人性恶之批判,一样侵骨噬魂。仅以叙述者可靠与否为视角察赵姨娘、王夫人、王熙凤等三人,即可发现叙述者振奋精神,调整态度,时而真诚,时而作伪,时而故作缄默,手段不同,... 《红楼梦》中人性之真善美,令人怦然心动,人多赞之。然《红楼梦》对人性恶之批判,一样侵骨噬魂。仅以叙述者可靠与否为视角察赵姨娘、王夫人、王熙凤等三人,即可发现叙述者振奋精神,调整态度,时而真诚,时而作伪,时而故作缄默,手段不同,却同样揭了这三位女子光鲜的表皮,暴露出她们骨子里的卑劣、刻毒与凶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可靠叙述 不可靠叙述 人性恶
下载PDF
《红楼梦》:人类史上融悲剧与史诗于一体的最美小说
4
作者 洪迪 《台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红楼梦》属于地久天长的地球村里的全人类。在两个半世纪红内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其现实主义的基底与因情而幻的变形相统一的特创的情幻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途径,更进而切实评价其为人类史上融悲剧与史诗于一体的伟大的最美小说。
关键词 红楼梦 情幻现实主义 悲剧 史诗 最美小说
下载PDF
20世纪前半期《红楼梦》译者群体研究
5
作者 季淑凤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1-36,96,127,共8页
以20世纪前半期《红楼梦》的英译者群体为研究对象,考察该时期同一文化系统下译者怎样参与、回应以致影响《红楼梦》的翻译与传播;基于译者群体在身份、国籍等方面呈现的变化,分析这些因素对翻译选材、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所产生的影响... 以20世纪前半期《红楼梦》的英译者群体为研究对象,考察该时期同一文化系统下译者怎样参与、回应以致影响《红楼梦》的翻译与传播;基于译者群体在身份、国籍等方面呈现的变化,分析这些因素对翻译选材、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所产生的影响。译者群体从自己的身份出发,或出于服务语言的需要,或出于传播中国文化的需要,抑或为了满足读者异域情调的需要,大都采取意译和创造性翻译的策略,从不同侧面再现了《红楼梦》这部经典名著的文学价值和意义,展示了时代和文化因素对该译者群体所起的整体作用,为当今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译者群体 20世纪前半期
下载PDF
闲话《红楼梦》里的明清税事
6
作者 漆亮亮 《税收征纳》 2024年第2期52-53,共2页
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通常被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基于自身家族经历创作,融入了明清时期的社会生活特征。其中的一些税事情节,不仅推动着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且让今人得以管窥明清时期的税收社会生态。以下大体依循小... 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通常被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基于自身家族经历创作,融入了明清时期的社会生活特征。其中的一些税事情节,不仅推动着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且让今人得以管窥明清时期的税收社会生态。以下大体依循小说章回顺序聊聊其中的税事。林如海出任巡盐御史。《红楼梦》第二回中,贾雨村被革去知府官职后来到维扬,“闻得今岁鹾政点的是林如海……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此处的“鹾政”即盐政。明清时期,盐税收入占当时赋税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因而被政府以专卖形式牢牢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如海 贾雨村 红楼梦 巡盐御史 章回 情节的发展 清代作家 曹雪芹
下载PDF
《红楼梦》对语文教育教学的若干启示
7
作者 顾之川 《曹雪芹研究》 2024年第1期73-81,共9页
《红楼梦》中对贾宝玉的语文读写实践、林黛玉的诗歌教学、薛宝钗的戏曲文学赏析,以及“偷读”秘密、海棠诗社、试才题对额等描写,寄托着曹雪芹的教育理想和教学观念。本文试从语文教育的视角,梳理发生在大观园中的偷读乐事、读写结合... 《红楼梦》中对贾宝玉的语文读写实践、林黛玉的诗歌教学、薛宝钗的戏曲文学赏析,以及“偷读”秘密、海棠诗社、试才题对额等描写,寄托着曹雪芹的教育理想和教学观念。本文试从语文教育的视角,梳理发生在大观园中的偷读乐事、读写结合、自主学习等语文故事,据此分析对语文教育教学的若干启示,即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大胆表达、教师要“杂学旁搜”、优秀教师须有扎实学识等,并就《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语文教育 整本书阅读 教学
下载PDF
叙事学视角下《红楼梦》两个英译本对比研究
8
作者 宋燕 薛向莹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4期3-6,共4页
本文通过对杨宪益和霍克斯两位翻译家的《红楼梦》英译本进行对比,探讨在叙事学框架下译者的决策过程和策略选择。研究发现,杨宪益注重外貌描写,霍克斯注重内在性格和情感表现,这反映了两位译者在叙述要素上的取舍和权衡。总体而言,叙... 本文通过对杨宪益和霍克斯两位翻译家的《红楼梦》英译本进行对比,探讨在叙事学框架下译者的决策过程和策略选择。研究发现,杨宪益注重外貌描写,霍克斯注重内在性格和情感表现,这反映了两位译者在叙述要素上的取舍和权衡。总体而言,叙事学理论为理解《红楼梦》翻译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对跨文化传播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学 红楼梦 英译本 对比研究
下载PDF
《红楼梦》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研究
9
作者 张楠 《普洱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6-58,共3页
翻译是两种文化间的转化和交流,是文化解码的过程,翻译中的异化或归化的选择逐渐成为文学作品翻译的核心内容。其中异化翻译有助于体现文化与语言差异,以及规避文化帝国主义、种族中心主义、文化自恋等问题。归化翻译则能处理好源语文... 翻译是两种文化间的转化和交流,是文化解码的过程,翻译中的异化或归化的选择逐渐成为文学作品翻译的核心内容。其中异化翻译有助于体现文化与语言差异,以及规避文化帝国主义、种族中心主义、文化自恋等问题。归化翻译则能处理好源语文本中的文化形态问题,使翻译作品易懂、自然,对于不了解文化背景的读者也不难理解。《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著作,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思想,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应从概念内涵出发,明确两种翻译策略在《红楼梦》翻译中的应用方向及策略,从而为后人更好地翻译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翻译 归化 异化
下载PDF
从“茶文化”视角对《红楼梦》中“茶”相关词条的分类和演化比较研究
10
作者 任敏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2期223-225,共3页
从现代茶学划分为茶之品类、茶之用具、茶之用水、茶之饮用方式、茶之健康、茶之俗语、茶之风俗习惯七方面,对《红楼梦》120回中112回涉及491个“茶”字及“茶”的相关词条,进行分类,归纳,解释,研究在这本文学巨著中所呈现的中华茶文化... 从现代茶学划分为茶之品类、茶之用具、茶之用水、茶之饮用方式、茶之健康、茶之俗语、茶之风俗习惯七方面,对《红楼梦》120回中112回涉及491个“茶”字及“茶”的相关词条,进行分类,归纳,解释,研究在这本文学巨著中所呈现的中华茶文化的茶之“大俗”的广泛性、普遍性与生活性和茶之“大雅”的恢弘性、精美性与艺术性,是对红学研究提供的新视角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红楼梦 红学 文化特征
下载PDF
“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文旅融合开发成就及启示(上)
11
作者 张平仁 《曹雪芹研究》 2024年第1期94-106,共13页
“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定位于“读《红楼梦》”,是文学名著文旅融合开发的典范。其内容呈现围绕再现、传承与评价展开,包括读文本、读传承、读评价、读生活几大方面;其表现主旨包括梦幻之感、审美之情、仁善之心、哲思之理;其表... “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定位于“读《红楼梦》”,是文学名著文旅融合开发的典范。其内容呈现围绕再现、传承与评价展开,包括读文本、读传承、读评价、读生活几大方面;其表现主旨包括梦幻之感、审美之情、仁善之心、哲思之理;其表现方式指向沉浸式体验,运用穿越之法、意境之美、不结之结等方式来达成。幻城剧情编创在剧情设置、礼俗常识等方面有一些可商榷改进之处。幻城的多方面成就可为文学性文旅融合开发提供借鉴启示。本文分上下两篇,此为上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戏剧幻城 文旅融合
下载PDF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人文指向
12
作者 俞晓红 《曹雪芹研究》 2024年第1期61-72,共12页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与研讨,应以这一经典作品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理想为重要题旨,打破以往的认知局限,挖掘名著的人文教育价值,唤醒师生的生命体验、情感认知和人格追求,使名著的精神世界与读者的心灵成长彼此参证。
关键词 红楼梦 整本书阅读教学 人文指向
下载PDF
《红楼梦》在韩国的传播与翻译
13
作者 金星 霍婷婷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4-128,共5页
《红楼梦》传入韩国已近200年,最早的乐善斋全译《红楼梦》也已问世130多年,20世纪出现的各种韩文译本更是高达30多种。《红楼梦》在韩国的传播与翻译经历了朝鲜时代、开化后至八十年代初、八十年代末至新世纪三个时期,其翻译特征则表... 《红楼梦》传入韩国已近200年,最早的乐善斋全译《红楼梦》也已问世130多年,20世纪出现的各种韩文译本更是高达30多种。《红楼梦》在韩国的传播与翻译经历了朝鲜时代、开化后至八十年代初、八十年代末至新世纪三个时期,其翻译特征则表现为韩译本中的语言特点、汉字文化圈下的直译与意译、韩译的社会文化背景三个方面。《红楼梦》的东传不仅展现了韩国的文字、文学、社会的近代化的过程,也反映了韩国不同身份读者对中国文化理解与阐释方式,体现了中韩关系的发展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韩译《红楼梦 红楼梦》传播
下载PDF
2023正定红楼梦文化周成功举办
14
作者 编辑部 《曹雪芹研究》 2024年第1期72-72,共1页
2023年12月22日至12月29日,为期八天的正定红楼梦文化周活动在河北石家庄举办。活动由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中共石家庄市委宣传部指导,正定县委、县政府主办。12月22日的开幕式上,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演员欧阳奋强、沈琳等人畅谈... 2023年12月22日至12月29日,为期八天的正定红楼梦文化周活动在河北石家庄举办。活动由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中共石家庄市委宣传部指导,正定县委、县政府主办。12月22日的开幕式上,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演员欧阳奋强、沈琳等人畅谈荣国府往事,带领游客沉浸式游园。12月24日,红楼梦文化讲座在正定荣国府大观楼举行,北京曹雪芹学会秘书长位灵芝以《以情寓物,身心安住——〈红楼梦〉中的精雅生活》为题,从雅居、赏艺、诗酒等共六方面对书中所展现出的生活细节进行详细解读;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孙伟科将贾雨村、贾政、赖尚荣所代表的三类官场人物进行分析对比,讲述《红楼梦》四大家族的宦海沉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红楼梦学会 宦海沉浮 贾雨村 红楼梦 河北石家庄 贾政 荣国府 生活细节
下载PDF
谢依伦著《〈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1818—2018)》出版
15
作者 编辑部 《曹雪芹研究》 2024年第1期34-34,共1页
谢依伦著《〈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1818—2018)》2023年11月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系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新汉学计划出版项目”的优秀成果。作者为马来亚大学中文系高级讲师、马来亚大学《红楼梦》研... 谢依伦著《〈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1818—2018)》2023年11月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系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新汉学计划出版项目”的优秀成果。作者为马来亚大学中文系高级讲师、马来亚大学《红楼梦》研究中心研究员。本书详细分析了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来近二百年间《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接受过程。作者结合传播学理论,通过丰富的文献记录,全面探讨了《红楼梦》在不同时代的传播方法、传播主体、传播信息以及受众范围。同时,根据受众的反馈来分析《红楼梦》传播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研究 传播学理论 红楼梦 传播与研究 马来亚大学 传播主体 文献记录 十九世纪
下载PDF
企业家为什么要看《红楼梦》?
16
作者 戴荣里 《中国商界》 2024年第2期28-29,共2页
一部《红楼梦》,藏着一个时代万千人物的故事。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重视,会从对《红楼梦》解读中获得深刻的启迪!《红楼梦》作为一本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向来是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学者们躲避不开的一座大山。读懂《红楼梦》,才能了解中国... 一部《红楼梦》,藏着一个时代万千人物的故事。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重视,会从对《红楼梦》解读中获得深刻的启迪!《红楼梦》作为一本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向来是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学者们躲避不开的一座大山。读懂《红楼梦》,才能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脉络。一部《红楼梦》,藏着一个时代万千人物的故事,古典诗词歌赋、文章做法之类穿插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经典文学作品 中国古典文学 诗词歌赋 企业家
下载PDF
余党绪《〈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课例研究》推介
17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5期22-22,共1页
作者:余党绪ISBN:978-7-5720-1863-3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版次:2023年3月第1版定价:68元《红楼梦》整本书阅读,通读不易,理解很难,时间有限,要求不低。这就需要教师有合理的课程与教学设计,以精要的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达成对《红... 作者:余党绪ISBN:978-7-5720-1863-3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版次:2023年3月第1版定价:68元《红楼梦》整本书阅读,通读不易,理解很难,时间有限,要求不低。这就需要教师有合理的课程与教学设计,以精要的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达成对《红楼梦》的“整本书”的基本理解。余党绪老师将此概括为“按照整本书的规律教,教出《红楼梦》的个性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教育出版社 整本书阅读 课例研究 版次 红楼梦 红楼梦 学生的阅读 课程与教学设计
下载PDF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涵蕴和艺术特色探析——以《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为例
18
作者 尤文扬 杨斌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9-62,共4页
《红楼梦》以细腻的笔触赋予每一个事与物活的灵魂,致使红学研究的热潮从未消减退却。建筑作为文学作品的空间创设,是文学意象与原型的有形表达,建筑物本体的审美价值与文学底蕴相生,构成对应的建筑意象。《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刻画的... 《红楼梦》以细腻的笔触赋予每一个事与物活的灵魂,致使红学研究的热潮从未消减退却。建筑作为文学作品的空间创设,是文学意象与原型的有形表达,建筑物本体的审美价值与文学底蕴相生,构成对应的建筑意象。《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刻画的重点,作为典型建筑,通过山石、流水的自然景观布局设计以及匾额、内部装饰物的意象传递,将人与物、景与情相生,深层次上由大观园所外延到社会百态雅与俗的共立及其所蕴含的道家文化内涵,从而深化审美活动所影射的对无为世界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大观园 建筑创设 意象表达
下载PDF
从认知语言学看《红楼梦》中饮食文化英译的识解运作
19
作者 刘月梅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08-111,共4页
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框架,研究《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在英译过程中的识解运作。通过对《红楼梦》中饮食文化元素的分析,揭示了其在小说中的重要性和独特意义。然后,探讨了饮食文化英译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包括跨文化差异、文化内涵的隐... 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框架,研究《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在英译过程中的识解运作。通过对《红楼梦》中饮食文化元素的分析,揭示了其在小说中的重要性和独特意义。然后,探讨了饮食文化英译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包括跨文化差异、文化内涵的隐含与外显等问题。在研究中详细阐述了认知识解的概念和运作机制,并提出了在饮食文化英译中应用认知识解的方法和策略。旨在为饮食文化的英译提供新的认知视角,并对跨文化翻译和认知语言学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红楼梦 饮食文化 英译误解
下载PDF
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红楼梦》英译研究
20
作者 罗静娜 缪羽龙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1期11-14,共4页
创造性叛逆在文学翻译中极为常见。在翻译过程中,当译者在译文中加入了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的内容时,那么在此译作中,创造性叛逆的现象就一定存在。《红楼梦》在国外的流行推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而其取得的斐然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应... 创造性叛逆在文学翻译中极为常见。在翻译过程中,当译者在译文中加入了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的内容时,那么在此译作中,创造性叛逆的现象就一定存在。《红楼梦》在国外的流行推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而其取得的斐然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杨宪益和戴乃迭译本。本文以《红楼梦》为研究对象,考察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的创造性叛逆,揭示翻译中创造性叛逆的作用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叛逆 红楼梦 文学翻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